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弄清影 : 大宋词人的诗酒风流

随着国家“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号召,传统文化学习成为持续热点。而唐诗、宋词是传统文化中璀璨耀眼的明珠。本书作者简墨,幼承家学,精诗文,通韵律,以一双博览群书的慧眼,选出宋代十八位词人的传世词作,以细腻典雅的笔触,结合诗人生平,勾画出灿若繁锦的宋词华章,带我们细细领略其中蕴藏的惊艳时光的美。本书可读性极强,知识性与文学性并重,是普及古典文化读本中的上佳之作。

作家 简墨 分類 出版小说 | 10萬字 | 83章
自序

词在古代也被叫作“诗余”。
两种解释:一、诗的变格,延续“清空雅正”的语言风格;二、诗人之余事。
或许多数人想到的是后者。发明这个词的人应该也是这个意思:略有轻视意。然而历史不吃那一套,谁好就奖谁小红花。到现在,诗、词已成双雄,在中国古代文化门类中十分地突出。
“诗言志,词言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诗彰显的是一个人的品质,词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性情。
所以,我们读古诗词,就要将作者的诗与词结合起来,这样,他才是一个立体的、丰满的人,从而更接近他本人的真实。
有时候,词比诗更像作者本人说的内心话。一本词集,就像现在的一个游戏——真心话大冒险。一圈人,团团坐,比赛着说出自己平时说不出口的真心话。比如《花间集》。
没错,词的缘起大抵出自这本词集。它给后来的词制定了母题、写法,以及其他一些和词这种文体有关的事情。其意义犹如《古诗十九首》之于诗。
于是,从同一个人的词与诗,至少可以辨认出两个作者:一个比较多愁善感,另一个壮志难酬但是还作旷达状。它们只是同一个人的两面。从古到今,人立下壮志,总是很难酬,一转身,或许他又是多情和忧伤的。这些年代久远的词,有种真正曲折、缓慢的味道。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过人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都是用词来表示,而毫无不妥。
宋词里那些极好的作品,它们写爱,写美,传递着一种纯真的、优美的情感。这些东西来自内心深处,经过几百上千年时间的传递,跟今人的心依然相通。这是汉语的神奇。
人得经过爱,见过美,才能拥有强大和勇敢的内心,去对抗世界的粗糙,以及离开人间的恐惧。对此我们深信不疑。而在一个衔枚疾走的年代,仍放不下一份浅吟低唱的美和爱意——就像此刻,我们心头浮上的那些天真诚实的绝唱,那一份淡定和从容。
诗歌是汉语言的精华。作为诗歌大类中的宋词,正是记录爱与美的杰出代表。
宋词美啊,宋词低回,读进去,每个人都会觉得美到自己的心窝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