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區是杭州綠城開發的項目,表面看去不算奢華,沒有金碧輝煌,也沒珠聯璧合,樓宇一身青綠,有幾分春意罷了。 高層的小區樓間距非常大,綠城的物業品質高,屬於高端改善學區房,他們所居住的是一套809平米的法式合院。 現在價值4000萬左右,小區高層均價在4W-5W不等,具體看樓層和裝修,別墅也類同。 不過這個房子建設也比較久遠了,大概是在2012-2018年之間,合肥的房子在2015年起飛了一波,2021年起飛了一波,中間都是在正常上漲。 如果李雲天這套別墅是在2015年前購買所得,八百多平,估計少說也得要1000個W,如果在15年以後買,估計2000個W。 反正都是要一筆不菲的錢財。 他們所居住的,跟濱湖區劉凡現在居住的棠溪人家,是兩個不同派別建築,但是都是頂尖的別墅,各領風騷,有異曲同工,兩個不同區域,兩個都是頂尖級的別墅,頂尖級的學區。就好比上兩個美女,一個穿得古典,另外一個卻穿得時代潮流一些。都是那該死的誘人! 當然整體來看,還是玫瑰園的學區要好一點,但是看長遠發展,合肥還是要看濱湖,經開區那個地方雖然就在大學城美麗翡翠湖之上,也緊鄰合肥市政府,但是~~ 經開畢竟還是以第二產業工業發展為核心的,他沒有高新區的高新技術創新科技產業,也沒有濱湖區的CBD金融企業總部後台一體商業地段更有價值。 看政府的投入力度就知道了。 所以越是到後面,那就越是應該看濱湖了。 經開區如同一個四十歲的女人,她的風華早已不見,濱湖現被美麗巢湖所哺育,十幾年的女童已經過去,已經風華正茂,這座城市裡的人,就像是單身男人一樣,誰不會多看一眼,哪怕是已經成婚的男人,都希望跟它成就一番姻緣! 李雲天哪怕2021年濱湖房價猛漲了後,他依然不手軟的在濱湖棠溪人家拿了一套價值3000萬別墅。 上了年紀,念舊的他,只不過是住慣了經開區,且公司總部還在這邊,濱湖區那邊一直沒有機會拿地蓋新辦公大樓,所以新買濱湖的房子就先給葉泰他們一家人住著的。暫時沒有搬過去住而已。 長期來看,重心還是要遷移到劉凡這個別墅來的。 他在棠溪人家也有房子,所以這不就有了今天這個葉天帶著葉雯去參加一年一度親鄰會事情麽? 李雲天一早就起來了,應該是說一整宿沒有睡。 他腦袋是昏昏沉沉的,女兒葉雯還在熟睡中呢,他就刷完牙,讓李福開著車去了位於別墅不遠的公司大樓———— 雲天大廈。 這個大廈也是從別人那裡買來的,位於經開區2號沿線,大學城北大廈,一共59層,價值起碼得50個億。 他乘坐專人電梯,直接上到了最高層,這是一部快電梯。 上到59層僅僅只需要10秒。 一層按照3米算,按60層算,總高為180M,相當於1KM/分鍾,換算成秒就是18M/S。 換算成千米小時為,66千米/h。妥妥高科技。 合肥沾了中科大的光,往外打出的招牌就是一座以科技著稱城市,高新產業蓬勃發生,就李雲天名下有好幾家高新科技創業公司,只是科研投入巨大,成效又低,不能像普通產業,只要佔領市場,就可以無限供應和複製。 所以科技公司在投入上是無上限的,盈利卻又是無下限的。甚至掏空所有財產去研發,最終極有可能還會終究無一所獲。 就像舔狗舔狗,舔到情真意切,最後卻會變得一無所有,有相同又相似的地方。 萬物法則一樣。 但是一旦舔到有良心的人,是可以生一窩孩子幸福美滿的。科技產品如果可以改變人類,帶來回報也沒有上限。 科技就是這樣,誰又能夠知道未來呢?三百年前,古人能想到今天的模樣嗎?我們已經身處於科技之中,卻不覺得就是科技,現在人類現在幾乎可以搞清楚當前人類文明一些事情,如果有機會踏足星球之外的事情,又有哪個機構和企業敢說對他們十分了解呢? 合肥打造科技之城,還是很好的。 像李雲天這種原本是做家裝建築的,都開始投入科技產業,證明合肥這種風氣很旺盛。 他雖然研究的不是手機芯片半導體行業,不是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行業,也不是大數據和語音交互,更不是核能核電。 就僅僅是投入不起眼的電梯行業。 他要研究的這個電梯,就是在研究一種名叫MULTI的電梯項目中借鑒了一些模塊。 MULTI的電梯項目初衷是為了去掉了拉拽轎廂的纜繩。 無纜牽引,該電梯不僅可以正常升降,還可以進行左右平移,該技術一旦成熟,將會改變未來建築的設計方式。 簡單說,如果量產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城市裡電梯是可以橫著走,就像地下川流不息的地鐵一樣,橫著穿過寫字樓! 特別是寫字樓長廊裡,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太遠了,可以直接在左側門口按一下按鈕,然後牆面就直接扒開一個縫隙,整個人鑽進這個空間,按一下要到多少行距,就可以直接到最右邊……………… 寸土寸金的城市,眼前的樓房越蓋越高,園區越蓋越寬廣,那些大型企業大型辦公樓,極大便利了辦公人員活躍於整個公司,解放雙腿。 而且,通過運用直線電機直接驅動技術來實現,類似磁懸浮列車的磁力馬達原理,它可以在任何高度,任何形狀的高樓上建設。 