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江苏人民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晋武帝司马炎日福原启郎著陆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20书20.刘1东主编(/)书名原文西晉武帝司馬炎:のISBN9787214238344晋福陆中国历史研???究Ⅰ魏.晋①南北朝Ⅱ时.代①②Ⅲ.①Ⅳ.①K235.07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第号CIP(2019)175689西晉武帝司馬炎の著者福原啓郎:発行者株式会社白帝社:?1995AkirouFukuhara简体中文版经版权所有人福原啓郎教授授权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简体中文版江苏人民出版社保留所有权利?2020..江苏省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号:102017365书名晋武帝司马炎著者福原启郎译者陆帅责任编辑洪扬装帧设计陈婕责任监制陈晓明出版发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社地址南京市湖南路号楼邮编1A,:210009出版社网址http://www.jspph.com照排江苏凤凰制版有限公司印刷江苏凤凰通达印刷有限公司开本毫米毫米652×9601/16印张插页16.54字数千字208版次年月第版年月第次印刷202011202011标准书号ISBN9787214238344定价元48.00江苏人民出版社图书凡印装错误可向承印厂调换()序“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60,,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150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1晋武帝司马炎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刘东年秋于北京西八间房19882目录中文版序1序———三国志的终章1??第一章河内司马氏1第二章司马懿19第三章司马师与司马昭57第四章武帝司马炎上86()第五章武帝司马炎下111()第六章惠帝上126()第七章惠帝下157()第八章怀帝与愍帝196结语———魏西晋王朝的灭亡218、大事年表223关联年表224三国西晋时期年号表225、人名索引2271晋武帝司马炎人名转换索引238后记243译后记2452中文版序晋武帝司马炎日文原著刊行于一九九五年四月当年一月日本??.,发生了阪神淡路大地震当年三月又发生了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在前一年的十一月我向白帝社寄出了书稿当年三月赴东京出差在白,,,帝社编辑部花了一周时间修定书稿主要是增写了结语中的不少内容,.当年出版晋武帝司马炎一书的往事历历在目令人十分怀念??,.晋武帝司马炎一书最初是白帝社中国历史人物选丛书全十二??“”卷中的一卷第一卷为秦始皇籾山明著第二卷为戈壁男儿李陵.??()、?:与苏武冨谷至著应白帝社之邀由我执笔接来下的第三卷就标?().,.题而言本书应当是司马炎的个人传记但由于学力有限及相关资料的,.缺乏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只撰写司马炎个人传记的想法而代之以司马,,炎为基点上溯其祖父两代下延其子孙两代以河内司马氏五代人的,、,、,事迹为主轴通过我个人的视角来描述魏晋时代的相关历史因此本,.,书的标题与内容不完全一致有些名不副实,.原书出版后吉川忠夫先生很快便指出了书中的十多处误字脱字,、.因为第一版中的误字脱字较多所以当时制作了私家版的正误表此、,.外由于原书没有索引检索不便又在夫人的帮助下制作了人名索引,,,,将正误表人名索引一并提供给相识的研究者此次的中文译本则在、.,1晋武帝司马炎书后附上了全新的人名索引.本书在日本刊行后时至今日有幸多次再版其中原因个人认为,.,大致有两点:第一日本的三国志爱好者很多对三国感兴趣的读者会将本书,??,作为三国历史相关书籍的一种来阅读书中与此直接对应的部分是活.