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代

S部部长张运来京官下派,出任滨海省省委书记,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小兵,异军突起,接任了滨海省省长。围绕着人事任免,滨海省政坛又掀起一轮新的角逐。海城市市长赵民权,作为范小兵多年的铁杆兄弟,被任命为滨海省政府办公厅秘书长,成了这个省政府大院里的超级大总管。他们都是高干子弟,他们都有超越常人的能力,他们有后台,有人脉,还非常熟悉官场上的潜规则。他们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副省长高必胜东窗事发,让赵民权看到了升迁的机会,他为了自己的仕途,费尽心机,但最终还是失去了机会。且看作者娓娓道来,说不尽的官场潜规则。为你揭开官场升迁的秘密。

作家 纳川 分類 出版小说 | 30萬字 | 19章
第一章1
这是2008年3月份的一天,晚上八点,夜幕开始降临。在省城江城市的主干道上,到处是车水马龙,在一个个主要的交通路口,小汽车、摩托车都排起了长队,司机们焦急的等待着红绿灯,在绿灯亮起的一瞬间,有些心急的摩托车手,已经发动车子,箭一样的冲了出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一切似乎都显得那么迫不及待。人们已经失去了耐心,连等待个红绿灯,都感到难以忍受。
街道两边的广告牌,发出刺眼的光亮,那一排排大功率的射灯,照的人眼睛一点也不舒服,但商家就是要的这个效果,强势,逼人,让你不得不留意一下它的存在。
倒是路边各个建筑物上的霓虹灯,一闪一闪的,在彰显着这个省会城市的繁华。到处是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在这样的城市,这样的夜晚,一定有很多故事要发生吧。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在江城市最豪华的五星级大酒店——江城国际大酒店里,一场高标准的宴会正在进行中。
宴会的主人是滨海省省委副书记、省长范小兵。他宴请的贵宾是一个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毛志强带领的调研组,十几个人,都是国家各有关部委的司局长,虽然级别不高,但位置关键,所以整个滨海省不敢怠慢,上上下下都把这当成一件大事来抓。
晚上,范小兵先在装修豪华的会见大厅里,会见了调研组的各个成员,和大家一一握手,省电视台的记者,抓拍了十几分钟的镜头,明天晚上,不出意外,全省人民都可以看到他们到滨海省调研的镜头。
晚上的宴会也是高规格的,酒上的是茅台,烟上的是软中华,每一桌的标准,都要上万块。
滨海这边,出席会见并参加宴会的有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家万,省政府秘书长赵民权,和各有关厅局的厅长、局长们。
整个宴会的总操办人是省政府秘书长赵民权。当然,他不会具体过问太多的事情,吃什么菜,上什么酒,他只要说个标准,下面自有人跑断腿,为他鞍前马后的服务。他是省政府的大总管,这些事情,一年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回,轻车熟路,根本不用他操什么心。
宴会已经进行了半个小时了,酒敬了一轮又一轮。开始是省长范小兵敬,接着是副省长孙家万敬,滨海这边,从大官到小官,各个厅长,也借花献佛,走了一圈。
这一轮下来,调研组有些的人的脸,就红成了关公。能喝的不能喝的,大家心里基本上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歇息了一会儿,调研组方面开始反攻,发改委副主任毛志强带头,走了一圈。
赵民权看他,个子虽不高,但肩宽背厚,料子很好的名牌西服裹在身上,走着像是一辆低速行驶的坦克。说话的声音高亢,洪亮,一看就是一个豪爽之人。从他一饮而尽的举动来看,此人的酒量不会是个小数目,说不定是公斤级的。
