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北管演唱教程

泉州北管音乐,简称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一种民间丝竹音乐。因其历史上来源于随着海上运输船只、南下盐兵、淮河难民等进入泉州的江淮民间音乐,故称“北管”。本书是关于北管音乐演唱的基本教材。

第一章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泉州北管演唱教程/黄嘉辉,王素青编著.—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6(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丛书)ISBN978-7-5615-6558-2Ⅰ.①泉…Ⅱ.①黄…②王…Ⅲ.①丝竹音乐-演唱-泉州-教材Ⅳ.①J632.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16224号出版人蒋东明责任编辑王鹭鹏封面设计李嘉彬技术编辑朱
楷出版发行39社
址厦门市软件园二期望海路号
总编办361008(传真)邮政编码0592-21821770592-2181406营销中心0592-21844580592-2181365网
址http://www.xmupress.com邮
箱xmup@xmupress.com印
刷厦门集大印刷厂开本mmmm116787×1092/印张7.5字数116千字版次2017年6月第1版印次2017年6月第1次印刷定价40.00元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直接寄承印厂调换2010492009472013002黄嘉辉,男,1968年9月出生,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人。2009年8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现为泉州市泉港区文化馆馆长,副研究馆员,福建省群众文化副高级职务、泉州市文物博物(群众文化)系列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入库委员,泉港区首批专家服务团成员,二届、三届泉港区政协委员、台港澳侨文教卫体委副主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特聘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兼职副教授,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泉州分院(泉州艺校)北管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群众文化学会理事,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泉港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
在国内报刊发表、电台电视台播出、比赛中获奖的声(器)乐作品、音乐论文80多件。其中,国家级获奖6件,省级获奖3件,全国性征歌征文获奖4件。出版著作《泉港欢歌———黄嘉辉音乐作品选辑》和《泉州北管概论》(合作),完成国家级重点课题子课题《福建泉州北管现状调查》,协同完成国家级课题《闽台北管音乐研究》。主持编写出版《泉港文化遗产》,参与编写出版《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北管乐种资料本》、“泉港人文丛书”《泉港民间故事》《泉港名胜古迹》《泉港历史人物》《泉港地方掌故》《泉港民俗风情》等7部(册)。
王素青,女,1974年11月出生,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人。现为泉州市泉港区第五中学一级音乐教师,泉港区中学音乐校际教研员。担任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泉州分院(泉州艺校)音乐表演(北管方向)五年制高职大专班《泉州北管唱腔》课程教学工作。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泉港区音乐舞蹈家协会副秘书长。
多次参加市、区声乐比赛获等级奖,多篇音乐论文在全国论文征集获奖和在省、市刊物发表或收入论文集,其中论文《泉州北管唱腔教学偶得》荣获《文化大视野———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优秀论文奖。
内容提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泉州北管,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丝竹类民间音乐,被誉为中国古老的“音乐博物馆”。台湾北管与其是同树异枝的两朵姐妹花,琉球的御座乐和日本明乐、清乐与它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是明清俗曲流变的典型。本书是泉州市泉港区委托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在泉州艺校开办的音乐表演(北管方向)五年制高职大专班的必修课,是保护、传承和弘扬泉州北管,培养泉州北管专业传承人才的重要课程,也是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教材。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北管学习、研究和十多年北管教学、实践的结晶,分四个部分进行全面、详尽的阐述。谱例丰富、阐述到位、文字通畅、内容充实,对深入学习泉州北管演唱风格、艺术特色,研究泉州北管唱腔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是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文化系统干部等学习泉州北管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大中小学、幼儿园和北管社团开展北管演唱教学的必备教材。
