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快板声

本书为“我们的童年”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本书是一部小说,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少女目睹自己的姐姐为革命牺牲后,毅然接力,继续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的成长故事。红军撤离根据地的时候,12岁的宣传员晋心兰被留了下来。为了追赶部队,她随着最后一拨过江的战士,以稚嫩的双脚,开始了艰难的长征,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用快板迎接最后一批走出草地的战士时,她终于和宣传队的姐妹们重逢了。人们发现,经过漫漫征途的洗礼,这个原本爱哭的小宣传员,已然成为一名坚强勇敢的小战士。

第一章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长征路上的快板声/若金之波著—南昌:江西高校.
出版社,2019.1(我们的童年)ISBN978-7-5493-7006-1长…若…儿童小说—中篇小Ⅰ.①Ⅱ.①Ⅲ.①说—中国—当代Ⅳ.①I287.45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第号CIP2018076950出版发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号96编辑电话()079188170591销售电话()079188170198网址wwwj.uacp.com印刷北京虎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开本/787mm×960mm116印张15字数千字99版次年月第版201911年月第次印刷201911书号ISBN978-7-5493-7006-1定价元25.00赣版权登字版权所有-侵0权7-必2究018-368图书若有印装问题,请随时向本社印制部(0791-88513257)退换目录第一章黎明前的枪声/1
第二章革命的引路人/9
第三章单独表演节目/18第四章差点儿掉队/30第五章打了一场遭遇战/41第六章温馨的夜晚/50第七章第一次投入战斗/62第八章悬崖上的“飞鹰”/74第九章夜半歌声/84第十章人比枪高多了/95第十一章掉头就跑的飞机/106CONTENTS第十二章没有麻药的手术/116第十三章最难走的路/126第十四章可敬的连长/137第十五章粮袋里的秘密/149第十六章累死也不拖累战友/162第十七章草地上的炊烟/171第十八章激流中的陷阱/181第十九章一条小鱼的情怀/189第二十章肩膀上的快板声/197第二十一章突如其来的战斗/209第二十二章长长的军礼/220自序写给小读者红军长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在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情势下,在天上有敌机轰炸、地下有敌军追杀的险境中,爬雪山、过草地,同时经受着恶劣的大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据史料记载,在长征的队伍中,既有年过半百的老战士,也有十岁上下的小战士,比如年仅十一岁的宣传兵王新兰、不到十岁的李文模、九岁的向轩,还有一位未满九岁的红军被服厂小战士苏力……他们本应该上学读书,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全社会的关爱,但在那个战争年代,为了翻身得解放,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早早就投入了血与火的革命洪流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牺牲。他们年龄虽小,却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靠着自己稚嫩的双腿,在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帮助下,爬过了雪山、越过了草地,走完了历时两年的万里长征路。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晋心兰,就是以许许多多红军小战士为原型,汲取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浓缩他们在红军队伍里的不凡表现和成长经历,用文学的笔触,集中刻画的一名红军小宣传员的形象。
与其他的长征题材图书不同的是,这部小说没有刻意渲染悲壮的氛围,反而用“快板”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作为一个线索,贯穿始终,体现了年少的革命者乐观向上的革命态度。有国才有家,小说中,心兰、马连长、贾班长等战士的国恨和家仇紧密联系。在长征途中,他们“救国救家亦自救”,充分发扬自立自强的拼搏精神。其他小战士也一样,虽然年少,却为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苦难和牺牲是免不了的,但他们依然互帮互助,迎风歌唱,坚信胜利的到来。
在他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革命的希望和人性的光辉。八十多年过去,长征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新时期更有必要继承和发扬,鼓励当今少年儿童继续奋进。
读这本书的时候,请你想一想,假如你是我们的小主人公,处在那个艰难环境中,是不是也能像她一样,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文艺小兵,逐渐成长为一名勇敢的、不怕牺牲的小战士呢?
