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茶山乡贤 / 东莞市茶山镇人民政府编;陈贺周编著 .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21.2ISBN 978-7-5192-8210-3Ⅰ.①茶… Ⅱ.①东… ②陈… Ⅲ.①名人—生平事迹—东莞 Ⅳ.① K820.865.3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20)第 255732 号书 名 茶山乡贤CHASHAN XIANGXIAN编 者 东莞市茶山镇人民政府编 著 者 陈贺周 责任编辑 魏志华 李 婷装帧设计 王志勇 责任技编 刘上锦出版发行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地 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大江冲25号邮 编 510300电 话 020-84451969 84453623 84184026 84459579网 址 http://www.gdst.com.cn 邮 箱 wpc_gdst@163.com 经 销 各地新华书店印 刷开 本 787 mm×1 092 mm 1/16印 张 35.75 字 数 600千版 次 2021年2月第1版 2021年2月第1次印刷国际书号 ISBN 978-7-5192-8210-3定 价 220.00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错误,请与出版社联系)咨询、投稿:020-34201910 weilai21@126.com《茶山乡贤》编委会主 任:黎寿康常务副主任:黄锦发执 行 主 任:香兆明 阮兆强 李志良执行副主任:黎 晖主 编:黎寿康副 主 编:阮兆强执 行 主 编:黎 晖执行副主编:陈贺周 吴沃根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王 琦 王家伟 方竣星 刘冬莹 李培军吴沃根 吴炳辉 陈贺周 林维新 胡国庆骆炳根 彭志辉 黎 晖东莞市茶山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茶山乡志》卷首,1500多年前,“梁武帝时,乡人创建雁塔寺,僧人沿山种茶,茶山之名实始于此”。约在明正德九年(1514 年),茶山乡贤林光在《重建东岳行宫记》中称:“茶园距东莞邑治三十里,境幽土融,水清山丽,士庶交集,商贾懋兴,衣冠文物,通于中州,盖邑钜乡也。”当代,杨宝霖先生在《茶山历史文化》一文中称:“(东莞)各镇现存镇人所著古籍,莞城外,茶山最多。”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茶山乡贤,为茶山打造出光辉灿烂、独树一帜的茶山优秀传统文化。这些茶山乡贤包括:在元末明初平定岭南、被朱元璋赐封为“东莞伯”的何真,明朝理学名家、陈献章的高足林光,明朝解元、与郭棐共同编修万历《广东通志》的袁昌祚,明末清初岭南诗人、画马名家张穆,清朝岭南大学者、《岭南丛述》编著者邓淳,等等。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深入挖掘茶山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大力传承、弘扬茶山乡贤文化,茶山镇凭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源,积极开展《茶山乡贤》的编著工作。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收录茶山历代乡贤250多人、篇幅达60万字、图文并茂的《茶山乡贤》已编著完成。《茶山乡贤》所载的250多位乡贤,涵盖爱国、德政、义举、美德、敦睦、著述、艺术、才能等范畴,为茶山群众树立起一座座属于茶山本土、近在身边的道德丰碑。可以预见,《茶山乡贤》将在茶山镇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为茶山镇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一股强大的力量。001茶山乡贤的故事也是鲜活的茶山故事。在250多篇茶山乡贤的传记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茶山从北宋至当代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到茶山乡贤们筚路蓝缕开发茶山、同心同德建设茶山的精彩故事,鉴赏到茶山乡贤的思想深刻、格调高雅、造诣高超的诗、文、书、画作品,体会到茶山乡贤为茶山、东莞、广东,乃至全国作出的卓越贡献。