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嫿這一路被馬車折騰得不輕,回到家趕緊泡一個熱水澡解解乏。 而後,就被在外等了許久的太醫們請去了太醫院。 原來是他們離開京城的這一個月中, 太醫院趁著橘子還沒過季, 從各處收來大量新鮮橘子皮,召集人手批量製作青霉素。 許是大范圍收來的橘子皮有問題, 製作出來的青霉素和之前的不太一樣。 他們心中沒底,不敢用又不敢丟,放在那等楚嫿回來看看。 那些不太一樣的青霉素,楚嫿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謹慎起見, 她還是建議太醫們丟了, 換熟悉的青霉素用。 在這期間, 太醫們還做了很多次實驗。 傷口感染發炎發膿, 因此高燒不退的,用起來效果尤其好, 但也不是所有人用過青霉素都會好, 還有人出現過敏反應等等。 有些東西楚嫿早前便解釋過,現在再強調一遍:“青霉素本身沒有退燒的效果,它是抗生素, 主要是抗細菌抗感染的。” “那些本來高燒不退,用了青霉素退燒的患者, 肯定是體內有炎症, 炎症退去就不燒了,不適用於所有的高燒患者, 諸位還需謹慎用藥。” 大盛沒有細菌的概念, 楚嫿沒有足夠的醫療知識儲備,要想完全科普這個也很難, 但稍微提及一些,讓太醫們有所了解還是可以的。 不知道細菌具體是什麽,那傷口感染發燒呢? 不管是大面積的傷口,還是面積小但比較深的傷口,都容易因為清潔和消毒不到位而導致感染。 借著這個機會,楚嫿再次安利醫用酒精。 自家有酒館,有專人釀酒,調製出合適濃度的醫用酒精不難。 只是少量調製還好說,要想大量應用,尤其是廣泛應用在治病救人、戰場救人上,難度就很大了。 酒是用糧食釀造的,大盛的糧食都不夠百姓自己吃,還得儲存起來以防戰爭或賑災用,誰敢成倉成倉地釀酒、提純、消毒? 酒精做出來了,或許是能救幾個人,可糧食不夠吃,死的就是無數人。 很多東西只有在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後,才能被納入考量范圍。 楚嫿知道這件事任重道遠,所以只是告訴太醫們醫用酒精可用,該怎麽用,其他的一個字都沒有多提。 她可以罵男人渣,罵貪官多,也可以攛掇姑娘們搞事,但有些事在自己沒有太多權利和威望的時候還是不涉及的好。 太醫們也相當自覺地沒有過問“醫用酒精大范圍使用”一事。 他們不說,時刻跟隨在楚嫿身邊的賈衣蔡剛將這事稟報了上去。 皇帝看完以後,在龍椅上坐了一盞茶的時間,反覆思量此事的利弊,而後將消息按了下去,只派陳九給太醫院使傳遞命令:擴大人數,加快速度。 有皇命在身,太醫院不敢不盡責。 秋日寒冷,鎮撫司詔獄中的死囚和京城街頭的乞丐,在遭受酷刑、寒意侵襲、缺食少衣的影響下,多了不少受傷感染的人。 前者多是罪大惡極等候處斬之人,可以直接拉來治。 後者沒條件看大夫,只能靠自己硬熬,有太醫院的人免費看病給藥,還給食物,高興還來不及,很是配合。 半個月後,一些厚厚的脈案與實驗報告就呈到了龍案之上。 皇帝看完後,連忙召集心腹大臣前來開會。 此次的議題是:青霉素和醫用酒精。 前者需要大量新鮮橘子皮培養青霉素,後者需要大量糧食釀造酒精,除此之外還有保存運輸所需的高昂費用。 不看研究和製作過程中用去的銀錢,只看最終效果,那是相當喜人。 上面清楚地記載著青霉素救了多少人,有手掌被戳了個對穿的,也有腿被木頭砸斷,高燒昏迷必須截肢保命的。 很多過去沒救或者只能聽天由命的病症,竟然有不少都能通過青霉素治療並成功。 而用醫用酒精對醫者的手、布、工具進行消毒,對患者的傷口消毒後再進行治療,效果會更好。 太醫院呈上來的報告中基本都是好消息,至於在此過程中死去的人,大多都是藥不對症,也算是好消息,起碼下次他們就知道這些病不能用青霉素,得用其他藥物治療,節省救治時間。 “青霉素和醫用酒精都得用楚嫿的玻璃廠所做的玻璃裝?”老太師皺眉,“沒記錯的話,她家的玻璃賣得少也不便宜。” 太醫院使先說容易理解的:“醫用酒精具有揮發性,和白酒一樣,如果不用器皿密封好,一直放在那會慢慢減少,到最後只剩下水。” 在場不少官員愛酒,也愛窖藏多年的好酒,知道個中緣由。 酒水得用壇子和黃泥密封,要是密封得不好,儲存多年以後再開封,那就說不好還能剩下多少了。 “平常用來盛酒的器皿不是不能用,就是沒有玻璃瓶輕便。”太醫院使送上報告就知道自己面臨著什麽,打開自己的隨身藥箱,從裡面取出一瓶醫用酒精,“諸位大人請看。” 眾人上前拎了拎、捧了捧,試著倒了一下,發覺這瓶子大小重量適中,確實比酒壇容易拿取運送。 玻璃瓶是透明的,還能清楚地看到裡面有多少容量,而酒壇不行。 有人好奇地打開瓶塞聞了一口,瞬間被嗆到:“咳咳咳。” 太醫院使勸阻道:“醫用酒精太濃了,聞了嗆人,喝了出事,各位千萬別貪杯啊。”小貼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系統 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