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年级下册主编徐兴无分册主编李浩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年级. 下册 / 莫砺锋主编.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8(2020.4重印)ISBN 9787305217388Ⅰ. ①中… Ⅱ. ①莫… Ⅲ. ①中华文化-小学-教材Ⅳ. ①G624.20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46695号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出版人金鑫荣书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年级下册)主编莫砺锋执行主编徐兴无分册主编李浩责任编辑臧利娟编辑热线(025)83686722照排南京紫藤制版印务中心印刷徐州绪权印刷有限公司开本787×10921/16印张5字数80千版次2019年8月第1版2020年4月第2次印刷ISBN 9787305217388定价20.00元网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njupress销售热线(025)83594756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卷首语巍巍我华夏,文明五千年。江河行万里,血脉长绵延。四海藏珍宝,五岳隐神仙。农夫辟田地,巧匠营家园。九州郡县统,丝路欧亚连。科技称巧妙,诗酒舞翩跹。敬祖推黄帝,做人慕圣贤。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恭谦。传统当承继,小学应为先。一百零八课,开卷读佳篇。编写说明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此,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专家编写贯穿小学学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读本的编写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习近平主席提倡的学历史、学诗词、学伦理为指导,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突出哲学智慧、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精神内涵。以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经,以宇宙、社会、自我三个向度为纬,并遵照《纲要》的要求,适当增加江苏地方文化内容,构建读本的知识框架。第二,遵循《纲要》中“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落实《纲要》的要求,即:“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启蒙、感知、认知为次序,构建读本的学习阶段。第三,读本每个年级上、下两册,6个年级计12册,每册9课,共计108课。以选文为主,辅以编写,图文并茂,包括汉字释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事迹、古典诗词、经典选段、格言、警句、联语、农谚、知识介绍、图像等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词汇组织读本单元,以关键词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形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以阅读为主,辅以教程,设计了单元导语、选文、注释、翻译、点评、国学宝典(知识链接)、诵读、练习、活动等学习模块,构建读本读、教、学兼备的功能体系。上述编写原则,也是老师和同学们使用读本的教学参考,我们衷心地希望读本能够帮助同学们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风貌,领悟具体的知识,训练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编写组2019年7月目录第一课鸢飞鱼跃1选文一江南2选文二水槛遣心4选文三咏架上鹰6第二课五禽八骏8选文一支公养鹤9选文二华佗五禽戏10选文三马说(节选)12第三课水利万物15选文一禹庙16选文二都江堰18选文三汴河怀古21第四课生财有道23选文一古人论生财之道24选文二卜式输财26选文三铅铁钱28第五课富国强兵30选文一孔子论兵戎31选文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33选文三曹操屯田35第六课捐躯赴国难37选文一古人殉国志39选文二别云间41选文三有公足壮海军威43第七课志怪传奇46选文一董永与织女47选文二柳毅传书49选文三种梨54第八课尊师重道58选文一传道授业59选文二圯上老人62选文三程门立雪64第九课见贤思齐66选文一孔子论友贤67选文二孟母三迁68选文三愿为范滂的苏东坡70第一课鸢飞鱼跃雄鹰翱翔天际,鱼儿深潜水底,都顺从了它们的天性,这样的自由自在就是先贤们赞赏的“逍遥”。[清]任熊《采菱图》鸟“鳥(鸟)”字像鸟的样子。