这将为茶山群众坚定文化自信、讲好茶山故事、建设“湾区宜居小镇,品质活力茶山”,提供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茶山镇是广东、全国万千乡镇之一,茶山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茶山乡贤》一书中,我们亦可以窥得中华民族历代人才辈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一斑!是为序。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副校长2020 年 12 月 18 日于广州002一、弘扬茶山乡贤文化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17 年 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乡贤文化曾是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新时代,要更加注重引导和培养乡贤……使其成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乡村文化的弘扬者。”东莞市茶山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茶山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茶山优秀传统文化在茶山乡贤身上得到了集中展现。因此,弘扬茶山乡贤文化,讲好茶山乡贤故事,汲取茶山乡贤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是茶山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茶山乡贤的故事,是发生在茶山这片土地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这些故事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强烈的感染力。茶山乡贤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茶山乡贤的身上,我们能获得前行的力量,为新时代的茶山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二、“茶山乡贤”的定义《汉语大辞典》:“乡贤: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乡贤”是有高尚的德001行、较高的成就,对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为乡人所推重的贤人。我们希望弘扬茶山乡贤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故书中的“茶山乡贤”必然以德行居先,至于是否有较高的成就、对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为乡人所推重,是相对次要的。因此,只要其品德、事迹能对今天的茶山人民群众产生正面的激励,我们就认为他(她)是茶山乡贤。相反,如果其品德、事迹与今天的道德标准不符,即使其作为正面形象记载于文献,亦不视作是茶山乡贤。三、彪炳史册、灿若星辰的茶山乡贤早在明嘉靖十二年(1533 年),林光已崇祀于广州府乡贤祠。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十五:“万历十四年(1586 年),邑人谓真功德不宜泯灭,陈于当道,奉旨赐地建祠于莞城北,敕县官春秋致祭。”除何真、林光外,崇祀于广州府乡贤祠或东莞县乡贤祠的茶山乡贤当不在少数,而记载于方志、族谱、文集、碑刻等各类文献,可列为茶山乡贤的茶山人,更是彪炳史册、灿若星辰!收录于本书的茶山乡贤约有250人,至于记载于文献却因种种原因没有收录于本书,乃至没有文献记载、已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不为世人所知的茶山乡贤,就不可胜数了。世所推崇、收录东莞历史人物较为齐备的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十四至卷七十三《人物略》共收录东莞人物625人,其中茶山人物74人,约占11.8%。茶山镇是东莞市下辖32个镇(街)之一,面积45.4平方千米,约占东莞总面积2465平方千米的1.8%。茶山镇在民国《东莞县志》中11.8%的人物占比,是1.8%的面积占比的6.6倍,不可谓不高!民国《东莞县志》中各朝代茶山人物占比统计表朝代 全县人物总人数 茶山人物人数 占比晋、南汉、宋、元 46 3 6.5%明 258 36 13.95%清 321 35 10.9%合计 625 74 11.8%002四、茶山乡贤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在灿若星辰的茶山乡贤身上,我们应该汲取、弘扬哪些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助力茶山人民群众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乡村振兴?