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汉字去旅游

本书是主题式课外教师用书,配合《玩转汉字》学生用书使用,将枯燥的汉字学习转化为一个个快乐的主题活动事件,着重让那些对汉字有兴趣的孩子,认识汉字文化,了解汉字的结构、构成,汉字的变化历史等,对激发孩子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第一章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跟着汉字去旅游/林虹,郭晓露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3(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丛书/谷力主编)ISBN9787305165214Ⅰ.①跟…Ⅱ.①林…②郭…Ⅲ.①汉字-小学-课外读物Ⅳ.①G624.22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29249号出版发行南京大学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邮编210093出版人金鑫荣丛书名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丛书丛书主编谷力书名跟着汉字去旅游主编林虹郭晓露责任编辑田甜李鸿敏编辑热线02583593947照排南京南琳图文制作有限公司印刷南京京新印刷厂开本787×10921/16印张14.25字数279千版次2016年3月第1版2016年3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165214定价48.00元网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号:njupress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书《跟着汉字去旅游》编委会主编:林虹郭晓露编委:谷力林虹郭晓露程婧婧肖娴赵会平编写成员:周菊芳赵丹程婧婧甘蕾姚梅肖东梅朱舟舟吕芳何菲菲吴卓肖娴韩冰冰何云李雪琴林虹赵会平汪谦钱烨余鸿瑞林涛程畛畛徐晓蓓徐文姝许方玉谷力高琦郭晓露刁京京陈静翟莉石光翠前言谷力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基础。独特的方块汉字具有独特的魅力、鲜活的生命,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汉字不再仅仅是汉字文化圈使用的文字,汉字也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
我们一直希望每一个孩子在“读好书,写好字”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探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中华传统智慧和美德,把自己“书”写成认认真真、堂堂正正、勇于创新的中国人。然而很多人觉得汉字难学,如何让“写字”不再枯燥单调、对儿童富有吸引力?如何让儿童通过汉字学习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与真挚的感情,且有深入而系统的了解?这长期以来是一个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问题。
1999年,我提出了“概念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发理念”,原珠江路小学的“玩转汉字”课程研发小组的老师们通过他们四年多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全新汉字教学和汉字文化教学的新天地。
在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中,他们选择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又充满趣味的36个与“汉字”这一概念相关联的内容,梳理成为九大板块,初步建构了课程的模型。
在我的多次头脑风暴式的理论培训下,教师们更新了课程与教学的理念。
每一位教师都参与了这样的课程建设活动。教师们将枯燥的汉字学习转化为一个个令人兴奋、生动、快乐的主题活动。为了了解汉字的变化,老师请孙悟空来帮忙,让汉字变变变;为了让学生认识各种流派的书法家,老师就召开一场书法作品拍卖会;为了认识当代网络文化中的汉字,老师组织了一个“囧”字的生日party;为了了解汉字与其他文字的异同,老师就带着大家捡起一只漂流瓶,跟着汉字漂洋过海去冒险……教师们用汉字画画,用汉字接“威客”任务,参观淘宝店铺“宝砚斋”……甚至,老师们还和孩子一起穿越到了秦始皇的宫殿,为他设计传国玉玺!
一节节情境生动有趣、形式丰富多彩的“玩转汉字”概念主题探究课引得孩子们全情投入。课堂上,极尽逼真的情境渲染,配合着动态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在游戏中,在猜想和实验中,学生们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心感受……调动一切感官,立体、全方位地体验着学习的过程,遨游在汉字文化的海洋里……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屏息欣赏,时而率性而做,时而奇思妙想……课堂,更像是游戏的场所;教学,更像是一次冒险……在“玩转汉字”的概念主题探究课程1跟着汉字去旅游中,每一个孩子的智慧被激活了!
