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日记

《海昏侯刘贺》讲述了西汉废帝、第一任海昏侯刘贺的生平事迹。本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青少年读者叙述了关于刘贺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日常小故事。全书分三大篇章,即昌邑篇、长安篇和海昏篇。昌邑篇以汉代北方(山东)文化为背景,融入当时的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社会事件和日常生活等元素,力求与现代生活找到契合点。这一时期主要写刘贺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如上课、吃火锅、过生日、踏青、寒食节等故事。长安篇以未央宫为主要活动地点,主要写皇帝生活、宫廷争斗、后宫争风吃醋等情节。另外,还写了刘贺这一时期的无奈生活和反抗心理,如霍光又坑我、受欺负、做噩梦、争风吃醋等情节。海昏篇以豫章文化为背景,着重写豫章地方的山水、人文风情、社会面貌和民风民俗等。主写刘贺这一时期的变化,如品行逐渐变好,心性逐渐稳重敦厚,并成为一位受百姓尊敬爱戴的王侯。

第一章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海昏侯日记/袁礼华,孙菁婵著—南昌:江西高校出.
版社,2017.11ISBN978-7-5493-6101-4海…袁…孙…刘贺—生平Ⅰ.①Ⅱ.①②Ⅲ.①事迹—青少年读物Ⅳ.①K827=341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第号CIP2017232333出版发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号96总编室电话()079188504319销售电话()079188505090网址www.juacp.com印刷江西千叶彩印有限公司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开本/700mm×1000mm116印张10字数千字120版次年月第版2017111年月第次印刷2017111书号ISBN978-7-5493-6101-4定价元28.00赣版权登字版权所有-07-2017-1204侵权必究图书若有印装问题,请随时向本社印制部(0791-88513257)退换前言近年,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北部出土的海昏侯墓,是我国考古界的一件大事。两千多年前建造的规模宏大的墓室,两万多件珍贵文物,五色炫曜,世人惊叹。天佑江西,这是大汉王朝遗留给江西的一份厚礼。学术界广泛关注,专家学者深入探讨。
墓主刘贺曾为昌邑王,迎入长安未央宫,成为大汉皇帝,旋踵间又被废黜,后又被封为海昏侯,来到偏远的南方。其大起大落的浮沉一生,着实令人好奇。江西本土不少文史工作者、作家为此推出一部部作品,掀起了一股海昏侯文史热,如黎隆武的《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胡迎建的《传奇刘贺———从昌邑王、汉废帝到海昏侯》、左一兵的《刘贺的天》、吴邦国的儿童幻想小说《海昏之谜:海昏国历险记》等。
27还有影视剧、话剧等陆续闪亮登场。它们或从史学角度出发,围绕正史材料,再现历史情景;或根据史实中的蛛丝马迹,编撰故事,以情节取胜。
而今我所看到的这部作品,采用日记体的文学形式,别开生面。它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日常小故事,合乎情理的演绎富有想象力,用以表述的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这些故事的背景,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朝廷与郡国并存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权力较量的胜负随时导致地位与角色的洗牌。
在昌邑国发生的十八个小故事,记载着刘贺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稚气未脱而任性。有关刘髆的史料甚少,作者写他以孱弱之身送子受教,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刘贺拜师所见,有出土孔子画像的依据。“课堂小动作”写刘贺上课时藏小鸟而被老师发现、无奈放归,合乎童年天真而顽皮的特征。“吃火锅”有着出土火锅的文物依据。“生日聚会”时,得到皇祖父赐给他的编钟、编磬、编铙、二十五弦瑟等,有出土乐器的根据。“二月踏青”举行耕地仪式、“寒食节”的春祭、沐水节赏春“做游戏”,均出于古代礼仪习俗,在特定的场景中展开。还有“离家出走”“说谎”,野外狩猎骑马而冲撞等故事,也符合史书中有关刘贺娇惯而放纵的记载。在这些故事的展开过程中,还可以看到,刘贺身边的一些才学过人、道德高尚的官员,如王式、王吉、龚遂等,力图以儒家经典教导、规范刘贺,让他具备皇室贵族子弟的高雅志趣,具有较高的文学、音乐、棋艺等素养。