我相信,只要你翻开书本,很快就会入迷的。你将收获的,不仅是结识了一群可爱的小战士,不仅是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还有歌声、快板和阅读的乐趣……若金之波2018年9月21日第一章黎明前的枪声年的初春格外寒冷。
1935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天上的一牙冷月,就像被冻僵了似的,畏缩在一片不黑不白的云朵里,那一点点微弱的月光不仅没有照亮大地,反而让一草一木变得更加朦胧了。
在红军宣传队的营房里,宣传员们大多数已经歇息了,只有门外放哨的卫兵手持着钢枪,站在似明似暗的月光下注视着前方。
十二岁的红军宣传员晋心兰,也躺在薄薄的被子里,但她迟迟没有睡着。她在等姐姐晋心桂回来呢。自从参加了红军,当了宣传队的宣传员,她就跟姐姐睡在1
一起。大她三岁的姐姐是宣传队的老队员,不仅能歌善舞,还会编新词———“哥哥做红军,弟弟要同行。不能扛枪杆,就当通信兵。”像这样的歌词,有许多就是姐姐编的。姐姐还和她一起吹笛子,练嗓子,唱革命歌曲,跳舞。在心兰的眼里,能文能舞的漂亮姐姐,就是自己的偶像;而在姐姐的眼里,聪明可爱的妹妹心兰,就是自己的影子。
不久前,有文化的姐姐被抽调到军部保卫局去了。
不过,晚上还会回来跟自己一起睡。今天,心兰按姐姐的要求,又编好了一段新歌词,正迫切地想等姐姐回来给自己打分呢。当然,心兰也有炫耀的成分,她想让姐姐知道,自己也会独立编歌词啦。
姐姐当红军呀,妹妹身后跟。
不能上战场哟,做个宣传兵。
心兰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自己的作品,并小声哼唱着。一直唱到迷迷糊糊的,眼看就要打呼噜了,姐姐这2
才踏着霜露回到了营地。她轻轻地推开房间的门,听见心兰正小声地哼哼着什么,便把脑袋凑过去,认真听了听。
“姐姐当红军呀,妹妹身后跟。不能上战场哟,做个宣传兵。好,唱得真好!”姐姐高兴地笑了起来。
“姐姐,”心兰被惊醒了,一翻身坐起来,“这是我新编的歌曲,我费了好半天的劲儿才编出来的呢。”“不错,有进步。将来扩大红军队伍的时候,你就可以在小姐妹面前唱喽。”姐姐脱下军装,摘掉八角帽,以最快的速度钻进妹妹的被窝里。
“姐,要不要我再唱一遍你听听?”“嘘———”姐姐轻声制止了,“要遵守纪律,按时休息。我今天做了好多事,有点儿困,也要休息了。太晚了,你也睡吧,有话明天再说!”心兰不再说话。姐姐总是这样严肃沉稳的样子,让她又羡慕又有些不服。哼,不就是比我早两年参加红军嘛,开口闭口都是“纪律、纪律”的!不过,听了姐姐的话,她心里还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两人都躺下之3
后,她就忍不住问:“姐姐,你每天晚上都回得早,就今天晚,到底在忙什么呀?”“红军队伍里混进了敌军特务,到处搞破坏哪,”心桂严肃地说,“我们保卫局正在搜捕他们,我负责搜集情报。刚才,我还是被两名战友护送回来的!”“怎么找到那些特务呢?难道他们身上有什么记号不成?”心兰好奇地问。
姐姐忍不住乐了,说道:“虽然他们身上没有记号,但咱们也不是吃白饭的。他们一搞破坏,不就露馅了。”“那,既然他们搞破坏,为什么不当场抓住这些家伙?”心兰抓住姐姐的手,想刨根问底。
“特务也不是饭桶呀,他们都是假扮成俘虏混进红军队伍里来,有组织、有预谋地搞破坏,都是暗地里进行的,不好对付。不过不要怕,相信我们的保卫局战士吧,不会让他们逍遥多久的!”姐姐翻了个身,背对着心兰睡去了。心兰呢,依然面对着姐姐,把一只手搭在姐姐的身上,什么也不想了,直到呼呼睡去。
谁知,刚睡着不久,远处就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打4
破了深夜的宁静,显得特别刺耳。姐妹俩同时被惊醒了。
心兰一把搂住了姐姐的腰,并把头藏在姐姐的手臂下。心桂警觉地抬起头来,听了听,枪声一会儿零乱,一会儿急促;一会儿停,一会儿又响,似乎越来越近了,显然是冲着这里来的。再仔细一听,还夹杂着喊叫声。她推开心兰的手臂,一个翻身跳下床,披上衣服就要冲出门外。
“姐姐!”心兰喊了一声。
“心兰,你躺下,不要动!我出去看看!”心桂叮嘱说。
“姐姐,外面危险,你不要出去!”“不,我现在是红军战士,抓捕特务也是我的责任!”她拉开门,朝外面看了一下。心兰也凑了过去。黑暗中,两位放哨的战士正举起手里的枪,朝着枪声响起的方向,紧张地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砰!”枪声突然在暗中响起,一名战士应声倒下。
5另一名战士还没有来得及还击,又被一枪击中了。
6随即,两个急不可耐的家伙,就在这黎明前的夜幕中,冲到两名战士倒下的地方,显然是想往宣传队驻地扑来。心桂手里没有枪,她急中生智,从身边摸出一根棍子,猛然朝他们面前扔了过去。就听“当啷”一声响,两名特务吓得胡乱打了几枪,掉头就跑。
心桂追了过去,大声喊:“抓特务呀,敌人在这里———”她从牺牲的战士身边拾起枪,朝敌人逃跑的方向放了一枪,但没有打中。两名特务一边逃跑一边回头还击,迅速逃窜到前面的山路上。
心桂继续追击,并不停地拉动枪栓射击,好用枪声为其他战士报信和引路,一直追到通往山顶的路口上。
这里森林茂密,虽然时在深冬,依然密布着冷杉、茶树、翠竹以及一些落叶树木,根本辨不清敌人逃跑的方向,她不得不停下来。身后的脚步声响了起来,是自己的战士赶来了。心桂回过头,大声喊:“同志们,敌人在这里……”就在这时,她的头部被重重地击打了一下,身子慢慢歪了下去。
7第二章革命的引路人在天明以前,心兰一直是躺在红军宣传队队长洪宣的怀里度过的。
门外的枪声响过之后,洪宣来到心兰的房间陪着她。洪宣告诉她,门外新派了岗哨,在天亮之前,不能随便出去。她们全神贯注,仔细聆听着从山中传来的风吹草动。远处,山林间正“呜呜”地刮着风,还不时夹杂着枪声和吆喝声。姐姐很久没有回来,这让心兰非常担心。她不停地跟洪宣打听:“姐姐怎么样了?怎么还不回来睡觉呢?特务抓没抓到呢?”洪宣安慰心兰说,心桂是一名有经验的战士,一定会安全回来的。
直到天亮后,洪宣才带着心兰走出了驻地。眼前的山8
坡,四周已集结了很多战士,将这座山围得水泄不通。她们去打听了一下,知道红军的搜山行动已经结束,击毙了两名特务,抓获了接应他们的同伙。可是,晋心桂同志却不幸牺牲了!
