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

《有意思的京剧》是儿童文学家周锐的一套原创京剧故事丛书。《空城计》里面包括《空城计》《穆柯寨》《阴阳河》《铁公鸡》《水淹七军》《锯大缸》等六个经典京剧故事。全书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周锐用故事性的语言讲解京剧名篇,让孩子能够看懂故事情节;第二,“周锐说”版块,介绍京剧知识,周锐老师亲自配画,画出京剧中特有的人物,脸谱、青衣、刀枪等元素。全书文图混排,这样增加了图书的知识性、可读性,让小读者在故事中了解京剧,欣赏京剧。

第一章
京|剧周
锐文图Kongchengji沈阳?周锐2020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空城计/周锐文图.--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6(有意思的京剧)ISBN978-7-5315-8299-1Ⅰ.①空…Ⅱ.①周…Ⅲ.①京剧—儿童读物Ⅳ.①J821-4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20884号出版发行: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人:张国际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邮编:110003发行部电话:024-2328426523284261总编室电话:024-23284269E-mail:lnsecbs@163.comhttp://www.lnse.com承印厂:辽宁新华印务有限公司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及新华书店网上商城选题总策划:上海采芹人文化策划执行:王慧敏责任编辑:梁严助理编辑:刘静特约编辑:张燕责任校对:李艾霖装帧设计:王佳插图绘制:尹涵迪印章雕刻:姚军图片摄影:刘晓秋责任印制:吕国刚幅面尺寸:148mm×210mm印张:4字数:64千字插页:2出版时间:2020年6月第1版印刷时间:2020年6月第1次印刷标准书号:ISBN978-7-5315-8299-1定价:25.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自
序京剧是我小时候的爱好,画画是我最近的爱好,创作这套《有意思的京剧》同时满足了我的老爱好和新爱好,所以很快乐。
我两岁的时候住在南京军区大院里,奶奶会带我去看军区内部的京剧演出。我至今还能记得那时看的两出戏:一出《苏三起解》,一出《盗御马》。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记得戏名,只是根据当时的印象以后1
对上了号。看《盗御马》时,见台上一个蓝脸红胡子的人拿把刀,遇到人就杀,多少有些恐惧。后来到了上海,经常能在大世界游乐场和区文化馆看戏,许多剧目就是那时记住的。
在大世界游乐场看《打渔杀家》,觉得戏里的教师爷最有趣,是个气派十足的草包。画《打渔杀家》时,我要找我小时候看过的教师爷形象——穿黑衣,拿一把超级大扇子。可让我失望的是,在所有的《打渔杀家》演出视频里,教师爷都穿白衣。我不死心,终于在网上一个剧本里找到了穿黑衣的教师爷,顽固的童年情结啊。但那个教师爷的扇子太小,我就把它画成大扇子。原来的扇子也是黑色的(后来有专业演员告诉我,上面画着十殿阎罗),但我又觉得黑扇配黑衣不好看,改画成绿色的了。那时候我六七岁了,已不再担心蓝脸的凶汉会跳下台来杀人,充满内心的已是另外的疑问。比如在文化馆看《张飞审瓜》,我会猜测那三个西瓜是真是假。我想应该是买三个真西2
瓜做道具,做假西瓜很费事的。不过,真西瓜会摔坏,摔成几块怎么办?……至于画画,用宣纸第一次画国画是在一年前。北京《十月少年文学》创刊一周年,来征集贺词,我就画了一树枇杷和一条鱼,还题了诗:“金果逍遥枝,银鳞自在池。一年忙过了,十月景如诗。”从此对画画渐渐上瘾。2018年年初,想到要出介绍京剧的书,打算自己配画。可是画人物比画枇杷难度大,画《李逵探母》失败了。朋友说:“你写好文字,请别人配画也可以啊。”我说:“如果不是自己配画,我就没有兴趣出这书了。”这选题搁浅了半个月,我终于找到一点儿方法,也找到了配画的信心。一开始是从演出视频上选取画面,后来参考图片自行构图,直到可以在没看过这出戏也找不到图片资料的情况下自己设计画面(如《荡湖船》等)。我不会拿自己的画跟画家们的画比,只会跟自己比,这样就能看到学习的效果,使自己更起劲地画下去。当然,我还会分析喜爱3
的画家的画作,在技巧上逐步尝试。
我要感谢江苏省京剧院的著名演员傅关松先生,他不厌其烦地给予我一些专业解答,比如“摔硬锞子”是怎么样的动作。我还要感谢写《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任溶溶老师,他借给我一本《京剧大辞典》。
还要感谢中学校友吴百年,他给我不少意见和补充,比如介绍髯口时可以加上关于《水淹七军》的笑料。
校友姚军借给我资料,约我去看戏画展览,还把我书里介绍的每出戏刻印一方。编辑朋友胡冰说那出《老黄请医》可以让孩子自己排演,它挺好玩,而且不用唱,这真是个好主意。台湾老友桂文亚说我画的苏三不美,我以后画的戏里只要有美女,我会先画美女的脸,如果画得不好看就立刻毁掉,换一张纸重画。
我边写边画,边发到微信朋友圈。朋友们的反应使我感到我所做的也许真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些微薄的贡献呢。我儿子也是两岁时喜欢京剧(在京剧和4
