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目四年级手绘中国神话故事下册全彩杨九俊/主编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国神话故事:名师导读版/杨九俊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8部编版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目:名师导读版ISBN978-7-305-22527-7Ⅰ.①中…Ⅱ.①杨…Ⅲ.①神话-作品集-中国Ⅳ.①I277.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55632号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出版人金鑫荣项目人石磊策划刘红颖书名中国神话故事·名师导读版下主编杨九俊插图钟思亮责任编辑黄睿张珂责任校对张倩倩装帧设计谷久文印刷江西华奥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开本710×10001/16印张8字数120千版次2019年8月第1版2019年8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22527-7定价24.00元网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号:njupress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序中国出版界的元老张元济先生有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书好在哪里呢?听听前贤的声音大致可知。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改变气质。”北宋黄山谷有言:“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些论述大抵强调读书对人的精神滋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恰如谢冕教授所言:“一个人一旦与书结缘,那他极大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当然,读书的好不止于此。在读书中人的精神成长是与知识的充实、才情的增长、视野的扩展联系在一起的。培根就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黑塞曾描述过人们阅读经典“一步一步地去发现这个世界是如何成了一个洲乃至全世界,变成了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永远以新的魅力吸引着他们,永远放射着异彩。”因此,他断言:“阅读经典是人们获得教养的途径。”正是基于对读书价值的充分认识,部编教材试图做到如主编温儒敏先生所说,“专治不读书的病”,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设计了“快乐读书吧”,向儿童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经典。所谓经典,就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历久弥新的作品。之所以历久弥新,原因在其具有熟悉的陌生感,一方面它会给人带来审美的惊异感,另一方面它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精神。真正发挥“快乐读书吧”的作用,让文学经典落到实处,这无疑,对孩子们的精神发育、精神成长具有非凡的意义。本书的编者是一群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语文特级教师,他们在探索“12岁以前的语文”,引导儿童阅读经典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们自觉担当,共同在创新“快乐读书吧”的落地工程。在编写本书时,他们隐身为“阅读向导”,给孩子们点拨,与孩子们对话,和孩子、家长、老师们共同商量,试图引导孩子们在经典架构的广袤大地上、茂密森林里寻觅、体验,从而开始“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开始“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黑塞语)。希望本书大大小小的读者们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这项精神播种、筑梦未来的神圣工作。杨九俊4目录阅读向导的话(写给学生)创世纪3盘古开天辟地6女娲造人11女娲补天15天女散花天象的传说19狗吃太阳23月亮阴晴圆缺的由来29风姑娘那些拥有神力的人34夸父逐日37后羿射日40嫦娥奔月46吴刚伐桂48精卫填海51姜太公钓鱼55钟馗捉鬼57麻姑献寿62八仙过海66湘妃竹69河伯献图远古的文明73炎帝的故事76彭祖的故事78黄帝战蚩尤84刑天舞干戚88仓颉造字93钻木取火故事中的道理100愚公移山102十二生肖的故事110青龙潭118阅读向导的话(写给老师与家长)阅读向导的话(写给学生)《中国神话故事》是一部汇集中国流传千百年的神话故事大全。56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平原、山林、高原、海岛,甚至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不同的眼光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产生了不同的想象,于是就有了不同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让人心旷神怡、百听不厌。吸引你的是曲折的故事,愉悦你的是美好的愿望,启发你的是人生的智慧,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中国的神话故事浩如繁星,数都数不过来。我们从中精选了28个故事,分成了5个主题:创世纪、天象的传说、那些拥有神力的人、远古的文明和故事中的道理。从这些故事中,你可以理解古代人对世界起源的神奇想象,对改造自然、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这本书里的故事通俗易懂,但千万不要囫囵吞枣,要让这些故事留在你的心里,成为你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阅读时,你要留心每个主题单元中“向导的话”,借助提示走向故事的更深处,读到一般人读不到的东西。