心兰一听,身子一歪,差点跌倒,被洪宣一把抱住了。
“姐姐,”她“哇”的一声哭开了,“我要见姐姐,我要见姐姐!”她挣脱了洪宣,一头扎进战士们中间,朝通往山顶的路上奔去。当洪宣追上她时,她已经跑到姐姐牺牲的地方,看到姐姐躺在地上,被一件白衣覆盖着。心兰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摔到地上就不省人事了……醒来的时候,心兰正躺在自己的床上。洪宣坐在床头,调好米汤准备喂她。她翻过身来,一把抓住洪宣的手,哭着说:“洪队长,我姐姐她牺牲了!洪队长,我姐姐她再也回不来了!”“心桂是我们的好姐妹,我们都为她骄傲!”洪宣擦了一下脸颊上的泪水,拿起勺子搅搅碗里的米汤。“她年龄虽然小,平时看上去是个又秀气又文静的小姑娘,面对残暴的敌9
人却毫不畏惧,勇敢还击,置生死于不顾,真让人感动!”“我再也没有姐姐了!”心兰坐在床边,想着姐姐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心兰一连躺了好几天。
她一直在思念姐姐,为姐姐难过。她的眼前不断浮现起姐姐带着自己参加红军的那一幕幕。姐姐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她的音容笑貌就好像一直在眼前一样。
两年前,十三岁的姐姐就参加了红军,跟着部队转战秦岭—大巴山区。打仗时,就和军医一起护理受伤的战士;不打仗时,就当文艺兵,给战士们表演节目。虽然离家很近,却很久没有得空回家。去年秋天,离家一年多的姐姐突然请假回来了。这时的她,不仅长高了,也更精神了:穿一身蓝灰色军装,衣领上缀着一对红领章;宽大的八角帽上,嵌着一颗鲜红的五角星。本来,姐姐就天生漂亮,皮肤白白净净的,身材细细长长的,细眉毛下的一对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鼻梁高高的,嘴唇微微翘着,从小就是一个人见人夸的美人坯子;再穿上这一身戎装,飒爽英姿,威风凛凛,不仅更漂亮了,也多了一分英武之气!见到妈妈和妹妹,她还敬了个大大的军礼,10然后才拉着她们的手,问寒问暖。短短的两天假期里,她跑出跑进,就像一只快乐的晨鸟儿,活儿不离手,曲儿也不离口:“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心兰像影子一样,跟着朝思暮想的姐姐转来转去,看着姐姐的一举一动,眼馋极了!她抚摸着姐姐的军装不撒手,一个劲儿问长问短;还学唱姐姐口里的革命歌曲,唱着唱着就会了。姐姐把八角帽摘下来,戴在她的头上,她就一直戴着,连晚上睡觉都舍不得摘下来。她甚至想:等姐姐走的时候,我就把八角帽藏起来,留给自己。
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问道:“心兰,你想不想参加红军?”“想!”心兰心中一亮。
不过,那双明亮的眼睛瞬间又暗了下来:“我还小,红军肯定不收我。”“有姐姐呢,我带你去见负责‘扩红’的首长。你认得许多字,会唱歌跳舞,又会吹笛子打快板,肯定能行。不过,你11到时可要好好表现喽。”“是!”心兰学姐姐的口气,回答了一声,还敬了一个军礼,“可是,你说的‘扩红’是什么意思啊?”心兰还是怯怯地问了一句。
“傻丫头,”姐姐笑道,“就是‘扩大红军队伍’呀,我们革命打仗,要不停地吸收群众加入红军呢。”第二天,姐姐就带着她去军部,见到了首长。首长看了一眼又矮又瘦的心兰,并没有立即答应:“你想参加红军?欢迎欢迎!可是,你还没有一杆枪高呢,等等再说吧。”说完,首长背着手,转身走了。
“首长,”姐姐拦住了他,“我妹妹虽然没有枪高,但她跟我一样,会唱歌,会跳舞,还会认字哪,做一个宣传兵是没问题的。”“哦?”首长转回身来,望着心兰,“那你唱一支歌我听听。”心兰刚才还以为没戏了,听到首长要她唱歌,知道还有机会。于是往后退了几步,伸出双手,摆一个舞姿,扭一下腰就跳了起来,就像一个唱川剧的小演员,一边跳一边唱———1213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民友们呀啊,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嗬,还会唱《八月桂花遍地开》,谁教的呀?”首长来兴致了。
“是姐姐。”心兰说道。
“好,那你还会什么?”“会吹笛子。”心桂抢先回答,并从身后抽出一支竹笛,递给心兰。心兰接过笛子吹起来,吹的还是《八月桂花遍地开》。
“嗯,小鬼,你读过几年书啦?”“上过一年私塾,两年红军小学。”14“好,收下你了。”首长笑逐颜开,“那就办个手续,跟着姐姐一起做宣传兵去吧。”心兰兴奋地跟在首长身后,一蹦一跳。
“怎么样?我说你行就是行。”姐姐拉着心兰的手,陪她一起去办手续。
没多久,心兰就穿上了红军装,虽然衣服显得松松垮垮、“绰绰有余”,但心兰总算是一名正式的红军小战士了!
姐姐就是这样领着自己参加红军的,她那么向往革命,一生充满了革命热情,就好像她生是革命的人、死是革命的魂一样。
心兰坐起来,从姐姐的挎包里掏出笛子,吹起《八月桂花遍地开》,这是姐姐吹得最多的曲子。可是,吹着吹着,就吹不下去了,她的手指头一点劲也没有,嘴里也没有吹的力气,眼里全是姐姐的影子,耳朵里也全是姐姐的声音……15第三章单独表演节目心兰在洪队长的照料下,慢慢度过了那些最悲伤的日子。
一个多月过去了,她擦干了眼角的泪水,平复了心灵的创伤,开始走出营房,跟着大姐姐们一起,执行宣传任务去了。
春天的脚步悄悄走来,大巴山下,到处吹着习习暖风。
大地正在解冻,植物渐渐苏醒过来,在背风向阳的土壤上,嫩嫩的草芽已经露出了毛茸茸的脑袋,不甘寂寞的小野花,在草丛间羞答答地绽放,亮出红的、黄的、蓝的、紫的脸蛋,惹得蜂蝶翩翩起舞。就在这时,部队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放弃根据地,西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北上!
