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哥,哥们?” 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些不妥,陆苓脸色一红。 “这个,兄妹!兄妹!” 杨非轻笑出声,没有计较这些。 众人吃过了饭,就都喜笑颜开的各回各家了。 没两天,杨非便将废品回收站里的好东西,一股脑搬到了租的厂棚里。 有了电动三轮,杨非的运输效率大大提高。 没多久,又收到了一大批贵金属。 原先的废品,他都是卖给镇上或者邻镇的厂子。 这次囤积了那么多,他准备往城里卖。 虽然量不多,但城里的回收价格高一些。 先拿这些去找个小厂子,再慢慢把废品回收生意,转移到大城市去。 大城市生产废料多,要想把废品回收这件事情干大,还是要依附于发达地区。 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城市的垃圾自然比镇上多。 听说杨非要去省城卖废品,汪成海当即拍着胸脯表示,要把自己亲戚介绍给他。 虽然那个亲戚在倒腾煤矿,但却认识不少开厂的。 要是杨非过去,有熟识的人也要方便些,省得到处奔波。 不过他有个要求,就是给他带一盒进口巧克力。 进口巧克力,在这种镇子上是不可能有的。 原来,汪成海收到过一小盒别人送的。 那滋味,他到现在还没忘。 看着汪成海那满脸享受的神情,杨非不太理解。 那种齁甜,还可能有耗子屎的零食,他到底是为啥那么着迷。 但转念一想,巧克力在现代倒是不稀罕,不过在八十年代,也算是个洋玩意儿。 上下打量了一下汪成海的身材,杨非好心的劝导。 “行,给你带,不过你少吃点吧。” 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以汪成海的德性,怕是要三高。 可汪成海就听见了“给你带”三个字,乐呵呵的去写了亲戚的住址。 清点好了东西,杨非便回家和周琳商量。 从镇上到省城,骑着三轮摩托车,来回就要两天。 杨非这一走,起码就是一个星期。 坐到饭桌上,杨非漫不经心的提了这事。 本来就只是说一声,让周琳有个准备。 可她却满脸惊讶,好像很突然的样子。 “去省城?那得有多远啊?” 吃着菜,杨非仔细想了想。 按照他从前记下来的地图,略微换算了下。 “二百多公里吧,去那边逛几天就回来了,说不定,又有新商机。” 看杨非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周琳有些担忧。 她去过最远的地方,还是去远嫁的姨妈家吃席。 隔着一个镇,来回就是大半天。 就这,还是做大巴车。 她当时在路上又晕车,回来的时候,感觉半条命都快没了。 而杨非独自去也就算了,还是自驾去。 这路上,谁知道又会遇到多少意外。 “非要去吗?那些东西,又不是不能在镇上卖。” 周琳这一问,倒是把杨非问沉默了。 做着榨菜生意和回收生意,家里的条件已经算是很宽裕了。 在干几个月,别说供芳芳上大学,说不定就能带着刘大志成为万元户。 怎么说,在这XX镇也能算是个人物。 但几百公里外的江城,还有国内无数欣欣向荣的沿海城市。 都有一番天地,静待能杀出重围的凤毛麟角。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杨非对于自己的定位,都不是偏安一隅。 他要在风浪来前,立在潮头! 像是陆苓,她有她的追求,是为人民服务。 而杨非的追求,是在商场上运筹帷幄。 穷则独善其身,他要的,是兼济天下! 对于周琳而言,她现在或许不能理解杨非的追求。 她也并不清楚,从飞机上俯瞰黄浦江岸,是一番怎样的风景。 物质匮乏带来的,不只是生活的贫困,还有眼界的狭窄。 思考了片刻,杨非认真的看向周琳。 “周琳,你知道有什么大学吗?” 仿佛已经习惯了杨非话题的跳脱,周琳仔细想了想。 “青华大学、京城大学……还有省里的师范大学、医科大学、江城大学。” “芳芳学习好,如果供得起,她以后可以去医科大或者师范。” “以后,也能找个好人家。” 想到杨芳,周琳就满眼怜惜。 可杨非却叹了口气。 恐怕周围人能想到最好的,就是去读师范或者学医。 但同时期有远见、有能力的,谁家不是往高处、远处走。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啊! “这世界其实很大,芳芳要是有能力,我希望她能走得更远。” “等她长了见识,那时候选的,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我去城里做生意,芳芳就能有个更好的平台,以后就算要留学都行!” 杨非是当哥哥的命,却操着老父亲的心。 还找个好人家? 他看全世界的男人,除了他没一个靠得住。 一想到自己妹妹的幸福要靠别的男人,他就觉得鬼火冒。 自己养妹妹图啥? 不就是图她无法无天的嚣张吗? 不知不觉间,杨非对哥哥的身份代入感愈发的强。 看着原来干瘦的妹妹和老婆,如今都越发圆润起来,他有种玩养成的快乐。 这是上一世,孤身闯荡商界的杨非从没有过的感受。 一边听到“留学”二字的周琳,脸上有些疑惑。 “留学,是去外地上学的意思吗?” 杨非有些意外,但还是耐心的开口解释。 “是去国外学习,学人家的新技术、先进技术!” “到时候回来,那可有大把的单位要人,根本不愁找工作!” 上大学周琳就觉得很厉害了,而留学,更是她想都不敢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