序001序
记得2008年年初,我为李寄萍先生、黄嘉辉先生编著的《泉州北管概论》作序时,曾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在今后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没想到今年黄嘉辉先生就拿着与王素青女士编著的《泉州北管演唱教程》来请我为之作序,他不但自己20多年来坚持泉州北管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现在还带动许多北管传承人、音乐教师与他一道为北管的传承、保护和弘扬共同努力,实在令人钦佩。
黄嘉辉先生与王素青女士长期研习泉州市泉港区北管唱腔和从事师资培训,又在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泉州分院(泉州艺校)开设北管大专班,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其理论升华而有这本《泉州北管演唱教程》,他们还以“泉州北管唱腔”为研究课题,从事泉州北管保护、传承和弘扬,就泉州北管专业传承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为泉州北管更好地走进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课堂做出重要贡献。
《泉州北管演唱教程》一书主要特点如下:其一,立足本土音乐,进行纵向研究。第一部分中,除了对泉州北管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外,对泉港方言声调、童谣、哭丧调、渔民号子等的影响,泉港方言口语的影响,泉港巫歌的影响等进行分析,说明泉州北管演唱的地域特色。其二,凭借录音配套,便于学习推广。第二部分中,以不同区域的泉州北管代表性传承人演唱的历史录音和谱例,对原曲旋律和实际演唱等进行分析,说明泉州北管曲的演唱风格特色和个性差异。其三,传承科学唱法,凸显乐种特色。第三部分中,结合课堂教学需要,既进行科学唱法的发声训练,又设计了泉州北管演唱的练声曲,不但有利于传承泉州北管的传统唱法,又有利于继承、创新002泉州北管演唱课程和发展。其四,突出乐种重点,提倡完整传承。第四部分中,将泉州北管中濒临失传的31首曲编入书中作为选唱教材,有利于读者较全面地了解现存泉州北管曲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泉州北管。
期待两位作者继续努力,为泉州北管保护、传承和弘扬,推进泉州北管的艺术升华,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2014年春节于福州(序者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亚洲太平洋音乐学会主席、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原常委、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目录001目录001第一部分泉州北管演唱风格形成初探001一、泉州北管的基本情况002二、泉州北管的演唱风格形成003(一)泉港方言声调、童谣、哭丧调、渔民号子的影响005(二)泉港方言口语的影响007(三)泉港巫歌的影响009三、结语010第二部分泉州北管曲演唱赏析011一、初级曲目011(一)层剪花(郭晓红等演唱)013(二)卖杂货(刘华恒演唱)015(三)尼姑下山(郭宗兴演唱)016(四)五更串(刘华恒演唱)019(五)美人相思(刘华恒演唱)021(六)闺唤(郭宗兴演唱)023二、中级曲目023(七)采茶(庄美莲演唱)025(八)采桑(庄龙宗演唱)027(九)玉美人(刘宗民演唱)030(十)红绣鞋(庄龙宗演唱)033(十一)玉兰花(刘华恒演唱)002泉州北管演唱课程036(十二)纱窗外(庄龙宗演唱)040(十三)采莲歌(庄龙宗、郭晓红演唱)042(十四)鲜花(庄龙宗演唱)046三、高级曲目046(十五)打花鼓(郭承梅演唱)053(十六)四季景(刘华恒演唱)057(十七)四季时(郭晓红等演唱)061(十八)昭君出塞(连瑜碧演唱)064(十九)出汉关(刘宗民演唱)073(二十)四大景(庄龙宗演唱)082(二十一)葡萄(郭厚金演唱)084第三部分泉州北管演唱训练084一、发声练习的目的和要求086二、歌唱发声练习的步骤086三、练声曲089第四部分泉州北管曲选唱089(一)苏武牧羊090(二)陈世美090(三)算命091(四)看芙蓉092(五)穿珠092(六)新茉莉093(七)叹烟花094(八)纱金扇095(九)柳诗096(十)崩海关096(十一)抱子行097(十二)离别词098(十三)无名目录003099(十四)彩绿旗099(十五)哭调
100(十六)反二黄尾100(十七)锦常倒板101(十八)西皮
102(十九)文西皮(一)103(二十)文西皮(二)103(二十一)急板叠104(二十二)公公赞105(二十三)倒板
105(二十四)二黄
106(二十五)快板
106(二十六)急板
107(二十七)江南坪108(二十八)房水
108(二十九)雅调兵109(三十)思乡
110(三十一)泗州调112参考文献113后