动画片之间他肯定选择前者),我就常常陪他去看戏。
但长大一些后,他对京剧的兴趣淡薄了。但愿我的书能让尽可能多的孩子成为京剧爱好者。
2018年4月19日于湖南益阳5
目目|录|录空城计001藕塘关019阴阳河041铁公鸡063水淹七军083锯大缸105空城计这出戏太有名了。
有一个古代笑话说,一家人都是戏迷,谁也不愿放弃看戏机会在家留守。
戏迷有戏迷的办法,他们受《空城计》的启发,去看戏时将房门大开,灯火通明。回来一看,没少一件东西,一家人高兴极了。从此,每次看戏都用此计……终于被偷得干干净净了。这种妙计只能用一次呀。
诸葛亮一出场就念:“兵扎祁山地,要003有意思的京剧擒司马懿。”司马懿是魏军主帅,是诸葛亮北伐中原的主要障碍。
诸葛亮派了马谡和王平镇守街亭,这时王平差人送回了军力部署图。
诸葛亮阅图大惊,忙叫送图人赶去列柳城,调回老将军赵云。
“好一个大胆的马谡呀。”诸葛亮自语,“临行之时,山人怎样嘱咐与你,靠山近水,安营扎寨。怎么不听山人言语,偏偏要在山顶扎营?只恐街亭难保。”诸葛亮的老家在卧龙岗,所以自称“山人”。
“报——”报子喊着跑来,“启禀丞相,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命令:“再探——街亭果然失守了。虽然是马谡失守的,却是我诸葛亮的过失啊……”诸葛亮正反省着,报子又跑来了。
“司马懿带兵夺取西城来了!”004空
诸葛亮想到刘备生前提醒过他,马谡言过其实,城终无大用。“悔不听先帝之言,错用马谡,失守街亭,计悔之晚矣。”报子三次来报:“司马懿大兵离城四十里啦。”“司马懿来得好快呀。”诸葛亮正在佩服司马懿,忽然想到,“这西城的兵将,俱被山人调遣在外,司马懿来了,难道叫我束手就擒?这……”诸葛亮没有很多思考的时间了,不过他也不需要很多思考的时间,转眼之间就拿定了主意。
“来。”“有。”“传老军们进见。”两个白胡子士兵来拜见丞相。
诸葛亮吩咐:“尔等将西城四门大开,打扫街道。
司马懿大兵到此,不要害怕,违令者斩。”“遵命。”他俩离开前一人说了一句:“丞相吩咐我……”005有意思的京剧“准死不能活。”诸葛亮让两个童子带着瑶琴和美酒,随他登上城楼。
他在心中暗暗祷告:“天哪,汉室兴败就在我这空城一计也。”再说那两个老军,一边打扫一边互相嘀咕。
“我说伙计,司马懿大兵到此,丞相不遣将对敌,反将四门大开,是何缘故呢?”“八成儿让我们送死吧。”这时丞相发声了:“老军们因何故纷纷议论?”老军回禀:“非是小人们纷纷议论,司马懿大兵到此,丞相吩咐将四门大开,叫我们有些担心害怕呀。”诸葛亮接唱:“国家事用不着尔等烦心。”老军说:“话虽如此,想这西城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司马大兵到来,西城失守,如何是好?”诸葛亮安慰老军:“从西城到汉中的咽喉路径,006空
我城内早埋伏十万神兵。”城老军甲哈哈大笑:“我说伙计,怪不得咱们丞相计不着急,这城里有十万神兵呢。”“我瞧瞧去!”老军乙观看一番,“伙计,这里三层,外三层——”“全是神兵?”“我一个没瞧见。”“你肉眼凡胎哪里看得见,咱们还是听丞相的吧。”这时司马懿在幕后高唱:“大队人马往西行!”007有意思的京剧战鼓咚咚,敌军杀来。士兵后面是将军,司马师和司马昭,最后出场的是大都督司马懿。来到西城外,司马懿大惑不解:“为何大开两扇门?”他抬头看见稳坐城楼的诸葛亮,“咦,诸葛亮又在那里弄鬼……不要中了他的诡计,待我先传一令。坐在马上传将令,大小儿郎听分明,哪一个大胆把西城进,我定斩人头不容情。”司马懿在城下难定进退,诸葛亮在城上潇洒唱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
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算定了汉家业鼎足三分。官封至武乡侯执掌帅印,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诸葛亮弹起古琴,悠闲无比。
司马懿越听越怀疑:“有本督在马上观动静,诸葛亮在城楼饮酒抚琴。左右琴童人两个,打扫街道俱都是老弱残兵。我本当带人马杀进城——”司马师和司马昭立刻大喊:“杀!杀!”“杀不得。”司马懿还是不肯轻举妄动,“又恐008空
怕中了巧计行。任你设下千般计,棋逢对手一般平。”城于是那段脍炙人口的“西皮二六”从容呈现:“我计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失街亭。你连得我三城多侥幸,贪而无厌又夺我的西城。诸葛亮在城楼把驾等,等候你司马到此谈哪谈谈心。诸葛亮无有别的敬,早备下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西城的街道打扫净,准备与司马好屯兵。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你就来、来、来,请上城楼听我抚琴。”这番话使司马懿更加狐疑:“左思右想心不定,城中定有埋伏兵。”他儿子司马昭忍不住了:“西城乃是空城,不如杀进城去,活捉那孔明。”“呸!”司马懿骂道,“小小年纪,懂得什么。
009有意思的京剧那孔明平生谨慎,从不弄险,我岂能中他之计。将前队改为后队,人马倒退四十里。”但司马懿又觉得不声不响把兵撤了有点儿窝囊:“待我说破于他——诸葛亮啊,孔明!你空城也罢,实城也罢,我就是不进你的城,不受你的骗。你这小小的诡计,骗得别人,焉能骗得司马?”“回来,回来!”二老军在城下热情挽留,司马懿坚决撤兵。
听说司马大军后退四十里,诸葛亮这才拭去额头的冷汗:“险哪。”这时被诸葛亮从列柳城调回的赵云到了。
