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丝雨

这是一本诗集。本诗集由近百首诗歌组成。在这些诗歌中,有作者少年时的惆怅、青年时的抒怀,也有步入中年后的感叹。人生的感怀、故乡的牵挂、大自然的陶醉、人文景观的流连往返、情感的寄托,都成为笔下的墨花、心中的情愫。本诗集透露出自然和率真,充满真善美,标志着健全的人性、高贵的乐章。

第一章
王新宏著TAOYUANSIYU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桃源丝雨/王新宏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12ISBN978-7-5493-4023-1Ⅰ.①桃…Ⅱ.①王…Ⅲ.①诗集—中国—当代Ⅳ.①I22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18873号责任编辑邱建国宋美燕装帧设计邓家珏排版制作邓娟娟出版发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邮政编码330046总编室电话(0791)88504319编辑部电话(0791)88595397销售电话(0791)88517295网址www.juacp.com印刷南昌市红星印刷有限公司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开本890mm×1240mm1/32印张5.5字数90千字版次2015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5493-4023-1定价39.00元赣版权登字-07-2015-994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序
胡迎建王新宏祖籍南昌县,但因父亲在星子县工作,所以他出生在那里。星子县以境内湖中有落星石而得桃
名。峥嵘瑰伟的庐山横亘其西北,浩渺的鄱阳湖潆源丝
环其东南,丹崖翠壑,飞瀑流泉,“其间云物结构,风雨籋
景郁流,蔚为文采”(明末清初,廖文英《〈云社〉序序》)。历代诗人向来赞誉“庐山之美在山南”,并在此流连吟咏,留下佳篇妙句不计其数。山川毓秀,风俗淳朴,人文蔚起,代有才人。
当年我曾下放在星子县隘口公社观口大队,认识新宏的大姐,其时已在当地落户。尔后我在星子县政府工作,兼管地名工作,又认识了他的父亲王宝钦先生。因为这些关系,后来认识了新宏。他是一位有志于文学的青年,从事的专业却是气象工作。
起初他在星子县气象站工作,或许是禀自父辈的文化传统,又得钟灵毓秀的星子山水的滋养,所以他1
将那里视为文学的发源地或曰摇篮。他在《无题·四首》诗中既描写了星子风物的旖旎,也吐露了他欲有番作为的心境:“欲取真经历坎坷。”新宏君曾同我谈起过年少时他家居住在县城一栋叫万家楼老宅子时的情景。那时他们一家六口人蜗居的状况是书房兼作卧室,厨房兼作客厅。住房虽窘迫,但书房和客厅门前各有一副他撰的楹联,云:青云墨洒星子,白鹿书扬柴门;极目须登枇杷岭,赏月宜上万家楼。年少志存高远,可窥一斑。同样,他的新诗《不能再迟延》表达的也是走出星子、迈向更广阔天地的志向:“想做好水手/水性不好/想当好儿郎/自古忠孝难两全”诗中的“港湾”即隐喻着他出生、成长的故乡怀抱。然而真要阔别故乡、告别双亲,这种复杂的矛盾心理,这苦辣滋味,只有自个儿领受。他的《握别星子抒怀》一首格律诗即表达了他离别故乡的怅惘之情。《挚爱》一诗也隐然有故乡的情结,当然也可能只是我的臆测。后来他定居南昌,司天象,成为驻守在红土地上的气象哨兵。他热爱气象,礼赞他选择的事业,“选择了气象/就愿固守清贫/寒流/可2
锤打铮铮铁骨/艰辛/可鉴证赤子之心”(《风云放歌(组诗节选)》)。当然同时也融入他本人对气象事业的款款深情,因为“天地间的万千气象/都在你我的指间流淌”(《让梦想在激情中飞扬(组诗)》)。
不管是从事气象业务,还是从事管理工作,文学事业始终是他的一个梦,一个自年幼就滋生的梦。
他诗意般地栖息在文学家园,晴雨风云,放任他的思桃源
丝绪在天空,在大地的怀抱。他把握那缥缈的诗意,丰雨富他的创作,时断时续,写作新诗与旧体诗。这个年序
头,电视娱乐片夜夜充斥的是泡沫剧;网络虽在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扩大知识方面好处多多,但也诱惑人们消耗了宝贵的光阴。文学缪斯虽跌落到了边缘,却有些不计功利者,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利用片暇,利用古人所言的“三馀”,实现自己认可的人生价值,难道不是可贵的吗?我欣喜地看到,新宏君即是这样一位有心者,能够热衷此道以言志缘情,并警惕自己不能习于安逸:“若是没有别离/也无谓有期待/安逸的生活中/感情的闸门易长满青苔”(《期待》)。他一步步踏踏实实走来,一年年春华秋实,直3
到今天,他的人生道路也过了不惑之年,才有了编集成册的念头。从念头至成册,又有二年了,可见他创作不苟且。
诗,无论是新体诗还是格律诗,他都喜爱。他用两种不同形式锤打着诗句,尽量用修辞手法加深诗味,避免熟滥,追求个性化。请看他《乡思》中缓缓吟唱着对往日的缅怀:“坡头黄叶/渐缓地融进夕阳/晚风中/静听秋虫吟唱/琴声/弹破皓月/弹落星光/圆了一曲梦里思乡”。前者的视觉出现了幻觉,后者用通感手法,将听觉化为触觉。又如《远山》中“远山牵动乡情/乡情生根远山”以象征手法抒发对故里的魂牵梦萦。《夜灯》一诗是以都市里冷静观者的视角,凝望着匆忙而过的众生,而《同她相爱》一诗,似是借鉴了汉代张衡的《四愁》诗的模式。
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题材,吐露他的思古之幽情,也是他的特长,如在《清明》一诗中表现的是他祭父之哀情,勾起人对亡故之思痛。《中秋抒怀》中,“眼前难拂儿时事,何时明月照古人?云荡秀峰春未老,枝摇碧叶影还稠”的前两句从眼前跳荡开4
去,进入一个绵邈的时空,后两句对仗,而不改摇曳生姿之美。
他的诗还有妙趣,在此不能尽言,还是让读者细心领悟。当然,还有个别诗尚欠火候,就诗的数量而言还甚少,也许是工作太忙,而自己又不在文学圈子里的关系。我希望,他应积极主动走入这个圈子,与同道切磋砥励,而不是作一位隐士。我盼望读到他更桃源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