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玩边学历史

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应该是每位同学都向往的事情。本书为读者一一介绍了玩的学问,玩中的科学,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让学生在玩耍和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有趣的世界史知识。

第一章
版权信息
书名:边玩边学历史
作者:《边玩边学历史》编写组
出版社: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04
ISBN:978-7-5100-1983-8
光辉书房新知文库“边学边玩”丛书编委会
主 编:
吕鹤民 北京市第十中学生物教师
宋立伏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师
编 委:
耿彬彬 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数学教师
滕保华 北京市第二一四中学科技办公室主任
柯本勇 北京市第八中学物理教师
曾 楠 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化学教师
蒋一淼 北京市第十中学生物教师
张 戍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语文教师
刘路一 天津市新华中学地理教师
孙建蕊 北京市丰台南苑中学历史教师
刘亚春 四川北川中学校长
龙 菊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陈昌国 重庆万州区枇杷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谢文娴 重庆市青少年宫研究室主任
执行编委:
王 玮 于 始
“光辉书房新知文库”
总策划/总主编:石 恢
副总主编:王利群 方 圆
本书作者
孙建蕊 北京市丰台南苑中学历史教师
荀燕洁 北京市立新学校历史教师及班主任
张 琪 北京市第四十一中学历史教师
李燕晖 国家图书馆馆员
序: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已经跃入了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在国家还是个人层面上,科学知识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学知识决定着我们的事业成败和生活质量。认识这种时代特征,并按其要求去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既是当代中学生朋友的神圣使命,也是其责无旁贷的光荣义务。
但是,对于不少中学生朋友来说,学习科学仿佛是一件沉闷、枯燥、乏味的事情。在他们眼中,数理化好像只是一堆令人生厌的公式和符号,语文、历史、地理等文科科目也只是大段枯燥、严肃的文字叙述,当然文理科也是有共性的,就是没完没了的习题和例题。快快乐乐地学习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因素很多,但是没有处理好科学的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抽象、知识与应用等的关系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我们的教材太过于强调科学的知识性、抽象性、深刻性而忽略其实用性、多样性、趣味性,才使得正处在好动爱玩年龄的中学生们将学习科学知识视为一种痛苦的体验,认为科学探究是枯燥的、冷冰冰的,毫无乐趣可言。
难道,学习科学就真的不能成为一件快乐而有趣的事情吗?如何将学习演绎成快乐呢?对于天性爱玩的中学生来说,“边玩边学”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邀请长期活跃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和学者为广大中学生朋友精心编写了这套“边玩边学”丛书,丛书包括十个单册,分别是《边玩边学数学》《边玩边学物理》《边玩边学化学》《边玩边学生物》《边玩边学语文》《边玩边学地理》《边玩边学历史》《边玩边学心理学》《边玩边学经济学》《边玩边学科学》,希望为中学生朋友真正带来学习的乐趣。
一位教育家说过,“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这套丛书中,编者老师们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了各种实验和游戏,创设了生动的情境,或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和俗语引入,以“玩”为明线,以“学”为暗线,寓学于玩,给中学生朋友的学习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但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因为这“玩”并非单纯的玩,而是借助中学生爱玩的天性来激活他们的思维,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方式培养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玩得开心,学得酣畅!
我们衷心希望这套小书能够帮助同学们走近科学,促进大家形成热爱科学知识,喜欢阅读,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并为同学们带去愉快和欢乐!
本丛书编委会
前言
人类历史是异常纷繁复杂的,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重温那一段历史,可以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可以深入地寻觅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本书选取了同学们熟悉的一些内容来解读历史。通过成语故事,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战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观看影视剧,同学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魅力;通过猜谜语,同学们可以体验学习历史的乐趣。
该书穿插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花絮、专题和图片,使人物、事件、名画、文物、遗址等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立体的历史镜像。通过图文结合、条块结合,宛如一道历史文化套餐。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文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同学们也许会问,历史真有那么长吗?真的有这样多姿多彩的故事吗?还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自己能像他们一样成功吗?以后的人会和他们一样吗?事实给出的答案丰富多彩,甚至让人难以置信,但历史就是历史,永远启发着当前和以后。
当看完这本书,也许同学们的脑海中已经牢牢镌刻下了一些生动奇特的细节,懂得了许多为人做事的道理,并受益终生。
同学们,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它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只要我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猜谜语,学历史
大家一定都猜过谜语,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其实在一些谜语中也包含着不少历史知识呢。如果你的历史知识不够丰富,即使绞尽脑汁恐怕对它也一筹莫展。如果不信的话,就先不要看谜底,和我们一起来边猜谜语,边学历史知识吧!
1.年几何矣
——猜我国商代一历史人物
谜底:盘庚
知识链接
盘庚,甲骨文做殷庚,名旬,生卒年不详。祖丁之子,阳甲之弟。阳甲死后盘庚继位,他是商代第20位国王,在位28年,盘庚时期为公元前1300年左右。他于在位的第三年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后病死,葬于殷。
盘庚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定都在亳。在以后的300多年中,因为王族内部经常发生内乱,争夺王位,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甚至把都城都淹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迁都,据记载都城一共搬迁了5次。
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混乱的局面,决定再一次迁都。当盘庚下达迁都命令的时候,当时的大多数贵族都贪图安逸,不愿意搬迁,甚至有一部分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面对这样的局面,盘庚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都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由于盘庚的坚持,最终挫败了反对势力,他带着平民和奴隶,搬迁至殷。这次迁都,使得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的局面。以后的2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没有迁都。由于盘庚迁都的地点为殷,所以商朝又被称作殷商,或者殷朝。
2.劳动竞赛
——猜我国商代一历史人物
谜底:比干
知识链接
亘古第一忠臣——比干
比干,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沫邑(今河南省卫辉市北)人,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他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092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29年。
比干
比干自幼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他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道:“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于是到摘星楼强谏三天不肯离去。纣王问他倚仗什么这样做,比干答:“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王大怒:“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于是,杀了比干挖了他的心。
小说《封神榜》中,记述比干因姜子牙的法术保护,服食神符后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剖出心后仍然不死;但剖心后若在路上遇见人卖无心菜,比干必须问他“人若是无心如何?”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还活”则比干可保不死;若卖菜人回答“人无心即死”比干就会立即毙命。结果比干遇到了一老妇叫卖“没心菜”。老妇说:菜没心能活,人没心怎么能活?比干听后,长叹一声,口吐鲜血而死。霎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卷土成墓,埋比干尸于其中。并且,没心菜护满坟堆。周遭的古柏,一片悲咽,低头致哀,树冠皆平。至今,比干墓上的菜依然没心,周围的古柏都是没了树尖的平冠。
比干被害后,纣王还要将其满门抄斩,比干的夫人陈氏当时身怀六甲,被同情比干的士兵偷偷地放了出来,在附近一处山林里生下了比干的遗腹子。纣王的追兵赶到后,查问孩子的姓氏,陈氏急中生智,指林为姓,躲过了这次劫难,林氏由此起脉。周武王灭商建周后,为比干封墓,正式赐比干的儿子为林姓,赐名为坚,封河清公,食采于博陵(今河北省安平县一带)。所以,林坚就是林姓的始祖,比干成了林姓的太始祖。后来周武王灭商成功,姜子牙追封比干为“文曲星”。
3.老大
——猜我国古代一著名思想家
谜底:孟子
知识链接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