跃于三国时代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的事迹、、.第二与之相对就三国后的西晋八王之乱等史实相关概说书几乎,,,没有此外如川胜义雄魏晋南北朝谷川道雄世界帝国的形成东.,??、?:汉至隋唐等魏晋南北朝史的概说书也几乎不涉及西晋一朝的史事?,.三国时代落幕后中国历史是如何发展的较之三国战乱规模更大的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又是何物本书大概是受到了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们的欢迎书中与此直接对应的部分是西晋武帝司马炎其子惠帝司.、马衷与怀帝司马炽其孙愍帝司马邺的事迹稍带一提我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西晋八王之乱的本质第二篇是西晋宗王的特征??,?———以八王之乱为线索都与八王之乱有关因此本书对八王之乱的撰写?,.,带有我个人的思考在内此外本书写作前后我还对魏晋时代复肉.,,“刑的争议西晋墓志等问题展开研究相关成果也被吸纳其中成为本”、,,书的特点之一.作为曹魏西晋历史的概说书本书的特点大致如上此次能够以、,.中译本与广大中国读者见面对我而言非常开心也倍加感慨,,.在最后首先非常感谢南京师范大学陆帅老师承担如此艰难的翻译,工作此外我也想对帮助本书出版的江苏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王保顶.,老师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主编刘东老师以及本书的责任编辑洪扬女士、“”深表谢意.年月日20191115福原启郎2序——《三国志》的终章公元三世纪后半鼎足而立的魏蜀吴三国相继灭亡三国志的,、、,??时代即将落幕先是景元四年十一月曹魏军队兵临蜀汉国.(263),都成都后主刘禅投降经历了先主刘备后主刘禅的蜀汉政权二———,.、世而亡接着西晋泰始元年十二月魏元帝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265),炎自曹丕以来历经五主的曹魏政权灭亡而后的太康元年三月,.(280),晋军逼近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吴主孙皓投降孙吴政权自大帝(),.孙权以来四世而亡在三国终焉历史剧情中灭亡曹魏孙吴两国开创.,、,全新的晋王朝一统天下使三国志的时代最终落下帷幕者正是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十七日文武百官匈奴南单于四夷(265)(),、、使者等数万人于洛阳南郊列席而坐在精心营造的郊坛之上向天帝告,,知魏晋禅让的仪式正式举行其后晋武帝入洛阳宫登太极殿发布即.,,,位后的第一道诏书.太康元年五月庚寅四日接见亡国之君孙皓的仪式于太极(280)(),前殿盛大举行在文武百官外国使节国子学学生等众人的注视下孙.、、,皓以头部涂泥双手反缚于后的姿态登上太极前殿向武帝司马炎行稽,,1晋武帝司马炎颡之礼①.晋武帝司马炎像出处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完成这两项大业并在此盛大仪式中担任主角的晋武帝作为皇帝,,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可以说是理所当然之事事实上在接见孙皓仪,.,式举行后四个月太康元年九月群臣纷纷上书请求行封禅之———(280),典不过由于武帝的推辞封禅最终未能实现所谓封禅即在泰山.,,.,在今山东省及位于其山麓的梁父分别向天地之神告知海内太平的祀(),典晋武帝之前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举行过封禅可以说.,、、.,能够封禅的都是皇帝中的佼佼者对自己所立功业非常自信而大臣们,,也会强烈劝进希望举行封禅大典又接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后编纂于唐代的正史晋书中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执笔撰写了?,??,屈膝下跪磕头的礼仪①.2序———三国志的终章??