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真实漂亮的自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总想为孩子规划出一条康庄大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为他扫清障碍,但是,孩子不是父母的影子,没有理由为父母的梦想买单。董振森从小崇拜自己的偶像爸爸,爸爸也一味地为董振森规划学习生活,但父子俩很少沟通,爸爸并不了解儿子喜好和特长,强制给他转学,最后导致他离家出走。经过何记者的调解,父子俩共同努力,增强了沟通,渐渐解开了心结,董振森成长为更加自立、更加自信,能为自己未来负责的好少年。

第一章
内容提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总想为孩子规划出一条康庄大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为他扫清障碍,但是,孩子不是父母的影子,没有理由为父母的梦想买单。董振森从小崇拜自己的偶像爸爸,爸爸也一味地为董振森规划学习、生活,但父子俩很少沟通,爸爸并不了解儿子的喜好和特长,强制给他转学,最后导致他离家出走。经过何记者的调解,父子俩共同努力,增强了沟通,渐渐解开了心结,董振森成长为更加自立、更加自信,能为自己未来负责的好少年。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活出真实漂亮的自己/曹阿娣著.——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10
(心中的萤火虫:青少年心理治愈丛书)
ISBN 978-7-5180-7887-5
Ⅰ.①活… Ⅱ.①曹… Ⅲ.①故事—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247.8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76802号
* * *
策划编辑:李满意 胡明 责任编辑:张强
责任校对:王花妮 责任印制:王艳丽
* * *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东里A407号楼 邮政编码:100124
销售电话:010—67004422 传真:010—87155801
http://www.c-textilep.com
中国纺织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2119887771
天津千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2020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开本:880×1230 1/32 印张:5.625
字数:83千字 定价:30.00元
* * *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图书营销中心调换
目录
引子
1 爸爸是我的偶像
2 爸爸妈妈的期望
3 他在追求完美
4 参加英语竞赛
5 莫名其妙的是非
6 我坚决要求转学
7 离家出走
8 让他自己做主
9 学会沟通
10 尾声
引子
朦胧之中,董振森又回到了宏伟中学。
天灰蒙蒙的,好像空气中弥漫着烟雾。
放学了,大部分学生涌向大门口回家去,一部分学生在体育场上活动,有的打篮球,有的打羽毛球,一部分学生还滞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董振森心中郁闷,信马由缰来到了操场的东边角落,不知自己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到这里来。
突然一个叫戴晏雄的学生从天空降落下来一样,堵在董振森的面前,他双手在胸前交叉,双脚分开站立,脸上带着傲慢的冷笑,嘴唇向一边歪斜上吊。
董振森胆怯畏惧,声音颤抖着问他:“你要干什么?”
戴晏雄蛮横地说:“不干什么,我们要喝酒。”
董振森想:喝酒就喝酒,只要不找我打架。
他们很快就来到了酒吧,桌子上放了三扎啤酒,董振森站在旁边,看着他们喝。这时候,好像戴晏雄他们的人越来越多,密密麻麻一大片,龚震江也来了,还有他们班上的几个同学。董振森忙去掏口袋,担心身上没有这么多现钱付账。
这些人正喝得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把一瓶啤酒砸在桌子上,啤酒瓶砸碎了,碎玻璃和啤酒四溅,人们还没来得及弄清是怎么回事,一群少年手持刀具,向董振森他们这伙人砍来。正在喝酒的客人们纷纷逃离现场,大厅里只剩下敌对双方。
突然,董振森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两个人,一个是李佑儒,一个是黄晶。李佑儒手握一把水果刀,摩拳擦掌,准备应战。黄晶战战兢兢,一步一步往后退,时刻想逃。
只见戴晏雄手一挥,他的同伙马上响应,一场恶战打响。
戴晏雄不和别人打,他要找的就是董振森。
董振森见戴晏雄总是为难自己,不放过自己,十分愤怒。不知什么时候他的手里也攥着一把水果刀,他很紧张,握刀的手在发抖。
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和他们打的时候,戴晏雄的刀子已经逼到他的面孔前面来了。董振森身不由己,他如果不反抗,就会有被戴晏雄刺伤的危险。他想叫李佑儒帮他,可声音卡在嗓子眼里出不来,他正着急,又发现李佑儒和黄晶已经不见人影了,他只好孤身奋起抵抗。
戴晏雄操起吧台上的不锈钢架子,扫向董振森的脚,董振森被扫倒在地上。戴晏雄反过身来,一只脚踩在董振森的肚子上。
刹那间,董振森想起上次戴晏雄踩在自己胸口上的那一脚,旧仇新恨一齐涌上心头,他一个鲤鱼打挺,拼命翻身爬了起来,和他们对打起来。
董振森也不知道自己怎么那样有力,好像还会武功,一连打倒了几个人,最后,他把身材高大的戴晏雄也打倒在地,连续刺了几刀,直到戴晏雄倒在血泊中,他才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丢下手中染血的刀。
这时,董振森听到旁边人群中有同学说:“这个董振森曾经是三好学生,德育示范生,他的相片张贴在学校大门口的宣传窗里。”
一个家长说:“我还常用他做榜样教育自己孩子。”
还有一个家长说:“他真的特别优秀,品学兼优。”
也有人发出质疑:“这是为什么呀?一个三好学生,怎么变成了杀人犯?”