选文一于非闇《清波鱼戏图》江南江南可采莲①,莲叶何田田②。鱼戏③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注释:① 莲(lián):多年生草本植物。② 田田:形容荷叶相连、茂密的样子。③ 戏:玩耍。评点:诗歌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江南采莲的欢乐与莲叶间穿来穿去、尽情嬉戏的游鱼生动地浮现在读者面前。乐府诗乐府是国家设立的管理音乐歌舞的行政机构,属秦汉少府系统,主要负责宫廷生活与祭祀时的音乐活动,也搜集、改编地方歌曲。后世将汉代乐府中留存下来的诗歌和按照这类体裁创作的诗歌一并称为“乐府诗”。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总集。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府嬉戏莲3. 填空。采莲南塘秋,()()过人头。低头弄莲子,()()清如水。予独爱()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选文二潘天寿《微风燕子斜》水槛①遣心[唐] 杜甫去郭轩楹敞②,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④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⑤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注释:① 水槛(jiàn):槛,栏杆;水槛,水亭的栏杆。② 去郭轩楹(xuān yíng)敞:郭,泛指城市;轩楹,堂前的廊柱。③ 赊(shē):长,远。④ 幽(yōu):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又暗。⑤ 城:指成都。评点:诗歌描写傍晚时分微风细雨的景象,表现了环境的清幽美好和诗人闲适宁静的心情。萧散自然风格多样是伟大作家艺术上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杜甫诗歌的多样风格中,除却“沉郁顿挫”,萧散自然是又一重要特色。杜甫部分诗歌表现闲适的情趣、安静明秀的境界与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水槛遣心》是这种创作风格的代表性作品。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槛郭轩楹赊3. 填空。绿树村边合,青山()()斜。()()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戾天者,望峰息心。选文三咏架上鹰[唐] 崔铉①[宋]赵佶《御鹰图》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②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③人。注释:① 崔铉(xuàn):字台硕,博州(今山东聊城)人,唐代诗人,曾任唐武宗、唐宣宗朝宰相。② 碧霄:蓝天。③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评点:诗人咏物抒怀,把自己比作被拴在架上的雄鹰,胸怀凌云壮志却苦无机遇,一旦时机成熟必将展翅高飞。鸢飞鱼跃“鸢飞鱼跃”典出《诗经·大雅·旱麓》,原文为“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意思是“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据汉代大经学家郑玄讲,这句诗还有着更深的隐喻意义,“鸢飞戾天”指恶人都远去了,不再成为民众的祸害,“鱼跃于渊”是说老百姓安居,自得其乐。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鹰铉腾霄绦3. 填空。()()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含情欲说宫中事,()()前头不敢言。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钓一次鱼。第二课五禽八骏民胞物与,万物有灵,我们的先民不仅很早就学会了与动物和谐共处,还从它们身上获得种种启发与感悟。[唐] 韩幹《照夜白图》马“馬(马)”字像马的样子,突出了马颈后长长的鬃(zōnɡ)毛。选文一[明]上官周《孤山放鹤》支公养鹤①支道林特别喜欢养鹤。他在浙江东部的峁(mǎo)山居住时,有人送给他一对小鹤。过了些时候,小鹤逐渐长出翅膀,时时做起飞之状。支道林舍不得鹤飞走,就剪断了鹤的翅膀。鹤想举翅翱翔却没办法飞起来,于是回头看自己的翅膀,然后低下头来,看上去特别懊恼沮丧。支道林叹息道:“既然有直冲云霄的资质,又怎么肯给人做就近观赏的玩物呢!”经过一段时间调养,等到鹤的翅膀重新长出来,支道林就让它们飞走了。注释:① 本文根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改编。1. 朗读选文。2. 书写汉字。鹤翅膀懊霄3. 填空。()归华表()立鸡群风声()唳选文二华佗五禽戏①长沙马王堆出土汉代《导引图》,华佗“五禽戏”与此有一定渊源广陵人吴普曾跟随东汉名医华佗学习。有一次,华佗对吴普说:“人的身体是需要运动的,只是不应该过度疲惫罢了。人运动了,食物得到消化,血脉能够通畅,疾病就不会出现了。这道理就跟门的转轴一样,只有转动,才不会腐朽。因此古时候的高人经常锻炼,模仿熊悬挂树枝和鹞鹰转头顾盼,伸展腰部躯体,使各个关节活动,以此来延缓衰老。