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味的哲理美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人生在世,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实现人生的目的,在千里迢迢的生活之旅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些人和事的碰撞中,头脑中可能会有瞬间智慧的闪光,这些闪光往往就是哲理的体现。

软弱的人类
□卢梭
人越是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越小,因此,他达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样遥远。人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么东西,而在于对哪些东西感到需要。因而,只有在他似乎是一无所有的时候,他的痛苦才最为轻微。
真实的世界是有界限的,想像的世界则没有止境。我们既然不能扩大一个世界,就必须限制另一个世界,因为,使我们感到极为烦恼的种种痛苦,正是由于它们之间的惟一的差别才产生的。除了体力、健康和良知以外,人生的幸福是随着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除了身体的痛苦和良心的责备以外,我们的一切痛苦都是想像的。人们也许会说,谁都知道这个原理。这种观点我同意。不过,实际运用这个原理就不是人所共知的了,而这里所谈的,完全是运用问题。
我们说柔弱的人,这是什么意思呢?“柔弱”这个词指的是一种关系,指我们用它来表达的生存关系。凡是体力超过其需要的,即使是一只昆虫,也是很强的;凡是需要超过其体力的,即使是一头大象、一只狮子,或者是一个战胜者、一个英雄、一个神,也是很弱的。如果想超出人的力量行事,你就会变得很柔弱。因此,不要以为扩大了你的官能,就可以增进你的体力。如果你的欲望大过了你的能力,反而会使你的能力减少。我们要量一量我们的活动范围,我们要呆在那个范围的中央,就像蜘蛛呆在网的中央一样。这样,我们就始终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不会抱怨我们的柔弱,因为我们根本感觉不到柔弱。
其余动物都只有保存它自己所必需的能力,惟独人的能力才有多余的。而且,正因为他有多余的能力,他才遭遇了种种不幸,这难道不是一件怪事?在任何一个地方,人的双手生产的物资都超过他自己的需要。如果他相当贤明,不计较是不是有余,那他就会始终觉得他的需要被满足了,因为他根本不想有太多的东西。法沃兰说:“巨大的财富诞生巨大的需要。而且,一个人如果想获得他所缺少的东西,舍弃他已有的东西是最佳的办法。”同样,由于我们力图增加我们的幸福,才使我们的幸福变成了痛苦的源泉。如果一个人只要能够生活就感到满足,他就会生活得很愉快,从而也会生活得很善良,因为,做坏事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