赵民权迅速的看了一下表,觉得今天的酒宴,不会很快结束。这个毛志强,显然兴致很高。这就是好现象。把这帮爷伺候好了,滨海省在几个大项目上,才能获得国家发改委的立项,尤其是核电站、大炼油项目,是省委书记张运来和省长范小兵主抓的一号工程。这两个项目要是批下来,那投资一下子就是一千多个亿,是整个滨海省建国以来最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了。项目建成投产后,光是税收,就可以为滨海省每年贡献上百亿。这是多么大的一块肥肉啊,也算是张运来和范小兵这届省委班子,最重要的一项政绩工程了。
所以现在滨海省的大小官员们,没有谁不知道这个两个项目,对滨海省意味着什么。最关键的是,对这两个项目的态度问题,将直接决定官员们的命运。省委书记张运来和省长范小兵在大会小会上一再强调,全省干部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重大问题上,和省委常委会保持高度一致,对于那些干事不力、阳奉阴违、消极怠工的领导干部,要坚决拿下,不换思想就换人。
当然,作为省政府的秘书长,赵民权知道,自己是范小兵的铁杆,以自己和范小兵十几年的交情,就是省委书记张运来对自己有看法,他也不会一点面子不讲,就把自己省政府秘书长的位子给拿下了。毕竟省政府是范小兵的地盘,在这个大院子里,是他说了算。
范小兵在上面,是有很深厚的人脉的。
范小兵今年五十八岁,他的父亲,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叫范成功,解放战争中,已经升任四野一个军的政委,后来随部队南下,一直打到南海边。建国后,留在了滨海省,担任省军区政委。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就已经是少将,后来做到了某个大军区的政委。八十年代,中央要求领导干部年轻化,他就进了中顾委,离休后就留在了北京,属于军队中的老领导。范小兵就是范成功的二儿子,在滨海省出生,上了幼儿园、小学,随着他父亲职务的升迁,他就到了外省,读了中学,下乡当过几年知青,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北京一所著名的大学,大学一毕业,就到了国务院某个部委,从科员做起,十几年时间,就做到了一个司的副司长。四十三岁的时候,被中组部以培养年轻干部的名义,下派到滨海省,担任省城江城市的副市长。此后的十几年,他稳扎稳打,先后做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长,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最后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换届时,当上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上一任省委书记钱华元和省长秦英海闹不团结,拉帮结派,搞得整个滨海省派别林立,干部没有思想干正事,经济发展迟迟没有起色,几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到滨海视察,都不满意,中央一气之下,把他们两个双双调出了滨海,一个到中央宣传部当了副部长,一个到国家某部委,当了一个排名第一的副主任,享受正部级待遇。
这样,从中央调来了张运来,出任省委书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小兵,升任省委副书记、代理省长。到了年底,省里开过了人代会,范小兵的这个代理省长,就名正言顺的把“代理”这两个字去掉了,成了一人之下、五千万滨海人民之上的省长大人了。
赵民权也就是从范小兵到了江城市,出任副市长的时候,开始为他服务的。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赵民权已经是正处级的江城市政府办公室副秘书长了。论年龄,他比范小兵也就是小三岁,两人都属于“文革”结束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都下过乡,当过知青。赵民权的家庭,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父亲赵胜,是滨海省一位著名的老领导,曾经做过县委书记,副专员,专员,地委书记,副省长,省委副书记,最后在省人大副主任的位子上退休。