比如,阅读“天象7的传说”时,可以查找关于日食、月食的变化规律,以及对“风”的科学解释,就能理解神话故事的源头了。阅读时,你要做个有心人,将那些人物、情节,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化成一幅一幅的连环画。可以画下来,也可以讲出来。读故事,是一种独享;讲故事,是一种分享。有些主题或人物,还有不同的故事版本,你可以找来对比着读一读,会有新的发现。神话故事都是虚构的,但产生的年代和环境是真实的。你不能把故事误以为是真实的历史,也不要把故事当成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因为神话故事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是我们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言。中国人,一定要读中国的神话故事。有烟火气息的故事,才能让人找到诗意的栖身之所。8创世纪神奇的想象,精彩的故事,让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宇宙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么来的…….古代的先民们也在思考这些问题。阅读这组故事,去认识神话中的人物,去体会这些精彩的故事吧!12盘古开天辟地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奇大无比的巨人,就诞生在这黑暗混沌的大鸡蛋中。他在大鸡蛋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晃一万八千年过去了。有一天,他忽然醒了过来。他睁开眼睛一看,不由“啊”的一声惊叫起来,因为他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漆黑模糊的一片,闷得人很心慌。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用力这么一劈。只听得山崩地裂,“哗啦”一声,大鸡蛋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这句话特别有意思,有的词语意思天和地当中还有些地方粘连相反,读起来就像对不断,盘古又去找了一把凿子,左子。3手执凿,右手拿斧,或用板斧砍,或拿凿子凿。盘古就这么威风凛凛、气势磅礴地在那里一斧一凿辛勤地工作着,不久就把天和地完全划分开来。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重新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推算,说是有九万里那么长。这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盘古就这样孤独地挺立在天地之间,又是几万年过去了。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已经相当稳固,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在一起了。他也实在筋疲力尽,就永远地倒下了。他临死的时候,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朵;他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4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滔滔的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神话故事的想象他的肌肉变成了肥田沃土;他的头都很奇妙,但可不是胡思乱想哦!往往跟发和胡须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一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了闪定的联系。读读这段话,说说你的发现。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莹润的玉石;就是那最没用处的他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以他的身躯化生了世间万物。盘古为了一个美好世界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回味思考:1.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和别人交流交流。2.神话故事中,主人公死后,往往会有很多神奇的变化。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也有这样“垂死化身”的情节吗?3.盘古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和别人交流交流。5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也有了鸟兽虫鱼,却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总显得有些冷冷清清。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她人首蛇身,神通广大。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中国神话中的很多神,形象都和人的让它生机勃勃起来才好。样子有区别。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走呀走呀,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清澈的池水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倒影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倒影也向着她假装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唯独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来到世间呢?6想着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慢慢地,她把泥团揉捏成了一个娃娃样儿。她把这个泥娃娃放到地面上。