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杰:“卖馒头能赚钱吗?可以养活弟弟妹妹吗?” “试试看呗!我也不知道。” 赵春华:“那就试试看呗!不行了,再去医院做临时工。” 赵文杰:“摆摊做生意,天气晴朗也就罢了,阴雨天可不方便。就算是晴天,风吹日晒,也挺辛苦的。” “不管干什么,想要干好,没有不辛苦的,更何况穷人想要翻身,唯有一个勤字。” 李佳慧:“说的好,天道酬勤,无论是学习还是过日子,都适应这句话。” 赵春华:“大妞,你挺聪明的,不上学可惜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供你继续上学。” 张俞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还得养活弟弟妹妹。” 赵春华:“你放心,不是还有我们的吗?” “不,我的弟弟妹妹,应该由我自己来养活,怎么能够麻烦你们呢!” 赵爷爷:“我看春华的这个建议行,大妞,你的脑瓜子挺灵光的,多学习一点知识,你的聪明才智才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 “爷爷,你们这是高看我了,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再说了,学习不一定要去学校,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生活中所要学习的地方挺多的,不一定非得去学校里面才能学习到更多东西。” 赵文杰:“大妞,就凭你刚才的这番话,我就觉得你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许多活到老,还不一定有你现在这样的见识,你现在年纪也不大,完全可以去学校继续学习。春香跟你一般大,在我们眼里,还是个孩子,你却要挑起养活弟弟妹妹的重担。”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春香命好,有你们的疼爱和呵护,她有资格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些,我呢!老天有另外的安排,就是让我短暂享受亲人的呵护以后,承担起呵护弟弟妹妹的责任,既然是老天特意安排的,我乐呵呵的接受。” 第21章:吃饭 21.吃饭 赵爷爷:“大妞,你把我们当成你的家人,我们会像对待春香一样对待你的。” 赵文杰:“对啊!大妞,我们家的条件,供你们姐弟三人上学还是可以的。” 张俞:“谢谢爷爷,谢谢叔叔,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不觉得上学是唯一的出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走一条属于我的路。” 赵春华:“这个小丫头,主意大得很,她不愿意上学,就随她吧!” 赵爷爷:“只要你小子不嫌弃她没有文化就行。” 赵春华笑了笑不吭声。 赵文杰:“一个人好不好,跟有没有文化没关系。” 张俞:“这个我赞同,有文化的人坏起来,比没有文化的坏人更可怕,所以跟文化比起来,人品更重要。” 赵爷爷笑着道:“对对对,人品更重要。” 李佳慧:“文化也挺重要的,真正有文化的人,都是人品好的人,大多数有文化的人,人品都好,因为明理了,眼界和格局也就不一样。相反,没有文化的人,大多数都是愚昧鲁莽的,你们不要钻牛角尖,我说的是大多数人,不是绝对,有特例,大妞没有上过几年学,但是聪明伶俐,家教也好,这是少数人。” 赵爷爷:“佳慧,你这话有些偏激,你接触过多少没有文化的人?我可是接触过太多的,许多都挺朴实也挺聪明的。” 张俞赶紧打圆场:“阿姨是老师,自然是特别重视教育的,从她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文化高的人修养自然好,做事能力也强。人人有文化国家才能进步嘛!” 赵春华看了张俞一眼。 “没文化的人,说不出你这样的话来。” 张俞知道自己又失言了,她解释:“我看报纸上就是这么说的。” 赵春华故意逗她。 “你还看报纸!” “我不能看吗?” “当然能,怎么不能。” 说着话,小宝和二妞的碗都吃空了。 覃阿姨说要给他们添饭,他们都说自己吃饱了。 李佳慧道:“小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这点饭量怎么够,再去添一碗,多吃点肉。” 张俞道:“阿姨,别管他们,不吃就不吃了,他们已经很久都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菜了,特别是肉,刚才吃了那么多,再吃,肠胃可能受不了,因为不适应突然吃这么多肉。” 书里,小宝和二妞因为吃肉太多,又吐又拉,几天都是病恹恹的,而且还把赵家的卫生间弄得味道很大,惹得李佳慧母女俩都很不高兴。 所以,张俞明明知道弟弟妹妹根本就没有吃饱,她也不想让他们再继续吃了。 张俞说的在理,在坐的有两位医生,自然更明白其中的道理。 张俞也吃饱了,她放下碗。 “你们慢慢吃,我带他们到院子里看看你们家养的花。” 英子也放下碗随他们出去了。 院子里有海棠花,月季花,月月红各种花,养得精心,开得很好。 在农村,院墙边,种的都是菜,没有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