记第一部分泉州北管演唱风格形成001第一部分泉州北管演唱风格形成泉州市泉港区地处美丽富饶的湄洲湾南岸,邻近港澳,面对台湾,是国家级石油化学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区。这里是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的交汇地带,也是福建民间音乐闽南色彩区和莆仙色彩区的过渡地带,既有民间音乐南音、打正鼓、文管,也有戏曲高甲戏、“咸水腔”芗剧、南派掌中木偶、莆仙戏,还有抢“七星灯”、泉州古船模制作技艺、福船制造技艺、沙格龙舟赛等民间传统习俗和手工技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北管,正是长在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和艺术氛围中的一朵奇葩。20多年来,美、英、日等国以及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区的音乐专家学者纷至沓来,共同探研这一奇特乐种的历史渊源和风格特色,推动了泉州市和泉港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蓬勃开展,泉州北管成为福建省和泉州市对台文化交流的新品牌。
一、泉州北管的基本情况北管音乐简称“北管”,又名“小调、小曲、曲仔、北曲”等,是广泛流传于泉州市泉港区的丝竹类民间音乐。惠安县也有几支零星乐队,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也有不少北管社团,日本民间音乐与它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共有曲牌220多首。曲即声乐曲,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演唱采用官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带有泉港地方方言腔调。演唱时都配打锣鼓,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江淮一带民歌的特色。代表性曲目有《层剪花》《采桑》《采莲歌》《红绣鞋》《打花鼓》《四季时》《出汉关》《四大景》。谱即器乐曲,大多数来源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乐和京剧曲牌,演奏时一般不用锣鼓,只用板或木鱼敲打强拍,主要运用“支声复调、一弓一音”等演奏手法,拉弦乐002泉州北管演唱课程器常用第一把位演奏,把凡、乙演奏成升凡和降乙,与闽南十音和莆仙十音风格相似。代表性曲目有《八板头》《大八板》《江南大八板》《草琴》《广东串》《苏州串》《花六板》《三板》《将军令》《太平歌》和《六串》《七串仔》《十二串》。乐队沿用江南丝竹乐乐器,参用莆仙、闽南乐器,主奏乐器是京胡、笛子,特色乐器是尺胡、双清,乐队少则七八人,多则十数人。每逢节庆,北管都要参加化妆、游行、迎神、装阁等活动,乐队前面打着“天子传音”的旗号,与号称“御前清曲”的南音相辉映,一时蔚为壮观。北管音乐风格的形成受闽南、莆仙音乐和地方方言的影响,既保留江南丝竹乐的明朗幽雅,又揉进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个性遒劲朴实。泉港地处闽南和莆仙音乐交汇地带,北管这一外来乐种在此留存,既要保留自己的本色,又要吸收闽南、莆仙音乐的一些特色,与它们“和平共处”。正如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王耀华在《福建传统音乐》中所述:“北管这种流行于福建南音腹地的一个乐种,能与当地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乐种南音相抗衡,并得以长期存在,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艺术感染力的巨大。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当地人民对各种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的兼容并包。”①下面就泉州北管演唱风格的形成进行探索和研究,意在寻找这一奇特乐种内在条件和外在因素在它演唱风格形成中的作用,对今后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泉州北管的演唱风格形成泉州市泉港区地处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的交汇地带,方言区可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靠近闽南语系,也就是现在泉港区涂岭镇、前黄镇、山腰街道办事处;第二板块为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交汇点,也就是现在泉港区峰尾镇、后龙镇和南埔镇除南埔村以外的村;第三板块靠近莆仙语系,也就是现在泉港区界山镇和南埔镇南埔村。在第二板块,当地群众称方言为“头北话”,外地人到这里成家立业到老,很难用这里地道的方言完整地说一句话,但这里的人到外地成家立业学当地方言非常地道,这可能就是北管这一外来乐种能在这里植根开花结果的原因吧!这里也是目前北管乐队最多、保护传承最好的地方。
①王耀华:《福建传统音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页。
第一部分泉州北管演唱风格形成003(一)泉港方言声调、童谣、哭丧调、渔民号子的影响泉港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及其方言特点———以去声为主———对北管演唱风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谱例1?1童谣《月娘月光光》1E3
44
4355335·3335·
363335·56·3563335·363335·……6535535363556535535谱例1?2《哭丧调》1E4
54
435·53326·
·
332635·53326·
··
谱例1?3渔民号子《推舢板号子》1E4
4532165
5532165
5·····
·从《月娘月光光》《哭丧调》《推舢板号子》的旋律可以看出,泉港的童谣、民歌以“356”为主要音,童谣《月娘月光光》8小节就有9个下滑音,《哭丧调》2个小节就有2个下滑音,《推舢板号子》的旋律则以下行为主,这影响北管演唱风格的形成。
004泉州北管演唱课程谱例1?4北管曲《尼姑下山》第1—7小节①1E4