说来也奇怪,泥娃娃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小家伙就是一阵兴高采烈地跳跃和欢呼,似乎在表示他对获得生命的欢乐。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人的身体虽然小,但相貌和举动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虫都不相同,生来似乎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杰作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嘴里喊着:“妈妈!妈妈!”这使她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和寂寞了。于是,她想让大地上每个角落都有人存在。7决心一下,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了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了幽光。直到夜深了,她才把头枕在山崖上,略微休息一下。第二天,天刚亮,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她的工作。她一心想让这些有灵性的小生物充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很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惫不堪了。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根枯藤,拉、伸、搅、挥洒,这些动词,伸入一个泥潭里,生动地表现出了女将泥浆搅得浑黄,娲的智慧。89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立刻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几乎没什么两样。“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了周围。用这种方法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欢叫跳跃的小人儿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没有终止。她又考虑:人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可是一个难题。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儿女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繁衍开来,并且一天天增多了。回味思考:1.女娲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和别人交流交流。2.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比较一下,国外的神话故事和女娲造人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10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把擎天的柱在我们东方的神子给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话故事中,是女娲创造出了人类,其实,女娲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娘娘还有一项功绩让人怕的大动乱。们津津乐道,我们一起来读故事吧。半边天空坍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乎乎的深坑。在这场大变动中,山林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出来,波浪滔天,大地成了一望无际的海洋。各种恶禽猛兽从山林大火里逃窜出来残害当时的人们就是人类,人类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几处在这样水深火热的乎快要无法生存下去了。境地。这里为下文女娲补天做了铺垫。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遭遇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工夫去追究造成祸乱的原因,赶忙亲自动手,准备修补残破了的天地。这项工作真是艰巨呀!可是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的幸福,一点也不怕艰难和辛苦,勇敢地独自担负起11了这个重担。她在大江大河里捡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把天上一个个丑陋的窟窿都填补好。仔细看虽然还有点不一样,远看去也就和原来的样子差不多了。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坍塌,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竖立在大地的四方当作天柱,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没有坍塌的危险了。那时,中原一带,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鼓动洪水,兴风作浪,危害人类。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禽猛兽,使人类不再受它们的残害。女娲还惦记着人类正受到洪水的祸害,为了平息洪水,她把河12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滔天的洪水。天地间发生的这场大灾祸,总算被女娲给平息了,人类终于死里逃生。看到自己的孩子们得到了拯救,女娲心里高兴极了。从此,大地上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去而复来,循环不止。天气热的时候就热,冷的时候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人间没有了恶禽猛兽,原野里长满了许多天然食物,没有人担心挨饿受冻。人类就这样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着。