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书名:学生课堂学习中的108个怎么办作者:《学生课堂学习中的108个怎么办》编写组出版社: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0-02ISBN:978-7-5100-1595-3前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能不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者说学生能不能学习好,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根本。然而,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学习中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会有一些问题困扰着学生们。这些问题不管大小都会对学生们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妨碍他们的学习进程,降低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中小学生比较常见的学习问题,有厌学问题、偏科问题、学习坚持性问题、粗心马虎问题、预习与复习问题、作业问题、时间管理问题、阅读问题,还有一些专业课程的问题,等等。在面对自己遇到的难题时,大多数学生都会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花费时间太多而让宝贵的时间从指缝间溜走。更有部分学生在困境之中,不知所措,以致陷入无奈地沉思:怎么办?问题耽误了时间,问题得不到解决,这都会给学生造成负担,以致影响学习的质量。课堂是吸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主渠道,宝贵的光阴是在教室里度过,一年中有9个月是在课堂学习,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基本上产生于课堂。因此,在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首当其冲。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就好比过河时登上了船。等不到船时,我们急不可耐;船到来时,一切都变的如此简单。本书通过深入浅出地分析,提出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迫切需要解答的108个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解决的途径。可谓一艘久盼而来的“独木舟”,搭载着匆匆赶来前往彼岸的每一位学子。书中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法,不仅让学生摆脱了学习中的艰难困境,而且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如何养成好的学习态度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科学家丁肇中用6年时间读完了别人10年的课程,最后终于发现了“J粒子”,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学金的华人。当被问及如此刻苦会不会觉得累时,他回答:“一点儿也不,没有任何人强迫我这样做。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那么,作为学生如何自培养学习兴趣?一、积极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一位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他作了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地理!”重复几遍之后,他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二、从小目标开始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三、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四、培养自我成功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五、把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么?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二是能修正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七、不断地提问题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你可问:“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现的?”、“怎样证明它的结论是对的?”、“它的公式是什么?”等等。八、激发学习兴趣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一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例如你想象某个电影非常好看才促使你去看,假如你事先想象这个电影不好看,那么你一定不去看。你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可以顺利进入大学,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个人创造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想像会帮你成功。对数学不感兴趣怎么办?数学的学科特点:难度大、枯燥、重逻辑,一般较难形成直接的兴趣。然而学习数学最关键的是激发兴趣,并且还要能够令兴趣持续和向更高层次升华,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我们给出以下几点意见:一、丰富学习活动学习数学,不能局限于记定理、背公式、做作业的小圈子里,也不能与实际情况相脱节,把那些当做全无感情的字母、数字、图形的大杂烩。而是应当开阔思路和视野,真正认识到数学是密切联系现实的学问,其应用十分广泛,可谓是一种集逻辑美和形式美于一体的,富有思想方法的神奇宝矿。二、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三、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四、体会成功的快乐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也可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浓厚的兴趣会推动我们不断向数学的高峰靠近,不断迈向成功的过程,又会使我们对数学增添新的兴趣。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一旦形成,我们就不仅可以享受更多成功的机会,并且会使我们对数学的兴趣日益浓厚。一道题目的奇思妙解,一种思路的豁然贯通,无论是源于长年累月的刻苦求索,还是源于瞬息一闪的智慧火花,都能够带给我们刻骨铭心的喜悦。