···
·5
·23561-61562165-161·
16353···
5-……65621-65356161E4

···
·5
·23561-61562165-161·
16353···
5-……65621-65356161?5北管曲《卖杂货》第1
6谱例—小节②1F2
46156213·5·
6·1656532
-……·
··
1F2
46213·5·
56532
-……6156·16·
··
①吴凤章:《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上),中国ISBN中心2001年版,第378页。②吴凤章:《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上),中国ISBN中心2001年版,第374~375页。
第一部分泉州北管演唱风格形成005受泉港地方方言童谣声调中去声为主和民歌中下滑音多用的影响,艺人常在强拍用甩腔和下滑音演唱,泉港地方特色鲜明。
(二)泉港方言口语的影响泉港既是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的交汇处,又是闽南语和莆仙语两语系的过渡地带,所以其方言有很多独特之处。除了前面所讲的声调以去声为主外,方言的口语也非常有特色。疑问句和陈述句的后面常加“啊、的那、的啊”,感叹句的句头和句尾常加入“哎哟”或“哎呀”。
比如,疑问句:“你到哪里去?”会说成:“你到哪里去啊?”比如,陈述句:“我是一个爽直人。”会说成:“我是一个爽直人的啊。”或说成:“我是一个爽直人的那。”比如,感叹句:“做人真没用啊!”会说成:“哎哟(或哎呀)做人真没用啊!”再比如,感叹句:“我会被你气死啊!”会说成:“我会被你气死啊!哎哟(或哎呀)!”以上方言口语,北管艺人在演唱时也常使用。
谱例1?6北管曲《四大景》第15—31小节①4
1E435-35··3·5235·632112311566·2165-··16231-1231656112
31-3·5321653·
····
2232-12532·31·25
32·3··12765-①吴凤章:《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福建卷》(上),中国ISBN中心2001年版,第361~363页。
006泉州北管演唱课程35-35··3·5235·6321·216566·2165-·
··16231-……·
41E4
35-35··3·5235·632112311566·2165-··16231-123165611231-3·5321653·
···
2232-12532·31·2532·3··12765-35-353·5235·6321·21656··6·2165-···16231-……·
1?73259北管曲《打花鼓》第谱例—小节①1E2
43·535·
65165565
-3·535··6116556
5-
35
5356
·5
-163
235·63211231
-6
123

①李联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分卷》(上),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第457~458页。
第一部分泉州北管演唱风格形成00732532
-335235
32321
-335235
1-
32321E2
43·535·
5565
-3·535··651661165
56
5-
35
5356
·5
-163
235·63211231
-6
123

323532
-3355
3232231
-335235
1-
3232受泉港地方方言口语的影响,乐段乐句结束处或歌词的间隔处除了保留与发源地一样的衬词“哎哟”外,还加入泉港地方口语“的那、的啊、啊”等衬词,使曲子更加口语化、通俗易懂,更具泉港地方特色。
(三)泉港巫歌的影响泉港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除了北管、打正鼓、文管等鲜为人知外,还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巫歌小调,它们对北管演唱风格的形成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008泉州北管演唱课程谱例1?8巫歌《公公平安调》1E4
422535321632·
223
556
113
···
谱例1?9巫歌《二元帅调》
55165356151132612165···
········216551
65
35615
5·········1E4
42
22
2533·2116
133·2116
553·2116
133·2116
··
··
以上两首词根据询问内容不同,由巫师自行即兴填词演唱。
1?10北管曲《打花鼓》第7
26小节①谱例—
1E2
43
55356
·5
-3235321
1·21
-5
-6123
323532
·33523532321
-335235323
21
-……1E2

·66
23
55356
15
-3235
32①李联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分卷》(上),中国ISBN中心1996年版,第457页。
第一部分泉州北管演唱风格形成0091·21
-6123
5323532

3352
3532321
-3352
353232-
……1
对照以上两首巫歌和北管曲《打花鼓》原曲、唱腔,可以看出:巫歌中不但常用后甩音,而且弱拍常用倚音;北管艺人演唱时受其影响,在弱位妙用后甩音和1、3、4度后倚音,给曲子增添了生气和新的色彩。
三、结语泉州北管曲大多数来源于明清以来的江淮小调,演唱采用官话(湖广话,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带有泉港地方方言腔调。受泉港地方方言口语的影响,在乐段乐句结束处或歌词的间隔处除保留与发源地一样的衬词“哎哟”外,还加入泉港地方方言口语“的那、的啊、啊”等衬词,使曲子更加口语化、通俗易懂,更具泉港地方特色;受泉港地方方言和童谣、哭丧调、渔民号子声调中去声为主和旋律进行中下滑音多用、下行居多等的影响,艺人常在强拍常用甩腔和下滑音演唱;受巫歌旋律进行中弱拍常用后甩音和倚音的影响,艺人在弱位妙用后甩音和1、3、4度后倚音,给曲子增添了生气和新的色彩。北管曲演唱风格的形成,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外,也受闽南音乐、莆仙音乐、宗教音乐等的重要影响。
010泉州北管演唱课程第二部分泉州北管曲演唱赏析北管曲大致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可根据这三个阶段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地进行综合学习。
初级曲目有《层剪花》《卖杂货》《尼姑下山》《五更串》《美人相思》《闺唤》。
中级曲目有《采茶》《采桑》《玉美人》《红绣鞋》《玉兰花》《纱窗外》《采莲歌》《鲜花》。
高级曲目有《打花鼓》《四季景》《四季时》《昭君出塞》《出汉关》《四大景》《葡萄》。
第二部分泉州北管曲演唱赏析011一、初级曲目谱2?1层剪花1F2416576-1
261
-123
231
····
·33561635-561
6765
3353655·······
··········235
352
3653216231-51661·
···5
-335235
352
365321623·
·1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