我有一套锻炼导引方法,叫作‘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也可以用来防治疾病,使腿脚轻便利索。你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做其中一种禽戏,做到身体发热出汗,然后在皮肤上面涂上爽身的药粉,整个人马上就觉得轻便起来,也想吃东西了。”吴普听从华佗的建议,坚持以这种方法进行锻炼,活到九十多岁时,听力和视力依然很好,牙齿完整而牢固。注释:① 本文根据范晔《后汉书》改编。八骏八骏是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根据古代小说《穆天子传》的描述,它们的名字分别是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但是前秦王嘉《拾遗记》又记载说“八龙之骏”的名字分别是绝地、翻羽、奔霄、超影、逾辉、超光、腾雾、挟翼。1. 朗读选文。2. 书写汉字。疲惫腐朽鹞3. 填空。指()为马狐假()威心()意马选文三马说(节选)[唐] 韩愈①世有伯乐②,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③,骈死于槽枥之间④,不以千里称也。注释:①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故后人多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② 伯乐:春秋时期擅长相马的人,这里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③ 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祇,只能;辱,辱没;奴隶人,这里指喂马的人。④ 骈(pián)死于槽枥(cáo lì)之间:骈,两马并驾;槽,喂牲口用的食器;枥,马棚、马厩。翻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辱没了,和普通的马一样老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名声。评点:选文以马为喻,实际上谈的是人才的命运。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才不能被识别、重视,甚至被埋没的愤慨。昭陵六骏陕西礼泉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面祭坛的东西两侧有六块青石浮雕,各雕着三匹骏马,人称“昭陵六骏”。它们是李世民在重大战役中所乘的战马,名为“拳毛”“什伐赤”“白蹄乌”“特勤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命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表现六匹马的英姿,列置于自己陵前。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1914年,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被打碎装箱盗运至美国,现藏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雕刻被截获,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辱隶骈槽枥3. 填空。指鹿为()千军万()厉兵秣()去一次动物园,欣赏动物们可爱的样子吧。第三课水利万物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本、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京杭大运河今貌水“水”字像流水的样子。选文一禹庙①[唐] 杜甫禹庙空山②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③,古屋画龙蛇④。云气生虚壁⑤,江声走白沙⑥。早知乘四载⑦,疏凿控三巴⑧。注释:① 禹庙:建在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临江山崖上的大禹庙。禹是传说中治水的英雄,夏王朝的开创者。② 空山:幽深少人的山林。③ 荒庭垂橘柚(jú yòu):荒庭,荒芜的庭院;橘柚,一种水果。④ 龙蛇:指庙壁上所画大禹驱赶龙蛇治水的故事。⑤ 虚壁:空旷的墙壁。⑥ 白沙:白色的沙砾。⑦ 四载:大禹治水时用的四种交通工具——水行乘船,陆行乘车,山行乘樏(樏是一种登山的用具),泥行乘(古代行泥泞道路的一种交通工具)。⑧ 疏凿(záo)控三巴:疏凿,开凿;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这里泛指四川一带。传说此地原为大泽,禹疏凿三峡,排尽大水,始成陆地。评点:这是一首怀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作者深情地歌颂了大禹的功绩,借此表达了他对唐代统治者的希冀,希望他们能够励精图治,重整山河。大禹治水传说尧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中原大地发生了滔天的洪灾。人们推举鲧去治水。