《玩转汉字》学生用书,是引导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学习汉字文化的好帮手。学生们可以通过独立学习、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去学习结绳记事、穿贝壳,学仓颉造字;用漂流瓶了解文字,到文字海洋去探险;去山洞里面探秘,“画”出汉字;拍卖会上鉴宝,学会欣赏古代著名字画;点起酒精灯,一起来造纸;学孙悟空七十二变,揭开象形文字的奥秘……通过对《跟着汉字去旅游》的阅读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对汉字文化的深入了解,而且也进一步培养出孩子们爱汉字、爱汉语文化、爱民族、爱国家的深厚情感。
愿《跟着汉字去旅游》的出版,能让更多的汉字教师得到指导和帮助,愿更多的孩子能够从此开始喜欢汉字,对中华文化产生热爱之情。
2目录第一单元汉字的起源?????????????????????????1第一课文字起源:我们一起去考古?????????????????1第二课汉字产生:我们学仓颉去造字????????????????6第三课汉字演变:“兔”字认祖归宗?????????????????11第二单元汉字与象形????????????????????????16第一课象形文字:象形字变脸大会?????????????????16第二课表示动物的象形字:跟孙悟空去动物园????????????21第三课表示植物的象形字:植物汉字“大战僵尸”???????????26第四课表示大自然的汉字:象形字故事大赛?????????????30第三单元汉字的书写工具??????????????????????34第一课文房四宝:宝砚斋游记???????????????????34第二课毛笔:挑支毛笔来申遗???????????????????42第三课汉字的载体:乘坐汉字之舟,溯游历史长河??????????50第四单元汉字的艺术????????????????????????57第一课汉字的形态美:带着汉字去画画???????????????57第二课音乐中的汉字:欣赏古典谱中的汉字标识???????????62第三课汉字篆刻:送个印章给友人?????????????????67第五单元汉字文化?????????????????????????74第一课儒家文化中的汉字:我来做个小儒生?????????????74第二课汉字崇拜:汉字,我是你的fans!??????????????82第三课汉字之“罪”:写一封古代家书????????????????88第四课节日汉字:我和会翻跟头的“福”字交朋友???????????93第五课网络汉字:参加“囧”字的生日party?????????????97第六课年度汉字:我们来评选年度汉字??????????????103第七课汉字国际化:跟着汉字环游世界??????????????106第八课中外文字比较:文字海洋寻宝记??????????????1111跟着汉字去旅游第六单元汉字与科技????????????????????????116第一课造纸技术:我们一起来造纸????????????????116第二课电子书:制作我的第一本电子书??????????????120第七单元汉字与经济社会??????????????????????124第一课汉字的社会管理:“汉字诊所”求医记????????????124第二课汉字商品:开办汉字商品超市???????????????129第三课书法作品的价值:书法作品拍卖??????????????136第四课网络汉字小铺:我学哥哥做“威客”?????????????144第五课汉字邮票:逛邮票市场??????????????????152第八单元汉字学习?????????????????????????163第一课会徽设计:亲子运动会会徽我设计?????????????163第二课汉字传承:我考古,安阳墓?????????????????170第三课汉字记忆:汉字记忆大王?????????????????176第四课方言保护:举办方言文艺晚会???????????????183第九单元汉字与人?????????????????????????190第一课“二王”:我与“二王”交朋友????????????????190第二课唐宋书法家:唐宋书法家大集合??????????????195第三课汉字普及:我做扫盲小达人????????????????198第四课汉字的性格:人人争当小侦探!??????????????203第十单元汉字概念的整理与总结???????????????????207后记???????????????????????????????2182第一单元汉字的起源第一课文字起源领域:汉字的起源概念:文字起源主题事件:我们一起去考古一、教学背景在学生心目中,“字”只是一种书写的工具、一种交流的符号,会写、会用足够了,学生对字缺乏整体的了解和感情上的认识。因此,本课立足深远的历史背景,设计了“我们一起去考古”实践操作、探寻、研究考古活动,让学生在“追根寻源,解读奥秘”中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让学生感受文字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生命气息,凝聚升华对汉字的真诚的爱。
二、学生学习力达成度我想:学生通过对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古代西亚使用的文字)发明过程的学习,思考并归纳出楔形文字的特征,对字的起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知欲望。
我会:学生通过寻找文字的故乡,学会在认识事物中寻根求源,学会探究学习。
我知: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文字的起源及特点,了解文字是符号,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生活认识的反映。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学生通过“我们一起去考古”实践活动,了解文字的发源地和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以及古老文字的特点及其意义。
2.使学生了解文字产生的作用及如何正确对待文字这一人类文化遗产;初步培1书跟着汉字去旅游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
四、教学方法图片展示、体验思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师课前准备文字故乡景点图,楔形文字图,音乐EnnioMorr、Ishtar等,课件,考古导游牌,扮演的服装。
七、学生课前准备学生自备纸、笔。
我感受:看看我们常用的汉字。
我了解:了解文字的类型。
我思考:文字的是怎么分类的?它们来自哪里?
