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缘:寡妇门前桃花多

二等侯府中,她不过是孙辈的寡妇奶奶而已,没有高贵的出身,上有食古不化的公婆,左有口腹蜜剑的妯娌,右有骄横跋扈小姑。无大才,不懂诗词歌赋;不贤惠,不懂女红经营;无德,不懂侍奉公婆,讨得长辈欢心;不守妇道,作为寡妇,却想要改嫁她人。公婆:想要嫁人,下辈子投胎再说吧!小姑:你若是敢让本宫娘家丢人,本宫就赐你自尽!摄政王:我看上的,你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死了?爷也要先洞房了再葬入我家祖坟!

第一章:穿越
柳州府盐运使满府上下白汪汪的一片,内府后院中无数姬妾婆子丫鬟跪在正房门口痛哭不止。
秦谣一身缟素,黑缎般的长发披在脑后,额头一个铜钱大小的伤红的触目惊心,她双眸空洞地躺在软榻上,两个模样差不多大约五六岁大小的孩童跪在软榻旁边哭的撕心裂肺。
“奶奶,您可千万别想不开啊!爷才走,您若是——奴婢们可怎么好啊!”旁边一个面容恬美的年轻女子拿着手帕捂着脸抽抽噎噎的哭着。
秦谣默默地叹了口气,只在小说和电视上见过穿越,却不想这事居然也落到了自己身上。跪在身边哭的双胞胎是一妾室所生,秦谣的夫家祖籍金陵,先祖乃是开国太宗皇帝军师。作为开国功臣之后,封为襄王,现如今还袭爵,乃是二等爵位锦乡侯,袭爵的正是秦谣的公公林永丰,这林公有两子三女,长子林佩之袭爵,次子也就是秦谣的亡夫林恒之。这林恒之也算争气,不靠家族亲友,自己科考出身竟然夺得状元,又得天子重用封为正三品盐运使,不想天妒英年,这位不到三十岁的盐运使竟然撇下娇妻美妾病死他乡。
前身的秦瑶与丈夫感情非常好,想着自己孤身一人,又没能为亡夫留下一子半女,所以才寻了短见。
“奶奶,您千万保重身体啊!不看妾身们孤苦无依,且看着哥儿和姑娘罢!”
秦谣虚弱地抬起眼皮,哭的死去活来的那年轻媳妇是去年才娶的小妾,林恒之风流成性,年纪轻轻的就有好几个妾室。平日里这几位只怕恨不得自己马上死在她们面前,如果爷去世了,林嫦曦和林锦年这对双胞胎又年小,锦乡侯府如果来人,她们哪里还有活路?
只要秦谣在,她们还是半个主子,若是秦谣万一死了,小哥儿和姐儿必定养在太太或者是老太太身边,她们这些人还指不定卖到什么地方去呢!
却说秦谣,她在这里的身份是前任国子监秦公之女,不过父亲早已告老还乡。父亲只生的一子一女,秦谣弱弟尚且年幼,秦谣十三岁便嫁给了林恒之做正室夫人,现如今不过才十九岁便已守寡,在古代寡妇虽然也有再嫁的,但秦谣的夫家是公侯府那里容得了寡妇嫁人,少不得要守着了。
“你们都别在这里哭了,要哭去守着爷哭去,闹着我头疼。”
几个姬妾见秦谣面色疲倦,且房里还有丫头看着,想来也寻不了死,便悄声退下。
“奶奶,京城那边来信说,让您送爷回祖籍安葬,之后的事情府里太太会做主。”一老嬷嬷捧了碗茶奉上,悄悄地和秦谣说道。
这位嬷嬷是秦谣的奶娘,算是秦谣的心腹。
“那就这样吧!先把爷送回祖籍,一切事宜等老太太,老爷太太那边的信儿。”秦谣接过秦嬷嬷的茶便放下了,她没有喝茶的习惯。
秦嬷嬷见秦谣神色有些惫懒,以为秦谣是因为丧夫之痛还没有回过神来。
“我的好姑娘,您可别这么消极。那边府上的几位奶奶太太可不是好对付的,侯门深宅那可都是杀人不见血的,您没有做主的人进去了还不定怎么让人欺负?”秦嬷嬷举着罗扇为秦谣扇风避暑,焦急的说道。
帘子外头几个伺候的丫鬟相互对视了一眼,抿着嘴没有说话。
“好了,这么大热天了,妈妈也不嫌热,去休息吧!我自有道理。”秦谣摆摆手示意秦嬷嬷下去休息。
那府里有一位老太太,两位太太,并几位妯娌,还有宫里做娘娘的大姑子。纵容再不想去侯府,那也由不得她。
“采菊,进来为我梳洗。”秦谣坐起身来,冲帘子外头喊道。
外头树枝上蝉叫的让人心烦,房间里虽然放了不少冰,但秦谣仍觉烦躁不安。
还有许多诰命和官僚祭拜,不能没有主事的人。
还有三日便到了出殡之期,这里许多家伙事都需要打理出来,要从柳州送灵回金陵,再要从金陵回京城。一大堆的家人婆子丫鬟都需要她调停,她必须要将这些事情安排妥当不让人看出破绽,出殡也是她唯一能逃走的机会了。
虽然林恒之过世,但他背后到底还有侯府,所以柳州有头有脸的官僚和官太太们都上门吊唁,外头男客秦谣派了大管事的接待,夫人太太们则自己亲自接待。
一会要接待贵客,一会要打点府上日常事宜,十分辛苦,秦谣凭借着原主的记忆倒还能勉强支撑。偏偏到了这日晚上,大姐儿嫦曦发了急病,秦谣作为嫡母兼养母,自然要亲自看管。又是请大夫熬药,到了三更天十分,嫦曦总算安稳下来,只是兄妹两个却怎么也不肯放秦谣走。
“母亲,您就在这里陪着妹妹好不好,孩儿好怕您不要我们了。”锦年抱着秦谣的腿泪眼汪汪地哀求。
秦谣见床上的小人儿还发烧,地上还跪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娃娃,着实不忍心,便带着一双儿女睡下。第二日卯正二刻,又得起来,只是怎么也打不起精神,便让周姨娘和赵姨娘分别负责安置内外。
明日便到了出殡的日子,家里的一切都收拾打点好后,秦谣亲自教导锦年捧香摔灵的规矩。
为了不失礼数让人笑话,秦谣亲自看锦年演练的数次,到了深夜母子三人才入睡,第二日,吉时已到,作为未亡人,秦谣不能抛头露面,只能在马车里哭丧,捧丧驾灵的事情交给了不到六岁的锦年,经过一夜教导,锦年倒也做的有模有样。
本府的官员一路送出城门外头,秦谣这才松了一口气,让人将捧灵位的锦年接上马车。
几个姨娘见秦谣的马车停下来,立刻下车上前端茶打扇殷勤服侍。
大约是原主一直对这几个妾室有戒备之意,秦谣对这几个没安好心的姨娘并无好感,只是打发她们各自回马车。
“母亲,孩儿刚才一直记得母亲教的那么做,我听到好些人都夸赞我知礼呢!”锦年抱着秦谣的脖子,撒娇地道。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