鲧采用筑堤堵截的方法,想把洪水挡住,可整整九年过去了,洪灾不仅没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后来,舜继承尧当了联盟首领,他处死了鲧,又根据众人的意见选派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禹吸取父亲鲧的惨痛教训,决定疏通河道、开凿沟渠,把洪水疏导入海。他跋山涉水,考察山川形势,走遍了黄河中下游,确定了每个地方的疏导办法,然后带领人们开山填壑,疏通“九河”,将洪水引入大海,终于消除了水患。大禹治水,耗时整整十三年,他的脚指甲脱落了,小腿上的毛也磨光了。他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甚至听见儿子启的哭声都没有进去看一看。由于禹治水有功,舜年老时,大家都推举禹为舜的继承人,让他成了新的首领。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禹鲧截跋壑3. 填空。()壁借光泥()俱下曾经沧海,除却巫山不是云。选文二都江堰①都江堰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灌溉着广袤的成都平原。不过,由于地势的原因,每年雨季到来,岷江和其他支流水势骤涨,常常泛滥成灾,而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秦昭襄王时,朝廷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到任后,看到当地严重的灾情,就着手展开大规模的治水工作。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对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仔细地记录了水情,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治理岷江的方案——开筑都江堰工程。他们在岷江上游打开了一个二十米宽的口子,叫作“宝瓶口”,形状像大石堆;在江心构筑了分水堤堰,把江水分作两支,强迫其中的一支流进宝瓶口。为了在江心顺利构筑分水堤堰,他们吩咐竹工们编织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战胜了急流,筑成了堤堰。这样,岷江汹涌而来的江水被分成东西两股。西股叫作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叫作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道的头上就是宝瓶口,江水经过这个地方时被分成许多河道,组成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三百多万亩的农田。堤堰高度适中,具有分流洪水和减少宝瓶口泥沙淤积的功能。从此以后,岷江水开始为民所用,成都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李冰一直受到四川人民的崇敬,被尊称为“川主”。注释:① 本文根据司马迁《史记》、常璩《华阳国志》改编。郑国渠郑国渠是秦代建造的一项水利灌溉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设计,始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约历时十年完工。郑国渠全长三百多里,引泾水注入洛水,使关中东部地区四万多顷盐碱地得到清洗,淤泥被冲刷,粮食亩产量迅速提高。据史书记载,郑国渠修通以后,关中变为千里沃野,再也没有饥荒年岁,秦国因此更为富强,最终吞并了东方六国。为表彰郑国的功绩,秦国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1. 朗读选文。2. 书写汉字。岷堰灌溉碱3. 填空。()清玉洁()渭分明利()利民选文三汴河①怀古[唐] 皮日休②尽道隋亡为此河③,至今千里赖④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⑤,共禹论功不较多。注释:① 汴(biàn)河:即京杭大运河。② 皮日休: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③ 尽道隋亡为此河:隋炀帝动用了两百余万人开凿贯通大运河,极大地损耗了民力,引起了广泛的反抗,这被认为是隋代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④ 赖:倚靠,仗恃。⑤ 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乘龙舟巡幸扬州的事。评点:诗歌借批判隋炀帝开运河导致亡国之事,针砭现实社会中权贵集团的骄奢淫逸,但诗人并不抹杀隋炀帝开运河的积极作用,甚至把他和大禹相比,很有历史见识。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开凿较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从春秋到元朝,经过历代开凿,最终形成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贯穿中国东部主要经济地区的水上交通网络,一直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为促进国家的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汴隋赖殿凿3. 填空。口若悬()信口开()井水不犯()水做一个社会调查,了解一下污水治理的过程。