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一年,地球上的新闻业发生了一件大事,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正式在伦敦开业,他的创始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把它从德国迁到了英国。这一年世界新闻业发生了另一件大事,亨利·贾维斯·雷蒙德和乔治·琼斯创办了《纽约每日时报》,就是1857年开始更名的《纽约时报》。这一年,全世界第一次举行了人类文明的大展示。首届世界博览会在伦敦举行。地点是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为5月1日至10月11日,展览的主要内容是世界的文化与工业科技,英国借此博览会,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参观者估计超过了六百二十万人次,展出品超过一万三千件。伦敦吸引了上百万游客的来访。展品中影响世界变革的发明,包括轨道蒸汽牵引机、高速汽轮船、起重机、厨具用品、铁制品、以及来自美国的收割机。和人类首届世博会上展示的成果相比,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各方面事业的落后是非常显目的。这一年的年底,欧洲发生了一件军政大事,即法国发生的政变。事件发生于12月2日,发动者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这个帝国的复辟者将于六年后的1857年伙同英国对中国宣战,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他麾下的法国军队将于1860年11月,和英国军队一起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迫使中国的清廷签订《北京条约》。在东方,这一年有个国家发生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会改变它的历史进程,进而对中国的历史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年在日本是孝明天皇嘉永四年,日本海关在检查中国入境的商船时,发现了中国湖南邵阳人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三卷。日本人如获至宝,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它为日本人开启了睁眼看世界的一扇窗口,为日本在近代的迅速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此书在1843年出版出版于中国的时候,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只有包括未来湘军大帅在内的少数几个人为之喝彩。1859年,此书价格在日本已达首版的三倍。1862年,日本维新派人士到了上海,惊异地发现,在日本畅销的这本图书,在其发源地中国早已绝版。这个事件,从一个层面揭示了中国在近代落后于日本的原因。这一年在中国叫做咸丰元年。中国的皇位上坐着一位即位刚刚一年的年轻皇帝,而他的对手就在这一年的初始正式发难。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事,其政治目标是推翻满清皇朝。这个事件引发了延续十三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内战和混乱。这一年的12月17日,洪秀全自封为天王,同时诏封五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国际上注意到了社会生活已经呆滞的大清帝国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三十三岁的德国犹太人卡尔·马克思在这一年进入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但是他始终关注着太平天国运动的进展。这一年就是湘军历史的发端,因为湘军起始于金田洪秀全举事的同一年。从此以后,湘军的历史就和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密不可分。