“长安风波”,主要讲刘贺被召入长安及登基为帝前后发生的十六个故事。刘贺并非毫无政治头脑,“天上掉馅饼”写到他将去长安主持昭帝丧礼时有一番心理活动,他担心“馅饼”变为政治“陷阱”。“今日登基”“在龙椅上打盹”以史书所载刘贺的罪行来演绎故事。作者还巧妙地安排刘贺当着众大臣的面“承认错误”,既避免了奏章的夸大事实,又说明刘贺确有不当之处。“孤独时做点什么呢”,则将刘贺玩乐的罪行解释为通过游戏的方式发泄对霍光弄权的不满。在“受欺负”故事中,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致霍光的女婿范明友不让刘贺的姐妹进入未央宫。后来刘贺做了噩梦,梦见一堆苍蝇屎。他召来了龚遂,龚遂借题发挥,劝他远离昌邑旧臣,使他更感到与霍光势不两立。“被赶下台”使刘贺从天堂掉入地狱。
在承明殿,霍光命人强按他跪在殿前,他的争辩是无力的,最终他被解下玺印绶带,押送出宫。刘贺输得惨,不仅是因为他的羽翼被剪除,更因为霍光的专横与狠毒。“重回昌邑”是略写,却也是刘贺性格发展的转折点,他后悔未认真听从龚遂和王吉的意见,或者未听从安乐和高昌等人的意见,以致结局悲惨。
“海昏余生”也有十八个故事,较之昌邑国与长安两地的历程,写作难度更大,因为史料极其缺乏。但作者凭借其知识储备与艺术才能,却能写得有声有色,诸如水匪、蛇洞、游塘等故事,展示了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楚地习俗,还有提梁卣、残缺的棋盘、竹书《五色食胜》、龙凤韘形佩和铜镜、火锅等出土文物都成为作者创作的素材。燕射之礼改换为“运动会”,更有亲近感,切合当代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劫后余生的刘贺,品行逐渐转好,成为一位受当地百姓爱戴的王侯。然在异乡僻地,他也不时吐露心中的委屈和愤懑。刘贺从昌邑城搬迁至紫金城,与廖太守友好交往,三次上奏被驳回,皇帝下旨不准他离开海昏国。后又错交孙万世,酿成大祸。临终前的内心独白,是忏悔,是反思,是思念,还是灵魂的洗礼?深情绵邈,动人肺腑。最终他无力地倒在疼爱他的夫人怀抱中昏睡不醒。
可以看出,作者对海昏侯刘贺一生以及近年出土文物下了认真研究的功夫,阅读过大量的相关古籍文献资料,同时又具备少儿文学的创作才能,从史书、民间野史等资料挑出一些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用有趣的故事融合史实,写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刘贺,有情感的鲜活的刘贺。寓教于娱,让青少年读者在轻松愉快阅读的同时,完成一次时空穿越的“西汉之旅”,拉近两千年的时间距离,从而认识了刘贺其人以及那个时代。
相信每一位青少年读者都会喜爱此书,并且随着此书的传播,也必将扩大海昏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写于年月日2017830昌邑童年(公元前—前年)8975刘贺六七岁时,父亲刘髆(bó)和皇祖父汉武帝先后去世,皇叔刘弗陵登基为皇帝,朝政由大将军霍光把持。公元前86年,刘贺继承昌邑王位。
刘贺年幼丧父,管束松懈,因此养成了骄纵任性、自由散漫的习性。但由于当时有着良好的社会习俗和相对健全的国家制度,刘贺的身边有一些才干过人、道德高尚的官员,他们影响着刘贺,让他仍然具备了皇室贵族子弟的高雅志趣,有着较高的文学、音乐、棋艺等素养,有着崇尚礼乐、尊师重道的道德情操。
本篇有十八个小故事,主要记载刘贺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注:天汉四年(公元前年)四月乙丑日,刘髆受封昌邑王。《汉书·昌97邑王传》记刘髆“立十一年薨,子贺嗣”,由此可知,刘髆薨于公元前年,刘86贺同年继承昌邑王位。详见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第页。
2921
汉朝征和四年八月己丑日晴
(公元前年)89第一天上学今天是个好日子。太阳的脸红彤彤的,花园里的花儿特别鲜艳,似乎在冲着我笑,小鸟在枝头上蹦蹦跳跳,唱着婉转动听的歌曲。
我有些激动,因为今天是我第一天上学。
我叫刘贺,我的父王是昌邑王刘髆,我的祖父是当今皇帝刘彻,我的祖母是容貌、歌舞双绝的“倾国倾城”李夫人,祖母的兄长是大音乐家李延年。皇祖父和祖母的爱情故事有很多美丽的传说。祖母很多年前就去世了,皇祖父大概是因为对祖母仍存有无限的思念,所以才对父王有了更多的怜爱,将这富庶的昌邑赐封给他。李夫人像父王身体不好,大多数日子都躺在床上。但是,今天是我启蒙读书的大日子,父王还是盛装到场,亲自前来观礼。母后牵着我的手,来到王宫的学馆。一个花白胡子、身着儒服的老者站在学馆门口,恭恭敬敬地迎接我们。
23