第四课生财有道中华民族的先贤们深谙生财之道,他们的许多言行透露出宝贵的经济学思想。秦半两、五铢钱、开元通宝、乾隆通宝贝“貝(贝)”字像贝壳的形状。古代人们曾使用贝壳作为货币,与财富意义有关的汉字多用“贝”作偏旁,如“财”“货”等。选文一古人论生财之道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①,食②之者寡,为之者疾③,用之者舒④,则财恒足矣。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⑤。注释:① 本句出自《礼记·大学》。生:生产。② 食:消耗、享用。③ 疾:快,迅速。④ 舒:缓慢。⑤ 本句出自《管子·牧民》。仓廪(lǐn)不盈:仓廪,贮藏米谷的仓库;盈,充满。翻译:创造财富有一条重要的原则:生产财富的人要多,消耗财富的人要少;干得要快,用得要慢。这样就可以经常保持富足了。不注意天时,财富就不能增长;不注意地利,粮食就不会充足。评点:以上两段话,虽然极其质朴,但对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中国社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直至今日,它们仍然对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启蒙有重要意义。交子交子交子产生于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比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交子最初由商人发行,可兑现,也可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开始主持交子发行,并打击伪造行为,进一步规范了市场。交子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寡疾舒廪盈3. 填空。劳民伤()不义之()仗义疏()选文二卜式输财①汉代的卜式是一个十分勤勉的商人。当初,卜式父母去世,留下一个年少的弟弟,卜式照顾弟弟长大成人后就与他分了家,自己只要了一百多只羊,以牧羊为生,其余房屋、田地全都留给了弟弟。过了十多年,卜式的羊繁育到一千多只,买了田地宅舍,他弟弟却家业败尽,卜式就又分给弟弟一些家产。这时候,汉王朝正大规模地与匈奴作战,卜式上书朝廷,说愿意把一半家产交给国家,作为边境作战的军费。汉武帝派使者问他:“你是想做官吗?”卜式说:“臣自幼放牧,不熟悉官场的事,不愿意做官。”使者问:“是家中有什么冤屈,有话要对当今圣上说吗?”卜式回答说:“臣生来与人无争,乡里有贫穷的人我就借款给他,作风不正的人我就教导他,街坊四邻都愿听我的话,我怎会受人冤屈呢?我没有话要对天子说。”使者问:“那你捐这么多家产,究竟是为了什么?”卜式回答说:“朝廷要讨伐匈奴,我认为应该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这样才能灭掉匈奴。”使者把他的话回报汉武帝。武帝认为卜式是位忠厚长者,于是赐给他可以让四百人豁免戍边徭役的权力,几年之后又封他做了齐王太傅,作为天下商人的表率。注释:① 本文根据司马迁《史记》改编。1. 朗读选文。2. 书写汉字。勤勉繁街坊3. 填空。()大气粗万贯家()()源广进 选文三铅铁钱①五代十国时的楚国国王马殷出身木匠,却非常有政治才干。他刚占据湖南时,那里残破不堪,经济凋敝,百姓流离失所。马殷宣布,凡是到湖南做生意的商人一概不征税,四面八方的商人听到这个消息,都聚集到了楚国。他考虑到湖南盛产铅、铁,于是采纳谋士的建议,改变铸钱用铜的惯例,把铅和铁铸造成当地使用的货币。由于铅、铁便宜,马殷规定十枚铅铁钱等价一枚铜钱,也不在其他地区流通,所以老百姓并不排斥,外地商人离开湖南时只能把他们赚到的钱买成湖南的物产带走。这样,马殷就用境内的物产交换天下各种货物,没过多久,楚国就富裕起来了。此外,湖南的百姓们不喜欢从事桑蚕业,马殷就命令人们以绢帛代替钱来交税。过了不久,楚国民间的织布业大大兴盛起来,进一步推动了楚国经济的发展。注释:① 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改编。孔方兄古代的铜钱大多外圆内方,所以被称为“孔方”。晋代文学家鲁褒作《钱神论》讽刺社会上庸俗的拜金风气,他写道:“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谓为神物”,“无德而尊”。此后“孔方兄”便成了钱的戏称。1. 朗读选文。2. 书写汉字。铅铁楚裕帛3. 填空。()运亨通人()两空招()进宝准备一个储蓄罐,养成理财的好习惯。第五课富国强兵富国强兵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是中华文明得以发展的保障。[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国“國(国)”字最初写作“或”。“或”像用戈(兵器)守卫城邑及四周地区。后来写作“国”,指国家的意思。选文一孔子论兵戎①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②矣。”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注释:① 本文选自《论语·子路》。② 即戎(róng):即,往那里去的意思;即戎,去作战。翻译:孔子说:“‘善人连续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可以克服残暴、免除虐杀了。’这句话说得真对呀!”