下面从爱国、德政、义举、美德、敦睦、著述、艺术、才能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爱 国宋末,叶永青追随熊飞、文天祥抗元,战死疆场,以身报国。元末,何真举义兵保卫乡里,平定岭南;明洪武元年(1368 年),举岭南全境归顺明朝,后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东莞伯”。明朝,黄尚进率兵剿匪,为民牺牲;张仲孝、刘元杰英勇抗击倭寇;进士卢瑛田率兵平复重庆;画家张穆、诗人陈万几心怀故国,投笔从戎。清朝,武进士叶至刚百战大小金川,维护国家统一;鸦片战争时期,一介书生邓淳积极参与团练,抵抗英军侵略广东,写下我国第一篇反抗英军入侵领土的檄文;谢高卓战死于台湾;叶良在抗击法国侵略者的“镇南关大捷”中立下赫赫战功;谢遇奇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地,被封为“建威将军”(正一品武官)。民国,袁良驺参加淞沪抗战;陈逸云弃文从军,被授予少将军衔,被喻为“民国花木兰”;殷仲铭率队抗日,保卫东莞;罗允俭、罗允本英勇抗日,为国捐躯。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范伟全程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罗柱、罗立斌、罗克明、罗涛等人先后参加革命,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浴血奋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立斌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这些茶山乡贤身上,洋溢着浓浓的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的光辉事迹可歌可泣,彪炳史册!(二)德 政从古至今,茶山乡贤从政者不计其数,德政惠及全国各地。下面分类略举几例。1.维护国家尊严明朝,何真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时,安南国(今越南)派遣使者经江西向明朝进贡,何真坚持原则,妥善安排会见外国使者的礼节,维护了国家尊严。清朝,康熙皇帝派邓廷喆任“钦差册封安南国王正使”。安南国王想按该国礼仪受封,邓廷喆义正辞严地说:“天朝的典礼,谁敢逾越?”出使期003间,邓廷喆坚拒馈赠。回国后,康熙皇帝称赞说:“廷喆此行能全国体。”2.心系百姓明朝,何真任湖广左布政使期间,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向朱元璋上奏王府工程的弊病及应对的便民政策,为湖广百姓免除一大祸患;林光任襄府左长史时,襄阳及周边地方兵灾、饥荒相继,粮食储备不足,林光请求减征钱粮,遂免十分之三;袁昌祚任四川布政使司参议时,受命进山督办进贡木材,不侵扰地方百姓而完成任务;谢贶任富川知县时,为当地免除向朝廷进贡甘梨。清朝,陈应乾任宜章县令时,不惜得罪总兵,为百姓免除劳役;邓大林在户部任职时,力排众议,为百姓免除赋税,拒绝向百姓摊派。3.公正廉明明朝,钟继英任南畿提学时,吴梦熊被冤入狱。钟继英查明案情,吴梦熊得以出狱,后来高中进士。谢贶任广昌县令时,明察秋毫,断事如神,被百姓称誉为“活城隍”。清朝,刘连魁任福建平和县令,在任十年,审案公平正义、宽厚仁慈,百姓没有一直打的官司,狱里没有滞留的犯人,百姓称颂刘连魁为“刘菩萨”。4.廉洁奉公明朝,林球曾任上虞县令,辞官回茶山后,包袱里除了几件旧衣服,什么也没有,一贫如洗,觉得愧对家人,不好意思回家,遂寄宿于东岳庙。钟云瑞任职时,岁时馈赠,概不接受。钟继英奉命巡视长芦盐场,其时主持盐政可以轻易获得巨额金银,但钟继英严格自律、洁身自好,将所有盈余、罚没的金钱上交,从不中饱私囊。陈鼎两袖清风,在汉川县令任上去世时,家里穷得竟然无钱殡葬,汉川百姓为陈鼎建祠奉祀。民国时,陈官桃在河南高等审判厅厅长任内,公费所余十万余元,没有私取一分一毫,而是用于改建新办公楼。河南百姓称颂陈官桃为官廉洁、不苟取。5.刚正不阿明朝,钟云瑞任湖广右参议时,宦官部属横行犯法,钟云瑞不畏强权,绳之以法。钟继英任北城巡城御史,朝中大臣张居正以私人恩怨,竟授意004钟继英杀人。钟继英说:“杀人献媚,我不做这样的事。”清朝,邓奇任原武县令,管河同知的门人与百姓发生纠纷,门人于次日自杀,管河同知要求杀百姓抵罪,邓奇坚决不同意。管河同知又以连坐他人来威逼邓奇,邓奇仍坚持己见,释放了涉事百姓。民国年间,陈官桃任河南高等审判厅厅长,法部执政者无视规定,任人唯私,法官靠关系而升官之风日盛。陈官桃用人不阿部长之意,遂辞官而归。(三)义 举在古代,乡贤是维系乡中安全、教化、公益的中坚力量。茶山乡贤为百姓利益挺身而出的事迹堪称义举。明朝时,钟云瑞辞官回乡后时常为百姓解决纷争,深得百姓敬重,更率领百姓增修茶山寨城墙、抵御流寇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