母后先让我给那老者作揖行礼,然后整理好我的衣服,对我说:“这是王夫子(王式),以后就是你的老师。贺儿,你要跟着夫子好好学习经书和道理,为以后治理王国积累知识。”只见母后和王夫子寒暄了几句,就把我交给了王夫子。王夫子牵着我的手,一起进入学馆里面。夫子的手很粗糙,但很温热。学馆里还有几个跟我年纪相仿的孩子,他们是我的伴读。
开笔仪式开始了。
第一个环节是拜孔子尊位。学堂正中挂着一张孔子画像,王夫子让我们先整理衣冠,然后行跪拜礼。
第二个环节是拜师礼。王夫子坐在堂前,我们对他行了跪拜礼。
第三个环节是开天眼。王夫子用毛笔给我们每个人的眉心都点上朱砂,叫作“开天眼”。
第四个环节是击鼓。每个孩子击响旁边的皮鼓,叫作“击鼓明智”。
第五个环节是开笔写字。王夫子教我们写了“人”字。虽然这个字笔画简单,但毛笔不太听我的使唤,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接着,王夫子教我们念书。“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这些话是讲礼的,但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夫子却硬要我们背下来。读了十几遍,感觉都要睡着了。
无论如何,上学第一天还是挺有意思的。
4汉朝征和四年九月戊戌日晴转阴(公元前年)89课堂小动作明天是寒露,也是休沐日(类似于公休日),不用上学。但是今天我却有些坐不住了。
早上,我在去学馆的路上,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只雏鸟。它的嘴黄黄的,身上只长了一层浅浅的绒毛。见有人靠近,雏鸟一边哀鸣,一边惊恐地往后扑腾。
我上前小心翼翼地捧起雏鸟。跟在身后的侍从说:“这只小麻雀怕是活不了了。”我回过头问:“为什么?”“它太小了,没有母鸟给它喂虫子,它会饿死的。”“那我来做它的母亲,喂它吃虫子。”我转身对侍从说,“待会儿我上课的时候,你们给我在园子里找虫子。放学了我就用虫子喂它。”我把雏鸟小心地藏进宽大的袖子里,带进了课堂。
今天王夫子给我们讲解《论语》,先念课文,然后进行书写。王夫子教过之后,让我们自己练习写字,他自己坐在讲桌后自顾自地5
摇头晃脑念一些我听不懂的诗句。
我装模作样地在竹简上写了几笔,心思早就飞到雏鸟身上了。
趁王夫子不注意,我把雏鸟从袖子里掏出来,用手指触弄它。
雏鸟张开黄黄的嘴喙,啄我的手指,弄得我手指痒痒的,逗得我嘻嘻地笑起来。
旁边的小伙伴被吸引过来,一起逗弄雏鸟。
“你们在干什么?”王夫子威严的声音在我们身边响起来。
已经来不及将雏鸟藏起来,我只得将它捧着,低着头结结巴巴地说道:“夫子,我……我捡到了一只小鸟。”王夫子看了看我手中的雏鸟,温和地说:“你喜欢小鸟是好事,但不应该占为己有,更不应该带到课堂上影响学习。你说,该怎么办呢?”我想了想,把雏鸟交给候在外面的侍从,让他们把雏鸟放回树上的鸟窝里去,让它回到母亲身边。王夫子和小伙伴们都夸我做得好。
我现在突然有点想念那只雏鸟了。
6汉朝征和四年十月戊辰日晴
(公元前年)89交朋友今天立冬,不用上学。我很兴奋,早早地就在计划怎么玩。
今年春天的时候,父王身体还好,带着我在王宫马场骑马玩,父王还说过,要把那匹小白马送给我当坐骑。
不知道小白马如今怎么样了。它长大了吗?
我带着侍从往马场走去,远远地便看见宽阔的场院边一棵大树下有一个小小的身影趴在地上。走近一看,却是一个穿着粗布短衣、跟我年纪差不多的小孩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地面看。
我奇怪地问:“你在看什么?”那个小孩头也不抬,只是回答道:“你没看见吗?这些小蚂蚁正在把一只虫子搬回家呢。”我仔细一看,果然地面上有一群蚂蚁正举着一只青虫,慢腾腾地移动着。
我兴趣大增,也学着那个小孩趴在地上。侍从想劝阻我,却被我早早地打发到一边去了。我跟那个小孩一起津津有味地看那些蚂蚁搬虫子。最后,小蚂蚁成功地将虫子搬进了树根下的小洞里。
7交朋友8
那个小孩站起来,脸上有些泥污,歪着头扑闪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
他不像那些大人,见了我都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这让我对他有了亲近的感觉。我拉着他的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小乙。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刘贺。你这里还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在这王宫里,我没有真正的朋友。虽然有伴读,但他们对我都是恭恭敬敬的,不敢随意跟我玩。我一直渴望有一个能够陪我无拘无束玩耍的伙伴。
“有啊,我刚捉了一只蚂蚱,我给你看。”小乙拉着我跑到院墙边,拿开一个破瓦罐上的盖子,里面果然有一只绿色的带翅膀的虫子。这让我感到很新奇。我们一起用草逗蚂蚱玩。
今天我交了新的朋友,还认识了一些小动物,真有趣!
