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读书成圣

从末世穿越重生到古代农家,良田千亩,倒是符合他生来就苟的人生理想。只是一个人种田,未免太累了吧!于是他捡起书本,进京赶考,没想到竟一路高歌,高调进庙堂,才气闻名天下……

第41章
    李文山说道:"行,那你明天带好你自己的东西明天来,当然我家有个姐姐,男女大防,快要说亲了,所以你到时候跟我住前院,在我家不要乱窜。"

    "好的,保证没问题"曾钧年拍下李文山的肩膀道。

    李文山跟着曾钧年寒暄几句道:"那我回家了,明天见,再见。"

    "明天见。"曾钧年看着李文山往前走的背影心里很高兴,听远房堂弟说可以下河抓鱼,上山掏鸟蛋他就想去村里玩玩。

    这时小胖子还不知道,他的好朋友要给他减肥。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水深火热,让他终身难忘……

    李文山他爹现在忙着地里的秋收,没空来接他,他在镇路口等着搭乘牛车回去,因此说完一路向前走去。

    在集市的包子铺买了两个包子,正好遇到有经过张氏娘家张家村。他想到张家村顺便看望下外婆,又让车夫等他一下,买了一斤猪肉和一包点心。

    "小书生,我看着你不像张家村人,张家村里有个童生先生教书,一般像你这么大的娃娃,不是都在村里村塾读书吗!"车夫说道。

    李文山道:"老先生,我是看望外婆她老人家,这在镇上读书的也很多。这都要秋收了,您怎么还在外驾车。"

    "我家在张家村上的一点,家里有好几个男丁,家里的地他们兄弟就能忙活起来,明天才开镰。有空就载载客,今天是送人去镇上,那人不回了,我还想着空车,小书生你就上车了。小书生这是放假了?"

    李文山说:"嗯,夫子放秋收假,我就回家帮忙下。"

    老先生开始说起家里让他们出息地小孙子"我家小孙子挺聪明的,但我们供不起他读书,这不从张家村村塾回来后,就没去了,在镇上找了的药铺做了个伙计,以后学点本事也能当个大夫。"

    李文山忙道喜道:"老先生,以后有福,各人有个人的缘法,强求不来。"

    老先生指着不远处的稻田说道:"是的,今年田里的庄稼,看着就是丰收的年,这稻穗一串串的都把稻杆压弯了。这年景好,我们老百姓过日子也舒坦点。"

    李文山看向田里确实稻穗低垂,说明谷子饱满,"那可真是好消息,这丰收了,我们老百姓也能多吃几顿饱饭。"

    老先生,一路上没停下来说话,还给李文山讲了一个山里的鬼故事。

    李文山听的津津有味,感觉这朴实的劳苦大众也能想出这种故事,虽听得觉得粗糙,但也不乏警示世人,做人做事要把握分寸。

    听着故事不一会儿到了张家村,付了车钱下车。

    到了外婆家门前,看到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妇人,正做着在捡豆子。

    李文山出声喊道:"外婆。"

    老妇人听到喊声抬头看到小外孙,心里非常高兴,笑呵呵地道:"小山儿,你今天怎么来了?你爹娘呢?"

    "外婆今天我从镇上私塾回来,正好想来看看你,走我们进去吧!"李文山另一手扶着老太太往屋里走。

    老太太分家够跟着大儿媳妇一起住,吃饭是自己单独煮,几个孙媳妇会帮着她把衣服洗好,所以老人生活也算自在。

    "你人来看看外婆就行了!怎么还买这么多东西呢!"老太太看着李文山提的肥肉、水果和点心。

    李文山看着有点激动地老太太安抚道:"外婆,读书后除了跟着娘,年初五来看看您,这都很少来,可不是要给您多买点吃的,而且这些不贵,您好好吃饭,我下次跟娘中秋节前再来看您。"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