孔子说:“善人教导人民达七年之久,也能够叫他们去作战了。”孔子说:“用未经受过教育和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等于糟蹋生命。”评点:孔子虽然提倡“仁”,但并不反对必要的战争,他只是强调统治者不应滥用民力或不经训练就让百姓赶赴前线。《武经七书》《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颁行的兵法丛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是我国冷兵器时代军事思想的智慧结晶。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善戎诚哉残3. 填空。()虎冯河五十步笑()()势如破()选文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①从前,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困在会稽山上,大臣计然对他说:“要打仗,就要备战,要了解货物的用处和行情。庄稼有丰收的年份,也有歉收的年份。收购粮食时,价格低了,农民会受损害;价格高了,商人会受损失。商人受损失,钱财就不能流通到社会;农民受损害,田地就要荒芜。所以要让农民和商人都能获得利益,粮食应该平价出售,这样还可以抑制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国家的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会缺乏,这才是治国之道。把握了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懂得了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贱,物价贱到极点就会贵。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如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像流水那样才行啊!”勾践照计然的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人口增长了,人民受到训练。勾践又用重金激励兵士冲锋陷阵,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进而称霸中原。注释:① 本文根据司马迁《史记》改编。《货殖列传》《史记》中有两篇记载经济史的文章。一篇是《平准书》,它从国家的角度,总结历代经济政策的变迁,特别是汉武帝时期经济政策的得失。另一篇是《货殖列传》,货指财富,殖指增长,货殖就是增长财富。《货殖列传》记载了从春秋末年到汉代初期工商业的发展,把东西南北物资与地理人文融于一篇,涉及经济与文化、经济与道德,既有人物传记,又有理论抽绎,揭示了社会要发展就要生产、经商的道理。司马迁在重农抑商的时代,高度肯定商业活动和求利以致富的行为,显示出他的远见卓识。1. 朗读选文。2. 书写汉字。践稽霸货殖3. 填空。()气凌人杀人越()不敢越()()一步选文三曹操屯田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失所,田园荒芜,全国许多地区都缺粮。当时各地起兵的豪强,大都没有长远的打算,饿了就去抢,吃饱之后就把剩余的粮食遗弃;有些还没等敌人攻入,就因军粮不足而溃散。当时割据黄河以北之地的袁绍,号称十万大军,但士兵要靠采摘果子活命。割据江淮一带的军阀袁术,手下军人以捞取水草和河蚌果腹。至于中原各州郡无家可归的百姓,更是朝不保夕。面对这种情形,当时占据兖州的曹操说:“安定国家的办法,在于使军队强大,让大家吃饱。当年秦国凭借快速发展农业兼并天下,汉武帝用让士兵和农民耕种荒田的方法稳定了西域,这些都是值得效法的治国方式。”公元196年,曹操开始招募百姓在许都周围耕种荒田,并命令士兵不出征的时候也要参与垦田,以此确保军粮的供应。屯田当年,曹操就获得谷物数百万斛,于是他逐步把屯田制度推广到治下的各个州郡,都取得了不错的收成。此后曹操征讨各地,没有运送粮食的麻烦,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释:① 本文根据陈寿《三国志》改编。1. 朗读选文。2. 书写汉字。溃耕募腹粮3. 填空。见龙在()逐()中原挟()()以令诸侯参观国防园,了解现代兵器。第六课捐躯赴国难在国家与民族的危亡关头,仁人志士们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才有了社会和历史的进步。文天祥塑像身“身”字像人的躯体。徐悲鸿《国殇》选文一古人殉国志身既死兮①神以灵,子魂魄②兮为鬼雄③。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⑤注释:① 本句出自屈原《九歌·国殇》。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国殇:死于国事、为国牺牲的人。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是楚辞体诗歌的标志性词语。② 魂魄(hún pò):古人认为附着于人体的精神灵气。③ 鬼雄:鬼中的雄杰,此处用来赞扬为国捐躯者。④ 本句出自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的弟弟,曾被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称陈思王,曹魏著名文学家。