司马懿宣帝纪司马炎武帝纪及陆机传王羲之传末尾的史论??、??????.对于武帝司马炎李世民评价其有帝王之量焉如此说来晋武帝司,“”.,马炎被人们视为与实际封禅诸帝相比肩的伟大帝王但不可否认的是.,倘若将司马炎与同样号为武帝的西汉刘彻相比较他的知名度远远低①,于后者那么个中原因何在呢对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第一个方面武帝司马炎两大功绩之一的魏晋革命即事实上的,———王朝篡夺是自其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两代三人苦心经,、、营的产物司马炎登场之际这份功业已经万事俱备他本人不过是将.,,之最终实行而已打个比方司马炎就好像是摘取逐渐成熟即将落下.,、的果实这一点与西晋政权所推翻的曹魏政权的成立过程很类似汉..末建安年间曹操实际掌权其所构建的魏王国孕育了之后(196—220),,的曹魏帝国曹操死后世子曹丕魏文帝进行了汉魏禅让革命即帝.,(),位开创曹魏王朝换言之如果将曹魏与西晋人物相互对比那么曹操,.,,对应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而曹丕对应司马炎此外晋书的首卷、、,.,??并非武帝纪而是司马懿的宣帝纪卷二为司马师司马昭的景帝??,??,、?纪文帝纪卷三才是武帝纪从这一事实也能够明了司马炎并非???,??.,西晋王朝事实上的开创者.另一大功绩也就是平定孙吴完成统一大业这的确是晋武帝的功,,,业不过如果考虑到当时的时代潮流尽管自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后群.,,,雄纷纷割据天下四分五裂然而随着各地军阀渐次淘汰汉魏革命后东,,,汉政权正式灭亡表面上呈现出三国鼎立天下一分为三的状态从这,、.种状态中反而能够看到三国归一天下一统的潜流随后这股时代暗,、.,流不断涌动晋武帝也正凭此完成了统一根据宫崎市定对三国国力的,.推定魏蜀吴之间的比例为总体说来吴蜀两国需要占据,、、6∶2∶1.,、军事要地并结为同盟才能够勉强与曹魏对抗而随着景元四年,.(263)刘彻的谥号为孝武皇帝通称武帝司马炎谥号则为武皇帝严格来说两者存在差别①,.,.3晋武帝司马炎蜀国灭亡这种平衡已然被打破此外吴国所凭恃的核心防御线是长,.,江扬子江长江上游的蜀地今四川省被纳入曹魏版图后又为西晋().(),所继承从军事战略而言这对吴国产生了巨大威胁再加上孙吴政权.,.从大帝孙权统治后期开始逐渐自我崩溃尤其在有名的暴君孙皓的治,下这种自我崩溃不断加速至晋军大举攻入之际孙吴政权已经病入,.,膏肓结果在对晋军稍作抵抗之后吴主孙皓随即投降晋武帝很轻松.,,,地完成了平吴大业.如上所见在晋武帝统治前期完成的诸多功业与其自身所起到的作,用之间存在某种落差晋武帝谦逊地推辞群臣的封禅请求就如实反,.,映了这种落差而在第一个方面的基础上造成对晋武帝评价较低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与其统治后期的状况有关也就是下文的第二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晋武帝统一天下后随即改变了以往的谦虚心态而代,,,之以骄傲自满怠于政事沉溺于后宫的宴乐之中对此人们经常引用、,.,一个经典故事晋武帝的后宫人数多至近万人宠爱的嫔妃不知其数:,.晋武帝每日对临幸哪位爱妃犹豫不决便乘上羊车随羊车所往设宴留,,宿相应的后宫嫔妃将羊喜好的竹叶插在门头盐水撒于门前争相诱.,、,使武帝所乘的羊车前来这的确是个荒诞非凡的故事晋武帝沉迷后..宫倦于政事的堕落状态催生了朝廷高官们竞相奢侈的颓废风潮对政、,,治则漫不经心结果便是引起外戚宗室骨肉相残的内乱八王之.、———乱同时也促使以内徙非汉民族与汉人流民为主体的人群推翻西晋王,朝发生永嘉之乱使得西晋王朝最终走向灭亡并且西晋王朝的灭亡,,.,不仅意味着一个王朝的崩溃还意味着经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三国,、鼎立至晋武帝时期实现了再统一的魏晋国家体制的崩溃之后尽管,.,晋王朝在江南再度复兴东晋但北方中原地区进入了极为不安定的五(),胡十六国时代统一的再度实现只能等到近三百年后的南北朝时代末.,期公元年隋文帝平陈可以说尽管晋武帝司马炎没有直接———589,.,造成西晋王朝的灭亡但他仍然是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罪魁祸首,.4序———三国志的终章??