但是他們當然只是初步設想階段。 想要完成量產,推廣到每一個城市角落,那還是任重道遠的事情………… 暫時想想就好了。 李雲天首先把類似於磁懸浮的馬達原理應用到了這台電梯上,所以才做到上到59層僅僅只需要10秒這麽快! 就是在心中喊一下,1,然後再喊一下2,就這麽一下子,就得往上竄6層樓高,就往前竄出去了18米,這相較於普通電梯,已然是快了十幾倍。 這種電梯高額的設計生產成本和後期巨額維護費用,大多數辦公樓都用不起,甚至很多用不上,沒有必要用,所以李雲天只能自己裝一台享受一下研發成果。 高科技就是這樣的。無底洞一樣投入,設計出來產品開始並不一定能賺錢,但是只要能研究一項讓所有人都需要的,並且可以量產了,就可以改變人生活,甚至成為一次技術革命,已經不能用賺錢這麽簡單來形容了———— 比如如果有誰能發明一種藥水,吞咽一口就可以解決癌症這種問題,不是一種技術變革嗎?或者,發明一種藥水,喝一口,就可以連續工作1年不用睡覺,或者發明一種膠囊,吃一顆就可以讓人不用呼吸空氣,那對外太空探索人類生存會提供必要條件之一……………… 還有人可以跟青蛙一樣,不分季節,可以進入冬眠將身體代謝降到最低技術,就是現在最近的,極有可能會實現普及的自動駕駛,誰先發明出來,誰能保證即安全又能改變現狀,水就是Nomer one! 這就是科技的魅力。 也是劉凡現在想去做的事情。 十萬億啊! 足夠可以去嘗試一下了。 只是他一直沒有行動呀,這個還不爭氣的家夥,估計現在還在溫柔鄉裡想那些雜七雜八的男葷女素的。 等哪一天他厭倦了這美色,估計就會開始重新規劃人生吧? 只能這樣期盼了。 人嘛、 不都是凡夫俗子。 此刻。 李雲天已經乘坐電梯,來到辦公室,他今天也沒有心思研究什麽電梯不電梯事情了。 女兒終身大事非常重要。 關乎女兒幸福。 也關乎到家族發展。 現在網上已經開始在扒女兒背景了。 所以今天把今天所有事情都交給了秘書親自辦理,他沒有讓李福走,他讓李福先去打探清楚劉凡身份,李福點頭,“好的。” “恩,隨時向我匯報,搞定這件事情,你最有經驗了。”李雲天躺在老板椅上,抽著一根雪茄緩解那種帶來的巨大疲乏,昨天晚上他真的是沒有睡好。 中年人李福點頭,“這點小事情,我還是有把握的。” 讓李雯最痛心的一件事情莫過於就是那一次高中。 她跟那個男孩一起的那段歲月,現在如果還能回憶起來,真的是太美好了,沒有任何的物質,也不是出於對彼此身體的那種渴望,就是那種單純的你喜歡我,我喜歡你,就好比,你拿了我一塊橡皮,我就送你一卷膠帶那那種青春的美好。 可惜這個男孩最後卻以家裡要求,不得不退學離開他們所在的這所高中,甚至是他苦苦追問,最後男孩給出答覆是,父母因為生意需要,要離開這個城市去別的地方發展。 實際上哪裡是這樣的呢。 一切都是李雲天在後面一手安排的,男孩家裡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父母就是來合肥這所城市打工的,租了一個鋪子,掙幾個錢糊口,男孩得知李雯家庭身份背景後,在李雲天派李福的強力施壓下,不得不得了50萬塊錢,遠離了李雯。 從此,李雯再也就沒有談過戀愛了,她不想再像這樣被傷害了,她到現在一直都對男孩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心理,因為李雲天將兩個人成功分開後,回頭竟然跟李雯說,他已經派人調查清楚了,是這個男孩跟別的女孩有瓜葛,想甩了他,以後不要相信任何男孩。 事情大概就是這樣經過。 這一次女兒對自己這麽信任情況下,讓李福搞定單純女兒,完全是一件相當簡單事情,如果女兒真的跟男人交往很深,最終他也一定要給劉凡頭上安一頂帽子的………… 至於怎麽安,估計還是老一套,在李福一番打探後,從各種渠道搜索到劉凡的地址,第一步就讓李福有一點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他自己辦公室內仔細問身邊坐在一側寸頭男人,“你確定你們公司這個情報收集的是準確的?” “我們三四網絡上的情報,怎麽可能有假,一個電話號碼,我們可以把他祖宗十八代都查出來。”寸頭男人將煙掐了,然後說,“你倘若不信,我現在可以把他的軌跡圖給你調出來。” “哦,不用不用。這個就太侵犯隱私了,好了,你拿著這個,去一樓領支票。”他拿起紙和筆,就在桌子上寫了一行,然後蓋上自己的章。 在20萬元以下錢,李福可以不經過李雲天的審批,他跟了李雲天這麽多年,實際上除了李雲天妻子虞姬之外,就他權利最大了。 除非葉春鳳這種親密關系人天天吹枕邊風說李福不好,否則,他將公司財產轉移了,估計都不會有半個字懷疑………… 可是他好像現在沒有這個必要,李雲天對他非常不錯,要啥有啥,只是現在他拿著這個送來的地址,心理就很嘀咕,“這小子,竟然住在棠溪人家,而且還是最大的一套別墅。” 他摸著下巴,要不要第一時間告訴李雲天呢。 就在想的時候,他覺得是要跟李雲天說一下,於是撥通了李雲天電話,把事情整個經過講了一遍,李雲天也很吃驚,指間著的雪茄都差一點就落在地上,他情不自禁的說了句,“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