董振森的面前出现了几个警察,他们掏出闪着寒光的手铐,不由分说把董振森铐了起来。
董振森急了,这才想到自己犯罪了,他拼命挣扎,用尽全身力气叫喊:“爸爸,妈妈,快来救我!”
……
董振森猛地坐了起来,大汗淋漓,手脚颤抖,心脏在狂跳,半天才醒过来,搞清楚刚才那只是一个噩梦。自己现在离家出走,睡在影视城里的影视厅里。
董振森这时想:坚决不去宏伟中学了。不然的话,刚才的梦有可能变成现实,人被逼到没有办法时,什么都干得出来。
1 爸爸是我的偶像
洞庭中学放学了,学生们纷纷从教室里出来,向校门口涌去。
校门外,不少家长在翘首张望。有的推着自行车,有的骑着摩托车,有的开着小汽车,他们是来接孩子的。
这时,一个十二三岁的漂亮男孩从校门口出来,径直走向停在校门口的奥迪汽车。男孩打开车门钻进车子,汽车一溜烟开走了。
这个男孩子叫董振森,开车的男子是他的爸爸董兴国。
董兴国是这个城市的知名人物,纳税大户,每年纳税总额超过八位数,家喻户晓。
四十几岁的男人,风华正茂,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
多年前的董兴国是个无名小卒,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亲戚的小饲料公司打工。亲戚信得过他,安排他管理财务。做会计工作每天要接触饲料公司的来往账目、成本核算。精明的董兴国不久就发现,这个亲戚的公司管理得并不好,漏洞百出,但它仍然只赚不亏,原因是农村养殖业是国家的重点发展扶植项目,市场饲料需求量非常大,产品不愁销路。有销路就有利润。按农村的发展趋势,饲料的需求量会更大,生意会更好做。
于是,董兴国推心置腹地告诉公司老板,公司目前管理很乱,并且产品单一,只生产猪饲料,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他们有被淘汰出市场的可能。董兴国提出要与这个亲戚合伙经营公司,规范经营、扩大经营范围。
这个亲戚认为董兴国还是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乳臭未干,根本不懂经营,还大言不惭要和自己合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就不客气地拒绝了董兴国的要求。
董兴国天天上网,信息灵通,看准了方向。他又在公司搞了两年管理,熟悉了生产流程,估计自己有能力开办一个饲料公司。于是,他辞职回来,准备自己干。
自己干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没有资金。董兴国做父母的思想工作,把自己住的房子卖了,又找姐姐借了一点钱,但还远远不够。正当他东凑西凑,碰得头破血流时,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他因此申请到了一笔贷款,这真是及时雨。不久,董兴国的“农家乐饲料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董兴国知道农民务实,要让农民买你的产品,光是广告做得好不行,产品质量一定要好。农民认为你的饲料猪吃了长个,能缩短存栏时间,节约成本,才会买你的产品。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饲料的配方上。于是董兴国回学校找自己的老师帮忙。他的老师帮他从农业大学一位教授那儿搞到了配方,这是农大当时的最新科研成果。当然,这个配方的价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董兴国有眼光,有担当,他说:“科技就是生产力,这个新成果值这么多钱。它将使很多养殖户受益,这些养殖户赚了钱,就会认可我们的产品,继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利润也会增加。那时,我们的产品会供不应求。”
董兴国说的不是空话,几年后,他给员工描绘的蓝图变成了现实。
现在的农家乐饲料公司已经是上市公司,它有几万平方米的厂房,在全国有几十家分公司。
随着这些成就纷至沓来的是名誉,董兴国现在是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
董振森出生时,董兴国的公司才成立两年。董振森在一天天长大,公司也在一天天发展壮大。可以说董振森是伴随着公司的发展长大的,他从爸爸身上的变化可以看到公司的变化。
董振森几岁的时候,公司规模不大,没有宿舍,他们一家三口和一些员工都住在公司里。董兴国虽说是总经理,公司有事,他身先士卒,走在员工的前面。那天,拉玉米的车子傍晚才回来,这时天要下雨,员工已经下了班,一时找不到装卸工人。董兴国亲自出马带着几个住在公司的员工,把玉米一袋一袋从车上卸下来,背到仓库里去。50公斤一包的玉米压得他脚打跪,卸完车,他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董振森的妈妈苏霞心痛得直嚷嚷:“你不要命啦!不会去找几个装卸工?你看哪个老板像你这样傻干!”