注:刘贺当了皇帝后,提拔马官朋友做大官,被视为胡作非为。
9汉朝征和四年十月癸未日晴
(公元前年)89背书今天小雪,不用上学。可是王夫子昨天把司马相如的《凡将篇》的内容全教给了我。他要求我明天上学的时候必须背给他听。
这可是一件难事。我喜欢记住一些有趣的事。这篇文章虽然内容不多,只有几十个字,可全是药草的名字,一点趣味也没有,叫我怎么记得住啊!
怎么办呢?
我心里装着事,上午与三个姐姐玩的时候也提不起兴趣,她们就不愿意理我了。
下午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我的好伙伴小乙跟我约定今天要一块儿玩捉迷藏。我不能失约,只得来到马场边。
小乙早就翘首以待,见我来了,高兴地迎上来,却见我脸上阴云密布,便收敛了笑容,问道:“小贺,你怎么不高兴了?谁惹你了,我去帮你出气。”他一边说一边卷起袖子。
我不禁笑起来,对他说道:“夫子让我背书,我背不下来。不知如何是好,正烦着呢!”10小乙一下子泄了气,耷拉着脑袋说道:“小贺,我没读过书,也不认得字,不知道怎么帮你。对不起,我真是一个没用的朋友。”见他难过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
忽然,我的脑子里灵光一闪,一拍脑袋,说道:“小乙,你不是很想读书识字吗?这样吧,我来做你的老师,教你认字好不好?”“那太好了。谢谢你,小贺!”小乙高兴地跳了起来。
我派候在马场外的侍从立即把我的书简拿来,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教雁鱼灯小乙念,还用树枝在地上教他写字。
小乙学得很认真,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下来了。侍从催我回宫,我意犹未尽地离开了。
吃过晚饭,侍从们把雁鱼灯点好,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简,研究怎么让小乙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当我合上书简,书里的内容竟然自动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背书原来这么容易啊!
11汉朝征和四年十一月壬子日雪
(公元前年)89吃火锅今天是冬至节,下了大雪,一大早姐姐们就在堆雪人了。
在我们汉朝,冬至节比过年还重要,据说高祖皇帝就是在这一天吃了狗肉,觉得全身暖和,精神焕发,所以建朝后就规定冬至这一天朝廷上下都放假休息,军队休整,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青铜温鼎这个说法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那有什么关系呢?最重要的是今天放假,而且还可以吃上最美味的狗肉火锅。
快到中午时分,母后说昌邑国的臣子们朝贺拜见过了父王,该我们家人去见父王了。母后抱着妹妹,领着我和姐姐们一起到了父王的寝宫。父王半躺在床上,后背靠着厚厚的锦垫,一脸倦容,12吃火锅13见我们来了,才有了一些精神。
我给父王背诵了这些天来学的课文。父王很高兴,摸着我的脑袋,直夸我聪明,消瘦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终于到了吃饭的时间,宫人和侍从们一个接一个地进来,捧着青铜火锅和各种食材,摆了满满一大桌子。火锅里已经熬好了狗肉汤,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镶金玉碗里盛着各种美酒珍馐,还有我最喜欢吃的板栗烧鹅。青铜罐子里装着母后亲手酿制的鸭梨酒。
我最爱喝鸭梨酒了,清甜可口,可母后每次都只让我喝一口,说小孩子喝酒对身体不好。
看着这些食物,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我还不能动筷子,要等父王说开饭才能吃。
母后先从火锅里舀出一些狗肉汤盛在碗里,递到父王手里,说道:“这里面有不少滋补的药材,还有虫草,对你的身子有好处,趁热喝了吧。”父王看着我盯着火锅馋涎欲滴的样子,笑着说:“孩子们都饿了,你们也一起吃吧!”听了父王这句话,我立即拿起筷子,抢先出手,嘴巴根本停不下来,吃得浑身都出汗了。姐姐们斯文一些,却也吃得脸上红彤彤的。
父王和母后看着我们,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冬至节真好,火锅真好吃!要是天天过冬至节就好了。
14汉朝后元元年七月辛亥日晴转雨(公元前年)88生日聚会今天是我的生日。
一大早,母后就亲自来叫我起床,给我穿上早就备好的朝服,戴上珠冠,系好绶带,领着我来到昌邑王宫大殿,长安来的朝廷官员宣读了皇祖父给我颁发的诏书。