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生活得很好,自己心里也很欢喜。据说,她又创造了一种叫作“笙簧”的乐器—这乐器是用葫芦做成的,里面插了十三根管子,形状像凤凰的尾巴,能吹出清扬悦耳的乐声。她把它当作礼品,送给她的孩子们。从此,人类的生活中又增加了一种美丽动听的声音。女娲补好天地,为人类赶走了各种恶禽猛兽,平息了洪水,做完了她能做的一切中国神话中有很工作。当她终于可以休息的时多“垂死化身”的情候,她死了。她的死也像盘古的节,他们死后,也为人类做了很大的贡献。死一样,她的身体转化成了宇宙13间的许多东西。在大荒的西方,有一处原野,叫作栗广之野,那里有十个神人,名叫女娲之肠,一字儿并排地站着,横断了道路,做守卫原野的工作—他们就是女娲的一条肠子变化成的。她的一条肠子就能化作十个神人,我们由此可以想象她的全身能化作多少令人惊奇的东西了。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女娲并没有死,而是在做完了上述那些工作以后,就乘了雷车,驾了飞龙,让白螭在前面开路,让腾蛇在后面跟随。云朵簇拥着她的车子,天地鬼神都闹哄哄地在车前车后护送。这样,她就乘龙驾云,一直上升到了九重天顶,进了天门,朝见了天帝,把她所做的工作简单地向天帝做了汇报。然后,她就在天庭里悄悄地住下来,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也不炫耀自己的声誉。她把这功劳和声誉,都归于大自然,她觉得自己只不过顺应着自然的趋势,为人类做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努力罢了。回味思考:1.抓住一些关键动词,展开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炼石补天”的情节说具体、说生动。2.你觉得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盘古和女娲起到了什么作用呢?14天女散花盘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开天辟地以后,命他的大儿子管天上事,人称玉帝;命他的二儿子管地上事,人称黄帝;命他的女儿管百花,人称花神。盘古开天辟地用力过猛,伤了五脏六腑。他快死时,把女儿叫到跟前,拿出一包种子说:“这是一包百花种子,交给你了。你要往西走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那里有一座净土山。你可取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把这百花种子种在中国神话故事净土里。然后,你往东走中,有很多数字都很四万四千四百四十四里,在太阳有我们民族的特点。洗澡的地方,那里有一潭真水。你可取真水一担,浇灌百花种子,百花种子就会生芽出土。你再往南走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里,那里有一潭善水。你可取善水一担,对花苗喷洒,花苗会结出花骨朵儿。最后,你往北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里,那里有一潭美水。你可取美水一担,滋润花骨朵儿,这样,就会15开出百样的花朵。你用这些花给你大哥点缀天庭,给你二哥江山添秀。”盘古说完,就死了。花神按照父亲的嘱咐,往西走了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里,取了净土一担,摊在天石上,播上了百花种子;向东、向南、向北取来真、善、美三潭里的水,精心育花。果然,百花怒放,好看极了。她高兴地报告给玉帝。玉帝便随着妹妹前来观赏百花,他高兴地说:“妹妹不辞劳苦,育出百花,用百花美化天庭,天庭不就成花园了吗?”花神说:“当初父王开天辟地,叫你管九霄,叫二哥管九州,叫我育出百花给你点缀天庭,为二哥江山添秀。如今,我已把百花育出,哥哥可不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把这百花撒向人间?”玉帝答应了,立即唤来一百名仙女,对她们说:“我封你们为百花仙子,受命于花神。你们可随意采花,采牡丹的是牡丹仙子,采荷花的是荷花仙子……把你们采来的花撒向人间。”百花仙子听罢,手托花篮,在花园中穿梭往来,各自采下喜爱的鲜花。片刻工夫,花篮就装满了。然后,她们一手托花篮,一手抓起花,纷纷撒向人间。16天女散花,飘落九州,落地生根。从此,人间有了百花。《创世纪》单元小结1.阅读完这组故事,相信故事中的主角都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觉得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呢?篇目主人翁人物特点《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天女散花》2.很多民间故事,都带有本民族的特点,请你再次重读《盘古开天辟地》,找找故事里的中国元素。《盘古开天辟地》的中国元素17天象的传说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本来是自然之物,但是我们的民间故事给它们增添了很多有趣的传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8狗吃太阳这是傈僳族一个十分古老的中国的民间故事神话。很多都有地域特色和从前有个小伙子,他找了一民族特色,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流传也十个媳妇,结婚不久,他们生了一分广泛。个女儿。有一年,这个小伙子得了麻风,因为麻风是很厉害的传染病,所以他就被隔离在离村子很远很远的一个石洞里,根本就没有人到那里去。小伙子养了一条狗,狗日日夜夜陪伴着他。他在石洞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生活得清苦又寂寞。有一天,他到洞外的森林里去散步,在茂密的草丛里看见了一条大蟒蛇,这蛇头大如斗,口大如盆,十分可怕。他偶然发现大蟒蛇的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这条大蟒蛇因为闻到了人的气味,经常爬到洞里,但小伙子不敢去惹它,总是离它远远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和小伙子日夜相伴的狗死了。他心里非常难过,舍不得把狗埋葬掉,就把它的尸体仍19放置在洞里面。小伙子想:一定是蟒蛇咬死了他的伙伴。因此,小伙子下定决心要制服或杀死那条该死的蟒蛇,但这需要想出一条妙计,而且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于是,他想啊想啊,终于,他决定把尖刀埋在地里,要埋得深一点,仅露出一寸左右刀口,当蟒蛇爬过时可以把它的肚皮从头到尾划开,它就一定会死的。