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抗战十四年(全四册)

【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全实录】 【中国抗日的血肉长城史】 【正面战场二十二次大会战暨敌后抗战全纪录】 一部比较客观、全面和生动地阐述和描写这场的民族解放战争、带有文学性质的纪实性作品。该书具有两大鲜明特色。一是将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后的六年局部抗战和八年全面抗战进行连续记述,把国名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的抗战融合起来并忠实于其关联性进行叙写,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军民长达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该书比较全面、系统地综合了前人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记载,打破了各种分域的条条框框,比较全面、真实和生动地反映了正面战场波澜壮阔的大会战以及敌后战场艰苦卓绝和卓有成效的对敌斗争,充分体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二是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本书把中国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记述,比较客观、全面、生动地再现了中国抗日官兵在世界其他反法西斯战场和各国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民的支援与配合下,与侵华日军展开生死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场景。

写在前面
1945年,中国人民结束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我们的先辈以反抗外国侵略的空前伟大的胜利,为一段苦难而悲壮的历史划上了辉煌的句点。今天,在我们承传民族历史所产生的诸多感慨中,明显地沉淀着沉重和自豪。沉重,是为我们民族曾经饱受法西斯日本的欺侮、掠夺和蹂躏;自豪,是为中华民族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敢,忍受长时间付出的惨痛代价,迫使一支为世界和平所诅咒的野蛮军队,最终向我们举起了白旗。
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团结一切愿意抗日的中国人,前仆后继地奋勇抗战,终于把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了中国的土地。抗战胜利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优秀的学者和当年亲历抗战的当事人,撰写了大量忠实记载和评述这场伟大战争的文章,其中不乏从抗战时期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综述抗日战争的宏著,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科学部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和解力夫先生撰写的《抗日战争实录》,堪称这类著作的典范。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纯学术性的历史著作,而是一个带有文学性质的纪实性历史读本。作者试图综合前人关于抗战的记载,打破各种分域的条条框框,全面地、真实地反映正面战场波澜壮阔的大会战,以及敌后战场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这种浩大战争场面的描述,是将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的抗战融合起来并忠实于其关联性来进行叙写的,而且,作者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和华北的局部抗战,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的全国性的全面抗战进行连续的记述,试图以真实而生动的笔触,反映中国人在漫长十四年中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作者严格按照历史的进程,梳理了唐代、明代、清代中国人对日作战的脉络,然后着重书写民国时期十四年的抗日战争,试图把读者带到炮火连天、血火交映的抗日战场,一幕又一幕地观看中国军队抵抗和打击日军侵略的战斗历程。本书记载的惨烈而生动的战争故事,本身就足以说明民族抗日战争的残酷和中国抗战军人的英勇,无须再加任何的分析和论述。此外,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将中国的抗战放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来观看,因此,本书试图集中地、全面地再现中国抗日官兵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配合下与侵华日军展开生死搏斗的惊心动魄的场景。
战争是残酷的,人们在搏杀中过高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因而当硝烟散去之后,总觉得血与火的历史不堪回首。但历史是一个宝盒,打开它,便可能获取智慧。抗战胜利过去近七十年了,中国人一直在思索,这场战争究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大约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给我们民族留下了太多国耻的烙印和积弱难振的辛酸。国耻饱含着国民的沉痛,是国人不应也不会忘记的。但是,我们民族的宝贵品质更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牢记,那就是:我们身上蕴藏着战胜苦难的不屈不挠的力量。我们在六十多年前取得的伟大胜利,就是这种力量的象征,而前辈的抗战军人不畏强暴、浴血奋战,便是这种力量的明证。诚然,我们在历史上有过腐败的统治,有过屈服于外国侵略的软弱的政府,有过昏庸的官吏和出卖同胞的汉奸,但是,抗战的胜利使我们重获了民族的自信和自尊,看到了建设一个强盛国家的希望。
为此,我们应该感谢为民族生存而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的中国军人,他们有的运筹帷幄,有的指挥若定,更多的人在战场上勇猛杀敌。我们的书页之间,倘能再现他们当年的战斗经历和英雄风采,读者倘能从中获得感悟和激励,便是为他们的英灵颁授了一枚新的勋章——它的意义很明显,表达当代中国人对先辈的认同和崇仰。
王纪卿
2013年10月
于长沙听雨轩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