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科技小实验

本书详细介绍了广大青少年在课外活动中喜欢做的各类科技小实验,帮助他们培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实用性、科学性兼备。

第一章
版权信息
书名:有趣的科技小实验
作者:《有趣的科技小实验》编写组
出版社: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03
ISBN:9787510015267
前言
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最大推动力,关于科技造福人类的事迹在人类发展长河里多得数不清。但是,人类的求知欲使得探索脚步从未停下。在人类探索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所谓实验是为了某个问题,而在相应领域内进行的明确、具体、可操作、有数据、有算法、有责任的技术操作行为。在人们的实验行为当中,既有为了发现或验证某种理论而进行的需要做很长时间的实验,也有检验某个简单原理或者进行简单发明创造的实验,后者又可称为小实验。
本书就是选择了这样的一些小实验进行介绍。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那些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思索,去探索原理,去寻找答案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而前辈科学家们都是带着好奇心进行各种各样实验的,从而加深了人类对客观物质的认识,有了重要的发现。也正是因为他们积极的探索,人类的科技才日新月异,生活也越来越简便舒服。所以,我们要从小爱动脑筋,勤学习、勤思考,遇到不懂的事情要努力去探索,勤动手,在实验过程当中培养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观察、想象、归纳推理能力。
本书中的科技小实验都有一定的趣味性,且极易实施,通过这些实验能让同学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并且这里介绍的科技小实验所使用的用具和材料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弃用物品,也能让你为环保出分力!
最后要说的是,这本《有趣的科技小实验》出发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
2.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化、具体化。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4.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培养动手能力,让实验从生活中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和生活现象开始,探索和认识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并以此联系实际、观察社会。
希望你阅读完以后,能够进一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引起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物理小实验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实验的实践,所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以概念、原理和规律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许多真理,并且,它的知识和思想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这就是说物理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统一,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概念是极其抽象的,实验就可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直观化。
因此,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实验是正确深刻地理解知识的重要方法。除了在学校里按照教材要求做到实验外,同学们还应该利用已经学到的实验技能,尽可能多地做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也许在做实验的同时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做出某种发明呢!
这一部分的物理小实验主要包括探索物质组成的小实验,如分解太阳光、氧气有多少等等;介绍物理学科知识难点的小实验,如吹气球、手表显影等;部分常见器具原理分析的小实验,如喷雾器、反作用力等;以及其他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小实验。
分解太阳光
太阳光是白色的吗?当然不是,那么它是由什么光组成的呢?做完下面的实验你就知道了。
实验材料和用具:平面镜、水盆
实验步骤:
1.将一只平面镜,放在盛有水的水盆中。
2.将水盆放在太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平面镜就会将太阳光反射出来,让射出的太阳光照射到白墙上,你会看到墙上有一条七色彩带,漂亮极了,这就是太阳光的颜色。
这个实验说明: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颜色、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水在这里相当于一个棱镜,不同波长的光,在水中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白光从水中射出来的时候,就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了。
跳跃的硬币
实验材料和用具:两支铅笔,一把直尺,一枚一角硬币
实验步骤:用两支长铅笔平行放置,再把一直尺架在铅笔上搭成一个架子,把一枚硬币放在架子前,从硬币上方吹气,你会看到硬币能够跳过架子。
其实,是由于气体压强和流速才使得硬币飞过架子的。可以多做几次,摸索出使硬币能成功飞过架子且飞得越高越远应怎样吹气。
声波悬浮小球
声音不只能听到,也是具有力量的,能够让小球浮起来。怎么,你不相信?现在就教你用塑料薄膜、饮料瓶等材料,自制这个简易实验装置,看看有趣的声悬浮小实验。
实验材料和用具:饮料瓶、塑料薄膜、胶带
实验步骤:
1.装置实验制作:取一个饮料瓶,对半截开,取上半节,在瓶盖中心钻一个直径约4毫米的小圆孔,盖在瓶口上旋紧。取一张塑料薄膜包住半节瓶的另一端,用橡筋箍紧。再取一张较厚的透明塑料纸,卷成一个内径约9毫米、长约240毫米的塑料管,在接头处用胶带粘牢,防止松散;把塑料管的一端剪成“十”字开口,将剪开的部分向外弯折,然后将这端与瓶盖的小孔相对,用胶带粘牢。再取一块泡沫塑料,用剪刀剪成一个直径比塑料管内径略小的小球,放在塑料管里,实验装置就完成了。
2.左手握住半节瓶的瓶脖处,让塑料管向上。
3.用右手食指连续快击瓶下端的塑料薄膜,小球就在塑料管里悬浮起来。
原来,手击薄膜所产生的声波引起了瓶内空气的振动,这个振动作用在小球上,就使小球不停地浮起。怎么样?信了吧!
飞行的塑料袋
实验材料和用具:1个轻便的塑料袋和1个吹风机
实验步骤:
1.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空气也有重量
实验材料和用具:一根长约1米的细竹片、小钻、细线
实验步骤:
1.在竹片的两端和中间各钻一个小孔,用一条细线穿过中间的小孔,把这个竹片悬挂起来。
2.在竹片一端的小孔上吊一个气球,另一端吊一个小纸盒,在小纸盒内放入少许沙或米粒,直到竹片平衡,如图所示。
现在使气球放气。你会看见,因为气球放了气,小纸盒往下坠了。
这个实验证明空气是有重量的。在标准状态下,1升空气的重量是1.29克(即长、宽、高都是10厘米的容积里,空气的重量是1.29克)。
平衡针
实验材料和用具:长毛衣针、软木塞
实验步骤:
1.把一根长毛衣针从软木塞的中心穿过,切去穿出段的一部分,在针的另一端插上一个泡沫球。
2.再另外取两根毛衣针,每根针的一端穿上两个橡胶瓶塞,另一端斜插入上述软木塞的两侧,如图所示。
3.注意伸出软木塞的一端不宜太长。
4.将此端放在任何一个凸出点上,该系统都将对支撑点保持平衡。
注意:如果向上移动橡胶瓶塞,将使系统失去初始状态的稳定性。若将橡胶瓶塞下移,特别是使系统的重心低于系统的支撑点的位置,则会显著增强系统的稳定性。这也是赛车的底盘尽可能安装得越低越好的原因。只有这样,赛车在急转弯时才会紧贴地面而不至翻倒。
氧气有多少
实验材料和用具:广口瓶、盘子、蜡烛
实验步骤:准备一只广口瓶,一只较深的盘子,一小段蜡烛。在盘中装满水后,把蜡烛放在一块小木板上,点燃后,让它漂在水面上,然后把空瓶倒扣在烧着的蜡烛上。
过了一会儿,蜡烛就熄灭了,这时候瓶里的水面比盘里的水面高了。而高出来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大致就是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1/5。
瓶内的氧气帮助蜡烛燃烧,于是在瓶内形成了部分低压状态,而瓶外的气压没有变,水就被压进瓶内。压入的水的体积,大致等于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沙袋阻挡枪弹的原理
实验材料和用具:一根直径约1.5厘米、长30厘米的玻璃管或金属管,一根可以插入管子的略为长一些的实心棒
实验步骤:再拿一张包书纸叠成几层,包住管子的一端,并用橡皮筋捆紧。然后把盐倒入管子里约8厘米高。好了,你一手拿住管子,另一手拿住实心棒,用力戳管子里的盐。任凭你用多大的力气也不能把纸盖戳穿。
秘密在哪里呢?因为实心棒戳向盐的力传到许多盐颗粒上,转变成沿各个方向传递的许多分力,真正作用到纸盖上的力就减小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