司马氏简谱这本小书首先将追溯司马氏开创晋朝平吴统一的经过即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四人的上升过程其后则叙述西晋王朝、、、,政治恶化走向灭亡的经过即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四位皇帝的衰亡过程若以天下统一的太康元年作为顶.(280)点那么在此之前为三国志的时代在此之后则为后三国志的时代,??,??.年代起自司马懿针对曹爽发动兵变成功掌握曹魏实权的嘉平元年,终于都城洛阳陷落怀帝被俘西晋王朝实质宣告灭亡的永嘉五(249),、,年两者距离太康元年差不多都在三十年左右基于以上内容本(311),.,书试图重新切近帝室司马氏一族尤其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真实面像并,,尝试对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再评价.5第一章河内司马氏河内司马氏史书载有一则逸事说曹操曾经梦见三匹马同槽而食司马氏三,①.人吃空曹氏正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篡夺曹氏政权的梦兆司马,、、.②氏的篡魏过程我们将在第二章第三章加以叙述而在本章先来看一,、.,下创立晋王朝的司马氏是个怎样的家族.司马氏的本贯为河内郡温县孝敬里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河内.③,郡属河南省位于今天由北京南下经过郑州武汉最终达到广州的京,,、,广铁路西侧黄河东流而下进入华北平原在此处太行山脉与黄河分.,,离先向东北之后向北延伸这片由黄河与太行山脉圈定西南北三,、.、、面界限位于黄河以北的东向平原就是河内郡的所在在汉代人们将、,.,晋书卷一宣帝纪①????.司马中有马字曹槽同音故有此说译者②,、,.———本贯即原始的籍贯所在地魏晋南北朝时代各地的大小知名家族往往都有一个相对固定③,.,的本贯如琅邪王氏陈郡谢氏彭城刘氏吴郡陆氏等等本贯更多地具有显示门第标榜,、、、.、身份的社会功能与实际的户籍所在居住地未必一致译者,、.———1晋武帝司马炎河内郡与河东郡河南郡统称三河确信它们就是夏商周三代的王都、,、、,其中河内郡为商代都城所在后来在距离不远的安阳县就发现了殷.,墟东汉时代三河以西汉旧都长安为中心的三辅以及位于两者之.①,、②间的弘农郡统称畿辅为司隶校尉所辖这说明当时这片区域已然“”,.,东汉河内郡与今温县图殷墟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世纪年代经过考古发掘于殷墟发现了大规模的城市遗①,.2020,,址并出土甲骨青铜器等诸多文物一般认为是商代后期的都城所在译者,、,.———三辅即京兆左冯翊右扶风②,、()、().2第一章河内司马氏形成了与刺史所治的州相同但级别更高的都城圈区划从首都洛阳出,.发越过北邙山再由孟津渡过黄河向东北稍行便可到达温县温县,,,,.位于北至邺城蓟今北京市的交通干线上背对周代温国的故墟西、(),.汉时代温县作为首屈一指的商业都市蔚为繁荣汉代以来的温县县,①.城即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内的古城址据说招贤乡,.,的招贤源自司马懿招纳贤才之事番田乡三陵村的古墓群则是司马懿“”,先祖的坟茔所在②.关于河内司马氏的由来晋书宣帝纪开头叙述了司马一姓的,???“”源流又说到在秦亡后有司马卬其人作为与刘邦项羽同时受封的十,.、八诸侯王之一司马卬被封为殷王其子孙由此定居封地所在的河内郡,,.接着晋书宣帝纪举出了司马卬的八世孙司马钧在河内司马氏能,???,够切实追溯的先祖中司马钧是最为古老的人物永元初年至元,.(107)初五年东汉时代最大的非汉民族叛乱藏系的羌族大叛乱爆(118),———发司马钧作为将领参与平叛由此在史书中登场又据后汉书安,③,.??帝纪元初二年十月司马钧因坐视友军战败不救而下狱于狱中?,(115),,自尽司马钧之子有豫章太守司马量司马量之子有颍川太守司马儁.,,司马儁之子有京兆尹司马防司马防的次子便是司马懿,.