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请回去东宫,这里不欢迎你!” 少年杨政幽暗深邃的冷眸子里,透露出一道刺骨的寒意。 没错,他的母亲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宣华夫人! 同时,还是大隋开国皇帝杨坚的第六子,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六皇子! 这一道寒意,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杨广,也不由感到一阵阵的心悸。 “政儿…” 感受出其中蕴含的刺骨冷意,宣华夫人心下感动不已,又是担忧的轻唤上一声。 “六皇弟,你别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 看着那一道器宇不凡的年少身影,眼里闪过一道杀意,杨广沉着脸说道。 “那么,也请太子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 凝起眼瞳,杨政对视那一道很是不善的目光,丝毫没有半点退让。 “你!” 竟敢对自己如此无礼,杨广的心口简直气结,只来得及说出一个你字。 不过,这么多年来的忍耐之中,成功的骗过父皇和母后,杨广还是没有选择当场撕破脸皮。 也罢! 现在,便让自己这一位六皇弟多活上些时日,不与死人计较太多。 想到年老的父皇即将要驾崩,自己快要登基为帝,成为一个强盛帝国的君王。 顿时,杨广的心底里好受许多。 到那时候… 六皇弟要怎么个凄惨死法,其母亲宣华夫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还不是自己一句话而已! “六皇弟,下次再叙的时候,到时皇兄会给你一个天大的惊喜。” 听似一番聊家常的话语,杨广却是意有所指,将天大惊喜四个字音咬得很重。 言下之意,无非是下次见面的时候,便是自己登基之际。 那么,希望六皇弟好自为之,别到时候后悔莫及! 这便是所谓的,天大惊喜… “叮!” “支线任务——夺取帝王的宝座,发动仁寿宫之变,奖励一张文臣卡牌和军队卡牌。” 听闻,杨政眸子里的冷意更加增添几分,已经接近实质化的程度。 杨广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置自己于死地,还想着要加害自己的母亲。 是可忍,孰不可忍! 纵然杨广羽翼丰满,还身为东宫太子,拥有着实打实的权利。 而他,只不过是一个无权无势,空有贤名的年少皇子。 但是…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唯有全力一战,唯有较量上一番,发动仁寿宫之变夺取帝王宝座,彻底的扳倒太子杨广! “政儿,杨广是将来的天子,万一…” 又急切,又欣慰! 宣华夫人原本想责备的话,当真正到唇边时,化为一句浓浓的关切。 急切的是,政儿和太子不再有所保留,已经彻底的撕破脸皮,为将来而深深担忧着。 欣慰的是,太子一直都对她不怀好意,政儿时刻站在前面为自己遮风挡雨。 否则,怕是要步了那容华夫人的后尘,还好有政儿。 “母亲,不必过于担忧,孩儿已经初步谋划妥当。” 原本冷竣的神色渐渐退去,杨政转过身,露出一丝温和的微笑。 注视着稍微显得有些单薄的身影,年仅十二岁的年纪便要承受那么多,宣华夫人感到一阵阵的心疼。 联想起陈朝之际的国破家亡,宣华夫人不免有所触动。 下意识的,以纯粹一个母亲的身份,抱住自己唯一的孩子——政儿。 “母亲…” 任由母亲拥抱着,杨政直观感受着那一道伟大的母爱,代表着会无私的默默奉献着。 “政儿,无论你想要策划什么,母亲都支持你。” 轻轻说着,宣华夫人将杨政搂得更紧,语气里透露出一股坚决。 之前政儿说的不错,纵然她想要选择明哲保身,登上皇位的杨广也不会轻易的善罢甘休。 自己倒也罢了,可要是政儿受到伤害,宣华夫人永远都不愿意看到。 “母亲请放心,政儿不会让自己,更不会让你失望的!” 联想起这些年来特意积累的贤名,杨政迸发出一道凛冽的气势。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磨剑,磨了那么多年,为的就是仅仅一次的挥剑! “母亲,儿臣告退。” 便宜老爹隋文帝已经垂垂老矣,即将面临不可避免的驾崩,危机已经近在眼前! 站起身来,杨政朝母亲宣华夫人揖起一礼,以作告退之礼仪。 “政儿,去吧,去展开自己心中的志向。” 嫣然一笑,宣华夫人为杨政整了整衣袖,温和的说道。 一举一动之中,尽是显现出一位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丝毫不掺杂其余的心思。 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世间母爱,前世是孤儿的杨政更为珍惜,相应的,更加坚定自己欲要成就一番大事的决心。 随即,杨政朝着自己目前居住的宫殿走去…… 得益于母亲宣华夫人的缘故,便宜老爹隋文帝十分的看重自己,纵然十二岁仍旧可以留宿在皇宫内。 当时,还特意取秦始皇嬴政的政字,意为可以建立一番丰功伟业。 倘若不是已经立杨广为东宫太子,便宜老爹隋文帝没得选择的话,早在十岁的时候便会立自己为太子。 其一,母亲宣华夫人的缘故。 其二,出生时发生的惊天异象。 杨政很是明白,无意中的一个举动,直接加剧他和杨广之间的矛盾冲突。 不过… 无论自己出于什么目的,之间有没有产生矛盾,亦或者无意中的举动。 在宣华夫人成为自己母亲的时候,那一刻起,已经注定自己和杨广之间,必定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两人之间不是他死,就是我亡,将必有一场血战! 接下来,必须好好的谋划一番,才可以将手握重权的太子杨广给扳倒。 今年是公元六百零四年,八月初一的时候,距离便宜老爹隋文帝驾崩之际,已经不足十二天! 他无权无势,手里头又没有军队,空有个贤名的名头… 对抗! 有权有势,掌握着一支军队,已经是东宫太子的杨广… 纵然前世的杨广,确实是雄才大略,从高句丽和大运河足以看出其战略眼光。 但是! 说起来,个人的作风是一回事,急功近利又是另外一件事。 强盛繁华的大隋王朝就此灭亡,实在是过于可惜,也十分的遗憾。 于公于私,他和杨广之间的争斗,已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