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回忆录(修订版)

日益猖獗的扒窃犯罪现象,困扰着当代社会。如病毒般具有超常复制能力的小偷群体,侵害着社会的肌体和大众的生命财产。作家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现象,并试图通过深度调查和思考,解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这是一部将新闻性、真实性、文学性高度融合的优秀长篇报告文学。

第31章 28·相对无语
    邹XX,女,34岁

    采访时间:2010年8月6日下午3点哑语翻译:吴宝华(邹女士红马甲里着黑色背心,国字形面庞。她走进看守所谈话室时,神情显得分外紧张,紧张到有点神经质。联系到她说,天气太热,16个人挤在一个房间,睡不好觉,我想她的神经质可能跟她的睡眠严重不足有关。她是聋哑人,不停地打手势,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找她谈什么?翻译吴女士,打手语反复告诉她,我们不是执法人员,她才算慢慢安静下来。按规定,她的一只手也被铐在椅把上,她问能不能解开,这样打手语方便一点。我们告诉她:这里规定不行。她嘴咧咧,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这几天怎么这么热?我们又16个人睡一个房间,不停有人打呼噜、磨牙、说梦话,弄得我整夜睡不好觉。要不是每天吃仁丹、藿香正气水,我就要中暑了。

    我被判了6个月,到10月9日就可以放回家了。在法庭上,我以为只够判4个月,哪晓得被判了6个月。是4月9日判的。

    我老家在苏北盐城乡下,父母都是种地的。去年冬天父亲摔跤骨折了,本想回老家看看他,没想到被抓进来了。3岁时因为生病发高烧打针吃药,落下了聋哑的后遗症。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弟弟现在干什么不清楚。有时实在困难,没钱用了,给弟弟发短信,弟弟会寄一点给我。我上了7年聋哑学校,接受能力不行,老师教的看不懂,就不上学了。

    有好几个月没见到老公了,想见见他。(翻译介绍说,她老公也是聋哑人。)他给我送的衣服不能穿,天太热,我要无袖的,他给我送的是短袖。老公下岗了。我和老公虽都享受低保,但一个月才300块钱,两人加起来才600块钱,连吃盒饭也不够啊!

    我大约26岁出来的,是老家一个朋友带出来的,朋友也是聋哑人。到镇江后到处找工作,有的单位想要我,一检查身体,发现身体不好就不要我了。我有妇科病,不能碰冷水。老公的父母都不在了,因为岁数大了,也找不到工作。两人没生孩子,没钱,养不起。住在老公家的房子里,是只有48平方米的二手房。两个人每月600块,不够生活,我就经常到小超市、小菜场,趁人不注意拿点菜呀,小包装的食品之类。平时生活似吃素为主。10天左右吃一次荤。

    今天3月26日,我到南门大街的商场里转,想买件衣服。(据翻译介绍,她没事成天到商场、菜场转,显然不是为了自己买东西,而是寻找机会拿(偷)东西。)在一家服装店,我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台白色的笔记本电脑,老板娘临时走开了,就顺手牵羊拿走,在楼梯口塞进自己包里。没想到楼梯口装了摄像头,我拿电脑的过程全被拍下来了。嗨,你看我笨吧?没几天,我又去那家商场转,一下子就被那家服装店的老板娘认出来了。她冲上来一把揪住我,大叫“有小偷”!于是楼面值班的保安就把我扭住,打110报警,把我交给了警察……

    这台笔记本电脑已被我卖掉了,开价1500块钱,1000块钱成交。(翻译介绍,因为聋哑无法跟人直接交流,她卖电脑时把电脑放在包里,然后把价格写在一张纸条上给人看,如果有人感兴趣再到僻静的地方通过纸笔讨价还价。因为价格太便宜,一般不愁买主。)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