湘军在兴起之后,就和太平军成为尖锐对立的互动因素,推动着咸丰和同治时期一段历史的发展。湘军史起步于中国的一个社会发展停滞、落后于西方社会发展因而开始受到发达国家欺侮的历史时期,湘军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意义,要从湘军史抵达终点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去观察。洪秀全率领起义队伍与清军作战的前几个月份里,湘军这个时代的产物,还处在一片混沌之中。日后将要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湘军人物,这时各自处在狭窄的环境里,静静地谛听着命运的脚步声,费力地揣测着:人生的转机,将会在何时发生?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许许多多怀有经世之才的湖南人,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他们的前程,将要由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来决定。这一年上半年,即将投入镇压太平军作战的新宁人江忠源,正在家乡为父亲丁忧。这个三十九岁的七品芝麻官,正在密切地关注着广东人洪秀全在他家乡南边不远处点燃的战火。刘长佑 大学土赛尚阿督师征广西金田,疏调江忠烈公募勇五百人赴军。江公约公偕,以丧辞。既而大军围永安,提督向忠武公荣与都督武壮公乌兰泰议军事不合。江公知且败,引疾归,暇辄过公,扼腕相太息。这一年,二十三岁的四川人鲍超随清军提督向荣手下的川勇营在广西作战,令该营统将瞿腾龙刮目相看。该军在桂平的新墟、双髻山、风门坳等处作战,当时惟镇筸兵、潮州勇两军最号精悍,鲍超每战奋臂当先,与镇、潮两军先锋争致果毅,务出其前,两军兵士皆服其勇敢,敬礼有加,而太平军从黄墟出发,攻陷永安州城,官军进逼,鲍超屡有斩获,以战功得六品顶戴。这个四川人在未来的岁月里将受到湘军大佬曾国藩和胡林翼等人的赏识,成为湘军军功最著的将领之一。这一年,刚到不惑之年的湘乡人曾国藩得知,刚刚即位的咸丰皇帝,为他统治的国土上危机四伏而忧虑,下诏让群臣评议朝政得失。这位二品礼部右侍郎积极响应清廷的号召,在《应诏陈言疏》中议论朝政,指出人才、财政和兵力三大方面存在严重弊端。他提出了革除弊端的办法,强调人才决定一切。他心里感叹清廷官场腐败,庸才充塞。他认定自己的家乡湖南,有许多经世之才,长期被朝廷忽略。他希望清廷能够起用一批能臣干将,扭转危亡的局面。对他的奏疏,咸丰皇帝批道:“剀切明辨,切中事情。”这一年,未来将代表中国出使外国的近代第一位外交家郭嵩焘,还只是一名三十三岁的进士,在家里为已经相继去世的父母居丧。他当时没有想到,不久之后,他将极力劝说老乡左宗棠和金兰结义的曾国藩出山组建湘军,他自己则将斡旋于江忠源、曾国藩和左宗棠这三位湘军大帅以及未来的淮军大帅李鸿章之间。这一年,与江忠源同岁的益阳人胡林翼,补授贵州黎平知县。他在辖地举办保甲团练,收效颇丰。黎平的一千五百多个村寨,修建了四百多座碉楼。团丁们严格控制着要隘。胡林翼又下令储备谷物,以供城防,摆出一副临战的架势。六月辛未,交卸思南府事。《遗集》卷五十七《癸丑与佐季高书》云:“到黔七年,四握郡符。黎平颇尽心力,安顺次之,镇远只四月,斯下矣。思南八月,最逸又最有余,无甚新政。德慧智术,视其操心何如耳。”定计请咨入京,大府以广西寇棘,亟饬公回本任。以七月庚子抵黎平受印。汤太夫人虑道梗留居镇远试院。先是,黎平前守喜讳盗,莫可究诘。《上吕布政启》云:前任某公隐匿之案,其重情有一案三命、一案数家者。”而区域与广西交界,横亘几二百里,盗匪纵横,时虞侵轶。公以为:“欲清内匪,莫如保甲;欲御外寇,莫如团练。”乃严订条约,实力举行。先令各寨立乡正团长、牌长,悉注姓名于册,藏之署中。有事则按册召入,与之钧礼,或赐以酒食,详询其利病,用以熟察其情伪。入寨则挟册自随,推究亦如之。其送盗入城,则立予剖决,无有耗费,民大欢悦。《遗集》卷八十六《麻城县禀陈地方情形批》云:“余昔守黎平,延见士类及椎结苗头,以保甲册籍为团练张本。自朝至莫,口不绝音。其士类来见,或坐或立;其苗头来见,或赐以酒食,令其据地席坐,均详询以民情、地势,使各得其意而去。俗人畏见士民,疑其请托,否则谓为亵尊失体耳。吾视天下公卿至于黎庶,其贵贱亦正相等,不因亲民而贱,不因简傲不亲民而贵也。今日官吏,日与役处,以差胥为腹心爪牙,其果自贵也耶?”公又以差役营兵窳惰不堪用,乃自练壮勇百名,仿明参将沈希仪、嘉厌时傅鼐因间雕剿之法,分巡游徼。每周历村寨,督率董劝,口讲指画,辄旬日不归。