原来是皇祖父专门在我生日这天给我下发诏书,祝我生日快乐,还赏赐给我许多珍贵的东西。对了,皇祖父还让昌邑的臣子们一如既往地辅佐我治理好昌邑国。这些人里面有个郎中令叫龚遂的,都成了我的“管家婆”,每天都好啰唆。他们说的话一点儿趣味也没有,我听不懂,可还是得陪着。
不过这次,我记挂着刚送来的乐器,心里有点迫不及待。
这些乐器是以前皇祖父赏赐给我的祖母李夫人的。祖母去世后,皇祖父一直精心保管着这些乐器。后来皇祖父宠幸了钩弋夫人,生下了我的叔叔刘弗陵,就不再对这些乐器感兴趣了。借着这次给我赏赐的机会,皇祖父就顺便让人把乐器带来赐给了我。
我早就听说过祖母在音乐上的造诣十分高超,也一直向往能15生日聚会16有机会亲自用这些乐器演奏。所以最终我还是借上厕所的机会溜到了乐器库房。
我迫不及待地吩咐侍从们把乐器从箱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来。乐器种类繁多,有编钟、编磬、编铙、二十五弦瑟,还有建鼓、排箫、琴、笙等等。特别是编钟,我最喜欢,忙吩咐侍从们把它们重新挂起来。
我亲手在编钟上敲响了第一个音符,那悠扬清冽的声音真让人陶醉啊!我忘情地把自己学过的乐曲都在编钟上演奏一遍。
到晚宴的时候,我让侍从们把编钟搬到大殿,亲自给来宾们演奏了一曲。
宾客纷纷夸赞我演奏得很精彩,不愧是李夫人的嫡孙。
我环视众多宾客,心里开心极了。
这次生日聚会真开心!
17汉朝后元二年二月己丑日微风(公元前年)87假期作业春节一过,我又长了一岁。
今天是春分,大家都要出门去踏青游玩,我随着母后和姐妹们一起到城郊去游玩了一天。回到王宫,我才想起,明天就要开学了,可是我的假期作业还没完成呢。
去年腊月初放寒假的时候,王夫子给我布置的假期作业就是要把《仓颉篇》抄写一遍,六十个字一篇,有五十五篇。刚放假的时候,母后督促我每天写了一些,可也只完成了三十篇。春节期间,我玩得太兴奋,根本就没想过作业的问题。
可是,问题来了!明天我拿什么交差呢?
我一回到王宫里,就不停地写啊写,晚餐都是让侍从阿善端到书房来吃的,可眼看天都黑了,我的作业还差很多。
阿善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心疼地说:“主人,您都写了一天,是不是歇一会儿?”我说:“我的作业还没完成,不敢去玩。”阿善替我打抱不平,说:“您虽然年纪小,可是在这里您说的话18就是王法,所以作业就不用做了吧?”“那怎么行!孔夫子说过任何人都要尊师重道,我也得听王夫子的话,不然就会被人瞧不起的。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完成作业!”阿善抓耳挠腮,忽然拍手笑道:“奴有一个好主意。”我大喜,问道:“什么主意?快说!”“您一个人完成不了,可以找人帮忙啊。”我欢喜了一下,马上又泄气了。身边的宫人侍从都不会写字。
姐姐们虽然会写字,可她们会向母后告密,也行不通。
找谁呢?找谁好一点呢?
我脑子里灵光一现,忽然想起了小乙。
小乙是我的好朋友,上学期间我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去找他玩,还教他读书写字。不过他身份低微,不能到王宫内院来。
我让阿善悄悄地把小乙带到了书房。我们两个人几乎熬了一个通宵,终于完成作业了。
危机暂时解除了,可我也吃了苦头。我突然想起王夫子讲到的《礼记·中庸》里的一句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说,我们凡事都要做好计划,按计划完成一件事情。
所以,以后我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再也不偷懒,再也不拖拉了!
19汉朝始元元年正月壬子日阴雨(公元前年)86父王去哪儿今天是雨水节,可是王宫里一点儿也不热闹。主要是因为父王出远门了,母后一直郁郁寡欢,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父王去哪儿了?我心里一直存着疑问。
十几天前的一个早上,当母后把我摇醒的时候,我还睁不开眼呢。但是我很快就醒了,因为我发现母后在哭,眼睛红红的,一直在流泪。我以为母后是在心疼前一天我摔坏的玉簪子呢,于是我连忙安慰她。
虽然我说了那么多好听的话,但是母后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然后母后让宫人给我穿上了一件白色的麻衣,腰里还系了一条麻绳。可我不喜欢,一点儿也不好看。我看见母后一直哭,不想再惹她伤心,只好忍耐下来,乖乖地穿好了。
母后带着我来到一间大殿,大殿外跪着不少人,也都穿着白衣服,痛哭流涕。
进入大殿,就看到一只巨大的漆木盒子摆在正中间,覆盖着白幔。
20母后让我对着盒子叩头,说父王睡在里面。我不明白,父王身体不好,为什么不好好睡在床上呢?睡在这盒子里面不气闷吗?