赵民权在省里的滨海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就被父亲托关系,安排进了省城江城市的市政府,从办公厅秘书做起,做到了正处级的副秘书长。那个时候,他父亲赵胜已经在下面的一个地区,担任地委书记了。安排自己的儿子进个好单位,还是不费太多的力气的。
范小兵一到江城市,出任副市长,就由副秘书长赵民权负责对应他,做专职配合他工作的副秘书长。本来两个人都是工作关系,来自五湖四海,是为了革命工作,走到一起来的。但人这个东西,是有感情的,用惯的人,用惯的东西,一旦分开了,就有些不自在。
赵民权这人也聪明,出身于干部家庭,本来就有官场的慧根,再加上本人非常有悟性,自然伺候的范小兵非常舒服。你想啊,范小兵虽然在北京,也算是司局级干部了,但在北京,实在是算不上什么的,那个时候,像他那样的副司长,在部里,连专车都没有,上下班还是骑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也没有专职的秘书伺候,基本上就是一个大兵蛋子。
但到了地方上,就陡然不同了,在市政府担任了副市长,就有专职的秘书了,出门有自己的专车,也有为自己鞍前马后伺候的司机了,大的工作,还有一个专职的副秘书长配合,专门供自己使唤,这才真是当大官的感觉啊。出去到哪里视察,都是前呼后拥的,时间长了,自己就有些飘飘然了,不知不觉间,真以为自己就是那身份显赫的大人物了。
赵民权的伺候无微不至,一开始的那几年,范小兵一个人到江城市,老婆、孩子都留在了京城里,虽然北京到江城市的航班天天有,但你一个副市长,一天到晚,也是忙得焦头烂额,有时候几个月还不能回一趟北京,和老婆、孩子团聚团聚。闲暇的时候,尤其是夜幕降临的时候,看着万家的灯火,想着家家团聚的日子,赵民权就感到,范小兵心里特别的失落。一副郁郁寡欢的样子。
这个时候,赵民权就会陪着他,游泳、打球、唱歌、跳舞,有时候还组织几个信得过的人,陪范小兵打上几圈牌。市歌舞团的几个台柱子,都是常客。江城电视台和江城日报社几个长相漂亮的女主持人和记者,也是赵民权经常联系的对象。自然这些长相靓丽、风骚迷人的娇娃,是愿意向权势人物献身的,有时候是两情相悦,一拍即合;有时候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反正男女之间的事,说不清,一对眼,就知道心里有没有,该发生的自自然然就会发生。
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比如有的女人用情过深,从一开始接受范小兵的玩弄,到彻底爱上他,爱得死去活来,非他不嫁,甚至甘心情愿当小三都无怨无悔。有的为了他竟然争风吃醋起来,几个女人,为此出现火拼之势,一旦真的爆发,那在整个省里的影响,都是非同小可的。这会毁掉范小兵的大好前程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赵民权深知,像范小兵这样有深厚背景的人,如果不出大事,在中国的政坛上,很快会飞黄腾达的,人家有这个实力。但是,一旦在女人身上出了很大的问题,社会舆论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这个时候,赵民权为了范小兵,就只好赴汤蹈火了。
每当这个时候,范小兵就会说:“民权弟,这个事情,就交给你处理了,一定要千方百计安抚好,这些女人,真是没有政治头脑,闹什么闹,我完蛋了,你们还有什么?什么都不会有!这个都不懂!老子在一天,就会有你们的好日子。去,一定要迅速摆平。不能让风言风语扩散到社会上。”
至于怎么摆平,赵民权自有办法。有的靠金钱,有的靠待遇,反正那些女人需要什么东西,只要能办到的,他就千方百计的满足。当然,还有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如春风化雨,让她们认清形势,顾全大局,为了自己的未来,也要忍辱负重,见好就收。
赵民权的工作卓有成效,每次都化险为夷,自然很得范小兵的赏识。这样,他也获得了范小兵的绝对信任。
等范小兵当上了省委常委、江城市委书记,有了独霸一方的用人权之后,就让他以市委副秘书长的身份,兼任了省城最繁华的城区——城中区的区委书记。并且很快就得到提拔,担任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等范小兵到了省政府,当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就又向当时的省委书记钱华元推荐了赵民权。