归则文书填委,必亲自检料,昼夜劬瘁,讫不得息。《遗集》卷五十七《致左季高书》云:“林翼所处,只一府耳。其办事也,终日手不停批,口不绝音,然精神志趣,专注于纸片之外。其必须形之公牍读者,详司达部,付之幕友。一人之精力几何?若于文牍过劳,则精神已疲于小事、琐事,转不能办其大者、远者矣。”行之半年,士民用命。凡获盗三百馀人,办团一千五百馀寨,设卡栅四百五十馀座。每卡派民夫四名至二十名,分班轮守,督委员绅耆按月巡视,互相稽核,周而复始。盗首黄浪子等次第剪除,于是椎结左衽之伦,始见天日。家书壬子正月《上季父默希公书》云:“侄在黎平,得力在团练、保甲,虽赔费数千,而数百万家之生灵得以安枕高卧,此黎平近二十年未有之奇也。黎平民情极好,词讼极简。惟二三十年来盗贼日甚一日,几乎每日不止一案,每案不止一命;或一日连劫十馀家,或一家惨杀三五命。妇女污辱,鸡犬一空。小民何事,惨罹荼毒?至于兵丁,万万不可捕盗。从前历任各守带兵捕盗,见盗在前,即抛弃枪械,拚命先逃,往往一盗,追兵百人,相率骇走,军械利器,尽以资寇,此往事之明证也。差役无能,则惟有头抢地耳。甚至妄拿善良,无恶不作。兵差之万不足用如此。侄到任后,招募壮勇百馀名,每月每人四串,计月须赔二百馀金,分巡游徼,如明参将沈希仪、国朝傅臬司重庵雕剿之法。又其得力全在保甲、团练,人人有捕盗之责,有捕盗之权,官惟悬赏以待而已。送盗至府者,待以殊礼,给以重资,随到随审,审明即赏,且一刻不迟,早至早归,夕至夕归,百姓不在城中羁延.盖二十年不沾王化、不见天日之地,今乃稍苏其困矣。便民利民,无有旷时。行旅妇孺,莫不知感。每于巡查之便,小驻村落,则左右前后,必有千数百人跪伏环侍,声称感恩不小。可见于事有益,于民至便。惟是侄之办法,可以传于后任,而侄之心思,驾驭鼓舞振兴,一切方略之妙,不可言传,此则无可如何之事,惟有在任一日,保守一日而已,后来非所知也。”公既治郡有效句亦用自喜,以书告左公。左公复书谓团练必参用碉堡,乃足以制剧寇。公亟纳之。左文襄是年复公书云: “团练之法,粤西行之,未睹其效者,盖治小盗则团练固不易之法;若剧寇,纵横防剿并急之时,则用因练断宜参用碉堡。”十二月,回镇远省母。见家书。这一年,号为“湘上农人”、自比当今诸葛亮的湘阴人左宗棠,也是三十九岁,身无一官半职,只是一个举人,空怀一腔热血抱负,还在等待着建功立业的机会。这一年,四十四岁的湘乡人罗泽南在善化贺长龄家里开馆授课,写信给曾国藩,盛言曾国藩应诏言事,言之切当,罗泽南值得庆幸的事情,就是他的人品得到了公众的嘉许,在上年被官府推举为孝廉方正。当时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身为理学先生,日后还要带兵打仗,并且饮弹而亡。这一年开始的时候,五十九岁的广东老人骆秉章调任湖南巡抚已有半载,这位以清廉著称的官员所领导的省份处于与太平军交战的风口浪尖之上,对这位长期从事纪检工作而不谙武事的广东人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谁也想不到,这位儒士,日后将成为湘军发展壮大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文宗显皇帝咸丰元年辛亥,四十五岁。罗泽南馆善化贺公长龄宅。先是,贺公卒,遗命其子延为师。时,广西逆匪方炽。今节相曾公国藩方官礼部侍郎,应诏言事,有用人、行政、议礼、汰兵等疏,人争传之。先生致书曾公,盛称其言之切当,而尤冀其以正本清源为务。谓有所畏而不敢言者,人臣贪位之私心;不务其本而徒言其末者,后世苟且之学术云云。而曾公已于四月某日上敬陈主德预防流弊一疏,先生书至,因复书云:“阁下一书,乃适与拙疏若合符节。万里神交,有不可解者。”观此,亦见忠君爱国之心,不以穷达异也。这一年,将以湘军水师大帅扬名天下的彭玉麟,在跟随官兵镇压李沅发起义之后,刚刚回到家乡衡州,然后受聘于富商杨子春,到耒阳为他经理典号。三十五岁的彭玉麟淡薄名利,志在经商,无意从军,但后来事态急转,他自己的生涯,也由不得他自己作主了。王錱七月,适杨氏女生。《家谱》:“次适同县杨公昌濬子鸿度。”引详上己酉年。八月,公应乡试长沙。按:公咸丰三年七月《与曾季洪茂才书》云:“前岁同赴秋闱,常得聚首。”盖言辛亥乡试也。粤寇犯永安,湖南戒严,莠民乘衅窃发,湘乡东南界衡山劫掠尤盛。公辄阴察魁党姓名,佐知县朱公捕治,左氏枢《王壮武公传》云:“广西寇炽,湘乡奸民蠢动,公以诸生佐县令朱公孙贻,设方略逮治之。”乃倡行团练保伍之法。旭庵先生所为公《事略》云:“我县办理团练,錱实倡之。辛亥,粤寇屯永安,即禀知邑侯,实力举行,不辞劳瘁佐之。”《湖南褒忠录·王壮武公传》云:“咸丰元年,倡行团练于乡。”公丙辰上某公书云:“洪寇发难广西,錱惧祸及桑梓,于咸丰辛亥秋倡行团练。”