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总体思路】本节课以“我们一起去考古”这个实践活动为主要线索,首先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古人发明的最早的文字,然后亲自去考古,开展“寻找文字的故乡”的活动,去了解文字的发源地。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交流古人发明的文字很有趣,从而得出对最早文字的初步认识。其次让学生体验在古代西亚,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用泥板或铭刻为载体体验书写的不同感受,体会出楔形文字的特征。通过阅读资料了解西亚各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但要明确文字的发明对汉字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通过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探究文字的发展、文字的起源与汉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最早的字对于文字的传承和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情境一:创建考古队,探寻文字的发源地我观察师:同学们,你们看看图上画的像什么?你觉得像什么就说什么。
(课件展示图片)1.引出考古队(体验游戏活动)师:同学们真聪明,想象力真丰富!其实,这是古人发明的最早的文字。很有趣噢!这些字诞生的故乡在哪里?有许多奇妙的故事想了解吗?
2第一单元汉字的起源师:今天咱们班就将组织一支“寻字考古队”,一起到一个古老的地方去探险,去寻找文字的故乡。我呢,就做队长。
师:好!下面就请大家戴上帽子随同队长出发吧!
我体验[课件中出现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古代西亚、苏美尔人等图片,播放背景音乐EnnioMorr,网址:http://www.hnclvd.com/nhac/anh/ChiMai(EnnioMorricone).mp3,教师旁白介绍。]考古队长(师):考古队员们,你们猜猜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里有什么东西呢?
学生交流。
考古队长(师):古代西亚有那么多的人,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知道他们发明了什么?哪位同学把你知道的来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教师旁白:这是世界上最早文字的发源地。大家看,这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他们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古代西亚),这是著名的埃奇米阿津教堂,这是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纪念碑、乌尔南姆庙塔,这些是西亚美丽的景色。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是勤劳、聪明的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就是他们的文字。
(图片见《玩转汉字》①学生用书第1—2页。)考古队长(师):我先给你们看一看我前一阵子考古的初步成果。
(课件展示:楔形文字,配上背景音乐Ishtar,网址:http://mp3.blog.163.com/mu_l/FhpkbIC5hKtyHVnhnloQxw==/77968568548857213.mp3?f=blog.)教师旁白:这就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的世界最灿烂的文字———楔形文字,它大约出现在5000年前,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字。
(图片见《玩转汉字》学生用书第2页。)考古队长(师):这些字非常有趣,是吗?想要进一步了解,请大家阅读学生用书。
考古队长(师):你们再从画面上去仔细观察一下,还发现了这些字有什么特别之处?
2.考古队员观察、交流教师:对呀,你们看得真是仔细。那是什么呢?看看书上的资料能不能帮助我们。(学生阅读学生用书)那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是古代西亚所用的文字。它们多刻写在石头和①林虹、郭晓露主编:《玩转汉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下同。
3跟着汉字去旅游泥板(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是苏美尔人所创造的,也是各古国间交换外交文书的通用文字。考古学家发现了大批各种楔形文字泥板或铭刻,19世纪以来这些泥板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
师:从资料中你了解到什么?你的脑海里还有哪些疑问呢?
3.学生质疑,进一步探究(学生尽情交流)师:到书本中去找找资料吧!(学生看书—小调查)师: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4.学生交流师:同学们提出的一些疑问非常有价值,我想这也是很多同学心里想问的。
5.师小结:(展示地图)找找字的发源地在哪里?(学生看地图)(地图见《玩转汉字》学生用书第1页。)师: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亚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造出的字母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
古人是怎样写字的呢?同学们肯定很想了解吧!下面我就继续给大家介绍!
师:古代的苏美尔人拿着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在泥板上写字。
这种字从左到右横着写,每一个笔画总是由粗到细,像木楔一样。这就是苏美尔人留给后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贵礼品之一的“楔形文字”(展示:楔形文字泥板)。
师: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对楔形文字是不是有了进一步了解呢?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奇妙的古国,寻找到了文字的故乡,探究了世界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我们的考古队员收获真不小啊!