“哎呀老将军哪,”诸葛亮说,“今有司马带兵夺取西城,被山人施计,他兵退四十里。恐他复夺西城,老将军快快抵挡一阵。”“得令。”再说司马懿父子和他们的大军。
“报——”报子来报,“西城乃是空城。”010空
司马师和司马昭气呼呼地对父亲说:“如何?”城司马懿立即下令:“复夺西城!”计可是他们遇到一支人马挡住去路。
司马懿问:“来将通名。”他们便听到:“常山赵云!”赵云从长坂坡七进七出起就杀出了名气,司马懿忙令收兵,赵云也不追赶。
这回轮到司马懿理直气壮了,他对两个儿子说:“我说是实城,你们偏说是空城,那赵云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这时报子又来报:“西城真是空城。”司马懿问:“那赵云——?”“赵云来自列柳城。”司马懿呆掉了。
他叹道:“诸葛亮啊诸葛亮,你的胆也太大了。
司马懿呀司马懿,你的胆,又太小了!看将起来,司马不如亮也。”011有意思的京剧周
锐说ZHOURUISHUO配画时我选了个从诸葛亮侧后的角度(为了包括城下的司马懿、二老军、四龙套),城楼就画得写实一些了。
戏中的城墙是用景片,称为“布城”。传统京剧里的布景和道具是不分家的,它们被统称为“砌末”,都由捡场的负责摆放。布城后面摞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诸葛亮就坐在上面。桌椅在京剧里很派用场的,是多功能的。侯宝林说相声,说在京剧里房比山高,站在一张桌子上算是站在山上,而站在三张摞起的桌012空
上却算站在房上,因为需要从上面翻跟头下来表演武城功。我们前面介绍了《钟馗嫁妹》,要过小桥,一张计桌子的两边各放一把椅子就算是桥。桌子被站着可以是山,可以是桥,那要是躺在上面呢?它就成了床啦。
武戏《三岔口》里就是这样。椅子的作用也不少。一把椅子放在那儿,在《窦娥冤》里是牢门,在《武家坡》里是窑门,在《长坂坡》里就是一口井。如果椅背朝外,再搭上一条裙子,那就成了《三娘教子》里的织布机了。
这出《空城计》的报子要上场五次,我们就来说说报子。
传统戏班里有个“杂行”,演一些连配角都算不上的零零碎碎。你会说:我知道,就是跑龙套呗。不对,我们下面会说到龙套,那是另外一行。“杂行”俗称“旗锣伞报”。
先说旗。我们介绍过《遇后龙袍》,一开始刮大风把轿顶吹掉了,就得有一人持“风旗”跑过。还有013有意思的京剧举旗的活儿,关公的“汉寿亭侯”旗和孙悟空的“齐天大圣”旗都得有人举。我在《将相和》里画了站在蔺相如身后的车夫,手拿两面画着车轮的“车旗”。
再说锣,鸣锣开道需要锣夫。不过《连升店》里的锣夫并非简单地敲锣,他跟店主人有些对话,还得在戏里兼演崔老爷,所以是由丑行担任。
伞呢,就是伞夫。给皇帝打伞的是黄伞夫,给别的大官打伞的是红伞夫。
说到报了,就是报子。旗、锣、伞都可以不说话,但报子不能不说。说得少的叫“小报”(详见《空城计》),说得多的呢?对,叫“大报”。说得最多的,够演员去后台换一套衣服了。
那些打更的更夫、划船的船夫、抬轿的轿夫,都归杂行。
那么要说龙套了,我在司马懿身后画了四个龙套,他们代表千军万马。龙套这一行被称作“流行”(liúháng),大概因为他们老是在舞台上流动吧。
014空
四个龙套为“一堂”,排在最前面的叫“头家儿”,城后面依次为二家、三家、四家。其实跑龙套并不容易计也不轻松,在不同情况下有几十种跑法呢,较常见的一种叫“二龙出水”,用在两军对阵时。龙套的旗和衣的颜色要与主帅的服色相符,比如司马懿穿白,就带四个白龙套,是“白军”。如果遇到“红军”或“绿军”,双方会从两边出来,头家与头家面对,二家与二家面对……两支队伍各跑一个圆圈。
015有意思的京剧据说在马连良的戏班里,“马老板”不但要求龙套个头儿一样,步法齐整,服装和扮相都要漂亮,还给班里请了专职理发师,没剃头、没刮胡子的演员不能上场。这就是对艺术的力求完美,红花和绿叶都不能含糊。
《空城计》一般和前面的《失街亭》、后面的《斩马谡》连在一起演,合称《失空斩》。在京剧诞生前的徽班时期,程长庚的三庆班演三国戏,就是按《三国演义》编出连台本戏,包括《失空斩》在内,人物的对白也跟书上差不多。但后来要单演《失空斩》的时候,伶界大王谭鑫培就做了一些改造和精简的工作。
本来是由高翔镇守列柳城,魏延、王平等复夺街亭,赵云还斩了魏将苏颙、万政,这样人物多、头绪杂,分散了诸葛亮的戏。谭鑫培大刀阔斧,在诸葛亮手下只留赵云、马岱、马谡、王平四员将,各有作用,戏就精练多了。
不过谭鑫培留下的也不都是精华。在他灌录的016空
《空城计》唱片中,“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那段城唱里,有两句唱词不合理。一句是“凭阴阳如反掌保计定乾坤”,一句是“东西战南北剿博古通今”。他的弟子余叔岩觉得这两句的最后四个字应该互相调换一下,因为他觉得诸葛亮懂阴阳是因为博古通今、才识宽广,而东西战、南北剿的目的是保定乾坤。尽管大家觉得余叔岩的改动有道理,可是除了马连良跟着改了,其他人仍然按照谭鑫培的唱片里那样唱,至今未变。
也许这就是名人效应——名人干过的事会成为楷模和惯例。在《艳阳楼》这出戏里,恶霸高登原来是由花脸扮演,名武生杨小楼给自己画上高登的脸谱,也来别出心裁地演一回,从此武生就多了一出“勾脸戏”。还有一次,谭鑫培去宫里演戏,拉肚子迟到了,慈禧太后罚他在《盗魂铃》里演猪八戒。从来都是丑行演八戒,谭鑫培是老生,没演过八戒。他就用一句“龙凤阁内把衣换”开唱,然后从不同的戏里各找一017有意思的京剧句唱词拼成大段唱,显得滑稽好玩。慈禧从来是对照着剧本(当时叫“串贯”)不容许有一句唱错的,可这次她觉得戏里的信口胡诌很符合猪八戒的性格,夸奖了谭鑫培,此后《盗魂铃》里的八戒就照此处理了。
可是,明明知道名人做了不正确的事,也要模仿吗?
