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府公子袁樞也沒想到許定國會在他府中設宴款待高傑時,而突然對高傑動手,以致殺了高傑,致使他袁家和整個睢州城現在不得不面臨著高傑余部的報復。 袁樞心裡大罵許定國混蛋之余,也只能組織自己家奴關緊宅門,隨時準備棄家而逃。 但袁樞卻在這時候聞知有朝廷的近衛軍來臨,而且目的就是為了製止睢州等百姓被高傑余部屠戮。 這讓他松了一口氣,感激涕零之余,不禁暗歎朝廷還是沒有忘了睢州城的百姓。 不過,當袁樞聞知朝廷只派了四千兵馬來時,一時又不禁扼腕歎息,自覺朝廷隻四千兵馬只怕根本阻止不了高傑部兩萬兵馬的報復。 袁樞也因此再次哀歎睢州城難免屠城之厄運。 但袁樞現在卻發現,外面似乎沒有多少百姓的哭吼聲,只有啪啪的槍聲和時不時的馬蹄嗒嗒聲。 袁樞有些期待朝廷近衛軍是不是真的出乎意料地阻止住了高傑余部的屠城行為。 所以,袁樞也就直接來到了大門內,隔著門縫觀看。 然後,袁樞就看見了高傑余部部將李成棟甚至連高傑外甥李本深都被近衛軍五花大綁出現在自家門前的一幕。 袁樞因此激動極了! 作為大明抗清名臣袁可立之子,袁樞自小從其父接受了忠君報國的教育,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為大明殉節而死。 此時的他自然也就本能地對大明皇帝崇禎朱由檢的親軍有著天然的好感。 一時,袁樞心中暗歎。 陛下的近衛軍好像很厲害啊! 區區四千兵馬真的製止了高傑余部兩萬兵馬的屠城行為,還俘虜高傑余部三大將中的兩大將。 什麽!另外一個姓胡的居然也被近衛軍給打死了? 哈哈,這高傑余部的兩萬兵馬輸的很慘啊! 居然被我大明天軍直接斬首了。 幸哉! 我睢州父老得以幸免於屠城之災也! 袁樞因此滿心歡喜。 而袁樞因此一下子不禁以衣衫拭起淚來:“多少年沒見過這麽厲害的官軍了,我大明複興有望啊!” 當袁樞看見邢氏為了給朝廷一個交待,不惜斬殺上百名犯事官兵,甚至與其兒子自縛雙手請罪時,袁樞更是欣悅地破涕而笑。 我王師無敵也! 而且袁樞也因此覺得很解氣。 在近衛軍未出現之前,他也勸過許定國,但許定國不理會他。 在高傑被殺乃至高傑余部意圖要屠戮睢州城時,袁樞也求過邢氏放過睢州百姓。 但邢氏也依舊沒理會他。 這讓袁樞很是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些軍閥的跋扈。 如今,袁樞見邢氏等人在近衛軍面前如此乖順,自然也就覺得心情暢快了許多。 而在這時候。 在高傑余部三大部將中兩部將被俘虜,一部將被殺,首領邢氏與高傑獨子高元爵也自縛雙手請罪時。 袁樞終於敢大膽地開了自家家門。 甚至,袁樞還迫不及待地要自己家奴開門。 “快開門!快開門迎天軍,迎我大明王師!” 袁樞急切地親自打開門閂,然後三步並作兩步地跑了出來,來到軍容整齊的近衛軍面前,向楊朝庚拱手道:“前兵部尚書袁可立之子尚寶司丞袁樞見過天軍楊遊擊,袁樞謹替全城百姓感謝將軍相救之恩!” 楊朝庚也立即下馬來,朝袁樞拱手道:“原來是袁公之後,失禮!陛下曾與我等上夜課時,數次提起袁公之功,常念若袁公多活十年,我大明也不至於到如今這地步,所以,這次陛下才立即派我等馬不停蹄地趕來救睢州百姓於危難,以保全袁公家鄉之安寧,袁公子若要感謝,還是感謝陛下吧!” 朱由檢的確提到過袁可立。 因為袁可立的確算是一代抗清名將,不是袁崇煥那種吹出來的名將,派毛文龍擾亂建奴後方,以及建鎮登萊,海陸軍並練,退敵千裡,且策反努爾哈赤女婿,收復遼南都是他的傑作。 曾有人言: 袁可立未出之時,建奴陷沈陽陷遼陽又陷廣寧,京師戒嚴,朝野震動。 而袁可立來,修戰艦練強兵聯諸島收遼南,策反降將,主動出擊,退敵千裡。 袁可立去後半年,張盤死。又三月,柳河敗。金人再無懼,大肆襲遼東。掠覺華攻寧遠,玩“議和”斷邦交,弄明將於股掌之上。文龍死登萊潰,明國再無完甌。 袁可立去留天壤有別,高下立見。 所以,朱由檢說袁可立多活十年,大明不會到這個地步也是有道理的。 要知道袁可立可是打得建奴在歷史上入主中原後憎恨他到修明史時沒有給袁可立立傳的地步。 