在这里司马氏家族从司马钧至司马防连续四代的官衔颇值得注,意依次为左冯翊豫章太守颍川太守京兆尹这应是他们的最终官:、、、,职上述官职或是太守这类郡级民政长官或是与郡相当但级别更高.,,、的政区民政长官这说明在公元二世纪的东汉时代司马氏家族虽非.,,世袭但代代太守辈出这种门第也就是所谓的世二千石,.“”.二千石本是汉代官阶的一级郡太守属于此级别严格说为中二,———参见盐铁论①??.参见读史方舆纪要河南怀庆府温县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②?????;???,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河南省商务印书馆年,1991;???,,1993.司马钧时任左冯翊行征西将军所谓行指由较低官职兼领③,.“”,.3晋武帝司马炎千石不过正如汉宣帝所言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二千石经.“,”①,常用来代指郡太守又正如此后司马炎在诏敕中所追叙的那样吾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河内司马氏是世习儒学亦即学问的诸生之家,”②,———“”,家学核心是礼学出仕为官学问修明往往密切联系在一起两者兼具.、,,的司马氏也由此成为河内当地人所景仰的名门望族内藤湖南曾将中.国中古中世的贵族定义为其门第并非出于在制度上由天子授予土地()“与人口而是由作为地方名望家延续相承的传统所自然形成之产物当,.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历代为官河内司马氏的情况恰如其言不,”③,.过与东汉后期四世三公即连续四代出任三公的弘农杨氏汝南,“”———④、袁氏这些闻名天下的高门相比司马氏的门第有所不及司马懿的夫⑤,.人张春华出身河内张氏其母家为河内山氏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即出,,自该家族以此推测在司马懿活跃之前司马氏家族与同属河内郡的.,,其他名族结成了联姻网络就此两点而言河内司马氏虽然也算是名门.,望族但具体说来是郡一级的地方望族,,.司马与司马防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身高八尺三寸米腰带十围米(1.92),(1.2)⑥,身姿堂堂加之他外在仪表出众内里倜傥大度博学好古故而受到宗.、,,族乡党的信赖与依附.司马儁之子亦即司马懿之父司马防为人质朴率直公平端正即便、、,休假归宅入预酒宴也依礼而动威仪不忒他雅好汉书名臣列传能、,.??,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序①????.晋书卷二〇礼志中②?????.内藤湖南中国近世史弘文堂年③:??,,1974.宰相俸禄万石④,.袁氏为四世五公即四代出了五个三公袁绍袁术即出身于此家族⑤“”,.、.一围等于五寸⑥.4第一章河内司马氏讽诵的篇目有数十万言汉书为东汉班固所撰是记叙西汉一朝的正.??,史与司马迁的史记齐名实际上在当时毋宁说汉书的评价还要,??.,??更高一些拥有包括吴大帝孙权在内的众多热心读者司马防大概是,①.想在汉书所描绘的西汉名臣行迹中寻找到官宦生涯的行为准则出??.仕州郡若干年后司马防在汉末动乱期置身官界历任尚书右丞洛阳、,,②、令京兆尹等职至晚年在被授予骑都尉这一荣誉性官职后司马防③、.,,便以此为契机隐居故乡温县闭门不出断绝交际于建安二十四年,、,即东汉王朝灭亡的前一年离世享年七十一岁(219)———,.司马芳碑残石拓片??颇具意味的是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了司马,?????防与曹操的缘分曹操二十岁时被举为本贯所在的沛郡孝廉至洛阳.,④,参见吉川忠夫顔師古漢書注收入六朝精神史研究同朋舍年①:?の???,?の?,,1986.尚书台属官负责台内具体事务②,.首都洛阳县的民政长官③.郡向中央推举人才的经典科目意为孝顺廉洁④,.5晋武帝司马炎担任郎官随后以洛阳北部尉起家而推举曹操为洛阳北部尉的正①,②.是时任尚书右丞的司马防就此点而言司马防对曹操是有恩的曹操.,.