钱华元当时正在和省长秦英海闹矛盾,就想拉拢范小兵,牵制秦英海,于是对范小兵就高看一眼。看在他鼎力推荐的面子上,格外开恩,提拔赵民权,到了下面的地级市海城市,担任了正厅级的市长。
五年之后,范小兵时来运转,陡然出任了省政府的代省长,他首先就想到,要选一个得力的人来辅佐自己,当这个省政府的大总管,于是他首先就想到了赵民权。在他的运作下,赵民权终于回到省城,担任了省政府秘书长。虽然都是正厅级,但位置关键,实际权力大大增加,在全省也成了声名显赫的人物,隔三差五,省里的新闻里,都能露一下脸。他虽然不属于副省级领导,但省里的电视台,在播放新闻的时候,都会特别加上一句“省政府秘书长赵民权会见时在座”。
别看就是这简单的一句,同是正厅级的那些厅局长们,混到退休,电视台也不会报一句他们的名字,官场就是这样,残酷至极。没到那个级别,就是想死你,也享受不了那方方面面的待遇。
酒宴还在继续进行,调研组这边,确实有几个司长的酒量不可小觑,每人走一圈,滨海这边,几个年龄大的老厅长,就有些受不了了,赵民权看到,有些人喝酒就开始耍赖了。酒杯一磕,再一晃,用手腕迅速的一拧,像玩魔术似的,一杯酒就被他们晃出去一大半,这些官油子,他们才不管你这是茅台还是五粮液,虽然一杯酒就是几十块,但只要对他们的身体没好处,他们不想喝了,就是全糟蹋掉,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吝惜的。反正又不用他们掏一个子。再说了,现在能在省城里当上厅、局长的,谁家里会缺茅台、五粮液啊!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现在当了省政府的秘书长,赵民权才知道,光是这酒,一年下来,就要买七八十万的。就这样还是从经销商那里拿的批发价,要是到了酒店里,直接从各个宾馆、饭店里消费,按照他们的价格,一年下来,省政府的接待费,不知道要增加多少万。所以每逢大型的接待活动,赵民权都要求省政府办公厅接待处,自备酒水,这样一场酒宴下来,光是酒水一项,就可以节省几千块。
滨海省还是穷省,地处大西南,全省五千多万人,一年下来,GDP才有六千多个亿,财政收入刚刚突破一千亿,还比不了东部地区一个发达的地级市的财政收入,所以过日子,一切还是要精打细算。
赵民权站在自己的位子旁边,刚刚和一个姓王的司长碰了一杯酒,还没有坐下来,就看到包厢的门轻轻被推开了,自己的秘书覃邵华左手拿着一个手机,往自己身上迅速的扫了一眼,马上迈着稳健的步子,走了过来。
覃邵华是赵民权在海城市当市长时选的秘书,小伙子当时才二十八岁,在海城市电视台做主持人,是新闻主播。赵民权刚到海城市做市长时,自己原来的秘书万远航因为家在省城,就没有跟着来。海城市政府秘书长马天水就为他临时安排了一个秘书,用了几个月,赵民权感觉不满意。毕竟不是自己一手选的人,用起来有顾虑。选秘书就像是选情人,也讲究个眼缘,看着顺不顺眼,用着顺不顺手,有特别私密的事情,交给秘书去办,放不放心。所以领导选秘书,都比较苛刻,有时候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就是看双方有没有缘份。
下基层视察时,作为一市之长,到了哪里,市里的电视台和海城日报社,都是要派主持人和记者跟随的,这样,一来二往,覃邵华就和市长赵民权混熟了。赵民权首先对覃邵华的第一印象就不错,小伙子长相俊秀,一米七八的身高,皮肤白净,浓眉大眼,五官长相是没什么说的,口才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听着就顺耳。用这样的人当秘书,做市长的,带出去,也有面子。秘书就像是官员们的小蜜,长的丑了,就显得官员们没有档次。
覃邵华这小子,聪明透顶,早就想结识赵民权这样的高官权贵,往行政系统钻,好混个一官半职,再不济了,弄个电视台的台长当当,那在整个市里,也是人物啊,比自己做这个新闻主持人,强多了,又不是在中央电视台,有名有利。一个小城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撑死了,也没有几个人认识你,在这里干一辈子,有什么出息!
所以,当赵民权正式表示:“小覃啊,我看你这小子挺聪明的,跟我吧,做我的秘书,在市政府混几年,怎么样?”
