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昌(1893—1904)一八九三年 出生一月二十六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昌市祖父吴宝俭寓舍。高祖父吴士珪为安徽休宁望族,清嘉庆初因白莲教起义,随祖父始迁江苏靖江,后又迁泰兴。曾祖父吴存义(1802—1868),字和甫,号荔裳,六岁时随父迁江苏泰兴。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先后任云南乡试主考、侍讲,值南书房为咸丰帝师、顺天府丞、礼、刑、工、户部侍郎、云南、浙江学政等职,任满以病乞归,同治七年(1868)中风卒。著有《云轺录》《榴实山庄遗稿》十卷等。祖父吴保俭(1847—1886),字礼园,吴存义第三子。“幼挺殊姿,博综世典文诗赋颂,尤所精畅,少侍 考有声。历官郎中、直隶荆门州牧、诏补同知,以知府用”。“光绪十二年(1886)七月壬子卒于武昌寓舍,春秋四十”,归葬泰兴东门外姚家庄之原。父吴守训(约1867—1909),字孝膺。江苏泰兴县志载:吴守训是吴宝俭独子。“援例授湖北知县,摄知当阳县事。以廉能称,数主(湖北牙厘局)榷务,性介洁,以举债莫偿自沉于江。”一九○○年 七岁与哥哥吴贻榘入家塾读书。杭州、上海、苏州(1904—1909)一九○四年 十一岁是年,与姐姐吴贻芬入“杭州女学校”读书。一九○六年 十三岁十二月,姐妹二人考入上海启明女子学校。一九○七年 十四岁一月,姐妹二人又考入苏州景海女子学校。一九○九年 十六岁秋,因父吴守训“举债莫偿自沉于江”,遂休学回武昌。一九一○年 十七岁冬,随母移居杭州外婆家,生活靠亲友接济。一九一一年 十八岁全家随二姨父陈叔通一家移居上海。冬,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停课,兄吴贻榘回上海,因出国留学无望,投吴淞江身亡。母朱诗阁因病又加夫、子双亡,遂含恨而死。姐姐吴贻芬因责备弟弟讨债而内疚,在母亲大殓之夜,自缢身亡。吴贻芳居家。一九一二年 十九岁陈叔通因工作回浙省,吴贻芳与祖母和妹妹又一起搬回杭州。一九一三年 二十岁二月,在陈叔通资助下,入杭州弘道女子学堂读四年级。北京(1914—1915)一九一四年 二十一岁二月,陈叔通到北京国会和《北京日报》任职,吴贻芳与祖母、妹妹随二姨父一家迁往北京。经陈叔通介绍,吴贻芳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任英语教师。一九一五年 二十二岁十二月,因袁世凯解散国会、复辟帝制,与陈叔通全家又一起搬回上海。南京(1916—1919)一九一六年 二十三岁二月,吴贻芳经杭州弘道女子学堂外籍教师诺玛丽(此时已延聘金女大)推荐,作为特别生插班入金陵女子大学一年级就读。七月,经同班好友徐亦蓁的介绍,在上海四川北路曼摩氏女中浸礼会怀恩堂接受洗礼,成为一名基督徒。是年,金女大成立学生自治会,被选为会长。一九一九年 二十六岁六月二日,为声援北京“五·四”运动,带领全校五十多名学生上街游行。六月二十五日,从金女大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成为该校首届毕业生。北京(1919—1922)七月,受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方还校长之聘,担任该校英语教员。一九二○年 二十七岁是年,兼任英语部主任。一九二一年 二十八岁是年,为来校参观的美国蒙特霍利克女子大学校长做翻译,吴贻芳的英文水平得到其好评,愿推荐她到美国留学深造。美国(1922—1928)一九二二年 二十九岁五月,经蒙校校长推荐,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巴勃儿奖学金;秋,赴美到该校研究生院攻读生物学专业。是年,祖母王氏去世,终年七十六岁。一九二四年 三十一岁是年,被推荐为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会会长。妹妹吴贻荃、表妹陈慧金女大毕业后,也来该校留学就读。一九二五年 三十二岁是年,中国留美学生会换届改选,吴贻芳被选为副会长,并担任密歇根大学中国学生会会长和科学会会长。是年,在该校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黑蝇生活史》。一九二八年 三十五岁春,金陵女子大学改组,收到金女大董事会聘书,毕业后回母校任校长。五月,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八月回到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十一月三日,出席校长就职典礼并发表演讲。南京(1929—1985)一九二九年 三十六岁一月十四日,吴贻芳向全校报告筹备注册立案事宜。一九三○年 三十七岁十二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审,学校通过注册立案,更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吴贻芳任院长。一九三一年 三十八岁是年,将宗教必修课改为选修课,每天的早祈祷和周日宗教仪式自由参加。是年,将附中扩充为完全中学。一九三三年 四十岁夏,赴美国芝加哥、加拿大班夫参加世界女子大会和太平洋国际学会大会。会后到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城市讲演。一九三四年 四十一岁一月,从美国回到中国。发现妹妹吴贻荃几个月前已失踪,吴贻芳心急如焚,悔恨不已。后借访问雅加达、马尼拉等地多方寻找,却杳无音信。六月,学校图书馆、礼堂建成。二十六日,在新礼堂举行一九三○级学生毕业典礼,蒋介石、宋美龄受邀出席毕业典礼一九三五年 四十二岁春,被选为中国基督教全国协进会执委会主席。一九三七年 四十四岁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七月中旬,吴贻芳应邀参加蒋介石在庐山举行的社会贤达和著名教授谈话会。八月十五日起,日军开始空袭南京,吴贻芳参加“中国妇女战时救济联合会”并任执委,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南京市伤病员的救助工作。