获封魏王后司马防受邀赴魏王国首都邺城与之一同欢饮宴会中曹,,.,操戏云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司马防则回答道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曹操大笑若曹操与司马防的交往确如上述史料所言那么曹操后.”.,来召辟司马懿入府与之结成府主幕僚的门生故吏关系或者说一,“—”,种君臣关系应当也受到了这层私人交谊的持续影响,.此外年西安市发现了司马芳残碑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1952,??,馆碑额题为汉故司隶校尉京兆尹司马君之碑颂可知该碑的内容是.“”,彰显司马防芳的事迹不过从碑上字体判断司马芳残碑并非东汉().,??末年所立而是北魏时代的产物,(386—534).八达“”司马防对待诸子严循礼法故家中肃然诸子虽然加冠成年但父,.,亲若在便绝不擅自进出入座父亲不发问也绝不擅自发言司马懿,、.,.等八位子嗣就成长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之下至于女儿的情况则不甚清.,楚以下依照嫡庶长幼的顺序依次列出司马氏八男的名讳字.()、: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孚字叔达,司马馗字季达,司马恂字显达,司马进字惠达,司马通字雅达,皇帝的近侍官类似于研习生①,.负责管辖洛阳县北半部的治安长官②.6第一章河内司马氏司马敏字幼达,上述八人在当时皆为名士故以通字被敬称为八达字授于冠筓,“”.之日男女皆有原则上除了父母皇帝及师傅以外对人不能直呼其名,.、,死后称讳而当以字相称字通常由两个汉字所组成或与名有关如(),.,,诸葛亮字孔明或是家族中的一辈皆用相同的汉字或部首并以伯①;,孟仲叔季显示排行如司马氏的八达将八位贤人并称古已有()、、、,“”.,之比如八元八恺八达便是源自这种传统上古传说有三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为五帝其中颛顼高阳氏与帝喾”,、、、、,②.,()高辛氏的时代各有才子八人即所谓的八元八恺降至周代有八(),“”③.,位贤人称为八士前汉时淮南王刘安的门客中有八公共同撰,“”④.,“”,写淮南子后汉末年党锢之祸前后海内名士有三君八俊八??⑤.,“”“”“顾八及八厨清流名士荀淑膝下八子被称为八龙引领曹”“”“”⑥.“”⑦.魏正始之音的诸名士中有四聪八达三予魏晋时代的高门贵“”“”“”“”⑧.族中河东裴氏与琅邪王氏并称双壁舆论将裴王二氏的代表人物捉,.、对比较如裴楷对王衍裴对王戎等等共有八组即八裴与八,、,,“”“王司马防的八位儿子与正始之音中的部分名士同样都被称为”⑨.“”,八达“”.如上所述八达隐约含有贤人伟人之意西晋王朝建立后司马,“”、.,氏八达及其子孙被视为宗室晋室屏藩被封以王侯等爵反之八“”、,、.,“达以外的疏族别支则无法享受宗室待遇西晋太康年间历任冀州刺”.亮即光明之意孔明则意为非常光明两者同义①,,.参见史记五帝纪②???.参见春秋左氏传文公十八年③???.参见论语微子④???.参见淮南子高诱注序⑤??.参见后汉书党锢传⑥???.顺带一提后来赫赫有名的荀彧便是荀淑之孙⑦,.参见三国志卷二八诸葛诞传注引世语⑧??????.参见晋书卷三五裴秀传⑨????.7晋武帝司马炎史尚书等职的司马肇就是其例此外晋王朝建立时八达中唯一、①.,,“”在世的司马孚获封安平王并以宗室长老的身份受到晋武帝司马炎的尊,崇顺带一提北宋时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号称是司马孚的后代.,??②.司马朗司马懿在八达中排行第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河内司马氏的领袖“”,人物是因为年长其八岁的嫡长子司马朗在正值壮年的四十多岁时就,,已经离开了人世.与二弟司马懿不同司马朗在三国志卷一五中有传据其本传,??.,司马朗生于建宁四年身材遗传其祖父高大健壮颇有司马氏一(171),,,族的特征故而司马朗在十二岁受试为童生时被监考官怀疑虚报.,年龄.初平元年董卓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往长安司马防亦随献帝(190),,西迁委托刚年满二十岁的司马朗带领家族从化为焦土的洛阳回到故乡,温县返乡后司马朗预见河内郡很快便会成为董卓与反董卓联军的战.,场于是立即劝说父老乡亲避难他处但他的意见未被采纳不得已之,,.