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文化丛书LONGJIANG WENHUA CONGSHU粮票文化与顺德粮油票证史LIANGPIAO WENHUA YU SHUNDE LIANGYOU PIAOZHENG SHI龙江镇人民政府 编梁子虾 著广州·上海·西安·北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粮票文化与顺德粮油票证史 / 龙江镇人民政府编 .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20.9(龙江文化丛书)ISBN 978-7-5192-7223-4Ⅰ . ①粮… Ⅱ . ①龙… Ⅲ . ①票据-史料-顺德区Ⅳ . ① F832.765.4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0)第 052025 号LONGJIANG WENHUA CONGSHU 龙 江 文 化 丛 书编 者:龙江镇人民政府责任编辑:程 静装帧设计:书窗设计责任技编:刘上锦出版发行: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地 址:广州市新港西路大江冲 25 号邮 编:510300电 话:020-84451969 84453623 84184026 84459579网 址:http://www.gdst.com.cn邮 箱:wpc_gdst@163.com经 销:各地新华书店印 刷:广东顺德锦美智能识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 本:787mm×1 092mm 1/16印 张:89.5字 数:1500 千字版 次:2020 年 9 月第 1 版 2020 年 9 月第 1 次印刷国际书号:ISBN 978-7-5192-7223-4定 价:298.00 元(全 7 册)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咨询、投稿:020-84451258 gdstchj@126.com《龙江文化丛书》编委会主 任:何春云 孙春刚副 主 任 : 赖朝辉 陈智聪 欧阳伯洪傅敬海 凌海涛统 筹:陈 臣 康裕安 谢萍萍编 务:吕悦兴总序总序讲好龙江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 8 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龙江镇人民政府策划的《龙江文化丛书》正是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的最有力的行动,体现了龙江镇委、镇政府对讲好龙江故事的高度重视。讲好龙江故事,其实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是由无数个龙江镇一级的基层社会所构成,中国故事其实就是由无数个镇的故事汇集而成。只不过,龙江故事更具有典型意义,因为从龙江故事这个点,可以管窥中国故事的全貌。龙江属于我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广东顺德管辖,顺德又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取得辉煌成就的四小虎之一。龙江镇在顺德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始终位于前列,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个浓缩的精华之所在。因此之故,挖掘龙江故事的精神内核,形塑新时代龙江人的新形象,不仅可以夯实龙江人的文化自信心,而且还可以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基层社会的凝聚力。当下的龙江是由历史上著名的龙山和龙江两个乡所组成。两龙地区自明清以来就因为社会经济发展而引人瞩目。两龙在历史时期不仅经济发展强势,而且文化建设也一直走在前列,流传至今的两部《龙山乡志》和一部《龙江乡志》,就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讲述地方故事的里程碑式的标志,此乃顺德在明代景泰总序年间建县以后,唯有两龙修志传世,也因此而成为当下龙江人最值得骄傲的宝贵精神财富。讲好历史上的两龙地区人杰地灵,两龙乡志中记载的各类优秀人才比比皆是。 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生活在龙江地区的人,其言行举止不仅符合其生活时代的文化要求,而且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宋代以来流传至今的龙江贞女吴妙静及1其出资建设的贞女桥,历经一千余年,仍在向世人昭示龙江女性忠于爱情、热心公益的美好形象,体现了龙江女性自觉地走进国家提倡正统文化的精神境界;又如清代我国军工名师温子绍面对西方列强肆意蹂躏中国,发奋研读、刻苦攻关,自主制造了我国第一艘炮舰及其他军工产品,展示了龙江人敢为人先、自主研发的奋发向上精神,体现了龙江人勇于攻关新技术,走在同时代人的最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龙江人再次展示自己的睿智与魄力,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龙江在家具、塑料、家电、纺织等行业一度长期成为广东的专业经济重镇。当下的龙江又以区域中心为目标,建设新城,活化旧城,重构“广东水乡”,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幸福龙江”“美丽龙江”。《龙江文化丛书》就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需要而有计划、有组织推出的系列丛书,是龙江镇主动宣传、介绍龙江人奋斗圆梦故事的精神产品,也是让世人更好地了解龙江的重大举措。这套丛书选题广泛,既有对龙江历史文化的追溯,也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龙江社会天翻地覆变化的深描,更有对新时代龙江未来建设蓝图的追梦;丛书撰写的体裁丰富多样,既有以文字为主的描述与研究,也有摄影作品的真相展示;既有叙述式的真实记录,也有深度式的学术研究。所有这些都反映了龙江人在新时代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积淀的基础工程,龙江人历来深谙此道。上述三部清代和民国时期纂修的龙江乡志就是例证。今天的人要了解过去龙江的来龙去脉,必须要查阅包括龙江乡志在内的历史文献。同样的道理,即将出版的《龙江文化丛书》,也是未来人了解现在龙江所必备的历史文献。其意义重大不言而喻。我作为一名研究史学的工作者,曾关注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变迁,对顺德尤其是龙江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之故,写下了这些话,聊以充作序。2020 年 7 月 3 日 龙江文化丛书粮票文化与顺德粮油票证史(刘正刚系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序序粮油票证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是家家拥有的活命票证,如今却成为户户无关的老记忆,然而就是这些逐渐淡忘的老票证,承担过新中国发展史、农业史、经济史的重任。