16在出发前,部队还组织了水兵营,为强渡嘉陵江做准备。
为了不被敌人的侦察飞机发现,水兵营选择在一个山高林密的山洼间搭建临时的“造船厂”,没日没夜地赶制渡江船只。这个时候红军是最忙碌的。宣传队得到命令,去慰问这些战士,给他们表演节目,提供后勤支援。
“造船厂”离宣传队的营地有十多里路。出发前,队长洪宣征询心兰的意见:“心兰,你感觉怎么样?如果不想去,就留在营房里看家吧。”“不,我也要去给同志们表演。”心兰回答说。
“好,我就说心兰是我们宣传队里一名坚强的文艺战士吧!”洪宣为心兰的变化而感到高兴。
“洪姐,我还准备了快板词,这是我昨天晚上写的。”心兰从枕头底下抽出一张纸来。
“快让我看看。”洪宣接过纸,大声地念道———同志们,加油干,造出小船造大船。
小船坐的是勇士,17大船坐的是好汉。
跨过江去上战场,敌军狗子全完蛋。
万众一心干革命,建设红色新政权……“写得太棒了,一点儿也不比心桂写得差。”洪宣拍拍巴掌,高兴地说。突然,她意识到了什么,赶紧转移话题,面向大家说:“同志们,咱们宣传队,今后又有女秀才啦!”心兰还是叹了口气,接过纸条说:“洪姐,让我再改改,添加一段吧。”水兵营的临时“造船厂”,紧挨着嘉陵江边。水兵营的战士们,一部分人负责从民间收集可以造船的门板、木料,还有铸钉子用的钢铁废品;一部分人负责到深山老林里采伐可以造船的杉木、楠木;还有一部分人则留在这里,挥舞工具制造船只。一时间,山洼间堆满了各种原木和废旧的木板,许多战士变成了临时的木工,把枪立在一边,拿起了木匠工具。
当红军宣传员到达这里时,就见他们挥舞着斧头,高举起锤子,拉响了锯子,早就热火朝天地忙开了,到处响起“叮叮当18当”的声音。
洪队长带着宣传队的战士全部出动,在她的安排下,一部分人支起大锅,给战士们烧水送茶、送水洗脸;一部分人给战士们濯洗汗津津的衣服;一部分人则四散开来,给正在忙碌的战士们唱歌、打快板,送去精神食粮。
在一个比较隐蔽的山坡上,心兰看到许多战士正在发生丁零哐啷地安装一只即将成型的大木船,个个累得满头大汗,而他们的枪,就立在身边不远。她被这些擦得发亮的步枪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蹲在地上抚摸着。虽然当了这么久的宣传兵,天天看见战士们背着枪走来走去,自己却还没有摸过枪呢。她不由得拿起一支,左看右看,还举起来瞄了个准儿。
“小心枪走火啊!”不知是谁朝她喊了一声。
心兰吓了一跳,赶紧把枪扔掉,倒退了好几步;又觉得扔到地上不合适,向前爬几步,把枪拾起来,轻轻立在其他步枪旁边。
她从挎包里抽出笛子,走到忙碌的红军战士面前,准备为他们表演节目。这支笛子是姐姐留下来的遗物,是她从一19个竹器行里买来的,打磨得很光滑,涂上了一层红漆,外表很精致,吹出来的音也非常准,不跑调。
“同志们好!”她站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学其他队员的样子,喊了一声。
但斧头和锯子的交响曲淹没了她那有点腼腆的声音,没有人注意到她。
“同志们辛苦了,”她清了一下嗓子,提高几个分贝,“请大家边工作边听我……”“哐当!”一段木头落地的声音,打断了心兰的话,还是没有人注意她。虽然有人瞥了她一眼,却根本顾不上把她放进眼里,只当她是一个来看热闹的女孩子。
“哼,不理我!”心兰噘了一下嘴巴,弯腰从地上捡起一粒小石子,朝他们扔过去。石子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落在木头上,又向上弹了一下,才掉在地上,发没发声响都不知道。
“不理我拉倒!”心兰有点气馁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但一想起今天自己对洪宣的承诺,心兰又站了起来。记得姐姐曾经说过:在战士面前表演节目,不要看他们的脸,也20不要在乎他们的反应,只管按自己的计划表演就是了,就当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她不再打扰他们的工作,而是直接退到一棵枫香树旁,举起笛子不慌不忙地吹奏起来。吹的是四川民歌《采花》的曲调———正月里摘花无哟花摘,摘花人盼着红哟军来。
三月里桃花红哟似海,四月里红军就哟要来。
七月里稻米黄哟金金,酿好了米酒等哟红军。
九月里菊花黄哟艳艳,红军来了戴他哟胸前……一曲吹罢,战士们仍然忙得满头大汗,没空理睬这位小宣传员。心兰正准备吹下一首曲子,一位正在刨木板的青年战士直起了腰,用袖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朝她招了招手,喊道:“小同志,靠近一点!”21心兰心头一喜———总算有人注意自己了!便轻快地跑了过去,用大家常用的口吻说道:“同志,你好!”“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晋心兰。”“晋心兰,好名字!一听你的声音,就是本地人,吹的也是四川调子,不错不错!不过,我们这些战士都是从鄂豫皖根据地来的,喜欢听《八月桂花遍地开》,那也是根据大别山民歌改编的,你会吹吗?”“我会!”心兰满怀信心地回答。
“弟兄们,”那位红军战士回过头去,招呼其他战友,“大家都累得快不行了吧?我也一样!那就歇一会儿,听听宣传队的小同志给我们吹一段家乡的红歌呀!”“是,马连长!”“是,服从命令!”战士们都停下手里的工作,擦擦汗、洗把脸,说说笑笑围拢过来。他们排着队,从水桶里舀热水喝,然后围住心兰,听她吹曲子。
心兰还是第一次单独面对这么多的战士,心里又紧张又22兴奋。他们总算没有忽视自己!刚参军时表演节目的那份胆怯和不安,早已不存在了,她也算是一个有一年军龄的“老”队员了,只要把笛子横在嘴边,心思全在嘴和指头上,一切担忧和不安也随之散去。很快,一支《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曲子,便从笛孔里飞了出来,飘向四面八方。
这些从大别山转战而来的年轻“老兵”,对家乡的民歌再熟悉不过了,都会唱,都会跳。于是,心兰的笛声刚刚响起,他们就一起拍着巴掌高唱起来:“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啊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这洪亮的歌声在密林中骤然响起,透过树枝的空隙,在山间回荡。心兰呢,收起笛子,轻轻地退到一块石板上,扭动着腰肢,随着大哥哥们的歌声跳起舞来。她一会儿叉着腰,一会儿挥着手,一会儿扭着身,一会儿跳着脚,就像一只轻盈的小皮人,在石头上弹来弹去,舞姿美极了!