美藉教授魏特琳主动分担了吴贻芳的许多事务,一起为学校撤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十二月三日,吴贻芳安排好学校西迁事宜,离开岌岌可危的南京,去武昌会合已先期到达那里的部分师生。一九三八年 四十五岁一月,武昌已处在战争前沿,遂结束分校学务,带师生到成都华西坝集中办学。三月二十八日,赴上海与董事会商定,结束上海分校学务,留下的学生分别安排在圣约翰和沪江两所大学继续学业,其余学生到成都校本部学习。五月,到庐山参加宋美龄召开的妇女界抗战会议,任“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执委。六月,当选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十二月,国际基督教协会在印度孟德拉斯举行,吴贻芳以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份率团参加,并当选协进会副主席。一九三九年 四十六岁二月,参加国民政府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吴贻芳为仅有的三个妇女代表之一,另两名是宋美龄和俞庆棠。是年,金女大根据教学需要,停设数学、物理二系,增设家政系,并在成都近郊设立乡村服务处,为当地妇女儿童服务。是年,任四川省“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一九四○年 四十七岁五月,魏特琳教授在南京金女大留守期间积劳成疾,被迫回美国治病。七月,金女大停办哲学系。是年,作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董事会主席,中国基督教教育委员会主席,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基督教协进十年大会,并介绍中国人民抗战情况,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和声援中国抗战。一九四一年 四十八岁三月,在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团主席。主席团人员分别是:蒋介石、张伯苓、左舜生、张君劢、吴贻芳。吴是唯一的女性。五月十四日,魏特琳因精神抑郁症自杀,时年五十五岁。十八日,吴贻芳得此消息,在成都华西坝亲自为魏特琳主持追悼会并讲话,缅怀她为金女大和中国人民抗战所作出的贡献。是年,金女大设立儿童福利实验所。一九四二年 四十九岁七月,担任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十月,在第三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主席团主席,主席团成员依次是蒋介石、张伯苓、吴贻芳、莫德惠、李璜。十一月,金女大举行建校二十七周年纪念活动。吴贻芳与校董会决定,此次活动中心是宣传金陵精神,激励师生爱国爱校,自强不息。一九四三年 五十岁三月,参加“六人教授团”(吴贻芳、晏阳初、桂质廷、陈源、李卓敏、吴景超),以国民资格到美国各地宣传中国抗战。五月,被美国史密斯女子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一九四五年 五十二岁三月,当选我国代表出席联合国制宪大会。宋子文为首席代表,顾维钧、王宠惠、魏道明(以上为国民党代表),董必武(中国共产党)、李璜(中国青年党)、张君劢(国家社会党),胡适、吴贻芳、胡霖(三人为无党派)九人为代表,施肇基为高筹顾问。四月十五日,九人经印度赴美,到旧金山参加联合国制宪大会。六月二十六日,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吴贻芳是签字的第一位女代表。七月,在第四届国民参政会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主席团主席,主席团成员依次是张伯苓、王世杰、吴贻芳、莫德惠、李璜、江庸、王云五。吴贻芳因事在美未参此次会议,不久因病住院手术。十二月,病愈出院回国。一九四六年 五十三岁一月,在南京与蔡路德教授等商议维修校舍计划。二月,途经重庆转机时,宋美龄提议她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吴贻芳婉言谢绝。五月,结束成都办学事宜,安排师生分批离川,她赶回南京安排秋季开学。六月三十日,南京发生“下关事件”,吴贻芳明确表态,这是侵犯人身自由,必须严惩凶手。十一月十五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召开国民大会。由于国民党违反“双十协定”,在召开大会的第一天,吴贻芳宣布不参加此次大会主席团。是年,辞去基督教协会执委会主席及其他兼职。一九四七年 五十四岁年初,当选中国基督教教育会会长,世界妇女界中国协会会长。五月二十日,“五·二○”惨案发生当天,在国民参政会四届三次会的午餐会上,就警察殴打爱国学生事件当众质问蒋介石,蒋被气得手指发抖。八月中旬,中国教育科学文化委员会成立,吴贻芳当选为执委。十一月,出任中华全国大学妇女会会长。十二月,任中华基督教教学理事会理事长。一九四八年 五十五岁五月,前往国民政府教育部,声明军警宪特不得到金女大随便抓人。校训导执委决定,不干涉个人参加组织,但不得借学校或学生会名义参加校外活动。十一月,召开校董会,不同意学校迁往台湾。十二月,经程瑞芳介绍,晋桂芳到吴贻芳身边做家务。一九四九年 五十六岁三月,何应钦组阁,与张治中到金女大访吴贻芳,动员出任教育部长,她以离不开金女大为由,再次拒绝出任教育部长。四月二日,到鼓楼医院慰问示威游行受伤的学生。四月二十二日,退回宋美龄赠送的赴台机票,留在南京迎接解放。四月下旬,国民党军队撤离,与西北军退休将领马青苑组织南京临时治安委员会,马任主任,吴任副主任,并以该会名义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欢迎解放军进驻南京城。五月十六日,参加军管会、中共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各届知名人士和社会贤达参加的座谈会。九月,作为特邀代表赴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十月一日,在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十一月二十九日,金女大召开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教务会议。