覃邵华早就等着这一天了,他没想到,自己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于是激动的不得了,眼睛发酸,膝盖发软,几乎要晕倒在赵民权的办公室里。他看着赵民权的眼睛,郑重其事的说:“老板,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了,请允许我私下里喊你一声‘干爹’好吗?在我的一生里,你比我亲爹对我都重要啊。从今往后,就是赴汤蹈火,我也无怨无悔了。”
赵民权听了他的话,觉得虽然有些肉麻,但很入耳,当领导时间长了,都有些飘飘然的,有这样的部下,当领导的就会感觉心里很受用。于是就说:“从年龄上来说,我今年五十多了,当你的叔叔,是没有问题的,你既然有这个心思,说明你是个知恩图报之人,但是,在市政府工作,有了这层关系,倒是会引来风言风语,还是叫叔叔好,这样好相处。”
覃邵华看赵民权没有答应做自己的干爹,也就没有勉强,他知道,只要表示了自己的心意,让赵民权解除对自己的陌生感,让他觉得自己是他的铁杆,这就够了。至于干爹不干爹的,那只是个形式,最关键的,是要当上这个市长秘书,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果然,试用了几个月,赵民权对覃邵华的服务,感到非常满意,比自己在江城市当副市长时用的秘书万远航还满意,于是就安排市政府秘书长马天水,正式把覃邵华的工作关系,调到市政府办公室,参加了全市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后,一过分数线,就安排人事局进了公务员的编制,直接就安排为正科级的秘书。覃邵华在市电视台时,也已经是副科级的主持人了,给市长当秘书,安排个正科级,小菜一碟。
小覃在市政府呆了四年多,赵民权就从代省长范小兵那里,得到自己即将出任省政府秘书长的确切消息。原来在海城市的人事问题上,他从来不敢跟市委书记方大光较劲。方大光说提拔谁,他这个做市长的,都是全力配合,让海城市的许多干部认为,他这个人,没有魄力,这个市长,做得窝囊的很,处处要看市委书记方大光的眼色。
这样的议论时不时的也会传到赵民权的耳朵里,他微微一笑,心里说:“你们懂什么啊!小样。老方是省委书记钱华元的红人,铁哥们,都说钱华元曾经私下里表态,要提拔他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这样的人,你和他较什么劲。最好的办法,是忍气吞声,把他熬走,或者高升了,或者调走了,自己稳稳妥妥的接任市委书记,当上一把手,那个时候,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官场上的事情,岂是凭义气就能了事的吗!风物长宜放眼量,谁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等钱华元一调走,张运来出任滨海省省委书记,滨海官场,风云突变,各种政治力量面临着重新洗牌,范小兵出任代省长,这让赵民权在全省的地位,陡然上升。民间早就风言风语的传开了,他作为范小兵多年的铁杆,即将出任省政府秘书长这个要职。
眼看着赵民权春风得意,而失去了后台的方大光,立即像泄了气的皮球,升迁的事情,已经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许多人都议论说,他的下一步,就是回到省城里,再做一届厅长,就回家抱孙子了。想再上一步,已经基本上没有任何希望。而赵民权,说不定几年之后,就能升副省长了。滨海这几十年,能够当上省政府秘书长的,绝大部分,都升任了副省长,混得最差的,也弄了个省政协的副主席当当,这样看,他赵民权,当上副省级的干部,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有底气了,说话的方式和份量就不一样了,在临离开海城市之前,赵民权就提议,市委常委会研究提拔一批干部。把自己该安排的人,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这个时候,方大光知道,再过个月把二十的,等省里的人大会一开,赵民权就是名正言顺的省政府秘书长了,到那时,他在全省的份量,就更不一样了,自己说不定哪一天,还要在人家手下干活,这年头,谁能说得清。一纸令下,我方大光说不定就回了省城,做个厅长什么的,到那个时候,省政府秘书长,就是自己的直接领导了。这还不算,要是有一天赵民权真的升了副省长,自己到时候还没有退休,那就是名正言顺的上下级的关系了。所以,这个时候,无论如何,要给赵民权留足面子,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想提拔谁就提拔谁,我这个市委书记,全力配合。
所以,赵民权在临离开海城市时,真是办了不少该办的事情,欠别人的人情,都还上了。自己想提拔的人,都通过了。各方皆大欢喜。自己的秘书,也得了一个副处,到了省政府,一下子就名正言顺的当了省政府办公厅省长办公室的副主任。
作为省政府的秘书长,名义上赵民权没有配自己的专职秘书,其实谁都知道,这个覃邵华,就是为他专职服务的。
赵民权看了覃邵华一眼,就知道,有急事。
覃邵华还是非常精明,在这样的场合,表现的非常到位,满脸带笑,冲着省长范小兵和常务副省长孙家万不住的点头,末了还不忘对着各位客人扫视一眼,点头致意,他虽然出场的时间不到几十秒钟,似乎屋子里所有的人,都关照到了。这就是悟性。一个当秘书的,就是要有这种滴水不漏的悟性。
他走到赵民权身边,用手轻轻的掩住嘴,对赵民权说:“老板,是民英姑姑的电话,有紧急的事情。”
赵民英,是赵民权的大妹妹,是省卫生厅排名第一的副厅长。赵民权一听,不敢怠慢,连忙接过手机,放在耳朵上,边听边往外边走。
覃邵华不声不响的跟在他后头,临出门时,还不住的向各个领导点头致意。大家仍然各人干各人的事情,对他这个小萝卜头的好意,似乎不领情。在座的不是这厅长就是那局长的,人家的眼睛,都盯着省长范小兵和常务副省长孙家万看呢,谁会过多留意你这个小人物。
到了走廊里,赵民权才大声的对妹妹说话,问:“民英,有什么急事?”