看到心兰跳得越来越起劲儿,战士们唱得更欢了,歌声也更加嘹亮了。
“好!”“好!”最后,战士们一起拍着巴掌,为心兰的舞蹈发出一片叫好声。
23“小同志再来一个。”有人喊道。
“晋心兰,除了吹笛子,你还会什么?”那位被称为“马连长”的战士又亲切地问。
“他是我们新成立的水兵营的马连长。”一位战士给心兰介绍说。
“报告连长,我还会打快板呢!”心兰回答说。
“那就再给我们表演一个快板!”心兰伸出一对巴掌,一边拍着巴掌当竹板,一边唱着自己编写的快板词———同志们,不简单,会打仗来会造船。
晚上不歇白天干,造出小船造大船。
小船坐的是勇士,大船坐的是好汉。
跨过江去上战场,敌军狗子全完蛋。
万众一心干革命,24建设红色新政权。
同志们,真精神,好比猛虎胜三分。
放下斧头拿起枪,跨过大江去西征。
首长挥刀带头冲,战士持枪身后跟。
杀尽天下反动派,包括特务害人精。
哪里需要哪里去,解放天下老百姓……“好!”战士们又欢呼起来。
“小同志,你这个快板词是现编的吧?”马连长问道。
“我昨晚写的,写了一晚上呢,写完心里还没底。”心兰腼腆地笑笑。
“写得挺好。那你没有带竹板吗?”“马连长,我、我没有竹板,宣传队的竹板让其他同志拿25去用了。”心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弟兄们,”马连长回头对大家说,“休息时间到此结束,快去干活呀!”战士们马上四散开来,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了。
“心兰,你等一下。”心兰正准备离开时,被马连长叫住了。
马连长从收购来的杂物堆里,抽出一根陈旧的毛竹片,用锯子截成两块,在竹板两头和四面分别刨了几下,让它变得更加光滑,然后用钻子钻了两个眼儿。那动作,又干脆又麻利,没多少工夫,一副小竹板就做成了。
“拿回去找根红线穿起来,就可以用了。”“谢谢马连长!”心兰欢天喜地地接过了马连长专门给自己做的小竹板,并注视一眼这个结实能干的红军指战员,敬了个军礼,蹦蹦跳跳地走了。
26第四章差点儿掉队嘉陵江战役很快就打响了。这是对我军而言至关重要的一战。
嘉陵江河面宽阔,水流湍急,从上至下遍布险滩。站在岸边眺去,碧绿的水面,在急流而下的同时,时时泛起一圈圈巨大的漩涡,就像河神张开的嘴巴,时刻准备吞噬河面上的一切,让人望而却步。下雨天,山洪暴发,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流就像哪吒闹海,翻江倒海,滚滚而来。那层层巨浪向两岸袭来,如同魔鬼的巨手,卷走岸上的一切,毫不留情。如果不是风平浪静的时候,没有人敢下河,也没有人敢驾船出行。
现在,这条古老的嘉陵江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将敌我双方隔开,江东是红军的根据地,江西则是敌人的地盘。
27三月底,一个晴朗的深夜,水兵营赶制的木船被悄悄抬到了江边。早已待命的先头部队,分别登上了木船,在水兵营战士的护送上,悄悄抵达西岸,向对岸的守敌发动了突然袭击,一阵激战之后,夺取了对方的阵地,并一鼓作气向敌占区纵深推进,攻城略地,势如破竹。
随后,在东岸待命的广大红军指战员,随身携带着武器和必备物品,陆续登上了木船,次第跟进。
这次西征,其实就是一次集体大搬家。不仅人要过江,财物也要过江。所以,战士们除了携带枪支,还要携带粮食、被褥和其他军用物品。好在提前做好了精心准备,在几十条木船的护送下,经过几天几夜的全力摆渡,大部分战士和机关、后勤人员终于平安顺利地渡过了嘉陵江。
红军宣传队的队员们,除了携带吹拉弹唱的乐器外,还要带上炒米和褥子,还有自己不想放弃的东西,都会随身带走。
心兰和大姐姐们一样,提前做好了出征的准备。她的乐器,就是姐姐留下来的笛子和马连长为她做的竹28板,装进挎包里,再加上一床又薄又小的被子,卷起来往背上一甩,就可以出征了。
然而,她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就在出发前夕,从军部开会回来的洪宣队长,却给她带回了一则不幸的消息。
洪宣奉命找心兰谈话,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却强打着笑脸。犹豫了半天,她才吞吞吐吐地问:“心兰,你在这里还有亲戚吗?”心兰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回答说:“有,我的姑姑和舅舅都离这里不远。”洪宣点点头,委婉地说:“心兰,这次我们就要大搬家了,不像过去那样,执行一次任务还会回来。到底搬哪里去,谁也说不定。这一路上,我们要翻越许多大山,过很多沼泽地,还要同敌人作战,困难和危险很多。你还这么小,考虑到你可能会吃不消,所以,首长让我找你谈谈,问你有没有信心坚持下去。”“有!洪宣姐,你们能去哪里,我就能去哪里!”心兰挺挺胸膛,坚定地说。
“要是我把你留下来呢?”洪宣试探地问。
29“为什么呀?”心兰急得要哭,“为什么要留下我?
