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幽默小小说精选

本书从浩瀚如烟的世界小小说中,精选了国外作者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幽默小小说,向广大青少年读者展示了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小小说宝库。

第一章
版权信息
书名:世界幽默小小说精选
作者:《世界幽默小小说精选》编写组
出版社: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03
ISBN:978-7-5100-1512-0
前言
微型小说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它篇幅短,文字少,情节简短,手法明快,而且灵活多变,反映社会生活敏锐而及时,信息量多而快;它将小说与社会,小说与现实关系拉得很近,富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微型小说的艺术手法很重要,不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想要写出脍炙人口的微型小说是不可能的,一篇好的微型小说要富有哲理性。它要求作家具有极其敏锐的洞察能力,细心捕捉每一个能反映日常生活的精彩瞬间。
语言是微型小说的第一要素。但凡遣词造句、叙述的角度、字里行间的感情色彩以及语调、行文的节奏、修辞的手法等,作家都应以自己的习惯去认真对待。这些将反映作家的个性、气质、文学修养、美学趣味,代表作家的语言风格。
本书精选了世界各国多位作家的100多篇幽默小说的佳作,当中还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书不但能使你欣赏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最精美的幽默小说艺术,而且几乎每一篇都能使你在笑声中一气读完。
由于编者的学识和水平有限,本书在编辑过程中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好朋友
[美国]马克·吐温
约翰在街上碰到他的好朋友麦克,便对他说:“唉,我遇到了一件很麻烦的事。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什么事?我们是好朋友嘛,你有什么麻烦事就该对朋友说。也许我能帮你想想办法。”
“我发现我正处在热恋之中。”
“这是好事啊,你怎么会觉得麻烦呢?”麦克不解地问。
“我同时爱上了两个姑娘,她们一个长得很漂亮,但没钱;另一个长得不漂亮,却很有钱。你看我应该跟谁好呢?”
“当然是那个长得漂亮的。这年头。钱算得了什么!”麦克坚决地回答道;
“对!”约翰说道:“谢谢你的好主意,再见。”说完转身就走。
“等一下,约翰,”麦克叫住他,“你能不能把那位有钱姑娘的住址告诉我?”约翰突然明白了他朋友的用心。
新型的农村副业
[美国]马克·吐温
“嘟,啷,啷——啷!”
开汽车的人谨慎地以每小时二十千米的速度,沿着农村公路行驶着,注意那些靠路边的农舍,他放慢速度,响了三次喇叭。立刻一阵蜂拥,有几百只母鸡从门口跑出来,它们跟在鸭子后面,刚巧来到汽车路上。赶快急刹车,但已经来不及了。车子滑过去,无法停住,已经在蜂拥的鸡群中冲出一条血路——鸭子停住,又逃回去了,轧死几只母鸡。车主人心里很不安,把车开到路边,然后出了车厢。一个非常愤怒的老人从农舍里跑出来。后面跟着一个傻乎乎的大约十四岁的少年。老人看到这个情景:两只鸡死了躺在路上,还有一只鸡轧坏了翅膀躺在尘埃里。
“一个人该这样子闯过别人的门口吗?”他吼道。他穿过马路,拾起那只被轧坏翅膀的鸡,气冲冲地一把拧断了它的脖子,然后转身冲着那个谋杀者,好像要再找几个脖子来拧断似的。
“为什么你不鸣响喇叭?”他质问。
“我做了,”车主人低声地说,“响了三次。”
老人回过头来问傻小子:“你听到了吗?”他用愤怒的语气问道。那个男孩子摇摇头,好像因为有人竟然压死了鸡还来扯谎,而感到很难过似的。
“我要问你的姓名和地址,”鸡主人继续说,“到警察局去,我们决不罢休……”
“你听我说,”车主人说,“这些轧死的鸡,我愿意赔偿。”
“每只鸡不能少于三镑!”主人宣称。
“可是一只鸡一般价格还不到一镑。”车主人说。
农民大发雷霆:“你自己看看,这是什么样的鸡?”他吼道,“二十里方圆找不到这样好的鸡!你真交运,我的妻子不在家,不然的话,她会告诉你一些情况。我告诉你,这里的鸡她只只都叫得出名字来。在伦敦街上。能有这样好的鸡么?”车主人只好被迫说是没有。
“那么三只鸡赔我九镑,”农民说。
“五镑吧。”车主人说,看了一下他的表,到家还要行驶几百里路呢!
最后妥协:七镑。
两分钟以后,车和它的主人从山那边消失了。
老人把钱塞进腰包,把死鸡交给傻小子:“把这交给女主人,杰克,”他说,“告诉她,我已经等不及要吃饭了,在你吃饭之前,把鸡喂一下。”傻小子进去,不久又出来,一只手拿着一盆谷粒,另一只手是一只旧的汽车喇叭。他把盆子里的谷粒,倒在公路正中央,于是吹喇叭,又长又响。
母鸡跟着鸭子奔涌而出。
光荣的事情
[美国]马克·吐温
我记得有一次,身边分文不剩了,但在天黑前又急需三美元。我茫然不知所措,到哪里去弄钱呢?