五、树立学习目标目标是学习的向导,只有树立了目标,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努力地去实现它、超越它,每一次实现和超越都会为下一步的迈出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无论是学习数学还是学习其他学科,树立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六、多练习学术界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即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们都知道,体操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数学当然也不例外了。一位知名数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的学习好比入山采宝,而不练习则好比入宝山却空手而归。”练习的概念是广泛的,我们平常做习题是最常见的练习。但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读、说、想、算等这些经常性的动口、动脑和动手是更广泛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另外,做习题也不能满足于可以根据公式算对答案,而是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有意识地训练解题思路,还要思考“还能怎样做”,来积累解题的经验,并且经过对比,看看到底哪种方法更合理,从而提高解题的技能和技巧。对英语不感兴趣怎么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首先要有兴趣并努力发展这一兴趣。如果你对英语没有兴趣,那就不会有持续的干劲和动力,英语学习将很难坚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对英语有了兴趣并努力地发展这一兴趣,那么,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去做,带着强烈的欲望去读英语,听英语,说英语,写英语。你就会主动地找人去练英语,找一切可以提高你英语的机会去提高你的英语水平。不知不觉中你的英语就会提高。不知不觉中你就把英语学会了。所以“兴趣”对学好英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尽管知道兴趣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有意识、有步骤地去培养和发展自己对英语的兴趣。那么,应如何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呢?一、发现和挖掘兴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兴趣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条件。例如如果对对小说很感兴趣,就大量阅读英文小说。在英文小说中不仅能掌握大量的词汇、各种各样的语法规则,而且对英国人的生活、文化、习俗也会有深刻的了解。因为对小说感性,所以在阅读时,根本没注意自己正在学习英语,只是努力地读进去。再比如对电影感兴趣,就看大量的英文电影。因为是在兴趣的驱使下做这些事情的,所以做得特别投入,大脑积极地工作,无意识的记忆效果最佳。一个人如果能够准确界定自己的兴趣、所爱在什么地方——特别是这个兴趣与一个长远的目标相结合,那么他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很简单了。喜欢电影就看英语的,爱看小说就读英语的,热衷于广播就听英语的……只要通过英语这个媒体做喜爱的事,就完全可以走向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二、兴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两个人在一起谈如何学会游泳,谈一会儿就烦了。但是,如果他们能到水里体会一下游泳的感觉,并努力地去学着游,他们就会渐渐爱上这项运动,一旦爱上了这件事,即使不让他去做,他也非要做。兴趣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你对一种事物的热爱在实际运用中产生,并变得越来越深。如果在学英语的过程中,你能够尽早地尝试使用所学的英语的快感,那么你学习英语的兴趣将日益增加。具体地说,就是你一开始学英语就要找机会来用英语。比如说,你刚开始学英语,就去找“老外”聊天,很快就学会口语了。还有,你想提高听力水平,恰巧你喜欢听新闻。那么,如果你坚持每天听英语的新闻,很快就会把听力提高上去。和热爱英语的人在一起“爱”是可以相互传递的。如果一个人对英语充满了热爱与激情,与他在一起的你对英语也自然而然就产生喜爱。三、树立目标做事想要成功,就必须树立目标。一旦有了目标,你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好英语。长远的目标应该把学英语同民族的强大、祖国的发展联在一起,同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联在一起。当然,还应该有无数的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是通过一个英语考试,为了考试而拼命学习英语。短期目标也可以是去世界上任何一个英语国家求学,在出国留学之前,你也要下功夫学习英语。短期目标还可以到世界上各个地方去旅游,找到一份更令人满意的工作。比如成龙,因为会英语,他不仅可以在中国拍电影,还可以到英语世界去拍,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更加缤纷的世界。因此,一个人如果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想象,看到自己学好英语之后的灿烂的未来,即使他学习英语有挫折,也会坚持不懈地学下去,直到学好为止。四、投资增加兴趣例如对美术作品很感兴趣,就买很多艺术品,对它们的爱就越深,因为这样才有机会真正深入到喜爱的东西中去:“陷得越深,爱得越深”。如果你喜欢听英文歌曲,那就去买磁带、CD,你的兴趣会随着欣赏不同的音乐而增长。如果你喜欢英语,你就要买各种各样的英文书籍,各种各样的英语磁带,各种各样的英语报纸杂志,你还要参加不同的培训班,这些投资会使你找到英语的趣味性,并使你发现英语给你带来的奇妙世界。当你体味到英语内在的趣味之后,进入英语语言所带来的信息世界,你的英语学习的兴趣自然会提高。出现了厌学情绪怎么办?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但是在学校进行专门学习,接受专门教育,却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在这十几年的学习时间里,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学习是一件乐事,因而越学越想学;有的却觉得学习十分枯燥,因而产生厌学情绪。那么怎样使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学习充满无限乐趣呢?以上两种不同情绪的产生,有各自不同的原因和基础。乐学者一般学习比较顺利,遇到困难能很快克服,从而使人产生成功的喜悦;更有强者,对待学习中的困难有一股拼劲,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在征服困难的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快乐和成功感。这些人往往是学业上的成功者。