我想去叫醒父王,让他回到床上去躺着。可是母后红着眼圈拉住了我,说父王睡得很香,不能去打扰他。
那好吧,不打扰就不打扰,我还得赶紧回去补我的觉呢!
过了几天,我和所有的人一起把睡在盒子里的父王送到了城外的一个地方。
今天,我更想父王了。我去找母后,想去城外把父王找回来。
可是母后告诉我,父王已经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更不明白了,父王会去哪儿?他不是最爱我吗,怎么不带上我呢?
我伤心了。我又哭又闹,要母后带我去找父王。可是,母后只是默默地流泪,就是不愿意带我去找父王,还说如果我去找父王,父王会不高兴。我看母亲那么认真,应该是不会骗我的。
可是,没过多久,我又想父王了。听夫子说,当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只要真诚地写下他的名字,他就会出现。这个方法十分神奇,我决定试一试。
等了好久,也不见父王出现。于是,我换了种字体又写了一遍,可还是没奏效。
21父王,您究竟去了哪儿?贺儿好想您!
22汉朝始元三年二月甲午日晴
(公元前年)84二月踏青今天是龙头节。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这是个大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朝廷上下放假,文武百官和老百姓都要出门到野外踏青,下地耕田。
我也不例外。我虽年纪还小,却是昌邑国的大王,必须给我的子民们做出表率,所以要去举行耕地仪式。
昨晚我临睡前有些兴奋,在床上折腾了好久才睡着。今天一大早,母后叫醒我的时候,我立马就起床了,没有像往常一样赖床。
因为我已经是昌邑王了,所以要有王的担当。
昌邑国重要的官员都来了,陪同我们一起出城。
到了东郊,地方官员带着人早就等候在那里,田地里几头披红挂彩的耕牛早就准备妥当。
龚遂带领我走到一头耕牛前,递给我一根鞭子,让我握住犁头。
可那头牛体形庞大,黄苍苍的,鼓着铜铃般的大眼睛,让我心23二月踏青24里有些害怕。我躲在龚遂的身后不敢靠近它。
龚遂微笑着安慰我:“大王,您不用怕。这头牛看上去很凶猛,其实脾气可温驯了。您一挥鞭子,它就会乖乖地往前走。来,您试试看。”在龚遂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挥了一下鞭子,轻轻地打在耕牛的背上。果然,耕牛往前迈动了步子,犁头也在它的拉动下往前划进,带起一层浅浅的泥土。
周围立即响起欢呼声。我放下犁头,其他的官员接过去依次象征性地耕了地。
仪式结束后,就是自由活动。人们四下散开,三三两两在田野间漫步。
母后带着我四处游玩,观赏田野风光。
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暖暖的。白云在蓝天上缓缓地飘动着。
田野一片新绿,路边的野草才刚没过我们的脚面。树木抽出新芽,张开一两片嫩绿的小叶子,在阳光下自由地舒展着筋骨。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忙碌碌。母后告诉我,那是燕子在忙着筑巢呢!
