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摔的头破血流 那一巴掌打在了温清的脸上。 大夫人是长辈,温清自然不能还手,也不能和之前一样去抓大夫人的手腕。 她毕竟是女子,所以温清只是上前一步挡在了温遥面前。 温遥耳边清晰的听到了这一点声响。 她心神一惊,下意识的瞪大双眼看着温清的背影,目光之中多了一点不敢置信之色。 温清站在她面前这一幕,给她的感觉很熟悉,当年她组织里的一个师兄也曾如此护过她。 雇佣兵的训练十分艰苦,也很危险,她因为不服命令擅自行动多次,当时还统领着他们这些人的头领对她加重责罚,而那些责罚,每次也都是她的那位师兄接下的。 温遥目光之中的冷厉越来越重,她能允许别人伤害她,但是决不允许别人伤害她身边的人。 她捏紧指尖,将从头上发钗上扣下来的一颗珠子拿在手里。 就在大夫人气的还要伸出手继续打下去的瞬间,她一弹手指,大夫人只感觉腿上一麻,她因为打人的时候用了太大力气,身体片刻间失去平衡。 温清下意识的躲开,大夫人直接摔在地上,正巧她面前还有一张桌子,眨眼间就已经头破血流。 后方的丫鬟嬷嬷惊了,立刻上前将大夫人扶起来,大夫人捂着头,一看到自己满手的血,直接翻了翻白眼晕了过去。 这一下,这后院更乱了。 温清微微蹙眉,这件事毕竟因他而起,他从怀中拿出一个药瓶交给了旁边的嬷嬷:“将这个给大夫人敷上。” 那嬷嬷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眉眼之中有些嫌弃之色。 不过她倒是没说别的,还是有些不耐烦的将药收了起来。 温清收回手,略微叹了口气。 一回头,却发现原本还站在房间里的温遥已经不见了。 他眯起双眼,目光之中多了一抹担心之色,连忙迈步出去寻找温遥的踪迹。 而此时,温遥已经来到了前院,此地院门外面驻守着好几个装备精良的侍卫,腰间挂着佩刀,瞧着十分威武严肃。 温遥眯起双眼,目光之中多了一点凌厉之色,她这次回来,也是想要在这府中找到蛛丝马迹,还有别人害死原主的证据。 这相府偌大,寻找原主当初居住的屋子还真是麻烦的很,她记忆又不是很清晰,只能通过下人来搜寻。 目光略过客堂门外,就见到两个丫鬟从里面端着茶杯走了出来,低着头嘀嘀咕咕的。 “这东王殿下果真英俊不凡,我都不敢抬起头去看他。” “你还敢抬头,我连靠近他的时候都感觉心惊胆战,听闻是咱们少爷犯了错,东王这次是来府中兴师问罪的。” “大公子自从成了御前统领,不一直都做的不错吗,东王为何要找他的麻烦?” “说的也是,而且看相爷的脸色也十分不好,想必是东王发难了......” 那两人就在温遥面前的花坛路过,所以他们的话,温遥听的一清二楚。 看来相府和东王本来就不对付,这次墨东流来此也只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不过她对相府没有什么好印象,这一大家子不过将以前的温遥当成换取利益的道具罢了,并不存在半天感情,她更恨不能他们狗咬狗一嘴毛。 这两个人端着茶水,要去的必然是膳房,刚巧温遥也有一点饿了,打算过去蹭口吃的。 一路跟随,那两个丫鬟显然知道的府中八卦极多,像是倒豆子一样不知不觉的说了出来,完全没有发现有人跟踪。 “那三皇子如此俊朗还是皇嗣,为何会看上二小姐那个傻子呢?不但傻,还丑的很,每次看到她脸上都是脏兮兮的,也不知道都涂抹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 “你提到这事我倒是想起来,有次过去后院那边给她送饭,她竟然趴在地上和一条野狗抢吃的,当真笑死人了,听闻她娘来头不小,只是死了十几年了,这府中都不让提。” “哎,我倒是听别人说,当年她娘阴险的很,毒害过咱们夫人呢。” “这么狠毒?” 那两个丫鬟你一言我一语,直接将温遥的亲娘说成了十恶不赦的女人,温遥不动声色,就在那两个丫鬟走到拐角的时候,温遥拍了拍她们的肩膀。 两人一同好奇的转过头。 温遥没有给她们看清楚自己的机会,一拳一个砸在了她们的眼睛上。 力道准确,半点反应的机会都不给对方留,那两个丫鬟顿时惨叫了一声摔倒在地,痛苦的捂住眼睛。 温遥拍了拍手,将两人丢下就走。 厨房那边有人听到声音,带着几个人追了过来,可是左顾右盼都没看到人,见到两个丫鬟眼眶充血的躺在地上连忙问道:“你们两个怎么了,发生啥事了?” 那两个丫鬟哭哭啼啼,话也说不清:“不知道,我们就在这里走着,突然就有人打我们,一时间情急,也没看清楚是谁。” 那厨房管事的听到这话,忍不住皱眉道:“我看是你们不不小心得罪了什么人,回去吧。” 温遥趁着门口那两个丫鬟的事情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此时人已经来到了厨房之内,她目光一下子就落在了摆在旁边,装盘精致的茶盅上。 她眯起双眼闻了闻,这东西她还真没吃过,她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佣兵,可每天过的都是刀尖舔血的日子,当真没怎么享受过。 这些都是厨房之中新盛出来的,还没有人动过筷子,温遥将盖子打开,好奇的喝了一口。 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这府中的大厨还真是不错,桂花粥的味道香浓软糯,是她喜欢的味道。 温遥嗜甜,还是特别喜欢那种。 她眉间轻蹙,正要再喝一口,就听到外面脚步声传来。 “给东王准备的桂花粥快送过去,这可是相爷专门从城中百香馆里面请过来的大厨做的。” 温遥连忙闪身躲了起来,将自己刚刚喝过的那碗粥原封不动的放在了原处。 有几个人走过来,端起托盘离开膳房之中,没过多久,那碗粥送到了墨东流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