下司马朗只能带着司马氏家族与少数赞成者外出避难等到反董卓联,.军解散战争结束司马朗再次返回乡里时留居当地者已为乱兵所掠、,,,死者近半战乱之后大饥荒随即袭来司马朗作为代理的一家之主.,.,不辞辛劳地振恤宗族养育诸弟,.司马朗的仕途始于召辟为司空曹操的公府僚属随后他历任县,.,令再后被升任丞相的曹操任命为丞相主簿总务部长并提出州郡领,(),兵设置公田等方略之后司马朗任兖州刺史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参与了对孙权的南征其年中原地区流行起莫名的瘟疫来势汹汹甚.,,,三国志卷一二司马芝传①????.参见木田知生司馬光時代白帝社年②:?とその?,,1984.8第一章河内司马氏至曹操幕下的文人集团建安七子中也有五人病死在当时的曹魏军“”.中瘟疫当也甚为猖獗司马朗往来巡诊传递医药献身于治病救人,.,,,但自己亦染病而亡享年四十七岁先于其父司马防两年离世,,.魏晋时代的官制在进入司马懿的话题之前笔者想对魏晋时代的官制魏晋历史展,、开的主要舞台都城洛阳以及地方上的战略要地略作概述.汉代政治的中枢是三公与九卿九卿是太常掌礼仪祭祀光禄①.(、)、勋掌郎官卫尉掌宫中宿卫太仆掌车马廷尉掌刑狱大鸿胪()、()、()、()、掌诸侯与外国宾客宗正掌宗室大司农掌国家财政少府掌皇()、()、()、(家财政各府的长官魏晋时代三公九卿仍然存在不过具体的文书).,②,行政事务已转至尚书台尚书省尚书台的长官为尚书令原为少府属().,官尚书仆射是尚书令的副官但实际地位与尚书令等同皆相当于宰.,,相尚书省下辖吏部掌官僚任免度支掌财政等五曹或六曹长官.()、(),是相当于日本各省大臣的尚书尚书令尚书仆射与诸曹尚书合称八.、“座负责讨论重要议题不过在很多时候会给三公或者具有类似地”③,.,位的权势者加录尚书事以总括尚书台掌握实权此外除了常置的“”,,.,三公应时宜而设的相国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等,、、④、、、、⑤一品官以及加开府具有召辟权仪同三司相当于三公与三司同义身(),()份的骠骑将军等二品官都可以开公府或军府府主被赋予特权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召辟幕僚日本的征夷大将军开幕府即渊源于此.,.取代已经外朝化的尚书台身处内朝在皇帝与负责政务的尚书台,,后汉时代的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①、、.三公为一品九卿为三品②,.皆为三品反过来说八座定额为八人以此为前提设置尚书仆射或尚书左右仆射③.,“”,、.即与源自周制的三公相对应的上公西晋时避司马师之讳改称太师④“”“”,,.西晋时三公上公大司马大将军并置称为八公⑤、、、,“”.9晋武帝司马炎之间传达诏敕上奏的御用秘书机构则是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监与中书令负责起草诏书次官为中书侍郎同样身处内朝担当①,,.、皇帝顾问之职的还有门下省与散骑省门下省的侍中三品给事黄.()、()门侍郎五品与散骑省的散骑常侍三品散骑侍郎五品相对应不()()、().过侍中定员为四人散骑常侍的人数则没有定额西晋时宗室诸王很,.,多时候都以散骑常侍作为起家官最初任官().其他部门还有执金吾府将作大匠府秘书省御史台都水②、③、④、⑤、台符节台此外皇太后宫有三卿皇后宫有大长秋三品及以下⑥、⑦.,⑧,()诸官皇太子所居东宫有皇太子府下设太子太傅等东宫官,,⑨.当时的地方行政机构为州郡县三级制州长官为刺史五品原、、.(),本负责监察地方行政之后转变为郡以上一级的民政长官若存在加官,,的情况则称州牧三品都城洛阳及周边区域设司隶校尉三品主,().(),要负责纠察百官的不法行为郡长官为太守五品地方治安则由都尉.(),负责都城洛阳属河南尹河南郡长官同名亦名河南尹三品若郡,(),,().为王国则设王国相五品事实上就是太守县的长官大县称令六,(),.,(品中县亦称令七品小县称长八品战乱之际本来负责民政事),(),().,务的州刺史太守实际上要指挥军队并兼领将军号等武职、,.武官系统有一品官太尉大司马大将军接着是汉武帝时代因讨伐匈、、,奴而立下赫赫武功的霍去病卫青曾担任过的骠骑车骑将军以及统率汉、、,禁军南军北军的卫将军皆为二品以下则有诸大将军诸将军诸———、(),、、同为三品源自汉末的汉魏二重政治格局当时汉廷设中书监魏国设中书令①,.,,.