十二月,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不久,任南京市政协委员、后任常委。一九五○年 五十七岁五月二十八日,出席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七月,吴贻芳等五十名基督教领袖人物倡议,发布宣言《中国基督教徒在新中国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十月,任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十一月,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南京分会副主席。是年,朝鲜战争爆发,部分外籍教师辞职回国,美国政府宣布冻结中国在美国的全部财产,原对口赞助金女大的经费(约三分之一)中止,学校经费发生困难。金女大开展抗美援朝爱国教育,学生揭露美籍某教授攻击“抗美援朝”言论,举行“批侮辱、反诽谤”控诉大会。一九五一年 五十八岁一月六日,金女大接受人民政府经费,与金陵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九月十五日,任金陵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一九五二年 五十九岁是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在金女大旧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任第二副院长。一九五三年 六十岁一月一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二日,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任命状。是年,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江苏分会常委,后任副主席。一九五四年 六十一岁八月,当选江苏省人大代表及全国人大代表并出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会员成立,任委员会副主席。一九五五年 六十二岁一月,当选江苏省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三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六月,随中国代表团赴芬兰赫尔辛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一九五六年 六十三岁二月,任江苏省扫除文盲协会副会长。五月,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江苏省及南京市分会会长。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江苏分会副主席。八月二十四日,在省人大一届四次会议上,增选为江苏省副省长。是年,当选为民进中央常委。一九五七年 六十四岁三月,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四月,当选江苏省民进筹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委。九月,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整风工作会议。参加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执委。一九五八年 六十五岁四月,随章蕴同志(全国妇联第三书记)赴维也纳出席国际民主妇女联盟第四次代表大会。会后又随团访问了奥地利、波兰、匈牙利等国。十月,在江苏省人大二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省长,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月,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三次代表会议。在民进中央五届一次全会上,当选常务委员。一九五九年 六十六岁四月十八日,参加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八月,任江苏省塈南京市庆祝建国十周年筹委会副主任。十一月,任江苏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一九六○年 六十七岁二月,任江苏省纪念“三八”妇女节五十周年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三月三十日,参加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七月二十五日,参加民进中央五届二次全会扩大会议。一九六一年 六十八岁一月,在中国基督教第二次全会上,当选为副主席。连任中国基督“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二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江苏省分会副主席,中国对外文化协会江苏省和南京市分会会长。一九六二年 六十九岁一月,当选民进江苏省委员会主任委员。五月,当选江苏省妇联第三届执委会常委。十月六日,参加南京师范学院建院十周年大会。十月,参加民进中央五届三次全会扩大会议。一九六三年 七十岁夏,随陈叔通及其家人去北戴河度夏。十一月,应邀参加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座谈会。一九六四年 七十一岁九月,在江苏省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副省长,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二月,参加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当选为主席成员,任大会执行主席之一。