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心理学上,我们常常会提到桑代克、斯金纳、布鲁纳这些人物。其实,除了他们之外,在教学心理学领域还有一位堪称大师的人物,也为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罗伯特·加涅(Robert Mills Gagné,1916-2002)。正是他第一次将学习与教学相沟通,建立了新的心理学分支——教学心理学。而且他博采众家之长,调和了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学派与认知心理学派之间的矛盾,“你可以看到他站在心理学的十字路口,完成了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过渡”①。美国教育领域的专家也曾这样评价加涅:“加涅的思想影响着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学校与非学校领域。今天我们惊叹于计算机技术给学习与教学带来的巨大影响,但我认为加涅的思想对于学习和教学领域的贡献几乎可以与计算机相媲美。”② 加涅思想的魅力究竟何在?为什么美国人会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呢?首先,加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打破学科的界限,改变了我们一贯对于知识与技能的看法,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划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类。可以说现如今任何科目的内容基本上都逃不开这五种类型,这样就为我们学科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依据,而且我们也不会再为教学中到底应该是传授知识还是发展能力争论不休,因为只要能够习得这五种学习结果,知识、能力、情感也就都习得了。 其次是关于学习的层级。我们都知道学习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却不知为什么应该要这样,加涅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指出了原因。其指出人类的智慧是累积的结果,新的知识技能的获得必须以下位的知识技能的获得为先决条件,如果较低层次的学习没有完成,那么学习者在进行新的更高级学习时困难重重。而且他还给智慧技能的内部做了层级的划分,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从低到高,后一种技能的获得需要以前一种技能的获得为基础。 另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加涅不仅将复杂的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还指出了每类学习的获得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包括学习者自身的条件以及外界环境所提供的条件。这样就为人们如何获得每一类知识与技能指明了方向。 最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加涅以其学习理论为基础,将其与教学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指导教师教学设计的方法体系。他提出了如何根据五种学习结果类型制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提出了如何根据学习的层级关系进行学习任务分析,进而确定教学序列的方法;此外,他还提出了如何根据学习的内外条件、学习的内部过程以及学习者的情况安排教学事件;如何根据事先确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反馈来检验教学是否有效。这也就是著名的加涅九步教学法。 这就是加涅,他通过教学设计建立起沟通学习与教学的桥梁,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设计融合为一个整体,在学校教学、军事训练、企业培训等多个领域的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恰恰也是为什么至今“加涅的学习与教学论依然是美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的原因。① 虽然加涅在教育心理学与教学领域作出了如此大的成就,但是他的思想在我国的影响并不大。20世纪80年代,其思想才进入我国。后来直到1999年,皮连生组织翻译加涅的两本核心著作《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The Conditions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1985)、《教学设计原理》(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1992)的出版才开始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但仅仅是在学术界,也仅仅是停留在介绍思想的层面,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几乎很少了解这位教育心理学家。 所以本书希望通过以较为通俗的语言对加涅主要思想给予介绍,使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能够了解到这位教育心理学家思想的光辉之处,并能从他的理论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