我不!”“我也希望带你一起走。可是,首长的意思,你的家乡就在这里,又有许多亲戚,还是留下来好。再过几年,等我们打回来了,再去接你好不好?”“我不,”心兰背过脸去,伤心地哭起来,“我们姐妹俩都参加红军了,要是把我留下来,那些敌人是不会放过我的。”心兰又转身面向洪宣,请求说:“求求你,洪宣姐,你还是带我一起走吧!”“那,要是到亲戚家里避一避呢?只要小心,不要落到敌人手里就好。”“我不,”心兰伤心地哭着,“求求你,洪宣姐,你还是带我一起走吧!”看到心兰哭得这么伤心,洪宣也叹了口气,说:“好吧,心兰,我再跟首长谈一谈,争取把你一起带走。其实,我也舍不得把你丢在这里呀!”洪宣拍了拍心兰的肩膀,转身走了。
30心兰想着洪宣的话,又难过又担心。她认为,把自己留下来,就等于把自己开除了红军队伍。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才穿上红军装,干得好好的,居然还要被开除,她的心凉透了!
“要是姐姐还活着,她一定会在首长面前替我求情的,一定会的!”想起了姐姐,她更加伤心了。
她不停地哭,抽抽搭搭的。宣传队的姐妹们都过来劝她,为她抱不平,可这件事谁也没有决定权。大家都盼望着洪宣早日从首长那里回来,带来好消息。
然而,直到天黑了,洪宣也没回来。
大家继续等,等到半夜了,洪宣还是没有回来。姐妹们只好回到自己的营房里睡觉了。
心兰躺在自己的床上,心里忐忑不安的,一直望着天花板发呆,根本睡不着觉。她失眠了,直到很晚很晚,才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当她被一个噩梦惊醒时,抬起头一看,天已经大亮了。一种异常的感觉刺激了一下她的神经,她下意识地朝四周看了一眼,睡在身边的同伴已经不见了,被子也31不见了,就连吃饭喝水用的碗和杯子也不见了。她意识到不好,一骨碌跳下地。就在这时,一张纸条在枕头旁边被带了出来,她赶紧抓起来一看,居然是洪宣队长的字迹———心兰妹妹,对不起,我没有说服首长。首长考虑到这次西征要经过千难万险,一些年老的、年幼的和生病的同志,不宜跟随大家一起出发,所以没有同意带上你,还专门列了一大串留守人员的名单,其中就有你。如果我们带你走,就是违反军令。本来,我是打算护送你回家的,但我们刚才接到通知,黎明前必须赶到江边待命。
看到你睡着了,就没有叫醒你。妹妹,不要难过,见到字条后,立即回到家乡躲起来,好好活着。不要在这里耽误太久,因为敌人会随时赶来。听姐姐的,只要你真心革命,在哪里战斗都一样。
匆匆留言,革命胜利的时候再见!
红军万岁!
革命万岁!
心兰看完了字条,号啕了一声,朝门外跑去。外面32仍然是空荡荡的,过去那些晃来晃去的人影,已经不见了。她又朝各个营房跑去,但每一间营房都是空荡荡的。她再也抑制不住,放声痛哭起来,狠狠地捶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悔恨自己不该睡着了。
她惊慌失措地回到自己的营房,坐在床边哭泣。这时的感受,就像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孤儿,悲伤而无助;又像一个落入荒岛的游客,孤独而又恐惧。她望着门外不停地抽泣。
哭了许多,她才发现手里还捏着那张字条。她低下头,重新展开看了一遍。突然,她睁大了眼睛,因为她发现字条的背后还写着几行小字:心兰,要是你真舍不得离开红军,就追上来吧。到江边去,不管是哪条船,争取挤上去。跟着自己的队伍一起走,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一定会重逢!
真是一语唤醒梦中人。心兰顿感精神一振,她赶紧把纸条塞进包里,穿好衣服,打好绑腿,把装有笛子和竹板的挎包斜挎在肩上,又把薄薄的小被子卷起来捆好,背在身上,不顾一切地朝嘉陵江边奔去。
33红军营地里,到处都是空荡荡的。她放弃了比较好走的山路,抄近路顺着陡峭的山坡往下滑,好几次是坐在地上滑下去的。站在一座山岭上,朝嘉陵江边望去,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几十条大船正劈波斩浪,来回穿梭,运送江东的战士和机关人员过江。渡江行动明显已经接近了尾声,因为站在江东待发的队伍,已没有了过去几天人山人海的场景,只剩下殿后的部队,人数也不多了。而嘉陵江的西岸,过了江的战士们正朝着山上匍匐攀登,到处是红军战士在树林中隐蔽穿行的身影。轰隆隆的枪炮声从不远处一阵阵传来,说明许多地区正在发生激烈的战斗。红军同国民党武装的争夺战,已经进行了若干天,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
心兰加快了下山的步伐。她继续在山林间往下滑行,哪里有捷径,就往哪里走。摔倒了,就爬起来;掉进刺藤里,就钻出来,手背划开了,衣服挂破了,也顾不得了。站在山上看大江,好像近在咫尺,然而真正要赶到江边,却要走很长的路。她爬着,跑着,喘息着,咳嗽着,翻过一道小山岭,跳下一道道山崖,不顾一切地奔了34下去。
当最后一批红军登上了两只大木船时,心兰也刚好赶到了江边。
“同志,等等我!同志,等等我!”她一边挥手,一边朝大船飞奔。
离她最近的那只船停了,一位首长模样的战士朝她喊:“喂,你是哪个部队的?”心兰喘着大气回答:“我是红军宣传队的。”“红军宣传队的同志早就过江了,机关的同志也都转移走了,你是追不上他们的。小同志,我劝你留下来吧,快去跟地下党的同志接头,他们会安排你的。”“不,我就是要跟你们一起走!”心兰“呜”的一声哭开来,一口气扑到船边,扒住船帮子就想往上爬。