他对妻子解释说:“等你找来了装卸工,已经下雨了,打湿了的原料会发霉变质,影响产品质量。质量第一,你明白吗?”
苏霞一下就不吭声了。
董振森虽然小,他经常看到爸爸汗流浃背地在车间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心里就形成了这样的概念:爸爸是个男子汉,他能吃大苦,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
董振森十来岁时,市场上生猪供大于求,生猪的价格几乎是直线下降。养殖户纷纷把栏里的猪卖掉,争取少亏一点。
饲料没有销路。仓库里的成品堆积如山,产品销不出去,资金收不回来,周转不开,职工工资发不出去。
苏霞劝董兴国把工人解散,减轻负担。
董兴国考虑猪肉价格下滑是市场自动调节,是短时间的,当猪肉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反弹。
几十个职工,一个月要开几万块钱工资,上哪儿借去?董兴国打算卖掉自己的住房来发工资。
苏霞不同意,不管董兴国怎样做她的工作,她就是过不了这一关。只见董兴国站起来,手在桌子上拍了一下,斩钉截铁地说:“这房子你同意要卖,不同意也要卖,就是离婚也要卖。”说完就走了。
在董振森看来,爸爸这时的形象非常高大,语气果断,不容置疑,像个决战前的将军。董振森心目中爸爸非常有魄力,是个响当当的男子汉。
搬家的那天,妈妈舍不得新房子,哭了,赌气一直没有做饭。是爸爸叫来了外卖,一家人勉强吃了一点。以后的日子,只要爸爸一回家,妈妈就唠叨,摔东西,发脾气。
而爸爸没事人一个,稳坐钓鱼台,静静地等市场好转。他根本就不把妈妈的吵闹当回事,不搭理她。
几个月后,市场回暖需求猛增。由于前段养殖户只卖不买,存栏猪少,导致猪肉紧缺,价格上扬。养殖户纷纷买猪存栏,饲料需求量大增。董兴国的公司生意一下红火起来,销售量成倍增长。不到一年,董兴国又买了房子,还给自己买了一台旧车子。
什么也不懂的董振森只知道这次爸爸做得对。如果把工人解散了,公司就没有今天这样昌盛。他由衷地佩服爸爸有远见。
董振森非常佩服爸爸,他告诉别人,他将来要做个像爸爸一样能吃苦、有魄力、有远见的男子汉。
一次,来了一个推销商,是董兴国的同学,见了董兴国特别热情。他送给董兴国一台手提电脑。他向董兴国推销一种添加剂。说如果在猪饲料里加上这种添加剂,猪生长的速度将会快一倍。原来要饲养四个月才能出栏的猪,只要养两个月就可以出栏。
董兴国答应这个同学考虑考虑再说,让他过几天再来听消息。
那几天,董兴国得空就上网查资料,打电话到农业大学向教授请教。过了几天,这个同学来听答复了。董兴国明确地告诉他,这种添加剂猪吃了是会长得快,但吃这种饲料长大的猪,它的肉没有肉味,而且对人体有伤害。他不会在自己的产品里放这种添加剂。
这个同学说:“你真傻,你是卖饲料的,猪肉不好吃关你什么事?再说,猪长得快,养殖户高兴,你的饲料只会卖得更好。”
董兴国说:“不是我傻,是你们只图短期效应。其实,养殖户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等到大家知道喂了这种饲料的猪肉不好吃,不买这种猪肉的时候,养殖户就会亏本。那时候,谁还会要我们的产品?”