“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这关乎国计民生的粮票,在粮食紧缺年代,是有钱也不容易买到的,它比钱更重要,因此获得“第二货币”的美誉。1993 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放开粮油价格,城乡居民购买粮油的凭证,静悄悄地停止使用,陪伴中国老百姓近 40 年的票证经济,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了购买粮油的功能。计划经济曾辉煌,今日藏界又流芳。在计划经济渐行渐远之际,粮油票证却华丽转身,以其独特的魅力大放异彩,成为收藏者的宠儿。这应该感谢辛勤付出的设计家、收藏家、研究家,是他们用智慧的目光,伯乐的胸襟,先行者的勇敢,进行粮票文化的挖掘、研究、弘扬,使它成为中国现代史、近代史丰富的佐证,开出满载泥土芬芳的粮花。老实说,我也算半个粮票爱好者,而且从少儿时代就开始每月用粮簿(票证)去粮站(店)买米买油,一直相伴到中年,结下了深深的票证情缘。但早年它给我的认知,只是个购买粮食的凭证而已,随着粮票收藏热潮的涌起,广交粮友,不断阅读相关书报,参加全国性交流活动,打开了我的井蛙之见,才认识到粮票文化的博大精深。新中国粮票可分为全国通用粮票、省级(地方)通用粮票、市县粮票、侨汇粮票、军用粮票、饲料粮票几大类。其中,农村粮票(县级)与城序市(市镇)粮票内涵各不相同,农村粮票大概分为农民售粮凭证、农村饮食凭证、农村统销粮票、农村奖售粮票、农村周转粮票等;城市粮票(非农业户)有工种 粮票、行业粮票、补助粮票等。从粮票图案设计上观赏,更是包罗万象,有革命史迹、国防科技、建设成就、交通运输、商贸医药、文化体育、风光名胜、民族3风情等内涵,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稻花芳香,蔚为大观。即使你不是粮票收藏者,也会被它陶醉,受它感染,情不自禁的热爱它、珍惜它。通过粮票收藏,感悟到收藏是一条特殊的学习之路,既可丰富历史知识,开阔视野,又保护了历史资料,陶冶情操。“冬来暑往踏乡尘,搜寻粮票南北奔。衣带渐宽终不悔,诚心祈望启后人。”今天我们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对粮票已淡忘,特别是当代的年轻人更不知它为何物。为留住即将忘却的记忆,我从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便到顺德档案局、粮食局了解、搜集资料,却发现能查阅的资料十分稀少。作为顺德人,深感遗憾,这也更坚定了我保存顺德粮油票证的决心。随着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散落民间的粮油票证等老票证,定会越来越少,损毁流失的速度已是时不我待。所以虽然感到自身条件有限,但还是硬着头皮编写出了这本《粮票文化与顺德粮油票证史》小书,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交流、探讨,补充完善。“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见得失。”珍贵的顺德粮油票证,见证了顺德曲折漫长的食货发展之路,反映出顺德人勤劳勇敢的高尚品德、富而不骄的务实精神。作为顺德人,我为保护顺德粮油票证耕耘过,则问心无愧了,也圆了编写顺德粮油票证简史之梦。梁子虾丙申仲夏于珍穗斋龙江文化丛书粮票文化与顺德粮油票证史4目 录第一章 粮票文化......................................1“世界粮食日”与中国粮票文化...... 2粮票,经历沧桑始形成 ...................... 2粮食:社会稳定的根基 .................... 24粮文化:特殊年代的遗产 ................ 30第二章 公社粮票....................................35时代背景............................................. 37公社内涵............................................. 39公共饭堂............................................. 42有趣的票证名称................................. 51印章特色............................................. 54票券启示............................................. 61第三章 顺德粮油票证............................65顺德粮票............................................. 66粮票寻踪............................................. 68语录粮票............................................. 79副食票证欣赏..................................... 82侨汇票证............................................. 82侨胞粮证............................................. 86目录番顺粮证............................................. 87转移粮证............................................. 90饲料粮证............................................. 941食油票证........................................... 100版式研究........................................... 104顺德粮簿........................................... 111储粮存折........................................... 118粮图纪事........................................... 120粮食印鉴........................................... 130第四章 票证往事..................................137实名制的流动粮票 .......................... 139缝缝补补又三年............................... 140奇特的猪什票................................... 144一只红鸡蛋....................................... 145苦涩的糖糕....................................... 147莫名奇妙的沙滘鱼票 ...................... 151才了蚕桑又插田............................... 152“副食”烟票...................................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