春天来了,山川大地一片崭新的面貌,让人精神也跟着振奋起来。
25汉朝始元四年三月癸亥日阴转晴(公元前年)83寒食节今天是寒食节,所以要进行春祭。
母后带着我们一起到郊外父王的墓园,因为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所以由我主持祭奠仪式。我穿着白祭服,先祭过山川,然后再祭奠父王。
祭奠完毕,母后和姐姐们一起安排侍从们把带来的糕饼和肉脯拿出来,摆放在墓前空地上,大家一起吃。
吃过东西,我们四处踏青游玩。母后仔细地观察着一些花草,对我招手道:“贺儿,来,你来认认这些花花草草的名字。”我骄傲地说:“我知道啊,夫子教我的《凡将篇》里面全是花花草草的名字。”母后笑起来:“你那全是纸上谈兵,只记得一些花草的名字,实际却不认得,有什么用处啊?再说,《凡将篇》里都是药草的名字,可这些药草你认得吗?”母后说的是真的,虽然我记得那些药草的名字,可一种也不认得。我的得意劲儿一下子就没有了。
26母后拉着我的手,在山林里慢慢地走着,给我介绍各种花草树木,还讲了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我乖乖地听着,不敢再骄傲了。我可不想像赵括一样,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真本事。
我看见了一些开得红火热闹的杜鹃花,还有野茶花。这让我想起父王墓前只有一些常青的松柏,死气沉沉,一点儿也不好看,还不如把这些好看的花草树木移栽一些过去。
我把这个想法跟母后说了,母后非常赞同,于是安排侍卫们开始移栽。
我不想袖手旁观,于是脱了外面宽大的祭服,扎起袖子,把已经是小马倌、随车一起出来的小乙也叫了过来。我们两个和侍卫们一起栽花种树,忙得满头大汗。
虽然今天很累,身上弄得很脏,水桶里溅出来的水把鞋袜也打湿了,但我心里很快乐。
27汉朝始元五年八月癸亥日晴
(公元前年)82分饼今天是中秋节,舅舅到我们家做客,还带来了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位叫耿寿昌的客人。母后让我接待他们。
舅舅向我介绍耿寿昌,说他非常善于算数,是高祖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张苍的嫡传弟子。我非常佩服有学识的人,所以尊称他“耿夫子”,请他上坐。
母后让宫人端上她自己做的桂花月饼,用来款待客人。
桂花月饼又香又甜,大家都爱吃。我们每个人吃了一个之后,盘子里还剩下三个。
耿寿昌笑着说道:“这三个月饼就给你们四个孩子吃吧。可是,你们有四个人,月饼却只有三个,怎么才能让每个人吃同样多呢?你们想一想,分一分吧。谁先想出好办法,我这卷《九章算术》就给谁,这可是当年张夫子校正过的哟!”耿寿昌从随身包袱里拿出一卷陈旧的竹简来。
张苍是高祖推崇的学者,他亲手校正过的书籍一定珍贵无比,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啊!
28分饼29我们都皱着眉头思索起来。
大表哥反应最快,略为思索,就回答道:“可以把每个饼平均分成四份,三个饼就有十二份,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分到三份。”舅舅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本来想的跟表哥一样,可表哥抢先一步说了出来。我有些不服气,想了想,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说道:“最好的分法就是把每个饼平分成两份,这样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份。”表哥和表弟们异口同声地说:“错啦,错啦!这样分,总共就有了六份,多出两份来。”我说:“耿夫子和舅舅是长辈,好吃的东西怎么能不考虑他们呢?所以,我们总共六个人,三个饼正好分成六份,每个人都有份,怎么会错呢?”舅舅和耿寿昌都鼓起掌来。耿寿昌笑着说道:“大王不仅思维敏捷,更懂得孝敬长辈,这种分法,更胜一筹。所以,这卷书应该送给大王。”拿着珍贵的竹简,我心里可得意了。
注:耿寿昌是汉宣帝时期的天文学家,理财家。精通数学,修订《九章算术》;又用铜铸造浑天仪观天象,著有《月行帛图》等。后来,他被封为关内侯。
30汉朝始元六年三月丙子日晴
(公元前年)81做游戏今天,母后邀请了所有的亲眷和孩子们一起到城郊的河滩去游玩赏春。
母后早就派人在河滩上搭了棚,摆下了酒宴。
大人们还在吃吃喝喝,我们小孩子三两下就吃饱了,全跑到河滩的水边玩。水还有些冷,我们不敢脱鞋下水,只是拣了几块石片打水漂。
不知是谁拿了一个酒席上的陶壶过来,大家就一起玩投壶。
可是我拿着芦苇秆老投不进壶口,这让我很没面子。我一生气,走过去一脚就把陶壶踹翻了。陶壶刚巧碰到一旁的大石头上,“哗啦”一声碎了。
三姐瞪我一眼,生气地说道:“你真没劲!”我满不在乎地说:“那边酒壶多得很,再拿一个来玩就是了!”说着,我吩咐侍从去另拿一个酒壶。
“算了,不跟你玩了!”三姐赌气说道,拉着女孩子们到另一边玩游戏去了。
