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常识

本书精心选取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包括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既可以看做资深建筑学家的学术文章,也可以当成著名散文家有关建筑的优美篇章。书中亦附有专业图表,图文并茂,入之深而出之浅,既可作为建...

凡例
    凡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姿,历久弥新。胡适、沈从文、林徽因、吴晗等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使中国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出版了这套常识系列丛书。

    在编辑这套丛书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由于时代的变迁,书中某些语词的运用已经不符合现今读者的习惯。文章中的一些遣词造句、外国人名译法也与今日不同。有较多的异体字,内容上也有前后不统一的现象,标点符号的运用也不规范。

    因此,我们在参照权威版本的基础上,一方面尽量保持原作的风貌,未作大的改动;另一方面也根据现代习惯及汉语规范,从标点到字句再到格式等,对原版行文明显不妥处酌情勘误、修订。

    除有出处的引文保持原貌外,具体操作遵从以下凡例:

    一、标点审校,尤其是引号、分号、书名号、破折号等的使用,均按照现代汉语规范进行修改。

    二、原版中的异体字,均改为通用简体字。

    三、民国时期的通用字,均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语境区分。如:“的”“地”“得”,“那”“哪”,“么”“吗”等。

    四、词语发生变迁的,均以现代汉语标准用法统一修订,如:“发见”改“发现”,“精采”改“精彩”,“身分”改“身份”,“琅邪”改“琅琊”,“甚么”改“什么”,“衣著”改“衣着”,“虾蟆”改“蛤蟆”,“真珠”改“珍珠”,“原故”改“缘故”,“记算”改“计算”,“摹仿”改“模仿”,“胡胡涂涂”改“糊糊涂涂”等。

    五、同一中的人名、地名的译名统一用今日常用译法。如:“梭格拉底”改“苏格拉底”,“倍根”改“培根”,“爱拂儿塔”改“埃菲尔铁塔”,“狄卡儿”改“笛卡尔”,“依利亚特”改“伊利亚特”,“奥特赛”改“奥德赛”等。

    最后的修订结果若有不妥之处,还望读者海涵。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