018藕塘关在各种古典小说和评书里,几乎都少不了会有一个勇猛、粗鲁又憨厚的人物,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水浒传》里的李逵,《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英烈传》里的胡大海。
《杨家将》里也有焦、孟二将……他俩谁更憨厚呢?好像是孟良老实些,焦赞总喜欢捉弄孟良。焦赞悄悄跟着孟良进了黑咕隆咚的洪羊洞,他大叫一声“拿奸细”想吓唬一下孟良,结果被孟良砍死了。憨厚的孟良021有意思的京剧不能饶恕自己的过失,也在洞前自刎了。
那么,如果要在《岳传》里找一个勇猛憨厚的人物,似乎非牛皋莫属了。不过,牛皋也会玩一点儿小聪明。
我小时候在收音机旁听评书《岳传》,有一段说到牛皋跟金弹子对阵。牛皋问金弹子:“你是想要文打还是武打?”金弹子不懂:“什么叫文打,什么叫武打?”牛皋说:“武打就是乱打一气,文打就是我先打你三下,如果打不死,你再打我三下。”金弹子觉得好像还是文打好玩一点儿,便让牛皋先打他——看来金弹子更憨厚些。牛皋就举锏打金弹子的脑袋,但金弹子会气功,打了两下没打死。打第三下时,牛皋呵了金弹子的痒(北方话叫“胳肢”),放了金弹子的气,终于把金弹子打死。牛皋好可爱。
这出《藕塘关》便是以牛皋为主角。
金国大将魔利支,率兵攻打藕塘关。总镇金节迎敌失利,退回关内。金节向岳飞求援,牛皋请战来到022空
藕塘关。城听说援军到了,金节出迎:“藕塘关总镇金节,计迎接元帅。”牛皋说:“免叩头。”“谢元帅。”牛皋说明:“俺不是元帅,俺乃先行牛皋,元帅还在后头呢。”金节不高兴了:“小小一个先行,见了本镇理应叩头,怎么反叫本镇免叩头,真真岂有此理!这是探子报事不明。左右,将报事的重责四十。”牛皋说:“金总镇休怪探子报事不明,咱牛皋每次出兵,俱打岳元帅旗号。想是你瞧不起俺牛皋,此处用不着俺——三军的,拨马转去,走!走!”“慢来慢来……”金节慌忙饶了探子,迎牛皋进城。
在接风宴上,牛皋问金节:“总镇,你这酒席,可是诚心请咱牛皋的吗?”023有意思的京剧“自然是诚心。”“既是诚心,就该换大杯大坛。”换了大坛,金节一边敬酒一边心里嘀咕:“怎么岳元帅用了一个莽撞的先行?这样好酒贪杯,岂不误事?”“报——”探子来报,“金兵来到关前,攻打甚紧。”见金节变脸变色的,牛皋说:“俺在这里喝酒,你可不像待客的样儿啊?”金节说:“将军有所不知,金兵正在关前攻打甚紧!”“既有此事,何不早说?来人哪!”但牛皋并不是叫人备马,“速将美酒斟上,吃足了好杀那些番兵啊。”最后牛皋一手持锏,一手抱着喝剩的半坛酒,醉醺醺上马迎敌。
“呜噜噜噜……”这是呕吐的声音。
024空
魔利支看看面前的醉汉:“喝成这样还敢出阵,城你就不怕死吗?”计牛皋命令敌人:“拿酒来啊,我还要……喝。”魔利支哈哈大笑。一般是笑三声,可是牛皋没等他笑完就把酒坛扔过去,趁对方避让时一锏打去,结果了魔利支的性命。
牛皋趁胜杀退敌军,凯旋而回。
在城头观战的金节高兴极了,顿时心生一念。原来他夫人有个妹妹叫戚赛玉,不但美貌还能文能武。
金节回家与夫人和小姨子说起牛皋的胜绩,决定将戚赛玉许配给牛将军。
于是金节派人给牛皋送去一套新衣服,说是请他喝喜酒。
牛皋穿着新衣服来了,他问金节:“这样张灯结彩,不知与何人完婚?咱牛皋来得匆忙,贺礼也未曾备得,改日再补也就是了。”金节说:“牛将军有所不知,下官有一姨妹,年025有意思的京剧方二八,尚未婚配。今见将军英勇诚实,又在阵前立了大功,下官有意将姨妹终身许与将军。今乃良辰吉日,便请牛将军到此喜结连理。”牛皋这才明白:“总镇,听你之言,你是请我来喝我自己的喜酒?”“正是啊。”“哎呀总镇哪,岂不知军中有令,临阵招亲者斩!”在我们介绍过的《穆柯寨》这出戏里,穆桂英擒住杨六郎的儿子杨宗保,私订了终身,杨宗保回营后026空
便被父亲绑在辕门外,要以“临阵招亲”的罪名开刀城问斩。计金节保证:“有什么差错,下官承当。”金节正在吩咐动乐、搀新人,婚礼的男主角却慌慌张张逃走了。
这时岳飞元帅来到藕塘关。
金节向岳飞述说一切,岳飞笑道:“总镇但放宽心,你且安排去吧。”“多谢元帅!”有岳飞做主,金节再无顾虑。
岳飞吩咐部将汤怀:“汤将军,唤牛皋前来。”“遵命。”“众位将军,”岳飞问,“本帅有意成全牛皋婚姻之事,不知你等意下如何?”“正合我等之意!”众将热烈拥护。
不一会儿,汤怀把牛皋带来了。
牛皋还穿着那件拜堂时要用的红衣服:“汤将军,等我换了衣服再去见元帅。”027有意思的京剧汤怀说:“无妨,无妨。”牛皋挣扎着:“哎呀,使不得!”牛皋被推到元帅面前:“牛皋参见元帅。”岳飞便说:“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启禀元帅,末将奉命援救藕塘关,不损一兵,不折一将,打死金邦元帅,杀退了番兵,此乃是元帅之喜,非咱牛皋之喜,非咱之喜呀。”牛皋既表了功,又显得很谦虚。
岳飞说:“贤弟战胜番兵,固是一喜。愚兄所贺之喜,乃是另外一喜。”牛皋说:“末将无有什么喜事呀。”“你就不必隐瞒,金总镇都跟我说了。此乃天大的好事,你为何逃婚而去呢?你这一走,岂不耽误了戚小姐的终身?”牛皋又搬出“临阵招亲者斩”的说法。岳飞表扬了牛皋的遵守军纪,然后请众将“护送”牛皋去拜花堂,“本帅随后就到。”028空
牛皋恳求:“众家弟兄不要拉拉扯扯。”城众将说:“这是元帅将令。”计在婚礼现场,岳飞命汤怀担任赞礼。
汤怀念道:“天作之合,鸾凤和鸣。英雄淑女,鱼水百年。”鼓乐起,金夫人和丫鬟把红布盖头的戚小姐搀上来。牛皋和戚赛玉同拜天地。
金节对岳飞说:“请元帅喝杯喜酒。”“慢来慢来,”岳飞自有运筹,“本帅要将牛将军送入洞房,再来喝酒。”牛皋慌了:“元帅,你要送我到哪里去呀?”岳飞说:“去到洞房。”“哎呀大哥,”牛皋退缩道,“这可比不得藕塘关前打仗,这洞房我从未去过呀。”“不必多言。”岳元帅又发将令,“众位将军,拉拉扯扯送入洞房!”众将把牛皋推进洞房,嘻嘻哈哈地走了。
029有意思的京剧可笑这牛皋,从未进过洞房,也没人教他进了洞房该干什么,只好在一旁傻坐着。
戚小姐等了一会儿。
新娘的红盖头是应由新郎掀开的,但既然牛皋一直不来掀,戚小姐只好自己动手了。
戚小姐先向牛皋打了个招呼。