可是也有一些人对于学习上的困难有畏惧心理,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终于到了跟不上集体水平的地步,因而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人对长期而反复地做相同的事感到乏味,没有新鲜感,将学习、写作业也列入其中;从客观上讲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或考试、升学压力大,作业负担重也是原因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消极的厌学情绪呢?一、要清除畏难情绪要知道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首先要立足于自己多动脑筋,当觉得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的时候,可以向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当你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尝试到成功的体验时,你就不再会认为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了。要从心里拒绝那种“我是差生,我根本就无法进步”的心理错觉,因为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相差不大,没有谁会比你强多少。你们的区别是:他们相对比较自信而已。事实上你也可以做到。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是一个老师眼中的差生,但是最后,他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二、要培养学习兴趣兴趣主要是靠培养而产生的。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心是知识的萌芽。”这种好奇心可以发展成为求知欲望,有了求知的欲望,就不再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了。可以将学习与自己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调查表明,很多厌学的学生,他们一无特长,二成绩也差,有的只是一些不良习惯,如经常上网玩游戏。三、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习是自己的事,是为了让自己能在将来的社会中生存。世界向前迈进,社会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和未来世界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知识是无法适应社会的,更不用说发展社会了。当然,对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靠以上方法可能无法取得效果,就必须尽早请心理医生诊断,利用医学手段来治疗厌学症。对患有厌学症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偏科怎么办?偏科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先不说偏才难成天才,就是考试时,你的成绩总会被最差的那一科拖后腿。听说过:“木桶定律”吗?木桶盛水的多少关键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说,要想更优秀,就必须把最差的科目提上去。解决偏科现象的首要措施就是培养自信和毅力。方法很简单,就是有意识地在弱项科目上多投入学习的时间。尤其是复习时,一定要重视老师课内的训练。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不宜去钻难题。假如你的弱项科目是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文史类科目,则需把时间放在基础的记忆部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牢记那些老师要求背诵掌握的内容,如背诵名句、古诗文、外语词汇、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年代等。假如弱项科目为数理化,则应当多做简答题和基础题,把这类题目的正确率提上去。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见成效。还有就是平常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自己产生偏科的倾向。而那些已经存在偏科现象的同学,也不必过多烦恼,只要你有决心改变这种现象,并付诸行动,就一定可以改变。除此之外,我们还总结出一套直观的解决偏科的方法:一、时间上从短到长凡是不擅长的学科,大都是不感兴趣的。因此,如果一开始便让自己在差的科目上投入大量时间,必然会倍增烦躁与厌倦。正确的方法是按照学习目的制定出一份时间表。比如今天只复习某一科的某一小节,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在这半小时里踏踏实实地把这一小节搞定了,就改学别的科目。时间一长,对差科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了。还可以将差的科目夹在强的科目中学,时间同样不要太长,以避免枯燥无味的学习。二、做题从简单的入手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不要一上去就选那些太难的习题做。因为你自己在这个科目上基础差,所以做难题只会浪费时间,对自己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帮助,只能摧毁自己的自信心。正确的方法是从简单一些的习题入手,牢牢掌握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在确保自己对简单的题目已完全掌握后,再适当提高题目难度。三、找出差中之差即使是对于差的学科,你也并不是所有问题都一无所知,有些问题还是略知一二的,真正拖累你的是这个科目中某一点或两点。如果你能把这个差中之差找出来,来一个强化或突击性的训练,就可以在短时间里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四、自我摸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你觉得对差的科目仍然心里没底,不知学得如何,这时候你可以找一份试卷来,像真正考试那样做一遍,做完后对着答案自己打分。也可以请一个家庭教师来,让他帮助你把这段时间的所学加以整理,然后考一考你学得怎么样。如果你考得不差,那么你就应该有信心了,你的差科现在已经不差了。五、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反复强调“偏科”,学生自己会不断强化这个概念,认定“这个学科我是学不好了”。这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了。在出现偏科的时候,要不断暗示自己:加油,我一定能行!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贪多。渐渐从心理上觉得“我在这门学科上也有过人之处”。即使这门科目已经很差了,也不要和其他的同学比,把自己当成下次超越的对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