事实证明董兴国这次又做对了,有家企业用了这个人的添加剂,猪吃了这种饲料疯长。不久,工商部门查封了这家企业,因为,这种猪肉人吃了有损健康。
这件事又让董兴国在儿子心里加了分,董振森更加崇拜爸爸了,对爸爸说的话奉为圣旨,从不违背。
农家乐饲料产品质量过硬,这么多年从未出现过问题,销售量一直稳步上升。后来,有两家经营不善的小企业濒临破产,他曾经工作过的亲戚的公司也即将破产,董兴国把它们收购进来,作为他的分公司。这样一来,他的企业成了当地最大的企业,他成了纳税大户。
董振森在心里为自己有这样优秀的爸爸自豪,骄傲。
董兴国工作很忙,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前,不停地工作,有时座机手机同时响,让他应接不暇。家里找他吃饭,电话打不进去,老是占线。他一天很少有时间待在家里,只要肚子不饿,不要睡觉,他是不会回来的。董振森的妈妈对此常有怨言,说这个家成了董兴国的旅馆。
董振森毫不犹豫地站在爸爸一边,用责备的口吻说:“他没回来,说明他忙。他忙说明他们公司业务好。这是好事。你怎么眼光那么短浅,只看到鼻子尖上的一点事?”他俨然是爸爸的死党。
苏霞常常埋怨说,自己在董兴国的心目中没有地位。董兴国第一看重的是他的事业,第二看重的是他的儿子。
这话不假,只要是董振森的事,在董兴国眼里都是大事。他的理由是:儿子是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希望,祖国的花朵。
董兴国常常对苏霞说,爱董振森不在小事上,要抓大事。董兴国认为董振森的大事是学习。没有文凭,你就找不到好工作。人人都想上大学,别看全国那么多大学,大学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成绩没有上录取线的,对不起,大学就会对你关上门。
董兴国经常琢磨:自己怎么做才能使董振森成绩优异,上个好大学呢?
他和苏霞说:“现在的孩子生下来都健康,智力不相上下。因为他们个个不缺营养,要吃什么有什么,该吃什么补什么,我没有看见哪个孩子长得不好。之所以上学后,学习成绩有优劣之分,主要是他们的毅力、定力、耐心有区别。有的孩子上课能安心听讲,把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吸收了,回家后能静心完成作业,巩固已学的知识,成绩当然好。有的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对老师传授的知识一知半解,回家做作业又三心二意,成绩当然落后。我们今后一定要培养董振森的毅力、定力、耐心。要从小事抓起。让他有一个这样的概念:事情不做则罢,一做就要做得比别人好。”
董振森读一年级时,一天放学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今天考了数学,我全做对了,肯定得100分。”
苏霞高兴地说:“我的儿子真聪明。”
旁边的董兴国说话了:“试卷发下来了吗?”
“没有。要明天才会发。”
“那你怎么知道你能得100分?”董兴国放下正在看的报纸,认真地问。
“我全做对了呀!”董振森信心十足,满不在乎地说。
“你那是估计,估计的事不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是完全有把握的事,不要拿出来说。”董兴国一字一顿地说。
一年级的董振森听不懂爸爸的话,看见爸爸一脸严肃,就低下了头。
董兴国知道董振森没有接受这个观点。
第二天,董兴国主动向董振森索要试卷。
结果,董振森因为粗心把一道15减9的题给做错了。应该等于6,董振森写成了8。
董兴国把试卷摊在桌子上,对董振森说:“你昨天说你能得100分,现在怎么只有90分?没拿到试卷前,不要先夸口,到妈妈那儿去讨表扬。下次,一定要拿到试卷后再说。”
董振森不服气,想找爸爸的错误。他发现爸爸话少,从不乱说话,说出来的话严丝合缝,让你挑不出毛病。于是,他也模仿爸爸,平时能不说的话就不说,说出来的话,就要没有漏洞。
读四年级的时候,有次董振森数学考试得了100分,他摸着书包里的考卷,心想:要是爸爸在家,我就要爸爸在试卷上签名,让爸爸知道我也很优秀。
董振森推开门,一眼看见沙发上的黑色公文包,就知道爸爸在家,忍不住笑了。当爸爸从卧室走出来时,董振森双手捧着试卷,请爸爸签字。爸爸接过试卷,坐在沙发上,看了卷首的分数,仔细地检查起来。他难得有这样的清闲。
看到最后一道应用题时,爸爸抬起头问董振森:“还有一种做法,比这种做法更简便,你知道吗?”
董振森一下回答不上来,停了一会儿,他说:“老师没有教。”
爸爸没有马上说话,又看了看董振森的数学书,说:“不是老师没有教,是你没有想到。我做给你看。”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