牛皋便问:“小姐,你不住在自己家里,却住在姐夫家中,是何缘故?”戚赛玉回答:“只因我自幼父母双亡,依靠姐姐度日。多蒙姐夫为我请了老师,文则习得经诗书史,武则习得剑戟刀枪。近日金兵入寇,我正愁身为女流,不能上阵杀敌,不想得配将军,今后当与将军一同报国也。”没想到小姐还学过武艺,牛皋就说:“看这洞房,倒也宽敞,我有意陪伴小姐比拳一回,小姐意下如何?”戚赛玉说:“那我就要献丑了。”030空
牛皋和戚赛玉互相拉开架势,拳来拳往。牛皋本城来还想让一让小姐的,没想到竟被打败了。计“不成,还得来!”这回牛皋使上了全力,可还是没能占上风。
戚赛玉提议:“将军,你我比剑一回如何?”牛皋说:“不用比了。小姐武艺变幻莫测,咱牛皋实实地敬服。来日征讨金邦时节,多了一条臂膀。”“将军夸奖了。”“啊,小姐,天时不早,你我安歇了吧。”“慢着,我还有话说哪。”戚小姐唱,“良缘得配非偶然,尊声将军听我言。昔日有个苏小妹,三难新郎佳话传。今宵洞房学才女,请君题诗作对联。”才女苏小妹是文豪苏东坡的妹妹,嫁给了才子秦少游。新婚之夜,苏小妹出题对诗,才有了三难新郎的佳话。
031有意思的京剧牛皋问:“听小姐之言,敢莫是要叫咱吟诗作对吗?”“正是。”牛皋为难了,他可不是才子:“我不识字呀。”戚赛玉说:“你不能对,可就太扫兴了。”牛皋只得硬着头皮奉陪:“那就不要太难为咱牛皋吧,请出题。”“等我想想。”戚赛玉想了个词,“海棠。”“海棠?这海棠,海棠……”牛皋绞尽脑汁,忽然急中生智,“我对‘山药’!”“那么,”戚赛玉加一个字,“海棠花?”牛皋也加一个字:“山药蛋!”戚赛玉拍手:“辞虽不雅,字却工整。好,好,好!”“山”是可以对“海”的,而且下联的平仄仄正好对上联的仄平平,音韵和谐,怪不得戚小姐叫好。
牛皋说:“既然好,就安睡了吧。”032空
戚赛玉说:“别忙,我还有哪!”城“怎么还有?那就……请出题。”计“金环。”小姐指着自己的耳环。
牛皋也在身上摸,看有什么合适的……他忽然想到他的——“宝剑!”“那,一对金环?”“三尺宝剑!”戚赛玉出:“红粉佳人。”牛皋对:“黑脸大汉。”戚赛玉把刚才的联句拼起来:“红粉佳人耳坠一对金环。”牛皋越对越顺:“黑脸大汉腰悬三尺宝剑。”黑对红,都是颜色;腰对耳,都是肢体;三对一,都是数字。
“哎呀妙哇!”戚赛玉叫起来,“不料将军有此大才,令人钦佩。”不过,不是牛皋水平高,实在是他的运气有些033有意思的京剧好,大白话恰巧成了妙句,他在战场上和洞房里都是福将。
牛皋哈哈大笑,暗暗擦汗。
034空
城计
周锐说ZHOURUISHUO我看了《藕塘关》的音配像。
什么叫“音配像”?就是用过去名演员们的演出录音,配上现在演员的表演。
我听到的声音,正是我小时候在收音机旁听到的——袁世海演牛皋,高玉倩演戚赛玉。
不过高玉倩后来改行唱老旦了。在现代京剧《红灯记》里,高玉倩演李奶奶,袁世海呢,演日本宪兵队队长鸠山。
这次我要说什么呢?就说说改行吧。
035有意思的京剧不但高玉倩改了行,袁世海也改过行。袁世海是著名花脸演员,人家说他“脚指头上都有戏”。舞台上能看到脚指头吗?能,鸠山设宴时穿着和服与拖鞋,就露出了袁世海的会演戏的脚指头。但袁世海在科班里原来是学老生的,学了一年多,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改了行。
那时名丑萧长华先生担任富连成科班的总教习,一天他在给几个学生说《秦淮河》的戏,一眼瞥见正在练功的的10岁的袁世海。
“嘿,这孩子大眼睛,宽脑门,有点儿像郝寿臣的样儿。亮相虎头虎脑,有花脸的架子。”郝寿臣是当时的“净行三杰”之一。
萧先生就把袁世海叫过去,问他的姓名、学哪一行等,然后说:“你的扮相学老生不合适,愿意学花脸吗?”袁世海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萧先生说:“那你就改学花脸,跟他们一起学张036空
顺吧。”《秦淮河》是一出水浒戏,说的是宋江背上城长恶疮,只有神医安道全能治,浪里白条张顺便去请计安道全。张顺是花脸应工。
袁世海就学念戏词。
念到张顺酒醉时,要摇晃头部,嘴里发出带有颤音的呕吐之声。对了,牛皋和魔利支对阵时发出的“呜噜噜噜”就是呕吐声。
可是当时袁世海一下子学不会,怎么也出不来颤音。
萧先生就耐心地一次次示范:“你的嘴不能僵,要把腮帮放松……”在萧先生手下,不仅袁世海改行成功,还有从武花脸改成武丑的叶盛章,从青衣花旦改成小生的叶盛兰,后来都成了本行当无人能比的标杆人物。
许多年后,在拍京剧电影《群英会》时,主角全是从富连成科班出来的,全是萧老的学生:演诸葛亮的马连良,演周瑜的叶盛兰,演鲁肃的谭富英,演曹037有意思的京剧操的袁世海,萧老甘当配角,演了蒋干。
在京剧界,改行往往成了顺利发展的转折点。
从谭派老生的创始人谭鑫培来说,他在“同光十三绝”画卷中的形象是演黄天霸的武生,后来才改老生的。萧长华自己也是先学老旦和老生,15岁才改攻丑行的。
就说我们儿童文学界吧,张秋生老师的《小巴掌童话》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他就是从写诗“改行”写童话的。
我自己在写童话以前和以后也从事过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我曾对孩子们说:“文学这个大门里有不同的小门,我是从成人文学的小门走出,又进了儿童文学的小门。不过在儿童文学这个小门里还有更小的不同的门,还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小说、童话,这些更小的门我都进去过、出来过,有的是进去、出来、再进去。”一个人不一定能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潜力,但他应038空
该勇于尝试,在“改行”中发现和把握自己的优势。城说自己不是这块料的人,往往是因为缺乏尝试的勇气,计不知错过了多少次能证明自己是哪块料的机会。
039有意思的京剧040阴阳河这是个有些怪异的故事。
《西游记》里有一段“刘全进瓜”。是说唐太宗想给地府的阎王送点礼品,那边没有南瓜,送个南瓜去吧。可是派谁送去呢?