主意已定,于是,他就把尖刀埋在蟒蛇经常出入的地方。结果没有多久,那蟒蛇就死了。小伙子从蟒蛇的嘴里取出了那颗宝石,在自己的身上擦抹,然后又在狗的身上擦抹。嘿,狗还真的活了。小伙子特别高兴,因为他经常用那颗宝石擦身,他的麻风好了,人也长胖了。于是,他带着狗回到了村子里。到家以后,媳妇都不认识他了。她说:“哎呀,很久没有相20见,都不认识你了,因为你长得比以前胖多了。”小伙子说:“我住在石洞里,杀死了一条大蟒蛇,从它的嘴里取出了一颗宝石,拿这颗宝石擦身,我的病就好了,人也长胖了,还救活了这条狗的命。”媳妇又向他细问宝石的事,他也说了。过了几天,小伙子出去了。媳妇知道了宝石的秘密,她一定要看一看宝石,但又怕丈夫突然回来,所以只好拿着宝石到外边去观赏。正好这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她到外面刚打开包着宝石的手绢,宝石一眨眼就不翼而飞了。等小伙子回来,媳妇不敢隐瞒,只好把丢宝石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丈夫。小伙子说:“这是一个无价之宝,一定是太阳神把它给收回去了。我们必须想办法把它找回来呀!”小伙子准备了很多的竹竿,把竹竿一根一根地接起来,一直伸到太阳的旁边。他准备和他的伙伴—狗,21一起爬到天上去找太阳要回宝石。在离别的时候,他再三地叮嘱媳妇:“我带狗到天上去寻找宝石,你必须每十天给竹竿浇一次水,不然它会干掉,也会被虫蛀掉,就会断。”吩咐完了以后,他就领着他的狗,顺着竹竿一节一节地往上爬。不知爬了多少天,狗先爬到了天上。一天,他的媳妇忘了给竹竿浇水,竹竿被晒干了,又被虫蛀了,“啪啪啪”就断了。于是,小伙子从高空中掉了下来,摔了个粉身碎骨,尸体也找不回来了。小伙子的狗住在太阳旁边,每隔一段时间,想起主人和他的宝石,就狠狠地咬太阳一口。这时候,人们在地上看到狗吃太阳,太阳只剩下一部分了,天也变黑了。地上的人怕狗把太阳吃掉,就“唔唔唔”地叫狗不要咬了(其实,这是日食)。狗听到喊声,以为是主人要给它送饭来了,就不再咬了。这样,太阳才慢慢地恢复正常。22月亮阴晴圆缺的由来(蒙古族)很久很久以前,在大岭山的草原上,有一个叫鲁布桑巴图的人,他见蒙古族的同胞们终年经受风沙的吹打、雨雪的袭击以及魔鬼的侵袭,便立志要为他们建造一种结实的房屋。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愿望,办成这件造福于民的事,鲁布桑巴图骑着马,走遍了高山林海,带着斧头在树林中砍伐最好的木材,又历尽千辛万苦将木材运回草原。他要用这些木材建造一座最宽敞而且最坚固的房屋。房屋还在建造当中,有一天,鲁布桑巴图又去森林里选木材了。这个时候,有一个魔鬼从这里飞过,他看到这是鲁布桑巴图为了防范魔鬼的侵害而盖的房屋,十分生气,马上动手开始搞破坏。不一会儿工夫,他就把鲁布桑巴图还没有建完的房屋砸得七零八落,砸完之23后,便一溜烟地跑开了。当鲁布桑巴图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建造的房屋完全被毁坏了。此时,又正赶上一场特大的暴风雪,天寒地冻,无处安身,他只好用选回来的木材搭成了一个简易的房子,让人们暂时住在里面,以躲过这场无情的暴风雪。人们都住下来了,鲁布桑巴图问大家:“我建造的房屋是被谁毁坏的?”人们告诉鲁布桑巴图:“就是那个怕你建好房屋,再也没有办法害人的魔鬼。他砸坏房屋后,马上就逃走了。”鲁布桑巴图一听,顿时怒火中烧。他骑上了自己的宝马,下定决心,就算是找遍天涯海角,也要把魔鬼找到,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鲁布桑巴图骑着他的宝马,走过了许多高山峻岭,越过了无数的河流池沼,无论是无边的草原,还是深深的山谷,他几乎都找遍了,可是连魔鬼的影子也没找到。因为魔鬼知道鲁布桑巴图是绝不会轻易放过他的,早就钻到山上的一个石头洞中躲藏起来了。24鲁布桑巴图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魔鬼,怎么办呢?恰好风婆婆从他的身边经过,他便向风婆婆问道:“尊敬的风婆婆,您见到魔鬼了吗?”风婆婆停住脚,低下头想了想,对鲁布桑巴图说:“我去过森林和原野,又刚从山谷的那边过来,我没有见过魔鬼,但你也不要灰心,你去问问彩云吧,也许她知道魔鬼的藏身之处。”“好吧,尊敬的风婆婆,谢谢您了。”鲁布桑巴图又继续向前走去。鲁布桑巴图见到了彩云姐姐,于是走上前去问她:“彩云姐姐,请问你看见那个可恶的魔鬼从这里经过了吗?”彩云姐姐正低头忙着,听见有人问她,便抬起头来回答说:“我一直在地上收集露水,哪能顾得上这个,我飘得很低很低,因此没有注意到魔鬼是否从这里经过。太阳在高空,你不妨去问问太阳公公吧!”“对,对!我去问问太阳公公。”鲁布桑巴图便去问太阳公公,“太阳公公,您老人家一直在高高的天空,有没有看到害人的魔鬼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太阳公公笑呵呵地对鲁布桑巴图说:“魔鬼刚过去,我正忙于照耀大地,以利于万物生长,没注意魔鬼25跑到哪里去了,你去问问月亮姑娘吧!她晚上在天空中遨游,能够看到四面八方所发生的事情,一定会知道魔鬼的行踪的。”“对,我去问问月亮姑娘。”鲁布桑巴图马不停蹄,又去找月亮姑娘。见到月亮姑娘,鲁布桑巴图问她:“月亮姑娘,你看没看到魔鬼到哪里去了?”纯真、诚实的月亮姑娘告诉鲁布桑巴图:“我看见了魔鬼,他慌慌张张地逃到大山的石洞里去了。你骑上宝马,朝着东边走,就26可以找到他了。”“谢谢你,月亮姑娘。”鲁布桑巴图马上按照月亮姑娘指点的方向追去。很快,他来到一座大山的石洞门前。他把魔鬼从山洞里逼了出来,便和魔鬼打斗起来。只几个回合,魔鬼便被鲁布桑巴图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魔鬼招架不住了,只好仓皇逃走。鲁布桑巴图知道魔鬼如果逃掉27了,以后还会继续为非作歹,便骑着宝马追了上去。魔鬼逃到山谷,遇到了风婆婆。他面露凶相,问风婆婆:“老风婆子,你肯定知道是谁把我躲藏的地方告诉鲁布桑巴图的,快点说出来,如果你不说的话,我就一口吞了你!”风婆婆一看魔鬼的那副凶恶样,不免有些害怕,于是就把月亮姑娘说出魔鬼躲藏之地的事告诉了魔鬼。这下魔鬼对月亮姑娘可算是恨之入骨了,他飞向月亮姑娘。看到月亮姑娘,它就恶狠狠地向她怒吼了起来:“好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谁叫你将我躲藏的地方告诉鲁布桑巴图的?我非把你吞吃了不可!”月亮姑娘看见魔鬼气势汹汹的样子,并不畏惧,也非常生气地怒视着魔鬼。她原本是一张金黄色的脸,一下子被魔鬼气得像银子一样苍白。她大声斥责魔鬼说:“你这个可恶的家伙能把我怎么样!”魔鬼气得嗷嗷怪叫,上去把月亮姑娘抓住,就要往口里吞,却见鲁布桑巴图正从远处追赶而来。