情景二:探究字是怎么发展的?
我探究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探究了字的创造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字也在不断发展演变。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来探究它的发展好吗?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同时老师想考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在汉字还没产生的远古时期,人们要把事情记录下来都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师生交流)师:(展示结绳、刻木、画图记事图片,图片见《玩转汉字》学生用书第3页。)这三种记事方法绝不是同一时期发生的。(板书:记事)师:你们想不想追溯历史,尝试着用这些古老的记事方法来记录事情呢?
我尝试师: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信封,里面记录着远古时期部落里发生的几件事,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尝试着用这些古老的记事方法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吧,准4第一单元汉字的起源备好的同学可以操作了。
师:最先记录好的小组派代表把记录拿到前面展示。我们一起比较这三种记事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我交流我总结同一件事情,记录方法从结绳记事一直到画图记事,虽然一个比一个进步,但仍然很难适应人类发展的需求。为了能够清楚准确地把事情表达出来,人类就开始动脑筋尝试着用更简捷,又能让所有人一看就明白的符号来表情达意,这就是文字。是不是文字一出现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呢?希望大家进一步到文字的海洋中去探究汉字的创造吧!
情境三:怎么制作字的名片呢?
我尝试1.为了让大家能更详细地了解文字,下面请同学们课后为自己的字设计一张小名片。(教师发字名片纸)提醒:制作名片时,大家要写清各国最早文字的名称、文字的创始人、所处的时代、创制的方法、使用的原料用途。
2.可以加上些个性的小边框或语言。
3.学生制作字的名片:(字的名片见《玩转汉字》学生用书第4页。)引导学生课后拓展的思维导图本课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到最早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发源地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亚美尼亚高原。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探究文字的创始人、起源和载体,对文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在课后继续探究汉字的起源,从而爱上祖国的文字。
(设计者:程婧婧周菊芳)5跟着汉字去旅游第二课汉字产生领域:汉字的起源概念:汉字产生主题事件:我们学仓颉去造字一、教学背景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的汉字与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字,并称为三大古字。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字。在学生心目中,“汉字”只是一种书写的工具、一种交流的符号,会写、会用足够了,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对汉字的了解有多少呢?汉字是怎么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汉字。
二、学生学习力达成度我想:学生在体验造字、小组合作、自己设计的过程中探索古代汉字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领会汉字产生的历程。
我会:学生能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以及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对汉字充满喜爱和欣赏的情感,并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6第一单元汉字的起源我知:通过仓颉造字说,学生对汉字的起源有初步的了解,初步感知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不同特点,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在体验“仓颉造字”的过程中,对汉字的起源有初步的了解,体会仓颉造字的伟大,并会自己动手学仓颉造字。
2.感受到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中所体现出的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四、教学方法图片展示、体验思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师课前准备幻灯片、贝壳、麻绳。
七、学生课前准备我感受:自己试试造字。
我了解:了解造字的方法。
我思考:仓颉是怎么造字的?又是怎么传递下去的?
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总体思路】本节课以“学仓颉造字”这个实践活动为主要线索,第一步让学生走近仓颉,了解他生活的时代,对他管理的事情有初步的了解。第二步,学生在体验结绳记事、了解汉字产生及参与造字的活动中,思考、交流为什么结绳这个方式记事费时、费力,而仓颉用字记事的方法非常简便,而且容易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出来,体会中国汉字的伟大。第三步,在自己实践体验造字的过程中探索古代汉字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领会汉字产生的历程。
情境一:仓颉是怎么造字的?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乘着时光穿梭船,穿越到远古时期,闭上眼睛!
到喽!睁开你们的眼睛。(配音:我是仓颉,生活在远古时期,我是黄帝的史官。)师:看,他走过来了。
(“仓颉”扮演者出场:黄帝派我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和屯里食物的多少,这可把我难住了!)师:在汉字还没产生的远古时期,没有笔,没有纸,仓颉如何将这些事情记录下来呢?