我沿着街道徘徊了整整一小时,也想不出一点办法来。后来,我走进爱伯特旅馆,找了地方坐了下来。这时,一只狗朝我走来,停在我身边,打量着我,好像在说:“你想交朋友吗?”我好奇地注视着这只可爱的畜牲。它快乐地摆动着尾巴,围着我团团转,用头在我身上磨蹭,一再地扬起头,用棕色的眼睛看着我。这真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东西,我抚摸着它那缎子般光滑的脑袋,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
过了一会儿,密尔将军——一位民族英雄穿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制服走了过来,人们都羡慕地望着他那身显眼的制服。这时他突然看见了这只狗,停了下来,眼睛里流露出喜爱的神情。看得出他也迷上了这只漂亮的畜牲。将军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轻轻地摸着这只狗,说:“这是一只很好的狗,多逗人喜爱呀!你愿意卖吗?”
我爽快地说:“可以。”
“卖多少钱?”
“三美元。”我口答。
将军大吃一惊说:“三美元?只卖三美元?这可不是一只平常的狗啊,它至少值五十美元。你大概不懂行情,我不想占你的便宜。”
我还是回答:“不错,三美元,只卖三美元。”
“那么好吧,既然你坚持这个价钱。”将军说着,高兴地递给我三美元,然后带着狗一直向楼上走去。
约莫十来分钟光景,一位相貌温和的中年绅士走了过来,四下里张望。我对他说:“你是在找狗吗?”他焦急的脸上露出一线希望,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回答:
“对,对!您看见啦?”
“是的,一分钟前它还在这里。”我说,“我看见它跟着一位将军走了,如果你需要我试试的话,我愿帮你找回来。
我很少看见一个人如此感谢我,他连连表示愿意让我试试。毫无疑问,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它找回来。我暗示他不要舍不得一点钱作为酬谢,他明白了我的意思,满脸笑容地说:“没问题,没问题,”一边问我要多少。
我说:“三美元。”
他惊讶地望着我说:“啊!这算不了什么,即使给您十美元,我也心甘情愿。”
但我说:“不,我只要这些就够了。”我二话没说就上了楼。人们一定会说我傻吧,怎么多一分钱也不想要。
我向旅馆服务台打听到了将军房间的号码。当我走进房间时。将军正非常高兴地给狗梳理着。我说:“将军,真对不起,我要把这只狗带回去。”
他吃了一惊说:“什么?带回去!这是我的狗了,你已经卖给了我,价钱是你出的。”“是的,一点不错。”我说,“但我必须带它回去,因为有个人在找它。”
“什么人?”
“这只狗的主人。这不是我的狗。”
将军更惊奇了,不知说什么才好,半晌才说:“你的意思是你把别人的狗出卖了?”
“是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狗。”
“那么,你为什么要卖呢?”
我说:“哎呀!你真问得稀奇。是因为你要买它,我才卖给你,是你自己出价买这只狗,这你不能否认吧。我既没有要卖它的意思,也没有说要卖它,我甚至连想也没想过要卖它呢……”
将军打断了我的话,说:“这真是我生平遇到最稀罕的事,你是说你出卖的这只狗不属于你……”
我不等他继续说下去,便说道:“你自己说这只狗可以值五十美元,我只要了三美元,还有什么不公平吗?你提出多付些钱,事实上我只要了三美元,这你不否认吧。”
“哎呀,我并不是非要这只狗不可。事实上是你自己没有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说:“请别再费口舌了。你不能回避这个事实:买卖是非常公平,非常合理的。但因为这不是我自己的狗。因此,争论下去也是白搭。我必须把它带走,是因为有个人要它。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的余地,你懂了吗?如果你是在我这个位置,假如你卖了一只不属于你的狗,假如……”
将军连连挥手:“好啦,好啦,不要说这一大堆令人迷惑的辞令了,你把它带走,让我休息一下吧!”
我还给了他三美元,把狗带到楼下,交给了狗的主人,得到了三美元作为酬谢。
我心满意足地走出去,因为我做了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我决不会用那卖狗的三美元,因为狗不是我的。但是从狗主人那里得到的三美元,那才真正是我的,因为那是我赚来的,那位狗主人如果没有我,一定不能找到狗。我这种认识,至今不变,我永远是光荣的。大家知道,在那种情况下,我非那样做不可。正因为这样,我可以永远说这样的话:“我决不会用那种来路不明的钱。”
看画
[美国]马克·吐温
从前,有位画家画了幅十分精美的画,把它挂在一个他能从镜子里看得到的地方,他说:“这下看上去距离倍增,色调明朗,比先前更加可爱了。”
森林中的众兽从那家的猫嘴里听说了此事。它们对这只家猫向来推崇备至,因它博学多闻,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极有教养,能告诉它们那么多它们先前不晓、后来莫测的事。它们被这条新闻大大地激动,于是连连发问,以便充分了解情况。它们问画是什么样的。猫就讲解了起来。
“那是一种平的东西,”它说,“出奇地平,绝妙地平,迷人地平,十分雅致,而且,噢,是那么漂亮!”
这下众兽激动得几乎发狂,说无论如何要看看这张画。于是熊问:
“是什么使得它那么漂亮呢?”
“是它的美貌。”猫说。
这个答复令它们更赞叹不已,更觉得高深莫测。它们越发激动。接着牛问:
“镜子是啥玩意?”
“那是墙上的一个洞,”猫说,“朝洞里看进去,你就能见到那张画,在那难以想象的美貌中,它显得那样的精致,那样的迷人,那样的惟妙惟肖,那样的令人鼓舞,你会看得摇头晃脑,欣喜若狂。”
驴至此一言未发。这时它开始发出疑问。它说以前从没有过那样漂亮的东西,也许当时也没有。又说,用一整篓形容词来宣扬一样东西的美丽之日,就是需要怀疑之时。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