“不行,我们是断后部队,是为了阻击追上来的敌人才留到最后的。马上就要打大仗,你一个哭哭啼啼的小女孩,怎么能行?会拖我们后腿的!”“我保证不拖你们的后腿!”她的两只脚不停地往上蹬,可是,蹬一下就滑下来,根本爬不上去。
3536“那位小同志,是晋心兰吗?”正在僵持时,从另一只停靠的木船上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这声音多么熟悉呀!心兰扭头一看,站在船上的那位红军战士,不就是水兵营的马连长吗?心兰松开手,扭身奔了过去,大声喊:“马连长,是我!马连长,等等我,等等我!”“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有走啊?”马连长问。
“我、我、我掉队了,跟同志们失散了。”心兰没有说实话。
“快上船吧!”马连长伸手将心兰拉上自己的船,“我们可是最后一批走的,你差点儿就赶不上了。快蹲下……出发!”几名战士奋力划着桨,木船便冲上波涛翻滚的河面,向对岸驶去。
“谢谢……”心兰蹲在船角上,委屈的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哗哗地滚落一地。
37第五章打了一场遭遇战马连长带着心兰和红军队伍到达对岸后,立即下令向大山深处行进。大家背好武器,跟之前过江的战士会合,像一只只归山的老虎一样,爬上山坡,眨眼之间就消失在茂密的森林里。
马连长举起望远镜,回头向根据地方向观察了一眼,然后拉着心兰,也一头扎进了大山。翻过了低矮的山岭,耸立在面前的是一座陡峭的山峰,这丝毫没有影响战士们的进度,他们又把自己变成了善于爬山的兔子,如履平地,“噌噌噌”冲了上去。心兰跟在战士们后面,为了不掉队,也使出平生最大的力气,手脚并用,奋力攀登。好在她的个头不高,又讲究方法,双手不停地38抓住前边的野草树枝,使劲一拉,为两腿助力。
新的山峰又耸立在大家面前,就像一堵石头墙,一个人根本没法攀上去。几位战士立刻搭起了人梯。
“小黑脸!”马连长喊了一声。
“是!”肩上挂着绳索的那位战士,早已领会连长的意思,答应一声就挤了进来,踩在人梯上,爬了上去。他一纵身跳下地,凭着山猪一样结实的身体,抓住小树苗往上蹿,一路放开绳索,直到把绳子拴在山顶的大树下。
“上!”一声令下,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抓住绳索,蹬上石墙往上爬。他们个个是训练有素的战士,攀登这样的悬崖,肯定不止一次了。虽然心兰是第一次拉着绳索攀爬山崖,但她也像一名富有经验的老战士,照老兵们的样子,两脚蹬在石头上,双手不停地往上捯绳子,还被后面的战士不时地推几把,也顺利地到达了峰顶。
接下来,又要穿过相对平缓的山地。战士们并没有歇口气的打算,继续保持急行军的速度,向前挺进。心39兰尽管累得满头大汗,但一声不吭。她知道,只要叫一声苦,就会影响大家的情绪,也会影响自己的命运。她咬着牙跟上去,哪怕累死也毫无怨言。
但她到底还是没有跟上战士们的脚步,开始慢慢落后了。好几次,她脚底一绊,摔倒在地,甚至向山坡滑了下去。她马上爬起来,紧紧跟上前去。她明白,自己的体力根本不能同这些战士相比。
“心兰,坚持不住了吧?”马连长突然来到她的身边,拉起了她的手,一起前进。
“马连长,我还行,我决不拖同志们的后腿。”心兰望了一眼连长,眼里分明噙着眼花。
马连长笑了一下,道:“好样的,你有这种精神就配当一名红军!”他蹲在她的面前,“来,小妹妹,爬到我的背上来。”“不,”她知道马连长是要背着自己前进,“马连长,我真的还行!”“还是爬上来吧,追上前面的战士,你再下来自己走。这是命令!”马连长不由分说。
40心兰只好趴在连长的背上,双手搭住他的肩膀,顿时就有了“靠山”的感觉。这副肩膀是那么坚实和宽阔,一双长腿健步如飞,脚踏在山坡上,就像走在平地上。
“沙沙沙”,随着脚步声不停响起,心兰就见自己随着连长一道,一个劲儿往山上蹿,耳边还“呼呼”响起风声。
一口气,他们就追上了最前面的战士。
“连长,我来驮一下这位小同志。”一名战士跑了过来。
马连长见他肩上挂着枪,背上还背着粮袋,拒绝了:“不用了,我没事!”大家继续按提前设计好的路线,紧张有序地向前开进。
突然,前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子弹掠过头顶上的树枝,“嚓嚓嚓”,打得树叶纷纷落地。战士们本能地就地卧倒,并迅速取出背上的枪,拉开枪栓做好战斗准备。
马连长在卧倒的同时,一把将心兰拉下来,用手臂护住。
“什么情况?”马连长低声问。
“连长,发现了敌人!”前面的战士喊。
41“打!”马连长一声令下,红军的枪声便“噼噼啪啪”一齐响了起来。马连长示意心兰别动,自己匍匐前进,几步就爬到前方,抬头观察了一眼,原来是一小股敌军,大概是从战场上败下来的,从对面山上抄了过来,没想到在这里同红军遇上了,慌乱之间举枪射击。马连长看到对方人数不多,决定迅速结束战斗,在压住对方火力之后,果断下令:“冲过去,消灭他们!”“冲啊!”在马连长的带头上,大家高喊着口号,一起冲了上去。在机枪的火力压制下,对方纷纷倒下。
枪声骤然停了起来。
心兰第一次近距离地听到这刺耳的机枪声,禁不住捂起了耳朵,蹲在了地上。当枪声停下来之后,她也冲了上去,就见战士们已经说说笑笑地回来了,手里还端着新缴来的长短枪。除了枪,还缴获了一匹枣红色的战马。
“弟兄们,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小意思,还没有过够瘾就结束了。我们接着前进,在指定时间与地点同咱们的队伍会合。”连长爽朗地说笑道。