袁樞聽楊朝庚說皇帝陛下如此讚揚自己父親後,自然很是感動地點了點頭:“難得陛下未忘家父之薄功,不孝子袁樞唯有繼承父志,盡忠報國,方可略配陛下佑袁氏滿門之恩!” 說著,袁樞就問楊朝庚:“敢問,禦駕現在何處?” “歸德。” 楊朝庚回了一句。 袁樞聽後,就朝歸德方向跪了下來,並磕了三個頭:“臣謝陛下隆恩!” 說完。 袁樞才站起身來,看了邢氏等人一眼,然後對楊朝庚又拱手道:“將軍容稟,下官有意求見陛下!還請將軍代為引見!” …… 朱由檢得知楊朝庚所部近衛軍最終還是要經過一場巷戰後且才製止住了高傑余部對睢州城的報復,一時也就不禁對自己身邊的幾位輔政大臣笑了起來:“雖說朕是大明皇帝,但這個世界到底還是要靠實力說話,如果朕的近衛軍不夠強悍,這高傑余部真的已經屠了睢州城乃至周邊區域,如此便是建奴還沒來,我漢人便已自己屠殺起自己漢人了”。 “陛下說的是,高傑余部兩萬兵馬不敵我近衛軍四千兵馬,再一次證明了這些軍閥私軍除了欺負欺負老百姓,在戰鬥力上不是很強悍,如果陛下沒有南遷,沒有組建近衛軍,僅靠這些軍閥私軍,臣認為他們不可能抵擋住建奴南下。” 周遇吉表情嚴肅地點首幾下,然後就在這時候說了一句。 朱由檢也笑了笑,他發現自己這位從山西召回來且一直跟隨自己南遷的將領在很多時候是一位願意主動思考和推演全局的將軍。 朱由檢有些期待願意主動思考和推演全局的周遇吉在將來能為自己的大明複興偉業做出自己的貢獻,也成就自己的功勳。 而周遇吉的表態,也相當於,他這樣的軍事統帥已經再一次承認了崇禎皇帝朱由檢提前離開京城的正確性。 這無疑使朱由檢在內部的統治權威得到了加強。 張鳳翔此時也附和起來:“猶如寧武伯所言,我漢家天下依舊只有我大明皇帝陛下才能拯救,天命依舊在我大明!” 這年頭。 流行天命之說。 建奴入關,敢取明而代之的理由也是天命已歸他大清。 而他大清代替大明是順天命。 故建奴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年號才叫做順治,叫做順天命而治。 而張鳳翔的言論則反駁了建奴欲統天下的說辭,表明自己依舊相信天命在大明的態度。 朱由檢覺得讓張鳳翔負責軍隊政治和宣傳工作是合適的,明顯張鳳翔在輿論戰上很敏感。 “陛下!興平伯夫人邢氏與興平伯世子高元爵,已被楊遊擊帶到,另有前大司馬袁公之子袁樞求見。” 這時候,王承恩進來匯報了一句。 “袁可立的兒子,歷史上殉節而死的那位?” 朱由檢忙轉過身很來:“宣他們進來!” 邢氏與高元爵自縛雙手跪在了朱由檢面前。 袁樞也來到了朱由檢面前。 朱由檢先看向了邢氏。 這一見,朱由檢倒發現這位先嫁李自成再與高傑私通的婦女倒也有些半老徐娘之姿。 當然。 朱由檢作為大明皇帝,后宮中美女還是有不少的,即便是周後如今也依舊風韻猶存,田袁二妃更是依舊豔麗奪人。 更別提許多姿容嬌媚且還是處子的宮娥。 還有新收的陳圓圓與董小宛這種能於青史留名的絕色尤物。 所以。 朱由檢倒也不至於見了這邢氏就起了收入后宮之心。 何況,眼前這姓邢的豔婦還是一差點就屠了一城漢民的蛇蠍心腸之狠毒婦人。 因而。 朱由檢隻面色嚴肅地冷言說了一句:“同為漢人,你邢氏可以說還和睢州城的許多百姓一樣同是貧苦漢人出身,如今不過因世道紛亂而僥幸成了富貴人,就開始也視普通漢人為草芥了?居然還想屠城劫掠,你怎麽不去遼陽、去沈陽、去赫圖阿拉,屠韃子去?!” 朱由檢說完就直接把一茶杯摔碎在了邢氏面前。 高元爵嚇得抖了一下,忙看了邢氏一眼:“娘親!” “怕什麽!” 邢氏直接吼了自己兒子一句。 周遇吉和張鳳翔見此對視了一眼,暗暗發笑。 朱由檢也看得出來,這高傑的兒子高元爵是個沒有膽的,倒是其老婆果然如歷史所言,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 “沒錯!未亡人邢氏的確抗旨,也的確下令屠睢州城!罪臣也的確出身草莽,是貧苦漢人出身,但陛下當知道,邢氏現在是興平伯府的夫人,不是一介平民,更是一人的母親!亡夫剛走,要讓兄弟們皆繼續跟隨我的號令,我只能隨他們的心願,準許他們發一筆財!這世道先要吃飽喝足,才能談天下大義,陛下當比罪臣更懂這個道理!” 邢氏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