7跟着汉字去旅游这是他今天需要记录的内容,展示图片(比如“圈里有羊2只,牛1头,猪3头”这样一个信息),你们看,仓颉真聪明啊,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学生体验1“仓颉”扮演者演示:我想到了结绳记事。我用这根绳子代表羊,想记录2只羊,就在绳子上打2个结;用这根绳子代表牛,1头牛,就打1个结,用结的个数代表这个事物的数量。
师:你们看懂了吗?对这样的记事方法感兴趣吗,想不想尝试一下?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尝试着用仓颉的方法来记录这个信息。
(6人小组)小组合作,1号负责打绳结,2、3号负责固定绳子的两段,4、5号说想法,6号汇报。
比比哪个小组既安静,做得又快又好。
(记好之后展示)师:如果我们要增加一些数量,在绳子上再打个结很方便,如果说,有的动物被吃掉或者跑掉了,在绳子上解掉一个个结就很麻烦。那又怎么办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
自由发言。
(“仓颉”扮演者出场:哈哈!我有个好办法,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我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师:你们说说这个办法好不好?
学生体验2师:小组合作,先讨论讨论你们打算记录一件什么事情?再用身边的绳子和贝壳学着仓颉的记事方法试一试。
小组汇报。
师:你们觉得仓颉想到的办法怎么样?方便吗?
同学们自由说。
小结:正像你们说的那样,用这样结绳的方式记事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出来。仓颉也犯愁了。
情境二:汉字是怎么产生的?
师:瞧,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管用了,聪明的仓颉是怎么办的呢?
(“仓颉”扮演者讲故事)一次,我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正在争辩往哪条路走。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机会。我不明白了,他们怎么知道往哪边走有什么动物呢?我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8第一单元汉字的起源兽的脚印才认定的。我心中猛然一喜:原来每个东西都有图形代表它的意义。
(图片见《玩转汉字》学生用书第6页。)师:呀,用图形来表示真有趣!
师:(课件展示3张图)你能看懂吗?这三个图形其实是仓颉造出来的字,仔细观察,你们猜猜看,它像什么?是现在的什么汉字呢?
揭示答案,交流感想。(山、目、田)小结:这个办法太好了,我们的汉字就这样诞生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伟大的仓颉。(揭示课题:仓颉,伟大的仓颉)情境三:我们来学仓颉造字1.做一做(引导同学们动手“学仓颉造字”)师:其实你们也很聪明,起初,仓颉只造了一部分的字,下面就请你们开动脑筋,也来学仓颉造字的方法,用图形来造一个字,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但是要能清楚地说明你自己的想法,表达一个意思。
(每人一张纸)(展示同学们的作品,让大家评价、参观、学习)2.说一说师:进入21世纪,有人提出要挑选一种最能代表中国的事物,经过大家的投票,这四种事物呼声最高,展示四种图片(汉字、长城、大熊猫、茶),如果是你,你选什么?
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汉字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
当然,仓颉造字只是一个传说,有关汉字起源的传说还有很多种哦,有兴趣的,课后可以去找找资料。
9跟着汉字去旅游引导学生课后拓展的思维导图本课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文字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在体验活动中了解汉字大多是根据事物的外形创造出来的,让学生学仓颉造字,并在课后进一步探究仓颉造字背后的故事。
(设计者:程婧婧赵丹)10第一单元汉字的起源第三课汉字演变领域:汉字的起源概念:汉字演变主题事件:“兔”字认祖归宗一、教学背景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随着时代的变迁,需要改革和统一汉字。在汉字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汉字从甲骨文演变为现在的楷书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改变:从殷商古文(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从小篆变为隶书;从隶书变为楷书。对于汉字的演变,孩子们只需要初步了解时代背景,本课重在引导孩子们发现汉字演变的总趋势。
二、学生学习力达成度我想:通过观察、比较,激发学生想要深入了解汉字演变规律的兴趣,使学生开动脑筋总结演变过程和时代背景的关系,总结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的发展总趋势。
我会: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会分辨殷商古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汉字特征,并且通顺、完整、有条理地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自己判断的理由。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汉字追根溯源的好奇心。
我知:学生初步了解汉字是经过不同时代的历史变迁慢慢演变的。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汉字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
2.通过观察不同时期的字形特征,判断其各属于殷商古文、小篆、隶书、楷书中11跟着汉字去旅游的哪一种。
3.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方法视频资料展示、PPT展示、学生介绍、课堂讲授、作品启示、讨论交流、反思评价、自主探究。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师课前准备视频片段、铅笔、稿纸等。
七、学生课前准备我感受:写写“兔”字,想想兔子的外形特征。
我了解:了解“兔”字是按兔的外形特征造字的。
我思考:为什么同样的字笔画发生了变化?