必须找个愿意去地府生活的人。终于有个叫刘全的人,愿意结束自己在阳间的生命,去地府送南瓜……《阴阳河》这出戏有跟《西游记》一样的神话色彩,虽然也有“鬼”,可又不出现地府,别有一番景象。
043有意思的京剧一个来自山西代州的商人张茂深,到四川贩卖绸缎,他要找家店房住下。
“喂,店主人!”他喊着。
店主人出来,替客人牵过马匹。客人将二百两银子和一个包袱存到柜上。
安排好房间,店主人跟客人闲聊:“请问客人尊姓?”客人说:“在下姓张。”“哦,张客人。您的大号是——?”“草字茂深。请问店主人尊姓?”店主人说:“我与客人同姓,我叫张小二。”张茂深问:“府上是哪里?”店主人说:“我是此地人氏,开爿客店。”“请问店主人,此地乡风如何?”“哦,我们此地乡风与别的地方大不相同。”“怎样大不相同?”店主人说:“我们此地做生意,要分上半天和下044空
半天。”城张茂深觉得好奇:“什么意思?”计“上半天做生意,跟别的地方没有两样。下半天做生意,柜台上要摆盆水。”“摆水做什么?”“有人来买东西,让他将钱丢在水盆里头。钱如果漂在水上,你就遇到鬼了,东西不卖给他。钱如果沉在水下,那就不是鬼,可以把东西卖给他。”“哦,还有这样的乡风。”张茂深觉得挺新鲜,因为他从没遇到过鬼,“如此我要到外面游玩游玩,行不行?”店主人说:“行是行,出了店门,一条大路朝南走。
走到一个石牌坊那里,就是阴阳界。界这边很热闹,都是做买卖的。千万不要越过石牌坊,记住了吗?”张茂深说:“我记住了。”“我在这里预备饭,客人早点回来。”“知道了。”045有意思的京剧张茂深出门唱道:“适才店主对我讲,此地乡风不一样。将身来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看端详。”张茂深顺着大路往南走,果然见到了石牌坊。石牌坊下有条河,他就在河边青石板上坐下。
不一会儿,他看见有个挑着双桶的女子,来河边打水。
远看那女子的背影,张茂深竟觉得她有点儿像自己的妻子李桂莲。
张茂深急急向前,正好那女子转身回头,两人同时愣住了。
“你可是我妻?”“你可是我夫?”张茂深刚想问妻子,她怎么会来到此地的,没想到他和妻子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远。
他唱:“不顾生死往前奔!”他追了几圈,翻了个“抢背”,急匆匆下场。我们介绍过“吊毛”和“抢背”的区别,吊毛是空翻,046空
而抢背是肩部着地的滚翻。这个动作是表现张茂深急城急行走时摔了一跤。计李桂莲再出现时,向观众述说她的遭遇。中秋节的晚上,她与丈夫在家中赏月。八月十五是月神出巡的日子,李桂莲不知自己的哪句话、哪个动作犯了月神的忌讳,月神生气了。张茂深出外经商,没想到妻子已被月神拿到阴曹,罚在阴阳河边每日挑水。
“适才在河边,看见我丈夫坐在青石板上,他怎么来到了此处?”李桂莲悲叹,“我与他阴阳相隔,难以见面了。”李桂莲下,张茂深上。
张茂深说:“看这妇人,果然是我妻,不知她往哪里去了。也罢,回到店房,问过店主人,再做道理。”张茂深急急回店,他大喊:“店主人,店主人!”“想必张客人回来了。”店主人见张茂深跌得满身泥土,“你怎么啦?”张茂深说:“哎呀,店主人,适才我去到阴阳界047有意思的京剧前游玩,见一妇人,头上戴的花花朵朵,挑了一担水。
这个妇人,她是什么人?”“哦,客人,”店主人说,“你看到的不是人。”张茂深吃惊:“不是人是什么?”店主人说:“她是个鬼。”“你说她是鬼?”张茂深的脑子一下子混乱了,“那,你也是鬼?”店主人说:“我是人哪,怎么是鬼?”048空
“你是人?”城“活生生的人哪。”计“那你往前走三步。”“走三步?”店主人开始走,“一步,两步,三步。”“再往后退三步。”“三步,两步,一步。”“你再咳嗽一声。”“还要咳嗽一声?嗯哼!”张茂深还不罢休:“你再让我摸摸。”店主人不解:“摸摸干什么?”张茂深摸店主人,上上下下地摸。
摸到腋下时,店主人跳开了:“好痒!”张茂深点头:“你会怕痒,看来是人了。”店主人问:“是人又怎么样?”张茂深说:“是人就好了,就不会说鬼话了,那你快把这个女子的事说给我听。”049有意思的京剧“客人不要害怕,我来告诉你。”店主人说,“这个女子,跟客人同乡。”“哦,也是山西代州人?”“对,她娘家姓李,叫李桂莲。只因八月十五,夫妻饮酒赏月。他们喝醉了酒,忘了关窗,正好月光照到房里。那李桂莲不知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动作,犯了月神的忌讳,月神就让阎王把她拿到阴曹,罚她在阴阳河边挑水。”张茂深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店主人说:“此地有个鬼差名叫李木,常到我这里来喝酒。我们要好得很,还拜了把兄弟。”一个人和一个鬼可以拜把兄弟,这个鬼也就不会可怕了吧。
“前些时,李木几天没来,再来时我就问他这几天去哪里了?他说他到山西代州,有公事拿人去的。
我问他拿什么人?他就说拿的李桂莲,把她的事情都告诉我。这个李木看李桂莲可怜,又和他同姓,两人050空
就认了干兄妹——我说错了,应该是‘两鬼认了干兄城妹’。李木住在阴阳界边第一家,他就让李桂莲住到计他家,他每天晚上回去时,拿块砖头往房上一抛……”原来鬼是不敲门的?
