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予对你获得好运有很大的帮助。当你帮助别人而不图任何回报,得到好运的几率就提高很多。因为当你慷慨赠予,会感到幸福,使自己更乐观向上,更有可能接近好运。其次,你曾经帮助过的人,有一天也可能帮助你。慷慨能感染别人。施予不是付出,而是拥有李芳是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去年夏天女儿考上大学,去了遥远的南方,丈夫也与她签订了离婚协议,离她而去。她一个人孤寂寥落,人如浮萍,心若苦雨。每天工作之余她去唱歌、去跳舞、去美容、去休假、去旅游,但寂寞孤独始终如影随形,不肯离她远去。后来经朋友介绍,她自愿加入了老年人互助中心。工作之余常去照顾关心孤寡老人,为老人们洗衣做饭,解闷聊天,讲解保健知识,老人生病了就主动细致地进行护理,多年的医护工作经验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她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不仅为孤寡老人排除困难,解除病痛,还为自己赢得了自信、欢乐和赞誉。通过帮助他人,为自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看着她阳光灿烂的脸,她的朋友忍不住问她为什么在自己最困难的时间还想到去帮助别人呢?她告诉朋友,她最痛苦的日子里,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样的话:“如果你得不到爱和关心,如果你失去了盼望,那么应该向别人施予爱和关心,尝试给别人盼望。虽然你那样贫穷,但当你施予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好像拥有了爱和关心,有了新的盼望。”她试着去做并且成功了。原来施予不是付出,而是拥有!当我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恰巧就有一个帮助你的人出现,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感觉到幸福!在这个世界上,个人的力量总是单薄的,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正是由于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关怀,这世界才会这般温暖,这般美好。如果在对方处于危难境地的时候帮助他,就能给对方带来力量和信心,使他们有更大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别人也定会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激。在美国,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最能给人带来满足感的工作是与照顾和帮助他人有关的工作。80%以上的牧师和消防队员都表示自己的工作相当快乐,因为能时刻向人伸出援手。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施予是一种能力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亲社会行为不仅能够使我们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这会促使你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还会使你获得或巩固友谊。此外,帮助别人还有提升心境的作用,当受助者的痛苦消除并开始快乐起来的时候,助人者同样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使自己也变得更加愉快。施予是一种能力!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膨胀的自我使我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同在生活这条大船上,别人的好坏与我们休戚相关。别人的不幸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相反,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当然,大多数人都有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有的人生活困难,他们毫不犹豫慷慨相助;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过马路时,总不忘记帮助年迈的人一把;遇到迷路的陌生人,他们总会给人家热心的指点……在他们眼中,帮助别人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摆脱困境,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就此振作,看到别人因自己的帮助而高兴、快乐,有谁不感到幸福呢?这些爱帮助别人的人也时时处处被别人喜欢着,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朋友。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也总会得到他人的热情帮助。请记住,当你给朋友一份快乐时,你就拥有了两份快乐!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相互帮助,相互快乐,相互关怀,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