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贪恋:爱情原本就是这样清洁

作者认为在民国那如梦似幻的黑白剪影里,美貌与才华兼备的女人不止林徽因一个,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也不止这一桩。阮玲玉、张爱玲、蒋碧薇、萧红……她们有出众的天赋和才华、令人羡慕的容貌与智慧,却总是因为爱情,伤了自己。 本书评价林徽因是民国才女中的异类,她就像流水,灵活柔软地避开了执着的利刃,从那风花雪月的迷阵中,全身而退。面对热烈追求的徐志摩,她爱过、怨过、念过、欣喜过、盼望过,却从未贪恋过;面对情深意重的丈夫梁思成,她爱他所爱,倾心相伴,甘愿忍受动乱时局下的艰辛与贫困;面对默默守护的金岳霖,她以礼相待,选择将这稠密的心思隐于微笑,隐为静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林徽因算得上是爱情的终结者吧!她的性格中占上风的始终是理智,任何时候,任何境况,她都不会让自己的生活失控,让自己过于狼狈。梦里,她可以比谁都诗意,一旦觉醒,又比谁都清醒。

序言
她生于乱世,却清醒自持;长于繁华,却灵透沉静。纷乱的情缘、颠沛的人生,仿佛只是一抹底色,永远无法妨碍她拥有一段绚烂的生命。这样的女子,注定笼罩着一个神秘的光环,让人不敢轻触。
像所有懵懂而清澈的初恋一样,初遇徐志摩,16岁的林徽因便被对方浪漫而多情的诗人气质所吸引。他是一团燃烧的火焰,而她,娴静的外表下亦隐藏着一颗悸动的少女心。康桥一见,她的心里好似开出了一朵花,不绚烂不招摇,却暗自生香,默然欢喜。
在伦敦,两个年轻人谈文学、聊理想,以诗意的情怀度过了彼此生命中最柔美的岁月。都说女人的爱如飞蛾扑火,至死不休。然而,林徽因则清醒果敢。彼时徐志摩有妻有家,林徽因不可能放任自己去破坏别人的家庭。风花雪月,美不过碧水青山。琴棋书画,敌不过柴米油盐。这个如诗般绮丽明媚的女子,最终选择让爱情归于平淡,与梁思成携手相伴,一生相守。总有尘埃落定的一刻,你有你栖息的心田,我有我停靠的港湾,爱情原本就是这样清洁,互不相欠,转身天涯,各自安好。
有人说,选择梁思成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是林徽因最聪明的决定。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她陪他走过了近十年的逃亡生活,操持家务、照看孩子,一心一意辅佐丈夫的事业。看似艰苦的日子,在他们的装点下,如花似锦。
喜欢这样的女子,红尘欢爱里,有无畏无惧的凛冽,俗世烟火里,亦有迎刃而舞的通达。感情的轻重缓急,她了然于心。
至情至性如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轰轰烈烈、炽热如火,却始终无法承受生活里的细碎点滴,将爱消磨得苍白无力。她以为:“婚后的生活应该比过去甜蜜和幸福,实则不然,结婚成了爱情的坟墓。”放不下姹紫嫣红的人间春色,便也无法体悟静默相守的弥足珍贵。这浓烈的爱,足以将她燃烧,却无法使她感受到人间烟火里最踏实的温暖与笃定。
总以为,爱情轰轰烈烈时最美,就算痛彻心扉也恨不能将它装裱起来,挂满整个曾经。但年岁渐长才发现,一份能让自己安定、平和的爱情,才是此生最好的收藏。你信任他,他信任你,你放心地把自己交给他,去哪儿都不再惧怕。
好的爱情,定是这般静气,亦如梁思成和林徽因。无须快意恩仇,情感泛滥,只要十指相扣,轻执杯盏,在每一个黄昏日落,静候烟霞,安静到无言。
他不浪漫,无法点燃她如火的热情,只如一颗星辰,甘愿隐没在她的光芒里,用自己的深情,伴她走到地老天荒。流年心事,她曾为他说出一句话:“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从执子之手走向与子偕老,他们相偎相依,温柔了一世的光景。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