第5章 項目沒了是什麽樣的體驗? 影視圈的“人才發掘機制”,其實還是很粗放的——主要靠人際圈子。 編劇這塊,尤甚。 往往就在三大專業院校的交際圈裡相互交換。 這行業並沒有獵頭抱著“業績數據”來給項目負責人推薦合適的編劇。 即便是正規點的公司,也僅僅是有個類似“供應商數據庫”的合作編劇名單。 舉個例子,某影視公司有新項目眼看要啟動了,項目負責人會動用自己的人脈圈子尋找編劇… 如果項目負責人本身就是中戲畢業的話,那他所熟悉的編劇,自然是以中戲戲文系畢業的居多。 競標是不可能競標的,文藝作品這種東西,很難量化。 負責人只需要招來幾個編劇團隊,象征性談談策劃思路,然後留下個報價。 其余的決定權,完全就在該負責人本身了——最終很可能就是比價,只要差價不大,往往跟該負責人同為中戲畢業的編劇團隊,會拿到合同。 從這個角度來講,沈旭東算是入行了,因為他是中戲戲文系的學生! 這兩年電視劇市場很繁榮,繁榮的要求就是劇本的出稿效率要快。4 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90年以前,我們的電視劇以自給自足的形式出現在各個電視台之中。這個階段,各個電視台播出的電視劇都是以自己生產為主,數量少,樣式單一,以短劇或單本劇為主。 90年以後,電視劇以“電視節目交換”的形式出現在各個電視台之間,電視劇以互換的形式在各個電視台輪流播出; 然後是94年,中國電視劇買賣市場開始逐步形成。首先是以電視劇隨片廣告或分離廣告的形式出現,為電視劇製作機構提供了利益空間,帶動了電視劇製作業,更多的電視台和文化公司開始參與電視劇的生產、發行; 最大的變化是98年以後,電視台開始以資金的形式大量購買電視劇,帶來了中國電視劇市場的繁榮景象,頻道的多樣化以及城市台、省級台、中央台三級電視機構的形成,使得電視台對電視劇的需求量逐步增大; 2000年,電視總乾脆出台了相關政策法規扶植國產劇,使得市場需求迅速增加,國產電視劇的產量大幅度增長,中國電視劇市場進一步發展… 這種前提下,動輒四五十集體量的電視劇早就不是靠一兩個編劇就能完成得了的了。 那麽,出面接活的一般是有一定作品的成名編劇,但實際上他本人只需要把控整體質量,繁瑣的案頭文字工作,他也需要找大量的非知名編劇或者寫手來替他完成。 《紫蝴蝶》就是這樣。 一般來講,想沈旭東這類在校戲文系學生能接觸到的劇本創作基本都是已經寫好故事梗概的… 不是讓你自由發揮的啊! 甚至是每一個情節點都已經羅列好了… 他們要做的就是根據情節點塞內容。 主要是人物的對話。 沈旭東本來以為會很難,但…他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就感覺很輕松… 好像之前已經寫過無數遍了! 拿給宿舍幾個人看了之後,都覺得不錯… 趙林海拍了拍他的肩膀,誇了一句:“我就說旭東有天賦嘛!” 趙新也道:“對的,下次去校外跟前輩們聚餐,把他也帶上…” “聚餐?” “就是蹭飯…” “不太好吧…不花錢?” “嗯,”廖高翔樂了:“先混個臉熟嘛!” 沈旭東有點小尷尬:“那方便嗎?” “這有什麽不方便的,我跟你說,他們開劇本會不會介意多個人少個人。何況,他們大多數也歡迎不同經歷和思維方式的人提供新點子。你只要別搶戲,旁聽為主就好。先混個臉熟,能夠讓人對伱產生積極的印象,將來你提出要跟他們一起工作,就容易得多。” “就是,不然你以為學長憑什麽讓我們寫?咱們班三十人呢!” “那行吧…我這還要不要改改?” “…不用改了,放我這,咱們下禮拜一起交稿!” 沈旭東又疑惑了:“咱們不是寫完了嗎?不提前交嗎?” “提前交稿?對咱有好處嗎?” “我跟你說,你以後要是在圈裡混,最重要的一條:絕對不要提前交稿!” …… “爸…我挺好啊!” “同學們很照顧我,我跟你說,我已經開始寫劇本了…” “叫《紫蝴蝶》,當然有錢拿…” 沈旭東在跟家裡打電話… 帶著些吹噓性質說了自己做編劇的事。 電話那頭老頭也挺高興,教導他多向同學學習之類的… 他父親叫沈明光,做建材生意以及包工,手底下有個施工隊。 也算有點閑錢。 所以,他的生活費才能一個月1200嘛! “我懂…我媽呢?還沒放學?” “補課…好吧,我明白了…嗯,先掛了…” 把電話卡拔出來,旁邊陪他的趙新問道:“你媽是老師?” “對呀…” “那她補課?” “給學生補課唄,老師的收入太低了,給我賺點生活費…” “你家就你一個?” “對呀,怎麽了?” “沒事…”趙新轉移話題:“走吧,二哥應該在門口等著呢,對了,待會見到學長,你少說話!” 沈旭東皺眉:“為什麽?” “…我估計這個項目要黃…總之,你少說話就行!” 他們約好了請學長搓一頓——畢竟學長給了機會… …… 校外的小酒館,宿舍四人聚齊,點好菜,然後學長陰著臉走進來,廖高翔一看就猜到了什麽,跟趙林海對視一眼,然後熱情招呼道:“張哥…” “…對不起你們啊,《紫蝴蝶》這個項目沒了!” “正常,十個項目九個黃…” “你們的尾款…” 廖高翔爽朗道:“沒事,我們才大一,最重要的是積累經驗!” 趙林海:“…就是,張哥能想找我們,就是看得上我們,再說了,咱都拿了定金了!” “張哥,吃飯吧!” 沈旭東很想說點什麽,但趙新一直盯著他,旭東幾次想開口,還是閉嘴了… 他想問清楚情況… 不用他開口,酒過三巡,張學長自己說了:“聽說這家公司老板被人追債,資金鏈斷了…” “追債?” “嗯,好像還牽扯到了政治…反正《紫蝴蝶》徹底完了!” 後面又聊起了行業流行的題材啥的,沈旭東沒有仔細聽,他很沮喪… 雖然《紫蝴蝶》,他隻負責一小部分,但…畢竟是自己第一次參與編劇的項目,就…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