魔鬼害怕了,没有等到全部吞进去,就又吐了出来,马上一溜烟地逃跑了。但他没有死心,一有机会遇到月亮姑娘,就会不断地吞食她。这就是月亮阴晴圆缺的由来。28风姑娘(哈尼族)在很久很久的以前,人间不分天和地。有一天,突然来了三个大神造天,来了九个大神造地。天,造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年。本来,天可以造完的,可是,造天的三个大神,九也是一个特别有意留下巴掌大的一个洞不补上有意思的数字。就要走。这时候,地上的人们就问:“哎,大神!天还没有造完呢,你们怎么就要走呢?造完吧,尊敬的大神,留下一个洞多不好看哪!”造天的大神说:“唉,你们都是些笨蛋!要知道,留下这个洞是下雨用的,要是都补上了,天上的雨水就下不来啦!雨水不下地,你们口渴了喝什么?你们种下的庄稼怎么活?还是留下这个洞吧!”说完,三个大神急急忙忙地走了。从那以后,天上才有电闪雷鸣,能降下瓢泼大雨。29造地的大神来了九个,也造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年。本来,地可以造完的,但是,造地的九个大神偏要留下脚掌大的窟窿不给补上就要走。于是,地上的人们又问:“哎,大神!地还没有造完呢,你们怎么不把坑补上就走呢?快补上吧,尊敬的大神,留下个坑多不好看哪!”造地的大神说:“哎!你们全都是些笨蛋!留下这个窟窿是刮风用的。补上这个窟窿就不会刮风了。不刮风,你们的大树和庄稼就不会长枝发芽,人也会闷得喘不过气来的。”大神说完走了。可是,人们等了一个月又一个月,等了一年又一年,一直等了九百九十九年,也不见刮什么大风。树枯了,草黄了,种下的庄稼不发芽,河边的杨柳不抽条。烈日头上晒,地上如火烧,热得人们发慌,闷得人们苦恼。有一天,人们闷得实在受不了了,于是打算去看看大神留下的那个30窟窿为什么还不刮大风。大家准备了一些吃的喝的,背上弓箭,骑上骡马,向着那个窟窿走去。走了三年零三个月,大家终于找到了大神留下的那个窟窿。大家远远地一瞧,哟,只见一个美丽的姑娘睡在洞口上,把洞口严严实实地堵上了。这个姑娘,脸面朝天,双目紧闭,呼呼地打着鼾,睡得正香甜哩。人们想上前去将她叫醒,可是,她那鼻孔里吹出来的气隆隆响,把人吹出老远老远,使人不能接近她。人们拿她真是一个可爱的姑娘。没办法,只好远远地站着,齐声高喊道:“嗨!那位美丽的姑娘!你是不是一位尊贵的女神?如果是的话,请你醒一醒,把你的神灵显一显,把大风吹给人间。嗨!那位美丽的姑娘……”人们喊着喊着,那美丽的姑娘果然醒来了。她揉了揉眼睛,拢了拢金发,伸了三个懒腰,又打了三个喷嚏。这时,人们顿觉耳边呼呼作31响,浑身上下好凉爽。人们狂叫起来:“啊!风姑娘醒来了!风姑娘醒来了!大风吹起来了!”从那以后,人世间才有了风。大风吹来了,吹得百花齐开放,吹得万物眯眯笑。可是,风姑娘有时不高兴,发起疯来可不得了。她能抬起房屋,能助着火威把青山烧焦。她有时温顺,有时暴躁,真拿她没办法呢。《天象的传说》单元小结1.古时候的人们认为自然现象是怎么来的?你又是怎么认为的?篇目自然现象故事中的原因我认为《狗吃太阳》日食《月亮阴晴圆缺的由来》《风姑娘》2.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都很信天敬神,他们认为上天的愤怒(地震、洪水等)和自己的恶行与道德败坏有直接关系,现在,也有“人定胜天”的想法,你是怎么看待人和天地,和自然的关系?32那些拥有神力的人神话故事中,很多人物都性格鲜明,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阅读这组故事,想一想哪个人物最触动你,他们身上都有什么精神呢?33夸父逐日远古时候,在北方大荒中的一座叫作“成都载天”的大山上,住着夸父族的巨人。据说他们是大神后土的子孙,个个都身材高大无比,力量惊人。他们性格勇敢坚强而又诚实笃厚。有一个夸父族的巨人,看见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向西方隐没下去,经过漫漫的黑暗长夜,直到第二天的清晨,太阳才又从东方升起。巨人夸父心里想:“每天晚上,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空中,让大地不分昼夜都是光辉灿烂的。”在原野上,他抬起长腿,迈开大步,如风一般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瞬间就跑了一两千里。34他这一追,一直把太阳追到禺谷。禺谷,就是虞渊,也就是太阳落下的地方。还不等太阳落下去,巨人夸父就追上了太阳。一团红亮的火球就在夸父的面前,使他周身完全处在巨大的光明之中。他欣喜若狂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来,想把面前的这团红亮的火球捉住。就在这时,他忽然感到一阵烦躁,喉咙里极渴,使他简直忍受不了。这当然并不奇神话故事的想象怪,因为他被炎热的太阳炙烤着,真奇特,夸父“口渴又奔跑了大半天,实在疲倦极了。喝水”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他只得暂时放弃了追捕太阳,俯下身子来,去喝黄河、渭水里的水。霎时间,两条大河的水都被他喝干了,可是那烦躁、难受、口渴的感觉还是没有止住。他再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大泽,又叫“瀚海”,在雁门的北边,是鸟雀们繁殖后代和更换羽毛的地方,纵横几千里。寻求光明的巨人若能跑过去,就可以解除口渴,可惜他35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在途中因口渴而死了。巨人夸父倒下去了,像山崩地裂一样地倒了下去,天地山川都因为这巨人的倒下而发出轰然的震响。这时,太阳正向虞渊落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涂抹在夸父的脸颊上。夸父遗憾地看着神话故事中比较常西沉的太阳,长叹了一声,便把见的“垂死化身”情手里拄着的手杖奋力往前一抛,节,“手杖化林”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闭上了眼睛。到第二天早晨,当太阳又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着大地的时候,人们发现昨天倒毙在原野上的夸父,已变成了一座巍峨的大山。山的北边,有一片绿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他把这些滋味鲜美的果子送给后来追寻光明的人们,帮他们解除口渴,使他们一个个精神百倍,奋勇前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回味思考:1.按照夸父逐日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夸父追日的故事。