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总体思路】本节课以“‘兔’字认祖归宗”为主要线索,激发学生对“兔”字的兴趣。第一步,请出主角小兔子,让学生写一写“兔”字,让学生体会楷体的运笔,总结楷书字形方正平直、书写简便的特征;第二步,让“兔”字诉说烦恼,想要认祖归宗,激起孩子想要帮助“兔”字的欲望,让学生思考“兔”字的父辈和现在的楷书有什么区别,引出隶书,总结隶书字形扁平、一波三折、蚕头燕尾的字形特征,让学生试写隶书;第三步,介绍秦朝的时代背景,引出小篆,让学生试写,“兔”字的小篆、隶书和楷书的最大区别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区别;第四步,让“兔”字认祖归宗,引出殷商古文的象形造字特征,让学生明白汉字的起源只是一种最直接表示其含义的符号;第五步,展示“兔”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对比从殷商古文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以“鱼、羊”字为例,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演变的规律,并让学生总结汉字演变的原因和趋势,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情境一:变魔术,探寻“兔”字是怎么变化的?
1.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展示一只活的小白兔)喜欢它吗?我们来摸一摸。
2.师:摸完了,我们来写一个个大大的“兔”字吧!你能在这个字上找到小兔子吗?(兔头、兔身、兔尾)12第一单元汉字的起源3.师:你在写“兔”字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学生随意说)是啊!写起来特别简便,知道这种字体是什么吗?
4.师:你能说说楷体的笔画特征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楷书的横竖撇捺点的运笔,一起来写写“兔”字。
5.变魔术师: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字就能知道这是兔,表示兔子的意思,但是过去的人可不认识,过去的兔怎么表示呢?我们来变个魔术!
一变:PPT展示汉朝的历史背景(图、视频)(1)时光机器,带我们来到了汉朝,这时的人是怎么书写“兔”字的呢?
(2)PPT展示:隶书“兔”。
(3)师:看看这个“兔”字,你觉得笔画有哪些特征呢?
(4)师:和楷书相比,这个“兔”字写得十分扁平,运笔“一波三折、蚕头燕尾”,这样的字体,我们称为“隶书”。隶书在汉朝达到了高潮,来,咱们来欣赏几幅隶书的作品。
(5)PPT:“兔”字说话“兔”:原来我的父辈是扁扁的,运笔“一波三折、蚕头燕尾”啊!
隶书“兔”:我只是你的父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祖辈呢!
二变:PPT展示秦朝的历史背景(图、视频)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王朝。
师:咱们来到了秦朝,秦朝全国统一,其中,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来问问,这时的“兔”字怎么写呢?
(1)PPT展示:小篆“兔”。
(2)师:咦,隶书的“兔”我们还能认识,怎么这个“兔”字都不像了呢!
是啊!从小篆到隶书就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小篆还是一些线条构字,而隶书已经体现出汉字的笔画特征了呢!
(3)师:小篆使文字统一了,它笔画圆转,有一定的符号性,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什么感觉?
13跟着汉字去旅游(4)师:是啊!比隶书要难写一些呢!从小篆到隶书的转变,你发现了什么呢!
(5)师:你的小眼睛真亮!看来我们找到“兔”字的祖辈啦!太好了!
(6)PPT:小篆“兔”说话小篆“兔”:虽然我历史悠久,可还有比我资格更老的“兔”字呢!小朋友们,继续去探索吧!
三变:PPT展示殷商时期的历史背景(图、视频)师:那我们继续出发,来到殷商时期,这个时代距今三四千年啊!那时可以称为字的符号都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钟鼎上,我们称这样的字为甲骨文、金文,统称“殷商古文”。咱们来看看!
(1)PPT展示:殷商古文“兔”(2)师:这时,你又发现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3)师:是啊!殷商古文和小篆都属于古文字,都是由简单的线条构成的。但是,从殷商古文到小篆,书写更简单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4)师:我们终于找到“兔”字的祖辈啦!太有成就感啦!
情境二:为什么汉字有这样的变化呢?
1.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的探索过程:2.师: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我们一起来写一写!你发现什么?
