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义虽然知道儿子不是有心害李文德,可心里难免失望,心里也后悔,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子不教,父之过”,是他没教好儿子。虽失望,但比不过儿子的安危,所以作为一家之主的他,几乎想也不想的,就同意了顾九的办法。交换条件是一回事,还有就是知道真相的他对李家有愧。 这边没问题了,那之后要做的,就是和李文德面对面谈了。 之前张才俊是见过李文德的鬼魂的,不然也不会吓得那么厉害,不过应该不常出现,残留在张家的- yin -气被阳气一灼,被日出一晒就消失了,顾九才没察觉出- yin -气盘桓的痕迹。 顾九起身,对张才俊道:“你收拾一下,跟我去李家。” 张才俊一听,脸上有点犹豫。 张成义喝道:“还不快动,这个时候害怕去见他们了,当时怎么就不过脑子?” 张才俊羞愧不已,他这几天没睡好、吃不下,身体十分乏力,浑身虚软地穿着衣服,张计氏到底还是心疼儿子,过来帮他穿衣。 冬日的清晨,南河村里几乎没人在外面溜达,顾九他们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来到李家,敲了敲李家安静的大门。 来开门的是李父,这位丧子悲痛的父亲憔悴不已,看到张成义,勉强笑了笑,“成义,你来什么事?” 张成义眼中愧疚与心虚并存,他道:“李哥,让我们进去说话。” 李父让开,看到低头缩在后面的张才俊,他还什么都不知道,还略带欣慰道:“才俊啊,你终于来看文德了。” 张才俊缩了缩脖子,身躯颤抖,头垂得更低了。 李父疑惑地皱皱眉。 李文德还没下葬,院子里布置了个简易的灵堂,中央放着一具棺木。 张成义带着张才俊走进灵堂,他一脚将张才俊踹到在地,“跪下!” 张才俊跪下,呜咽出声,“文德,对不起!” 李父疑惑的神情慢慢变了。 第94章 商量 “我杀了你!” 当听说了儿子之死的真相后, 李父目眦欲裂地捡起房子角落的锄头,向张才俊挥去。 已经听到动静出来的李母和李家爷奶, 纷纷哭倒在地。 “李哥!”张成义赶紧拦住, 急声道:“才俊固然有罪,但他也罪不至死啊!” “他害了我儿子,他就该死!”李父眼眶赤红, 拼命地挣脱张成义的手。 张才俊抱头痛哭,张成义也眼眶酸胀,换成他是李父,反应只怕比他更激烈,可……站在各自的立场, 张成义再愧疚,也不可能就这么看着他打杀掉自己儿子的。 灵堂里的白幡被吹动, 顾九看到一个透明的魂体出现在灵堂黑暗的角落。 “李文德?”顾九看着那魂体, 叫了一声。 魂体立即看向顾九,面带惊讶,迟疑地开口:“你、你能看到我?” “我能看到你。”顾九说。 其他人见顾九突然对着灵堂角落说话,都是一顿, 张才俊猝然抬头,就见李文德站在那里,几乎吓得魂不附体,惨叫一声就往顾九身后爬去。 “你在跟谁说话?”李父往顾九往那个方向看去, 可惜他什么都看不见,也感觉不到, 他抱着期望地问:“是不是文德?” 顾九说是,李父就再也忍不住,张着嘴无声地哭着。 顾九不忍见,转头看向院内其他人,“我可以让你们见李文德最后一面,愿意见的都过来。” 李家人几乎迫不及待地就到了顾九身边,张家人犹豫一下,也紧张地走了过来。 李文德也不知道为什么,之前只有张才俊几个人能看到他,他在村子里转悠这么多天,包括自己的父母爷奶,都对他的存在毫无察觉,现在能再和家人见一面,李文德很激动。 若问顾九,顾九会告诉他,那是因为他伤人不伤命,足够清醒,也导致魂体力量还不够强,但凡阳气正常的普通人都看不见他,而张才俊他们能看到,那是因为与他有因果。 邵逸掐诀念咒:“天清地明,- yin -浊阳清。开尔法眼,- yin -阳分明。急急如律令!” 指尖一弹,凉风拂过众人双眼,等缓过神来后,所有人便都见到了正看着他们的李文德。 张家人如何惊惧不提,李家人是悲痛夹杂着欢喜。 顾九和邵逸抱臂站在一旁,等李家人互诉够了,情绪也没刚才那么激动了后,顾九才问李文德:“李文德,你原本打算将张才俊如何处置?” 李文德对害死他的人有怨,回答的语气也明确带了出来,“弄哑他。” 李文德死在薛明他们玩笑般的捉弄之下,他便也和他们开了开玩笑,每当他开始报复谁的时候,便犹如当初他们捉弄他一样,逼着他们跑啊、逃啊,将他们赶到自己丧命的地方,再给出最后的惩罚。 为什么不彻底杀了他们呢?那是因为如顾九想的那样,目睹了四人对他死亡的隐瞒,以及家人的痛苦,李文德出离愤怒了。因为他的死,家人余生都将生活在痛苦之中,所以他觉得让他们彻底的死亡,不如让他们也痛苦的活着,那样更让他解气。 弄哑张才俊,比起瘫痪、瞎眼、断脚的其他人,这个结果对张才俊已经是很好的了。原本这样一个结果,也是因为虽然张才俊当时阻拦的想法不坚定,但是他也是唯一一个不起哄、没亲自参与的人,还是第一个发现李文德死亡的人。比起撺掇动手的薛明和起哄的吴志业等人,张才俊只是冷眼旁观、见死不救,说有罪确实有罪,可说无罪,又确实算得上无罪。 顾九道:“然后呢?报复过后你打算怎么办?” 李文德茫然地摇头,其实他也不知道,他已经死了,家人都看不到他,可能会陪在他们身边远远地看着他们,然后慢慢等待在某一天,忽然就消散了。 顾九将李家人将来会面对,比如无人养老,病了无人照看等现实情况摆在李文德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