公日夕奔走晓谕,躬任劳怨,数月事集,县境为清。《遗集·杂著·团练说》云:“我在湘乡办团,自咸丰元年中秋后起,至十月初而粗成。其时,贼在广西,谁知团练二字为何物?忽闻此议,莫不掩耳而走。两月之间,悉心开导,只恃此一点血诚,不计成败利钝,不顾祸福生死,任劳任怨,以成比举。”又《丁巳江西劝办团练示》云:“本道每至一处,必以此为至急之务、至要之图,最初于本籍行之而效。”李续宾寇警日迫,乡人惧,公益治团以镇之。撰《孙子兵法易解》,以《孙子》为主,以《左传》、《国策》、《通鉴》证其义,而出之以俗语,俾团长及乡人讲习。周君宽世曰:“公于丙辰年以辛亥所著兵法俗语解授,吾读之。诸将读者敏悟以蒋香泉中丞为最。书未付梓,予传抄本三河之役失去。”三月,以县试受知于朱公孙诒。四月,朝廷以赛尚阿监李公星沅军,李公将受贼降,赛尚阿谗之。李公薨,巡抚周天爵等军溃,贼遂恣雎。公至长沙,请用火器。闻萧太夫人有疾,遂归。五月,太夫人疾愈。十月,王公勋来视公,益讲求练团事。公曰:“以正人心为主,以固人心为先。”曾君广星《与宗甫山书》曰: “练团之法,乡人三丁出一报名,团长将姓名、年貌、箕斗、户邻皆注于册,各备一械,守望相助。有事则鸣锣以集之,无事则各自执其业。凡事毕,则父老公议其赏罚,其名册则团长收之。所捐之费,以供行事伙食及刀矛炮火之用。比事吾里始于李光禄公,而忠武公成之者也。”十二月,捐纳从九品衔。猎于桃林山,大获。是年九月,季子光令生。萧君积仰,太夫人侄也,以太夫人命,即以其女许字。上面这些青史留名的湘军人物,除了江忠源以外,在1851年这个以太平军起义为标志的特殊年份里,在军事上都无所作为。他们散居各处,密切关注受到军事威胁的满清王朝,将如何阻止毁灭性战火的蔓延。但是,另一个同时代的湖南人,却已经以清醒的头脑,为湖南的读书人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他的言行,将会深刻地影响中国和日本的前途。这一年,五十七岁的邵阳人魏源,被清廷任命为江苏高邮的知州。这时他已完成洋洋五十卷的《海国图志》的编纂,另五十卷正处于编辑的尾声。这部著作总括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宗教、历法、文化和物产,使中国人探索的眼光,从封闭的内陆文明,越过蓝色的海洋。魏源探求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的道路,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和火械的先进技术,模仿他们的选兵、练兵和养兵之法,改革中国军队。魏源号召“以甲兵止甲兵”,相信中国人能够战胜外国侵略。魏源的思想,对塑造即将问世的湘军人物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一年,中国社会的冰封正在解冻,而整个世界也处在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已在欧洲传播了三年。尽管中国的读书人对此一无所知,但共产主义的幽灵已在欧洲的上空徘徊。这一年,在和中国一样封闭沉闷的日本,德川幕府已经进入盛极而衰的转折期,强霸而封闭的幕府政权隐伏着发生变革的危机。这一年,英国人达尔文正在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这一年,俄国全权代表科瓦列夫斯基与中国新任伊犁将军奕山和参赞大臣布彦泰于7月份在伊犁开始谈判。奕山接受了俄方的所有提议。双方于8月6日在《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上签字。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湖南的读书人身处一个世界局势剧烈动荡,各个国家英才辈出的年代。太平军的阵营里,正在涌现大批杰出的军政人才,使腐朽的清廷,感到了咄咄逼人的锐利锋芒。湖南的读书人能不能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是他们热衷于思考的问题。由于这样的思考,他们将逐步地崭露头角,形成另一个阵营,来与造反的太平军争锋对抗。这个阵营,就是本书记述的湘军。说到底,太平天国运动与湘军阵营的对阵,就是两拨人才的对抗。湘军中的著名人物,无一不是在这种对抗中崛起。因此,这些人物在清末历史舞台上的表演,谱写了湘军全部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