特别要注意说清楚能突出神话故事特点的细节,如“手杖化林”,这样讲故事,会更生动哦!2.夸父逐日代表了一种怎么样的精神?36后羿射日天上原来共有十个太阳,都是东方天帝的儿子。他们十兄弟住在东方天外一个叫汤谷的地方。汤谷的海水一直沸腾着,在这沸腾的海水中生长着一棵几千丈高、一千多丈粗的大树,叫扶桑。太阳兄弟就住在这棵树上。最初,他们按照天帝的安排,一人轮流值日一天,所以人们每天只见到一个太阳。可是,到了尧帝在位的时候,十兄弟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想一想,当时是怎么样的画面?思啦,就在一天早晨,一齐飞跑了出来,在天空中欢蹦乱跳。于是,天空一下子出现了十个太阳,河流烤干了,庄稼晒焦了,草木晒枯了,老百姓没有东西吃了。这时,许多恶禽猛兽出来残害百姓,人们更加活不下去了。尧帝每天向上天祷告,希望天帝发发慈悲,把百姓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天帝终于被感动了,他叫来一个擅37长射箭的天神—羿,赐给羿一张红色的弓、一袋白色的箭,让他到人间去为民除害,顺便把自己十个调皮的儿子吓回去。羿领了天帝的旨意,带着他的妻子嫦娥降临了人间。尧帝赶紧带着羿去外面视察。只见老百姓被十个太阳烤得奄奄一息,而且因为没有东西吃,一个个骨瘦如柴。但当他们听说天神羿下到了凡间,就都打起精神赶往王城,请求羿给他们除去祸害。羿决定对付太阳。他和尧帝在老百姓的簇拥下,来到王城广场。他先是对着太阳拉弓搭箭,想把他们吓回去,身后的百姓也为羿呐喊助威,可是太阳兄弟们38理也不理。正直的羿想:虽然你们是天帝的儿子,但你们铁了心与百姓作对,我就敢收拾你们。于是他对准其中的一个,“嗖”的一箭射上去。过了一会儿,只见天空中的一个火球炸裂开来,金色的羽毛四处飞散,一团又红又亮的东西落在地面上。再一看天上,只有九个太阳了,人们围着羿齐声喝彩。羿受到欢呼的鼓舞,也顾不得考虑会不会得罪天帝了,搭箭向着东奔西跑的太阳们射去,太阳一个接一个地被射了下来。正站在土坛上看射箭的尧帝,突然想起太阳对于人类还是不可缺少的,人们还需要光和热,于是急忙叫人暗中从羿的箭袋里抽出一支箭。最后,天空还剩下一个太阳。回味思考:神话故事不仅想象神奇,而且很巧妙,故事中这些神奇的情节,往往不是随意乱编的,他们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以这个故事为例,说说你的想法。39嫦娥奔月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长得很美,身体修长柔软,走起路来,如春风里的杨柳,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后羿因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儿子而被贬下凡,永不得重返天宫,嫦娥也只好跟着后羿来到人间。人间与天宫差别太大了。人间没有天宫那样灿烂辉煌,也没有天宫舒适惬意。这里,一切都要自己动手,哪怕是生火做饭这样的小事,自己不动手,就会饿肚子。嫦娥心里不痛快,每天发牢骚,哭哭啼啼。后羿待在家里觉得很烦,只好背着弓到外面走走。他只要看到恶兽作恶,就举起神弓除恶。只有这个时候,后羿心里才痛快。一天,后羿吃完早饭,背着神弓要出门,嫦娥拦住了丈夫说:“你先别走,我有事要与你说。”后羿停住脚步问道:“什么事?”嫦娥说:“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既然来到人间,也40就这样了吧,我不再哭了,也不再缠着你嚷嚷要回天宫里去。不过,我想还是当神仙好,神仙可以长生不老。要是我们还能长生不老,你愿意不愿意?”后羿点了点头。嫦娥见丈夫同意了,便接着说:“我以前听说过,西边昆仑山上,住着一个叫西王母的神仙,人们都说西王母那里有一种药,是长生不老的药。凡人要是吃了这种药,就会长生不老的。”后羿并不觉得人间有什么不好,但拗不过妻子的劝说,只好答应去试试。嫦娥见丈夫答应去试,自是高兴不已,立即给后羿准备行装,催促丈夫赶紧出发。大地的西边是昆仑山,那里荒无人烟,险恶深渊之中,烈火终日燃烧不熄。后羿不惧艰难,走过常人难以逾越的险阻,来到了昆仑山的山顶。西王母正坐在山顶上晒太阳。西王母认识后羿,问道:“你来这里有什么事啊?”后羿很不好意思地把自己的来意说了一遍。西王母同情后羿的处境,便拿出两个小小的药包,对后羿说:“这两包药拿回去,你与嫦娥各吃一包,这41样,你们夫妻二人可以与以前一样,长生不老。不过,你以后不能来这里了,这药也只能给你一次,没有第二次。此药不可多吃,也不可不吃。吃多了,会被人耻笑。不吃,也就无法长生。”后羿记住了西王母的话,辞别西王母后,赶紧回家。见到嫦娥后,后羿把昆仑山之行的经过对妻子说了一遍,然后从怀里掏出西王母给的两包仙药,交给嫦娥。后羿到后屋睡觉去了,一路的风尘使得后羿很疲劳。嫦娥拿起桌上的药包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激动不已。嫦娥拿起一包药,张开嘴,一下子就全咽了下去。嫦娥看着桌上的另一包药,心想:“难道真的一包药就可以长生不老吗?这一包药是不是太少了点儿?既42然后羿有本事从西王母那里弄来两包药,那么后羿一定还可以再从西王母那里弄来同样多的药。”想到这儿,嫦娥打开另一包药,一仰脖子,又咽了下去。这时,西王母的声音在嫦娥耳边回响起来:“你丈夫不辞辛劳,万里迢迢给你找来长生不老药。可是,你却经不住诱惑,将丈夫的药也吃了。你太自私了,众天神会耻笑你。”嫦娥心里后悔不已,但她的双脚已经慢慢地飘了起来,那是西王母神药的神力在发挥作用。嫦娥想喊后羿,可是,她张不开43嘴,她觉得没脸见丈夫了。嫦娥只好闭上眼睛,任身子飘向天空。后羿一觉醒来,不见了妻子的踪影。他好像感觉到了什么似的,冲出屋门,仰望天空,星光下,只见妻子的身影一点一点远去。他痛苦极了,大声喊着:“嫦—娥—,你—回—来—”天空中回荡着后羿的呼喊声。后羿没有听到嫦娥的回音,只见天空中一缕细细的飘带在云雾中来来回回地飘呀飘。他知道,那是嫦娥的衣带在飘。嫦娥一路飘飞,一路哭,泪就没有断过。她不知道自己会去哪儿,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儿。这时,西王母的声音在她耳边回响着:“你太自私了,天宫的诸神是不会容忍你这样做的。”嫦娥知道西王母这话的分量,知道自己没法去天宫了。可是,她也没法再回人间去,无颜再见丈夫那朴实诚恳的脸了。这时,她想到了广寒宫。小时候,她听天宫的老神仙们说过,广寒宫在天44宫的下方,那里虽然金碧辉煌,美丽无比,却一直没人住,因为那里没有生气,终日寂寞,寒冷无比。嫦娥心想自己只能去那里了。她抹去眼里的泪水,朝着广寒宫飞去。在广寒宫里,除了一只玉兔和一只蟾蜍蹲在一棵月桂树下打盹外,再也没有其他活的东西了。嫦娥不禁叹了一口气,她知道这里就是她今后长久的生活之地了。她为自己一时的自私行为感到万分后悔。在那里,她将度过寂寞无聊的时光。从此,嫦娥就一直生活在月亮上。