42他回头四处找了一下,喊道:“晋心兰,骑到马上去!”心兰却跑到那名叫“小黑脸”的小战士身边,从他手里夺下一支刚缴获的步枪,看了看,摸了摸,道:“给我吧,下次我也参加战斗!”“得了吧,你还没有枪高。”“小黑脸”又把枪抢了回去。
“你也不比枪高多少!”“你是宣传兵,还不是战士。”“不,宣传兵也是战士,自从穿上红军装,我就是战士!首长说的!”心兰朝她喊道。
“那你会打枪吗?”“我……”心兰没词了。
“哈哈,不会打枪也没关系,等空闲了,我们教你。”马连长走了过来,“心兰,上马!”“让他骑吧,”心兰赌气地指着“小黑脸”,“他长得又矮又瘦,跑半天路差点儿要累死了!”“我才不累呢,”“小黑脸”争辩说,“小菜一碟!”43“还是心兰骑吧!你是一位小战士,第一次参加急行军,敌人很同情你,专门送来了一匹马,你怎么好意思让他们失望呢?骑吧!”连长说。
“连长,我不碍事,就是腿劲儿小了一点儿,把马让给有需要的同志骑吧。”马连长嘿嘿笑了,道:“到底是从宣传队来的兵,会说话,有觉悟!那就让马驮枪,你跟在这匹马的后面,抓住它的尾巴上山。如果还不行,再向我报告,不许隐瞒啊!”“是!”心兰愉快地敬了一个军礼。
前面的山,更大更陡峭了,每一座山都像一架梯子,斜立在面前。幸亏山上长满了灌木林,战士们弯下腰,抓住上面的树枝,腿一蹬就上去了。那匹枣红马也累了,鼻尖上湿漉漉的,冒着热气,一边喷着鼻子,一边拱腰蹬腿往上蹦。心兰抓住马尾巴,被拖着上山,省劲多了。枣红马是个倔强的家伙,越是难登的山,越是使劲蹬;越是陡峭的坡,越是走得快,就算身子竖得像挂在墙上,也绝不后退半步。每走一步,钉着铁掌的四只蹄,就44深深地嵌进泥土里;每走一步,就得喘息一下,但速度却一点儿也不落于人后。
终于爬到山顶上了。大家站在一起四处瞭望。四面全是大山,更高更陡的山就在眼前不远。不过,深深的密林已经不见了,山越高,就越光秃。而在那些更高更陡的雪山上,则是白茫茫的一片,就像戴上了一顶洁白的孝子帽。远处的山下,依然是轰隆隆的枪炮声,惊天动地,不绝于耳。红军仍然正在各个战场上跟敌人交火,浓浓的黑烟弥漫开来,喊杀声也不时地响起。
“弟兄们,听到没有?”马连长指着四周说,“我们的部队正同敌人展开激战。这次西征是个大规模的战役,目标很多,下一步可能还要攻打县城和城市。你们看,每一座山上都有我们的人。我们要争取在天黑之前,到达指定的位置。”然后,他看了一眼心兰,问:“心兰妹妹,你这会儿累了吧?”“我不累!”心兰挺直自己的身板说。
“好样的!不过,不累是假的。不必担心,下面的路45就好走多了。跟大家一起加油!出发!”战士们立即分开脚下的丛林,朝山下探去。
46第六章温馨的夜晚接下来的路,果然好走多了,不再往陡峭的山峰上攀登,而是从山腰间横穿而过。前方的将士已经踏出了一条清晰的小路,然后他们继续以跑步前进的速度行进。
天黑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一座坍塌的山神庙附近,在那里休息待命。大家以破庙为圆心,三五人为一组,背靠背席地而坐,仍然抱着枪。马连长安排警戒,并交代联络上级的工作,还专门指派一名战士负责喂马。
连早饭都没有吃过的心兰,经过一天的跋涉,已经累得快不行了。她靠在破败的土墙上,抹了抹脸上的汗,喘息了好半天,才安定下来。看到大家正在休息,她47忽然想起了什么,立即从挎包里取出竹板,轻轻地敲起来,对大家说:“同志们,大哥哥们,你们累了,我给你们说个快板好不好?”“好哇,我们差点儿忘记了心兰是红军宣传队的演员,以后想欣赏节目就可以随叫随到喽。”“欢迎晋心兰同志给我们表演节目!”不知由谁喊了一声,大家便鼓起掌来。
心兰受到了鼓励,一边敲着竹板,一边尽力地表演起来———同志们,听我说,让我唱段《纪律歌》———行动听命令,不得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财物,不可拿分文;48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劳苦的群众,个个尽相亲。
同志们,请记清———出发与宿营,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失要赔银;便溺找厕所,不搜俘虏身。
心兰一边打着竹板,一边在战士中间穿行。这似乎是所有宣传队员的经验:虽然与战士们面对面交流,有时会很拘谨和害羞,但是,一旦开始表演,就像进入了无人的世界,没有束缚,也没有担心;不再饥饿,也不再劳累,思想和意识全集中于一字一句、一举一动。
4950“我说晋心兰同志,这首《红军纪律歌》,我们都会唱;你就现编一个快板,说我们听听呗。”竹板刚停下来,一名战士就提议说。
心兰扭头看去,竟然又是那个“小黑脸”。“显然,他这是想刁难我!”心兰心里想着,也不搭腔,暗中开动了脑子。她的姐姐晋心桂就有这种本领,看到什么就能现编一段歌词;队长洪宣和其他许多队员也都有这种本领,看见什么就说起什么,这让她羡慕。她也不甘落后,经常暗地里磨炼现编现唱的本领。现在,看到“小黑脸”要将自己的军,她一边轻轻敲着竹板,一边构思。可是,她看了看大家,又看了看天空,还是没有编好词儿。小竹板在她手上不停地响着,就是没有结果。
她开始有点儿紧张了。
一位长得白白净净的战士站起来说:“小妹妹,我来起个头吧。”他举起右手,做了个打竹板的样子,嘴巴“吧吧”响着,眼睛不停地转动,突然就说开了———51小妹妹,别担心,红军哥哥说你听:天上星星亮晶晶,就像你的大眼睛。
星星闪闪放光辉,眼睛闪闪有光明。
天下姐妹是一家,大家都来当红军,当红军!
在“小白脸”哥哥的启发下,心兰的竹板声忽然响亮起来,她终于有词儿了———同志们,急行军,翻过大山来宿营。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