31几个六七岁的小表弟把竹枝当成小马,骑着蹦蹦跳跳,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可是这个游戏我在小的时候玩过了,现在我不会再玩这么幼稚的游戏。
表哥比我大两岁,见我一脸不高兴,就过来拉我一起去玩打仗的游戏。
我们八个男孩子,分成两队,模仿着校场里练兵的样子,先列队,然后拼杀。虽然兵器是木棍,可是打在身上还是挺疼的,我的头上也被敲出了一个大包。表弟不小心摔在地上,鼻子磕出了血,大哭了起来。大人们赶了过来,一边安抚表弟一边带他去止血。
母后怕我有个闪失,不许我们再玩打仗的游戏。
表哥点子多,说我本来就是大王,提议让我当主帅,不用亲自参战,只需要指挥他们两队人冲锋就行了。这个想法正合我意,既不失乐趣,又不会使我受伤。
我们一直玩到太阳落山,鸟儿都飞回了树林。这时,大人们已经收拾好东西,喊我们回去。
要是天天放假,天天这么玩就好了。
32汉朝元凤元年九月乙巳日晴
(公元前年)80离家出走我今天离家出走了。
自从我满了十二岁以后,昌邑国郎中令龚遂就提议让我学习处理政事,所以每天早上我几乎是被押着到勤政大殿去批阅奏章,下午仍然要跟夫子学习功课。每天的日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
今天因为起得太早,在官员们讨论问题的时候打了几个哈欠,我就被龚遂唠叨了好半天,回到后宫跟母后诉苦,母后不但不同情我,反而教导了我一番。
我感到十分委屈,一赌气,连饭也没吃,一个人跑回房间哭了一场,连母后来敲门也没开。等母后走了之后,我趁侍从们不注意,一个人偷偷溜出了王宫。
昌邑城内的街道很热闹,有形形色色的店铺,有琳琅满目的货物,还有人在路边杂耍卖艺。
我一边走一边看,看得眼花缭乱、津津有味。可是不多久,我的肚子就不争气地叫了起来。虽然街边有很多美食摊点,可我只33离家出走34能眼睁睁地看着,偷偷咽着口水。
这时,不远处走过来一个大汉,问我:“孩子,你家大人呢?你是不是走丢了?”虽然那个人说话很和气,可我还是觉得有些害怕,没有回答他。这时,我的肚子又咕咕叫了起来。那个人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块烧饼递过来,温和地说:“你肚子饿了吧?来,我这里有一块烧饼,你拿去吃吧。”我真的很饿,忍不住伸出手去接。
“住手!大王,您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龚遂带着人及时赶来了。他是母后派来寻找我的,刚好看见了这一幕。
龚遂把我送回王宫,还捉回了那个人。经过审问,那个人承认自己是人贩子,那块饼上有迷药,吃了后就会昏睡不醒。
好险啊!我差一点儿就再也见不到家人了,见不到所有爱我的亲人了!
我再也不敢独自乱跑了。王宫虽然有不少约束人的规矩,但是可以保障我的安全。
35汉朝元凤二年六月乙亥日晴
(公元前年)79说谎明天才是大暑休沐日,真是不凑巧。要是今天是休沐日就好了。
昨天听小乙说,西街闹市来了一个杂技班,耍的杂技花样繁多,精彩得很。仅听小乙绘声绘色的讲述,我的心就飞到西街去了,真想亲眼去看看。听小乙说,杂技班马上就要离开昌邑城,只剩下今天下午一场演出。可我下午还要上课,怎么办呢?
为了不错过最后一场杂技演出,我决定撒一次谎,骗王夫子说自己生病了,不能去上课。
我让阿善去向王夫子请假,然后约上小乙,带上阿善,悄悄出了王宫,来到西街闹市。
西街闹市果然热闹非凡,不仅有精彩绝伦的杂技表演,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和玩具。我们在街上自由自在地玩耍,流连忘返。
直到天快黑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到王宫。
大老远我就看见母后在后宫门口守候着,我有些心虚,放慢了脚步,一步一步挪到母后的面前。
36母后有些严厉地问:“贺儿,你去哪儿了?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我低着头,小声地把早已想好的谎话说了一遍:“今天我没有把夫子布置的功课完成好,夫子就延长了放学的时间。”“你撒谎!”母后提高了声音,“我已经派人去问过夫子了,你今天下午根本就没有去上课。你究竟干什么去了?怎么能撒谎骗人呢?”我感到脸上火辣辣地发烧,只得把逃学去看杂技表演的真实情况交代出来。
听完我的话,母后严肃地说:“你现在是昌邑国的大王,不能养成任性散漫的习惯,更不能撒谎骗人。不然,以后你拿什么给臣民做榜样?你如何才能治理好这个国家呢?你是大王,想看杂技表演,可以把他们请进宫来专门表演给你看。不该私自出宫去,把自己置于不安全的环境中,还让母亲和师长等人担心。”我连连点头。母后说得对,我是大王,想做什么,就该光明正大地去做,根本用不着撒谎啊!也正因为我是大王,才更应该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37汉朝元凤三年三月辛卯日晴风(公元前年)78打架今天我特意出了城,到野外放风筝。
因为天气好,所以今天到野外放风筝的孩子很多。天上已经有好几只风筝迎风飞翔。
我迫不及待地让侍从将风筝托起,然后我飞快地跑动起来,侍从一放手,那风筝就飞起来了。我慢慢地放着手中的线,风筝越飞越高。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