夏天,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小朋友们要是仔细看一看,也许能看到嫦娥在月亮上跳舞时飘动的长裙。回味思考:1.《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读读其他版本的《嫦娥奔月》,说说你的发现。2.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诗《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想一想,独自待在广寒宫的嫦娥会想些什么?45吴刚伐桂相传,月亮上的月宫门前有一棵桂花树。这棵树生长了亿万年,它高高大大,枝繁叶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从来都不凋谢。它强大的生命力,使之硕大无比,月亮的光辉都快被它挡住了。这引起了玉皇大帝的忧虑和焦躁,可一时又一筹莫展。恰好,这时从人间来了一位叫吴刚的西河武士。吴刚人高马大,长得粗壮有力,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从小受人指点,精通武艺,臂力过人。他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来到天上求仙。玉皇大帝见他身体强壮,天资很好,是个可以造就的人才,便让他留在天庭修炼。但这个吴刚生性耿直,见到不公平的事,喜欢仗义执言,打抱不平。再加上他在人间闯荡游历,自由惯了,受不了天庭那么多约束,所以,经常受到玉皇大帝的惩罚。可是,吴刚把玉皇大帝的惩戒全都置之脑后,照样我行我素。有一次,吴刚又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正发愁找不着砍桂树的人,便命天兵天将将吴刚五花大绑,46押到月宫去伐桂。吴刚在天神们的监视下,只得抡起大斧,使劲砍树。一斧子下去,粗大的枝干,纷纷坠地。一天下来,一棵参天大树被他砍去了不少。吴刚砍得累极了,便在树下闭上眼,打了一个盹。可当他睁眼一看,硕大的桂树依然如故。他慌忙爬起来,抓起大斧,又希腊神话中的惩罚用力砍下去,可是每砍一斧,也很有意思,读一读砍出的那道口子就立即自动愈《普罗米修斯》,说说你的发现。合,怎么也砍不倒它。吴刚就这样,永远在那寂寞的月宫里不停地砍着,砍着……回味思考:想一想,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启示呢?47精卫填海女娃是太阳神炎帝最小的女儿,长得活泼天真,聪明伶俐。她非常喜爱大海,常常独自去海边玩耍。妈妈多次叮嘱她不要一个人去海边,但她没有听妈妈的话。这一天,女娃又像往常一样独自来到大海边。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海鸥鸣叫着,飞旋着,一会儿掠过海面,一会儿冲向高空,海浪冲击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响声,飞珠溅玉。女娃开心极了。她光着一双小脚,沐浴着阳光,追逐海浪,在沙滩上跑着、跳着、唱着。她一会儿掬①起一捧海水,一会儿捡起一枚美丽的贝壳。海风吹拂着她如云的秀发,白色的裙裾随风飘荡,她快乐得就像一只在海边翻飞起舞的蝴蝶。女娃完全沉醉在海边嬉戏的欢乐里,没有料到天气已经开始变化。先是海那边冒出一片乌云,乌云飞快地蔓延着,霎时间就铺满了天,紧接着电闪雷鸣,狂风夹着暴雨倾盆而下。美丽平静的大海在①掬:两手捧(东西)48狂风暴雨的袭击下顿时不安起来。它翻滚着、呼啸着,高山似的浪涛冲向海岸。女娃吓坏了,她大声呼喊着妈妈,飞快地向岸边跑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个凶猛的浪涛滚来,将女娃卷入大海,顷刻间,女娃就不见了。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有很多这样“死后大海残酷地吞噬了女娃幼托生”神话,人肉体死小的生命,可是女娃不甘心自己后灵魂却不死,并且将灵魂依附在现实生活中的死亡。她化成了一只美丽的,的另一个生物上。小小的鸟儿,长着白的嘴、红的足、有着花纹的头,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人们便称之为“精卫”鸟。精卫憎恨淹死她的大海,发誓不饮大海的水。她奋力向西方飞去,一直飞到西山,落在山上一棵大柘树上。她决心向大海报仇。每天,她从西山上衔起一粒石子,展翅向东海飞去,投向大海,企图把大海填平。一月月,一年年,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烈日当空,从不间断。一直到今天,这只小小鸟儿,还在西山与大海之间往返不停地飞翔,做着填海复仇的工作。又传说,精卫后来与海燕结成配偶,生下小鸟,雄的像海燕,雌的像精卫。每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海燕49的儿子便迎着海浪,穿过乌云,在大海上勇敢地飞翔,发出战斗的复仇的呼喊声。精卫的女儿则往来飞翔于西山与大海之间,继续着妈妈填海的工作。东海淹死女娃的地方,因精卫发誓不饮那里的水,这地方就被称为“誓水”。精卫也被叫作“誓鸟”,或“志鸟”“冤禽”“帝女雀”,以表达人们对她的惋惜和同情,以及对她坚强意志和宏大意愿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回味思考:1.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2.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和别人交流交流。50姜太公钓鱼周文王名叫姬昌,是寒冰上的弃儿—后稷的后代,高高的身材,黑黑的皮肤。他曾被商纣王困在羑里,自从被释放回来,他想起儿子伯邑考的惨死和纣王的暴虐无道,决心把他的国家治理好,把诸侯们联合起来,等时机一到,便向纣王兴师问罪,为人民除害。有一次,他梦见天帝穿了一身黑袍,站在令狐津的渡头,一个须眉皓齿的老人站在天帝的身后。天帝呼唤着文王的名字说:“昌,赐给你一个好老师和好帮手,他的名字叫望。”文王赶紧倒身下拜,那个老人也一同倒身下拜,梦就醒来了。因想着梦中的老人,姬昌常常带着随从出去漫游、打猎,希望能在漫游的途中侥幸遇见他日思夜想的大贤。有一次,他又出去打猎。打猎前,他先叫太史编替他卜了一卦。太史编歌吟般地告诉他说:到渭水边上去打猎,51将会有很大的收获。不是螭也不是龙,不是老虎不是熊。得到个贤人是公侯,上天赐你的好帮手。他满心欢喜,遵照着太史编的指示,带领着大队人马,放鹰逐犬,一直走到渭水的蟠溪。在蓊郁的林木深处,有一汪碧绿的水潭,旁边有一位胡须银亮的老者,坐在一束白茅草上,戴着竹编的斗笠,穿着青布衣服,安安静静地在那里钓鱼。车马的喧嚣和人声的嘈杂都没有使他受到惊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