负责洛阳城内的警卫长官为执金吾三品②.,.负责土木工程长官为将作大匠三品③.,.负责收藏典籍长官为秘书监三品④.,.负责监察官吏实际长官为御史中丞四品⑤.,.负责治水事务长官为都水使者四品⑥.,.负责管理皇帝用玺以及皇帝一时授予使臣的符节长官为符节令五品⑦、.,.卫尉太仆少府各自冠以宫名皆为七品⑧、、,,.负责辅导皇太子三品⑨,.10第一章河内司马氏中郎将属光禄勋诸校尉诸都尉诸护军以率领禁军中军诸营而为()、、、.()人所知的诸将军校尉有自汉代以来的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曹操设置的领军将军与护军将军领军将军三品统括禁军五校①,②.()、中垒武卫等营西晋以后曾置废过与之相同的中军将军北军中侯护、,、、.军将军掌握武官的选拔若以领军将军比之尚书仆射则护军将军可比作.,吏部尚书西晋时最初置有左卫右卫二将军即所谓二卫它们由曹魏.、,“”,末年司马昭所设中卫将军发展而来共同掌管前驱由基强弩三部司马,、、,同时分别掌握熊渠虎贲与佽飞虎贲骁骑将军与游击将军领命中虎贲..领军护军左右二卫与骁骑游击将军即所谓六军此外左右前后诸、、、“”,、、、将军统称四军皆为四品西晋时代洛阳城内外的军营统称为三十“”().,“六营此外还有宿值殿中冠以各殿名号的诸将军校尉都尉等等”.,,、、.魏晋时代有所谓出镇入辅的说法拥有权势的重臣在朝廷中就任“”,三公或准三公的官位开设幕府或军府并兼任录尚书事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控大权辅佐皇帝若任地方官则出镇对蜀汉孙吴作,,.,、战的军事要冲基本上会授予显示出镇方面的将军号或管辖区域的都督,号并加带持节兼任州刺史授予的将军号有冠以出征方向的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各号以及如四中郎将这类统帅禁军屯驻要地的官职、、、.③都督的原意为代替皇帝监督参与征伐诸军即实际担任指挥全军的任,务三国魏初始设都督某州诸军事在战时指挥辖区内的州刺史郡太.,,、守县令等后来都督更拥有了直接征募民众的权力根据权力大小、.,.,都督号分为都督监督三等此外在中央设有代替皇帝指挥所有“”“”“”.,禁军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大都督等号以辅政重臣兼任持节号则本来、,.是一种资格显示皇帝所委任的权力与都督号连带时则用来表示处置,,辖区内人员的权力依据不同的适用范围分为使持节持节假节,,“”“”“”合称五校皆为四品与散骑常侍相同西晋时代常为宗室诸王的起家官①“”,,,.若资历较浅的则拜为中领军中护军皆为三品②、,.四征四镇将军皆为二品四征大将军四镇大将军亦同四安四平将军皆为三品③、,、;、.11晋武帝司马炎三等西晋八王之乱时其中的主角多数都是出镇地方拥有都督号的.,、宗室诸王.①最后稍提一下当时的官吏选拔制度汉代官吏选拔的主流方式是,.乡举里选尤其以郡太守推举的孝廉科目为其中代表推举者至中央,“”.出任光禄勋下辖的郎官并由此出发转任中央地方诸官职不过在,,、.,曹魏建国前夕实行了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与之前根据回避本籍,().原则任命的郡太守不同九品官人法以本地出身的中正来评判同郡人,士根据其才能德行给予一品至九品的乡品乡品与官职中的一品至,、.九品相对应出仕者的起家官原则上是比乡品低四品的官职在理想状,,态下最终能够升至与乡品等同的官职此外对拥有乡品具有资格任,.,、官的人士进行实际选任是吏部尚书的职权所在乡品本由个人的才,.能品行所决定不过渐渐地如同任子制一样由祖父官职即所谓、,②,、———的门资所决定最终九品官人法成为六朝时代门阀贵族制度的根基.,所在.洛阳曹魏与西晋政权沿袭东汉以洛阳作为都城此后的北魏政权在,.,孝文帝迁都后也以洛阳为都城故被称为汉魏洛阳城又洛阳城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六里因此也被称为九六城洛阳故城的遗址不在今,,“”.天的洛阳市街区而是位于洛阳市与偃师市之间从洛阳市向东走稍,.,稍东过白马寺就能够看到洛阳故城的西城墙了,.以上信息参见晋书卷二四职官志通典职官典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