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解決住所】 1946年。 8月下旬,天氣炎熱。 這裡是港島的西環。 香港島的西環、上環主要是貨倉區、碼頭區,後世香港島‘繁榮東移’,商業中心由中環向灣仔、銅鑼灣發展,故上環、西環的發展有所不如。 林志超站在保德街的一幢騎樓下,只見他穿著乾淨整潔,氣(器)宇軒昂,絲毫沒有‘難民’的模樣。他拿出一張紙條,確定這裡的地址無誤,字也沒有被汗水弄花,便朝著裡面走去。 只見,騎樓底下的過道住著很多‘難民’,他們將家當直接掛在牆上,或擺放在牆角,但還算整潔有序,說明她們沒有放棄生活。小孩子在過道玩耍,還有一些婦女懷裡抱著孩子坐在牆角。這樣的場景,便是香港人口猛增的後果,預計要持續好幾年,畢竟後面還有百萬人口湧入香港。 難民們對於林志超走進騎樓,露出羨慕的表情,能有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是她們最大的希望。騎樓底下的過道只能勉強遮住一些雨水,一旦遇到狂風暴雨、雷鳴閃電,她們只能默默的承受,將小孩子抱在懷裡,乞求老天盡快消氣。 她們只希望,自己的男人能盡快找到一份工作,然後再想辦法找一個住所,就算是許多人擠在一間小屋,也是非常高興的事情。哪怕是木屋,現在都是一種非常奢侈的住所。 來到騎樓二層,林志超發現——他並不知道自己尋找的‘表哥’住在那一間。 他有一房表哥在香江生活,前幾年香江陷落,這位表哥還帶著妻女回鄉避難、種田。去年香港光複,表哥一家又很快回港。 林志超通過表哥寄回老家父母的家書,得到了居住地址,所以找上門尋求一個容身之處。雖然是堂表親,但林志超寄予很大的希望。 粵省人出門在外比較團結,再加上又是親戚、鄉鄰;如果被收留的話,那麽林志超就不用露宿街頭了。 “與其一間間的敲門,還不如在這裡大喊一聲!” “高福哥高福哥” 剛喊幾聲,大門紛紛被打開,嚇了林志超一跳,以為自己要被扔垃圾。 “後生仔,你在大喊什麽?是這裡的住戶嘛?” “李高福是你什麽人?” 阿婆、大嬸紛紛質問林志超,眼裡都是警惕之色。 好在林志超長相不俗,且穿著乾淨整潔,又沒有大包小包,未必是難民闖進來,所以大家並沒有過分言語。 林志超正準備回答,並詢問,只見他身邊不遠的一扇門也被打開,他頓時一喜。 “表嫂” 被叫的少婦,挺著一個四五月的孕肚,身下還跟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姑娘,正是林志超要找的表哥的老婆陳淑芳。 陳淑芳一愣,然後不確定的問道:“你是?” 林志超反應很快,連忙說道:“我是高福哥的表弟林志超啊,林雲之家的崽。我老豆以前還是高福哥的小學老師,前幾年你們回老家避難,我們還見過幾次面、吃過飯的。” 一連串的話語,迅速鎖定了親戚、師生等關系,陳淑芳就是想不認,也說不出口。 果然,陳淑芳想起來並說道:“你是志超啊,這幾年長高了不少,差點認不出來。” 認出來就好! 林志超連忙將花了1港幣多買的水果遞上,目標是小姑娘,並說道:“買了一點點水果給孩子!對了表嫂,我高福哥呢?” 話裡話外,說不出的親近,既是給陳淑芳聽,也是給看熱鬧的阿婆大嬸大姐聽。 小姑娘一見水果,立馬就本能的接過來,直到被她媽媽的眼神嚇了一跳;但為時已晚,已經拿著松不開手了。 陳淑芳知道,林志超這個時候來看望他們,很大的可能性是投靠,也就是說投宿;可自己家也就200多平方尺,那裡還住得下一個大男人。 “你高福哥還在貿易行上班呢,得很晚才下班!” 林志超馬上說道:“那好,我晚上再來找他敘舊,表嫂你先好好休息,保重身體要緊,一看你這次就要生兒子。” 嘴甜,吃四方。 說完,毫不猶豫的轉身離開。 他想得很明白,若是再和陳淑芳糾纏下去,可能會被她拒絕。這樣一來,林志超後面就有些被動了。 所以,與其被動,還不如等李高福這個表哥回家,他再上門。 大家既是鄉親,又是親戚,李高福很有可能收留林志超。 這樣一來,林志超的住所解決了,然後就是找工作的事情。 一步步來,李超人現在也不過是個‘行街仔’(走街串巷),飛艇泰現在也不過是個寄人籬下的幫工(他媽媽的雜貨店),四叔、包船王還在內地 林志超離開樓道後。 “淑芳啊,看來是要向你們投宿的親戚,你可得小心應對,你們家一共才200多尺。” “就是!不過這個後生仔長得挺俊,高福怕是也不放心,哈哈!” “最近來香港討生活的人越來越多了,樓底都擠滿了難民,出入都不方便,還擔心他們偷東西。” 陳淑芳立馬露出潑辣的一面,叉腰大戰群婦。 “住個P啊,家裡連個狗窩都放不下來了!” “高嫂子,你看上他呐,我馬上介紹給你,反正你家男人半夜才下班。” “李婆,就你家那個窮樣,別人會偷你東西?都是一個家鄉的,你說話留些口德,當年你來香江,要不是你家親戚接濟,你還不是和他們一樣。” 眾婦女們吵吵鬧鬧,最終各自歸屋,事實上大家手裡都有活,替人洗洗、補補衣服之類的。 “高福哥” 傍晚八點多,林志超總算蹲守到剛剛下班的李高福,叫聲裡透露著親近。 “志超?” 李高福先是非常驚訝,然後高興的湊近打量確認。 “是我呀,高福哥!” “真是你啊!好!” 兩人很快就愉快地一邊交流,一邊朝著騎樓走進。 得知林志超已經去過他家,李高福埋怨的說道:“這個淑芳,怎麽不知道留你在家坐,讓你在外等那麽久!” 林志超馬上說道:“高福哥,這可不怪嫂子,是我想出去轉轉。我現在來港討生活,自然就是要先熟悉這邊的環境,這樣被聘用的幾率才大一些。” 他直接表明自己的來意——討生活,以免等會不留自己過夜,畢竟這樣一來,李高福明確知道他沒有地方住。 目前看李高福的表情,林志超覺得希望很大。 “哈哈,有道理,看來讀過不少書的你,還是很聰明,很能適應環境。你放心,我會幫你的!” “謝謝高福哥!”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非常淳樸的,一些親戚關系都不是,可能都會收留。 出門在外,無需擔憂老鄉騙老鄉,更不用擔憂噶腰子。 終於走進李高福住的地方,陳淑芳閃過一絲不自然,好在李高福非常熱情。 他是貿易行的職員,也算是一個體面工作,而且為人處事比較豪爽。 坐下來後,李高福很快問到正事:“你還沒有住所吧?” 林志超點點頭,通過觀察,他發現這裡雖然只有200多平方尺,但是用布或者木板隔一下,還是可以搞個床位出來,他不想住外面,蚊蟲多且嘈雜。 果然,李高福指著一塊空間,說道:“就先住我這裡,以後再想辦法!” 陳淑芳面露不喜,主要是感覺非常不方便。 可林志超動作很快,連忙說道:“那麻煩高福哥和表嫂了,你們放心,等我找到工作,我會分擔房租、雜費的。” 李高福也對陳淑芳說道:“志超讀過不少書,還懂點英文,找工作不難。出門在外,誰都有個創業艱難,阿芳你多擔當點。” 陳淑芳一聽林志超會英語,不信的說道:“真會英語?” “會的不是很多,可以簡單的交流和認識不少詞匯!” 他的英語水平,來源於前世的文化水平,可能有很大的水分。 不過他現在是為了生活,所以他發誓一定要在幾個月內,想辦法提高至夠用級別。 說實話,林志超現在的信念就是——努力學習上進,哪怕每天睡眠三四小時,也要盡快適應香江的生活。 誰不想成為一代大亨? 他也想。 不過他有優勢——未來的信息,但也有劣勢——沒有後台。 縱觀香江後來的大亨,幾乎都是有靠山的——李超人的舅舅兼嶽父是鍾表大王、李兆季是富二代、鯊膽彤是豪婿,包船王是魔都銀行大亨。 郭德勝算得上是草根,但是別人年齡大,時代來臨的時候,已經事業小有成就。 林志超不想妄自菲薄,所以打算一步步成長,不負上天的安排。 陳淑芳心軟一下,便起身說道:“我給你收拾一下住的地方!” “謝謝表嫂” 李高福爽朗的說道:“謝什麽,都是自家親戚。對了,工作方面我也會幫你留意和打聽,你莫要急,我在香江也待了很多年,認識不少人,找個工給你不是問題。” 林志超雖然想的是先應付應付,但也是有點追求的,所以他說道:“麻煩高福哥了,我也會自己努力找工作的。” “你想找個什麽樣的工作?” “工資低一點無所謂,主要是想接觸一些人,或者有機會學點什麽東西的工作。” “這樣啊!行,你先找著,我也幫你留意。” 李高福熄了讓林志超在碼頭打工的想法,通過短短時間的觀察,他發現林志超很善於交談,也比較上進,去碼頭那是最壞的打算。 接下來,兩人談到深夜,才準備休息。 林志超躺在比較硬的地板床上,思緒萬千,不過又很快安慰自己,他比很多人都幸運的多。 更何況,他心中有光。 最後,他很快的入睡,明天打算早早的起床,不能給別人添太多的麻煩。 來港的第四天,林志超拎著半隻熟雞和一瓶白酒,回到居住的地方。 直到李高福下班,林志超才從樓下和他一起回家,因為他不想和陳淑芳獨處,雖然還有個六歲小姑娘。對此,李高福也是在心底喜歡林志超的作風,雖然嘴上講著沒關系。 將熟食和白酒擺在小桌子上時,李高福高興的問道:“你找到滿意的工作啦?” 他覺得自己這個表弟有些‘心高氣傲’,介紹兩個工作,都沒有看上。 “嗯,在中環德輔道的一間書報攤售賣報紙雜志,每月薪水60元。” 李高福皺皺眉頭,說道:“我給你介紹80~100元一月的工作你不去,怎麽看上這份工作的?” 林志超畢竟讀過書還懂英文,比很多農民出身的人,更容易找到工作,特別是會點英文,更是優勢凸顯。 林志超給李高福倒上一杯酒,才緩緩的說道:“雖然一個月只有60元,但這個工作有個好處,它那裡有很多外國雜志和本地報刊,如果我努力工作,老板會允許我借來觀看而且,能購買這些英文雜志和書籍的人,或者說能買報紙的人,他們一定是社會上比較成功的,我哪怕和他們交流幾句,也許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60元一月,足夠生活用,再多40元,也不能發財。” 李高福和陳淑芳這才真正意識到,林志超是一個不甘於平凡,而且又非常上進的人。 就連陳淑芳對林志超的態度,都非常好起來。而且,林志超雖然買回半隻雞,卻幾乎沒有怎麽吃,主動給小孩和懷孕的陳淑芳補補身子。 這些細節,都能說明林志超有種和他年齡不符的成熟,此時這家人對林志超的態度更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