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

千古冤忠,岭南秀士,辽东督师。袁崇焕(1584-1630),明将领。广东东莞人,字元素。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天启二年擢兵部职方主事。天启三年筑宁远城。四年率兵东巡,进兵备副使、右参政。五年遣将分居锦州、松山、右屯等地,修缮城郭,开疆土二百余里,使宁远为内地。六年后金(清)攻宁远,他布置战守,炮伤努尔哈赤致死,擢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七年,皇太极率军攻锦州、宁远、皆为其所败。后受魏忠贤排挤,去职。崇祯即位,起授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崇祯二年后金军绕道自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他率师千里赴救,后金用反间计,崇祯误信他有通敌密约,逮捕入狱,为魏蜇忠贤余党弹劾,被磔死。

序言
拉开四百年前的历史帷幕,袁崇焕带着冲天的怨气向我们走来,神情悲愤难抑,眉眼无限忧愁。
风雨如磐的朝代总是伴随着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战鼓咚咚交织着马蹄声声,刀剑叮当掺和着生命离去前的惨叫和悲喊。于是,埋骨青山的壮士有了绚丽的花环,血染泥土的躯干上覆盖野草蔓蔓。然而,袁崇焕没有……
明末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要么是阉党擅权,要么是独夫专治。这就注定了那是一个天下嚣然、耳目为乱、忠奸混淆、乾坤颠倒的昏暗时代,同样,这也就注定了由正统思想熏陶出的忧国忧民的袁崇焕是个悲剧英雄。
袁崇焕,广东人,进士及第,始做翰林编修,继而七品知县,在武将不被信任的明代,歪打正着地弃政从武,投身沙场,了却了满怀一腔热血去实现心中抱负的平生志愿。虽然,命运多舛、磕磕绊绊,但对岌岌可危的明王朝来说,他毕竟是功高难掩,升至辽东督师,兵部大员,一时被誉为大明的“万里长城”,成为一位继岳飞之后在抗击后金入侵的历次战斗中名声大噪的英雄。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英雄的末路又何尝不是?
乱云飞渡下,“岳”字大旗迎风劲卷……
炮火硝烟中,“袁”字大旗高高飘扬……
岳鹏举屈死风波亭,袁崇焕被剐菜市口。
相似毕竟不是相同。虽然同样备受着心灵的煎熬,人格的磨,尊严的摧折,壮志的炙烤,但在民间,前者作为一个真正的英雄活在同时代百姓的心中,而后者却是在民众的啖其肉、啜其血、骂其奸的仇恨中倒下。从两种不同的结局来说,袁崇焕当比岳飞具有一层更浓郁而凄惨的悲剧色彩。
集体的暴虐意识和蒙昧举动露出了人性中最卑劣的一面。
如果说袁崇焕是一团高贵的火焰,那么在他周围燃烧的是邪恶的火、阴毒的火。或许在这火中,狰狞一笑的除了刚愎自用、刻薄猜忌、不能容物却自比尧舜的崇祯帝,还有他的真正敌手皇太极。
纵观袁崇焕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是知道进退的,但从不知以得失为要务,专制的纲常就是专为那些才高、名盛、功大者而立的刀网。在这样的刀网中,谁又能够自在张扬自己的个性、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呢?
若袁崇焕英魂不泯,他是怨皇太极或崇祯、怨梁廷栋或谢尚政、怨自己或民众?抑或无所不怨而又一无所怨呢?
在历史的一声浩叹中,袁崇焕渐去渐远……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