3.师:为什么人们会造出那么多的“兔”字呢?
4.总结:是的,每到一个时代,表示同样意思的汉字有不同的写法,人们难以交流,需要统一汉字、便于书写,于是,汉字越写越简,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用的楷体,现在你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吗?
5.对!汉字的演变过程就是从繁到简啊!
6.展示书写的载体变化。
(图片见《玩转汉字》学生用书第11页。)补充资料:秦始皇统一汉字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朝后,下令统一六国文字。
14第一单元汉字的起源情境三:你能分辨出“羊”“鱼”的演变吗?
1.师:通过探究,小朋友们真的能分辨出汉字的演变顺序吗?小兔子请出了它的好朋友“鱼”和“羊”来考考大家。
2.PPT展示:3.师:你能给它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着写一写?
殷商古文→小篆→隶书→楷书()(→)(→)(→鱼)()(→)(→)(→羊)引导学生课后拓展的思维导图本课重点让学生体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同一个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一个时期的书写特点,但字的主要特征仍保留着,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笔画由繁变简、由曲变直的过程。
(设计者:程婧婧)15第二单元汉字与象形第一课象形文字领域:汉字与象形概念:象形文字主题事件:象形字变脸大会一、教学背景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本课重在采用新颖的“象形字变脸大会”的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构成方法,知道文字作为书面符号,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追求“简、明、快”是导致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
二、学生学习力达成度我想:学生通过游戏与动手辨别汉字的变身,思考并判断出哪种方法构造了汉字。
我会:学生根据汉字的构成方法,展开联想,大胆地为汉字设计并从动手设计中领悟文字作为书面符号,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追求“简、明、快”是导致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
我知:学生观看视频,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四种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从录像入手使学生进入汉字会变身的教学情境,并激发学生找出汉字变身方法的兴趣及思考。
2.利用游戏与动手促使学生辨别汉字的变身,并判断出哪种方法构造了汉字。
3.引导学生大胆地为汉字设计,领悟文字作为书面符号,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追求“简、明、快”是导致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并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热爱祖国的文字。
四、教学方法视频资料展示、PPT展示、游戏互动,动手设计,讨论交流、自主探究。
五、教学时数1课时。
16第二单元汉字与象形六、教师课前准备视频片段、铅笔、稿纸等。
七、学生课前准备我感受:找找大自然中有特点的事物,说说它们的特点。
我了解:了解象形字是根据事物外形特征造出来的字。
我思考:如果事物特征不明显,还可以怎么造字?
八、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总体思路】本节课以“象形字变脸大会”为主要线索,激发学生对汉字构造方法的兴趣。第一步,以“猪、鹿、鸟”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为例,让学生表演变脸,在情境中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学习兴趣。第二步,以“指事,会意,形声”等为例,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汉字的造字方法,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来巩固汉字的构造方法。第三步,通过总结,学生自己感悟出文字作为书面符号,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追求“简、明、快”是导致形体演变的主要原因。
情境一:象形字是怎么演变的?
1.看过变脸吗?(展示京剧变脸视频)2.今天我们也来模拟一下象形字变脸大会,先一起看看汉字的演变(欣赏电脑动画《汉字变身》)。
(1)你看到了哪个汉字宝宝变身?
(2)它是怎么变的?
小结:古时候文字没有发明的时候,古人就把要讲的事画下来,我们现代的人把这些像图画一样的文字叫象形字。汉字最初是从象形字变身的。世界上有一些国家,比如日本、朝鲜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我们的汉字创造的。我们中国人很了不起吧!
3.今天我们班就请来了3位变脸演员(请学生扮演变脸演员,带着猪、鹿、鸟的面具)。
4.一变:甲骨文的猪、鹿、鸟,这些甲骨文和动物形状像吗?
5.二变:金文的猪、鹿、鸟,这些金文和动物形状像吗?
6.三变:小篆的猪、鹿、鸟,这些小篆和动物形状像吗?
7.四变:隶书的猪、鹿、鸟,这些隶书和动物形状像吗?
8.小组讨论:汉字演变的规律。
9.小组汇报:保留了动物的大体形状,简化了笔画。
情境二:表达更复杂意思的汉字又是怎样出现的呢?