一九六五年 七十二岁十月,任孙中山百年诞辰筹委会委员。是年,忽接表妹陈慧来信,告知二姨父陈叔通先生病危,吴贻芳立即赴京看望护理。一九六六年 七十三岁二月十七日,陈叔通先生病逝,终年九十一岁,吴贻芳参加治丧活动。五月十六日,“文化大革命”爆发。在八月中旬先后两次被抄家,九月下旬,被造反派头头赶到楼下小屋去住,并勒令每月向他们交六十元水电费。是年,参加省统战人员学习班学习。一九六九年 七十六岁十月,到江苏省句容县石山头茶场劳动改造。一九七○年 七十七岁二月,接到通知,回到南京傅厚岗十五号家中(赋闲)。一九七一年 七十八岁是年,接到有关部门通知,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外事活动。一九七二年 七十九岁是年,先后会见瑞士议员小组、美国女作家等五批外宾和国际友人。一九七三年 八十岁一月二十六日,发表《八十生辰感言》。五月,参加接待胡愈之、严济慈、叶圣陶等爱国人士参观团。是年,接待美籍华人赵元任夫妇、赵浩生夫妇、缪云台等友人。一九七五年 八十二岁一月三十日,参加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一九七七年 八十四岁一月,去梅园新村悼念周恩来总理。八月,会见美国密歇根大学第二次访华代表团。十二月,在江苏省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上,当选省政协副主席。一九七八年 八十五岁三月八日,在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九月,在中国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一九七九年 八十六岁二月,在江苏省妇女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省妇联副主席。四月,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妇女校友会“和平与智慧女神奖”。十月二十三日,在中国民进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民进中央副主席。十二月,重新担任江苏省副省长。一九八○年 八十七岁三月,在民进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主任委员。是年,先后发表《加强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会议》《教育体制的改革一定要注意青年的就业问题》等文章。是年,担任中华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九八一年 八十八岁九月三十日,就台湾回归、实现和平统一问题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寄语台湾校友、旧交回乡参加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活动,并担任此次纪念活动筹委会副主任。十二月,参加全国政协四次会议。《人民日报》刊登《老教育家吴贻芳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报道。十二月三十日,去广东从化温泉疗养。一九八二年 八十九岁七月,去苏州休息,在校友朱绮协助下,撰写《金女大四十年》一文。十一月二十二日,参加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同在京金女大校友聚会。一九八三年 九十岁一月二十三日,江苏省党政领导去傅厚岗家中,祝贺她九十诞辰。民进中央亦致电祝贺。四月,在江苏省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当选省政协副主席。五月,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常委。九月,再次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十一月,再次当选民进中央副主席。十二月二十六日,因病住南京鼓楼医院。是年,为响应中央干部年轻化,主动辞去副省长职务。一九八四年 九十一岁一月二十三日,江苏省委致函吴贻芳,祝贺她的九十一岁诞辰,并对她一生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一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发表文章,介绍她一生事迹。一月二十八日,南京师范学院改为南京师范大学,吴贻芳任名誉校长。二月,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分别来电慰问。民进中央常委、她的表妹陈慧代表民进中央来宁看望。七月,在江苏省民进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主任委员。吴贻芳因病未参加会议,但发表了录音讲话。十月,辞去南京市民进主委职务。十一月,江苏省少年儿童基金会成立,吴贻芳担任会长。一九八五年 九十二岁五月二十三日,致函江苏省政府领导,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增设金陵女子学院。六月,请校友黄续汉、方非、曹婉代表她赴美参加金女大双周年会,带去她的录音讲话和签名的赏梅照片,分赠到会校友。八月二十八日,亲自参加南京中国首届教师节庆祝活动,并发表录音讲话。这是她一生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议。九月二十四日,病情进一步恶化,弥留之际仍惦念着筹办金陵女子学院事宜。九月二十五日后,民进中央、江苏省委、省政府等机关和领导多次到医院看望。十一月一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分别到医院看望。十一月十日上午八时二十分,吴贻芳在医院辞世。十六日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二十日,追悼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各届代表七百多人参加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