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与交流能力训练

本书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习惯,将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口语交际等内容融为一体,共同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本书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适宜于中职学生使用。

前言
在语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领域中,相对于理论背景广阔宽厚、教学实践与研究成果丰硕的阅读教学而言,由于表达与交流行为本身的复杂性,时至今日,写作和口语交际课程及教学的理论研究、知识与能力体系建设都显得薄弱与滞后。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这一本应凸显语文应用能力的领域,存在着重阅读教学、轻表达与交流的现象,现实呼唤着中职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实践的突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运用“任务驱动”这一载体搭建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平台。
实践证明,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知识传授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低效的,因为学生不明确他们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将来的职业岗位工作有何密切关联,就无法主动、自主地学习。应当通过课程改革,建立起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未来职业的联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内容对自己的潜在职业前景将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职业教育语文教学需要架设一座贯通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桥梁,建立起学习内容与生活情境的联系,将语文学习置于实际的工作任务情境中,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实践活动,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是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必然的选择。
关于学习语文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早在60多年前就明确指出:“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这是因为,“运用语言文字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由此可见,阅读能力与说写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任务主要是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能人才,与普通教育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以学习为将来的职业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因此在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学中要强化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课程内容,对语文学科来说,应加强口语交际技能和应用文写作训练,而不是把它们作为阅读教学的附属品。
我们认为,开发体现职业教育课程本质特征的语文课程及教材是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指导下,我们运用情境教学理论,将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16种应用文写作训练和14种口语交际技能训练有机组合在校庆活动接待服务、创业社团业务接洽、校园招聘会、企业实践市场调研等8个工作任务和专题活动中,把语文学习置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合作完成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任务,达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生态,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究中学习,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按照“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环节设计本教材的体例,即每个“任务”下的板块为“活动目标——任务情境——任务解说——学习参考——活动流程——活动评价”。“任务情境”是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尽可能真实的工作情境,“任务解说”是从“任务情境”中生发出来的具体需要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练习。“学习参考”中的“知识”部分呈现每种应用文的概念、种类、特点、格式和写法,写明每种口语交际类型的概念、形式(或运用场合)、要求、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等,提供学生可以模仿学习的示例,帮助学生完成任务情境中生发出来的工作任务。“活动流程”为师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最后的“活动评价”,提供了对学生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结果做出评价的标准。《表达与交流能力训练》一书,既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教材,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本。学生在学习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工作任务紧密相关,看到知识的现实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懂得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本书编写人员有孟虹(任务一)、王晓青、马永飞(任务二)、田开元(任务三)、彭涛、吴彦萍(任务四)、苏娅、李菊华(任务五)、刘鹰、王红艳(任务六)、管萱(任务七)、朱世红、孔瑞珠(任务八)。孟虹和马永飞负责全书的统稿。由于编者是尝试运用“任务驱动”这一载体搭建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平台,加之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希望得到广大师生的批评指教。
编者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