1.展示一些较简单的汉字如日、月、水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画一画,再和古17跟着汉字去旅游人的象形字对比一下,在组内讨论一些象形字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2.过渡:同学们都发现画画很麻烦,也很占地方,也不容易明白这个字的意思,这时聪明的古人又想到了一些好办法。
3.猜一猜:展示猜一猜是什么汉字?(上)(在象形字的相应部位加上一些标志符号,以指示所表示的局部的范围。)4.那这个字呢一定也认识了。展示(下)5.对,为了表达一下更复杂的汉字,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达。(展示“手”)你们看这是什么字?那两只手呢?(学生自由画)6.公布正确答案,原来,就是画了两只手呀!那么,手拉手、友好互助呢?小组讨论一下。
7.小组汇报,由学生上台做小老师,为大家展示并进行简单的解说。
8.再来玩一玩!这里有2幅图,一、张网捕鸟,罗网难逃(展示一幅鸟被网捕捉的图)二、田里的农作物长出嫩芽来了(展示田间农作物的图),你会用象形字表达这个意思吗?选择一幅图,试试看?
9.学生汇报,解说理由。
情境三:总结,这些文字是如何变化而来的?说说这些文字的构字方法。
1.出图(《玩转汉字》学生用书第16页)。
明,会意字。日、月是人们所见天宇中最明亮的物体,所以日、月合为“明”。成语:光明磊落、光明正大、明察暗访、明辨是非等。明作偏旁的字:盟、萌。
休,会意字,本义是人在木下歇息。引申为休养、停止。成语:休养生息。形近字:沐、体等。
18第二单元汉字与象形伐,会意字。人持戈,所以伐的本义是武力攻打。形近字:找、划、戏等。
(这些就是会意字:会意字有一个特点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字而且这个字一看就知道表示了什么意思。)2.汉字要进行最后一次变身了,这次变身啊,汉字决定让小朋友看到它都能读出它的音,知道它的意思,想试试吗?
3.展示“叨”,看到这个字,你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和意思吗?(念“犱犪狅”)叨,形声字。表示口如刀———嘴巴厉害,这嘴巴的厉害不是指说话厉害,而是指吃得多,所以叨(狋ā狅)的本义是贪吃。贪吃就含有劳少食多之意,所以又引申为自谦之词,如叨光。也引申指贪婪,如叨冒、叨天之功。也读犱ā狅,唠叨。
4.动脑思考:这样的字有意思吧,一看到它就知道它的读音和意思,这就是形声字。你还能找到哪些字是形声字吗?(花、妈、爸、功等,小朋友的名字中也有很多形声字)5.总结:在实际书写过程中追求“简、明、快”是导致字体演变的主要原因。汉字就像一个变化多端的魔方,原来组成汉字的居然是些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部件。见到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我们可以遥想远古人们的生活场景,碰到形声字,我们可以分析其意义和读音,我们找到了探究汉字奥妙的钥匙,进入方便之门。那么,汉字接下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课后同学们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上网继续探究。
19跟着汉字去旅游引导学生课后拓展的思维导图本课重点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描一描,画一画,体会象形字就是根据事物外形特征来造字的,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能通过画外形的方法,还能有什么方法造字去传递信息呢?
(设计者:程婧婧)20第二单元汉字与象形第二课表示动物的象形字领域:汉字与象形概念:表示动物的象形字主题事件:跟孙悟空去动物园一、教学背景象形字是现代汉字的雏形,是老祖宗们最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汉字与象形字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汉字文化。其中,表示动物的象形字最初就是来自对身边动物形体的描摹,它们与动物外形特征是对应的,个个形神兼备生动活泼,描绘出了各类动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这些汉字,孩子们大多已经认识,本课重在引导孩子们发现象形字和现代汉字的内在联系。
二、学生学习力达成度我想:通过观察、比较,激发出学生想要深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的兴趣,并开动脑筋总结动物、古代汉字、现在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自己造象形字的想法。
我会: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大胆设计动物的象形字,并且通顺、完整、有条理地介绍自己设计的意图。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激发其在生活中对象形字进一步探究的好奇心。
我知:学生能初步了解象形字及表示动物的象形字及动物本身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象形字是根据事物外在特征表达其含义的。
21跟着汉字去旅游2.通过观察动物特征能判断其古代文字和现在文字,从而迁移到掌握一些不熟悉的象形字。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