“李桂莲就轻轻出来开门。都是李木告诉我的。”“哦,有这等事?”张茂深连忙出门,“我要去看看。”店主人劝阻:“她是一鬼,你是一人,怎能去看?
看不得的。”“我一定要去看。”“客人去不得,去不得!”“我要去的,我要去的!”张茂深走后,店主人嘀咕:“哎呀,他是一人,那是一鬼,两下见面,肯定不好……”其实他忘了,他与李木不也是一人和一鬼吗?他俩还拜了把兄弟呢。
他继续嘀咕:“我看这个客人不一定能回来了。
051有意思的京剧哎呀,他要是不回来,还有二百两银子和一个包袱存在我柜上,这可怎么好?我们开店的,总不能埋没人家的银钱哪。嗯,倘若他不回来,以后有人去山西代州,我就托人家去找,有名有姓总找得到。把张茂深的家人找来,领走柜上的银子,不就结了吗?”这真是个善良的店主人。
再说张茂深。他过了石牌坊,来到阴阳界边第一家的门前。
他捡了块砖头,往屋顶上一扔。
“耳边厢又听得乱石响,倒叫我桂莲着了忙。”李桂莲赶紧把门打开。
她没想到丈夫找到这里。
张茂深见妻子的容貌未变:“你,你是人吧?”李桂莲说:“不,我是鬼。”张茂深有点儿害怕了。
李桂莲叫丈夫不要害怕,她告诉丈夫她只是一个临时的鬼,过了期限她就会恢复成人。“月神罚我来052空
阴阳河边挑一百天水,百日之后我就是你原来的妻子城了。”计张茂深觉得好高兴,好庆幸。
但李桂莲告诉丈夫:“可是要把我的身体好好保存着,满了百日,我才能睁开眼睛坐起来。”“哎呀,”张茂深说,“我离家的时候你还是好好的,我走后你才倒下。你要是倒在路上,就怕别人当你死了,把你埋了,那就糟糕了!我要赶快回去!”可是从四川到山西实在太远了,那时候不能坐飞机,总要三个月才能回到家吧……夫妻俩正在商议,忽听“咕咚”,砖头落在房顶上的声音。
李桂莲说:“李木回来了。”想到要面对一个鬼,一个跟妻子不同的陌生的鬼,张茂深有点儿慌乱了,他赶紧躲进床底。
“开门开门!”李木在外面喊。
李桂莲开了门,李木进来了。
053有意思的京剧李木抽着鼻子:“怎么有生人味?”李桂莲说:“没有生人味。”李木还是怀疑:“那我就要搜。”李桂莲说:“不要搜。”李木的屋子不大,他不费什么事就发现了床下的张茂深,他问李桂莲:“他是谁?”李桂莲说:“他是我丈夫。”“那,”李木说,“你是我干妹妹,他就是干妹夫,不是外人,请他出来吧。”李桂莲就叫张茂深出来。
张茂深有顾虑:“我不,他要害我的。”李木说:“我跟你是亲戚,哪有害你的道理?出来吧。”张茂深就从床底爬出来。
李木热情地说:“既是妹夫到了,总要款待款待,我去打酒。”李木出门后,李桂莲叮嘱丈夫:“李木不会害你,054空
但你不能喝他打来的酒,如果喝了就不能还阳了。”城“要是喝了他的酒,我也变成鬼了?”计“是的。”张茂深连声答应:“我记住了。”没想到李木很快回来了:“妹夫,咱们的酒喝不成了。”“怎么了?”“阎王有差遣,命我前往山西代州。”张茂深说:“我也是代州人氏,我也有急事要回去办。”李木说:“你也想回去?那我带你一起走吧。”张茂深说:“你是……那个,我是……这个,怎么好带?”李木说:“不要紧,你闭上眼睛,随着我的风走。
我让你睁眼,你就到家了。”李木也是个善良的鬼啊,在他的帮助下,张茂深很快到了代州,找到了妻子的身体。
055有意思的京剧第一百天,李桂莲睁开眼睛坐了起来。
她只记得昨天跟丈夫在月下饮酒,什么阴阳河,什么李木,完全没印象了。
056空
城计
周锐说ZHOURUISHUO十五年前,为了创作一部京剧题材的名叫《戏台上的蟒蛇》的中篇儿童小说,我除了采访京剧演员,还去图书馆寻找有关资料。
就在那时,我才知道有一出需要踩跷(音“敲”)的《阴阳河》,才听说了“跷功”。
以前的京剧演员中,学花旦和武旦的必须练踩跷。
你也许会想到民间庙会中的踩高跷,不,我说的跷跟高跷毫无关系,完全两回事。木制的跷板比一般的鞋长一些,简单地说是一种直立的舞鞋。你会问那是不057有意思的京剧是跟芭蕾舞差不多?确实有人把踩跷和芭蕾舞联系起来,称它为“东方芭蕾”。踩跷和芭蕾舞都需要用脚尖支撑身体,不同的是,芭蕾舞演员的脚尖有时可以放下来,但京剧演员必须整场戏都以足尖立地。踩跷者要把竖起的脚藏进裤腿,只露出下面的足尖。
据资料说,踩跷跑圆场会又快又飘,十分优美。
在《阴阳河》里,演李桂莲的演员挑一对经过舞台装饰的垂穗的桶,桶里燃着蜡烛,走一种名叫“花梆子”的舞步。李桂莲在张茂深追赶下越走越快,而且要做到身不摇,脚不乱,烛光不晃,穗子不动。昏暗的光线下,烛光的移动十分梦幻,我为这出戏的配图,便想画出这种感觉。
当然,要想踩着跷跑得“又快又飘”,少不了苦练。据说一开始不是练跑,而是练站。地上平摆两块砖,练功者双脚绑跷站到砖上。能站够一定时间后,把两块砖横着立起来,再站到砖上。第三步,是把砖竖着立起来,再站到砖上!大冬天,师父会在地上浇058空