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今存诗歌约90首。⑤ 本句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福建省侯官(今福州)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因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被誉为民族英雄。翻译:人虽然死亡了但神灵终究不泯灭,您的魂魄不愧为鬼中雄杰!为国家解危除难奋勇献身,把死亡当作回归故乡。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怎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迎接呢?评点:以上三段选文在时间上跨越两千多年,但是仁人志士在国家危亡关头的牺牲与奉献精神却是一脉相承。解州关帝庙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始建于隋朝,后世均有增修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重修之物,是国内最大的宫殿式庙宇,也是全国现存最完整的关庙建筑群之一。关帝庙是中华文明和思想文化的重要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忠诚、信义、勇武、仁爱的道德品质。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魂魄雄捐躯3. 填空。()肝义胆保家卫()()泰民安选文二别云间①[明] 夏完淳②三年羁旅③客,今日又南冠④。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⑤近,欲别故乡难。毅魄⑥归来日,灵旗⑦空际看。注释:① 云间:上海松江区古称云间,是夏完淳的家乡。公元1647年,作者在这里被清军逮捕。②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明末著名诗人,明亡后参加抗清运动,失败被俘就义,年仅十六岁。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传世。③ 羁(jī)旅:寄居他乡,生活漂泊不定。④ 南冠:典出《左传·成公九年》,楚人钟仪被晋国俘虏后禁闭了两年,仍一直戴着楚国的帽子,表示不忘故国。后世以“南冠”代指被俘囚禁的人。⑤ 泉路:黄泉路,死路。⑥ 毅魄:坚强不屈的魂魄。⑦ 灵旗: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评点:全诗表达了作者誓死不屈的决心,又流露出对故乡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诗歌慷慨豪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1. 朗读并背诵选文。2. 书写汉字。羁冠毅灵难3. 填空。放荡不()不()之才南 ()楚囚选文三有公足壮海军威①邓世昌邓世昌,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少年的时候就很有才干与谋略,曾向西方人学习过算术知识。成年后,邓世昌进入福建水师学堂,精通测量与驾驶。光绪年间,邓世昌历任南洋水师“东云”“振威”等舰舰长,后调入北洋水师,任巡洋舰“致远”号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常对部下说:“谁能不死,但愿保卫海疆,死得其所。”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黄海大东沟决战那天,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出击,多次击中日舰。随着战斗的推进,“致远”舰遭到了日舰的围攻,弹药也即将耗尽。在这种情形下,邓世昌对士兵高呼:“今日唯有一死罢了,虽然身死,但使海军的声威不坠,这就是我们报效国家的方式!”说罢开足马力,驾驶“致远”舰向日军主舰“吉野”撞去,打算跟“吉野”号同归于尽,中途不幸被鱼雷击中而沉没。“致远”舰沉后,邓世昌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拒绝了同僚的营救,与全船二百五十人一同殉国。邓世昌牺牲后,时人赠挽联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注释:① 本文根据《清史稿》改编。虎门炮台虎门炮台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与关天培在东莞县(今东莞市)虎门要塞积极布防,设置炮台十一座,大炮三百多门,是为虎门炮台,旧址分布在珠江两岸的大角山、武山和大虎山等地。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将领关天培在此抗击英军,终因寡不敌众,与部众四百余人全部壮烈牺牲。现虎门炮台上有“义勇之冢”,埋葬当时抗击英军战死的部分士兵。1. 朗读选文。2. 书写汉字。番禺测僚殉3. 填空。死得其()远交近()()出有名参观家乡附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先烈们的光辉事迹。第七课志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