水,然后让徒弟绑上跷在冰上跑圆场,挨摔的滋味可城以想象。师父好聪明(应该就是他的师父教他的),计我不打你,你功夫不到家自然会自己惩罚自己。还有个办法,弄口大缸,缸里盛水,让徒弟绑着跷在缸口跑圆场。一不小心,不是摔到地上就是摔到水里。那时戏校的学生也练踩跷,当学生想歇会儿时,老师会说:“去玩吧。”因为玩也是练功,学生跳绳、踢毽子都是绑着跷的。
著名武生盖叫天在回忆录中说,他大哥学武旦,艺名“赛阵风”。当大哥回到农村的家时,大家都想看看他学了什么本领。大哥就绑上跷,一纵身就上了房顶,又一个跟头翻下来,大家一起叫好。这真厉害啊,不绑跷也很难上房的。直到大哥娶媳妇迎亲那天,师父对他的练功还不放松,要他踩着跷跟在迎亲的车子后面,离丈人家不远时才去了跷。
我把写完的《戏台上的蟒蛇》发给朋友张之路看,他挺欣赏。不久后,他所在的中国电影集团要拍一部059有意思的京剧京剧题材的儿童故事片,他请我担任编剧。我就想把踩跷的情节放进去。一个戏曲学校的年轻女教师,因为身材矮小,只能教戏不能演戏,挺苦恼。她在一个外国女孩的无意启发下,跟老演员学习踩跷,既弥补了身高,圆了登台梦,又挽救了京剧绝技。其中有这样的镜头:为了练踩跷,一群人挺费事地把一口大水缸搬进客厅。
电影叫《天使维拉》,这最后定下的片名似乎跟京剧没什么关系。导演叫马崇杰,是马连良的侄子,曾经当过京剧演员,跟我很聊得来。需要找一个身材偏矮而又会踩跷的女演员,竟然找到了——前一半条件容易满足,可要找到会踩跷的女青年太难了。片中那个教踩跷的老演员由老艺术家李金鸿先生扮演,李先生曾是踩着跷满场飞的著名武旦。
你只要在网上输入“京剧《阴阳河》”,就能搜索到有关的演出视频。其中一个演出者叫牟元笛,他是上海戏曲学校的青年教师。他是个男旦,而且会踩060空
跷。他自己能演出京剧《阴阳河》,还给别的剧种提城供指导,一个十九岁的学淮剧的女孩从他这里学会了计踩跷。绝技不“绝”了,这是令人欣慰的。
061铁公鸡这出戏是太平天国故事里的一段。
《铁公鸡》是一部京剧史上——不,应该说是中国戏剧史上——不,应该说是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绝后的奇剧。它的空前绝后,主要不是指剧情,而是指这部剧数起数落的历史遭遇——它的戏外之戏。
先说剧情。
太平天国时期,清朝大臣向荣领兵镇压造反的洪秀全军。洪军派了张嘉祥和吴占鳌诈降向营。向荣虽有怀疑,但又觉得张嘉祥065有意思的京剧勇敢可用,就先命部下乘黑夜伪装张嘉祥诱杀洪军,天明后再让张嘉祥出战。洪军痛恨张嘉祥,杀了他的妻子。张嘉祥无奈,没法证明自己,只得回向营。
吴占鳌与张嘉祥商议,要深夜行刺向荣,为洪军立功。没想到张嘉祥已下了相反的决心,在入帐行刺时从后面将吴占鳌杀死。向荣惊醒,张嘉祥便以实情相告。向荣很感动,给张改名为“国梁”。因张妻被杀,向荣将女儿许配给张嘉祥。谁知此女以为千金之身怎配盗贼,太耻辱了,便在新婚之夜悬梁自尽。
向荣为了安抚张嘉祥,又将第二个女儿嫁给他。
张嘉祥感激涕零,从此愿为向帅粉身碎骨。唉,这就是旧时代,女子被视作笼络人心的工具。不同时代的不同观众会有不同的感受吧(也许现代的一些观众会认为向荣挺有情商的),不过前提是那戏得有足够的生命力,能让不同时代的不同观众看到。
铁公鸡原是太平军一位将领的名字,他弟弟铁金翅因中了埋伏,被迫降清。一日,铁金翅得到消息,066空
他哥哥将张嘉祥擒在腋下,却被张嘉祥掏出匕首刺死。城铁金翅便定了计,请向荣前来商议军务,趁机为兄报计仇。
铁金翅由花脸扮演。我们说过,京剧里的花脸都要根据脸谱勾脸,可是这出戏中一律不勾脸,也不戴髯口。现在舞台上的向荣戴花白的胡子,但以前只戴一个“鼻卡”,就是夹在鼻子下面的八字胡。京剧里大多说韵白,只有丑行和花旦说京白,但《铁公鸡》里一律不说韵白,只说京白或各地方言。向荣的两个师爷,一个说四川话,一个说绍兴话。
接到铁金翅的宴请,向荣想先听听师爷们的看法。
绍兴师爷说:“那铁金翅虽是降将,但大帅待他恩用有加,知恩图报乃人之常情,量他不会有啥个歹意,大帅放心去好哉。”四川师爷却说:“有道是‘会无好会,宴无好宴’,那铁金翅是长毛子出身,禀性顽劣,长毛子靠不住——”067有意思的京剧我们从鲁迅的文章里知道,太平军有个不好听的称呼就叫“长毛”。
张嘉祥忍不住发火道:“去得就说去得,去不得就说去不得,开口长毛,闭口长毛,叫人好不耐烦!”四川师爷怪自己失言:踩了张嘉祥脚指头了,他就是长毛出身哪。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