就听话筒里传来很焦急的声音,说:“哥,爸爸出事了,心机梗塞,现在正在医院里抢救。”
赵民权一听就急了,忙问:“现在情况怎么样?抢救过来了吗?”
民英说:“刚醒过来,幸亏发现的早,要不然就完了。”
赵民权说:“在哪个医院,我马上赶过去。”
民英说:“在省人民医院高干住院部。我和民爽都在这里了,今天这个事情,多亏民爽了,她细心,发现爸爸上厕所,半天没有动静,敲门不见答应,她就知道出事了,连忙打了120,撞开门,就看见爸爸一个人已经躺在地上了,裤子还没有提上。医生说,他可能是解大便一使劲,心脏病就发作了。”
赵民权一听,眼泪就下来了,自己的爹啊,要不是抢救的及时,说没有就没有了。只有到了他这个年龄,七老八十的,才知道生命是如此珍贵和脆弱,出不得一点闪失。
放下电话,赵民权还没有从这个气氛中缓过神来,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他对父亲,太有感情了。都说尽孝要抓紧时间,这些年,他赵民权除了忙,还是忙,连安安静静的陪老父亲吃顿饭,有时候都成了奢望。老父亲对他还是非常满意的,知道他忙,就不攀他,说:“忙是好事情,说明领导器重你,下级需要你,一定要好好干,多为老百姓做些好事情。我们的干部,还是要为人民服好务,不允许三心二意。”
在自己的四个子女中,父亲对他抱有的期望最大,倾注的心血也最多。父亲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在官场上越走越远,官越当越大,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可以光宗耀祖。当父亲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息一些呢!最好能超过老子。
秘书覃邵华看自己的老板情绪从来没有这样过,悄悄地递过来一张纸巾,让赵民权擦了擦眼睛。然后立即打了司机徐庆春的电话,说:“你赶快发动车,老板马上要出去。”
在一楼的另外一个包厢内,一帮子省政府领导的司机和各个厅局一把手的司机,正在吃饭。领导们在二楼喝着茅台,吃着大餐,这些司机们,今天也上的是茅台,抽的是软中华。
接待处的女处长何冬梅知道,这些领导的司机们,更是一个也不能得罪的。他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不是跟的这省长,就是那厅长,什么没吃过,什么没见过。你招待不好了,他们随便在背后说你几句坏话,领导说不定就信了。没听人说吗,领导身边的人,你一不能得罪他们的秘书,二不能得罪他们的司机,最不能得罪的,就是他们的小蜜。
吃饭也是挺讲究的,秘书们一个包厢,司机们一个包厢。秘书那个包厢,不用何冬梅张罗,省长范小兵的秘书龚和平当仁不让的坐了首席。他的旁边,是常务副省长孙家万的秘书曾帅才,其次是覃邵华,各个厅局长的秘书们,大家众星捧月,围着坐了一桌,大家相互之间本来就非常熟悉,对着龚和平,不住的说着恭维的话。
另外一个包厢里,是一帮子司机,为首的是范小兵的司机艾明达,其次是孙家万的司机苏宏宇,赵民权的司机徐庆春,就坐在这个包厢里。
徐庆春今年四十一岁,在领导司机里面,这个年龄已经显得有些老气横秋了。领导司机,一般三十岁出头的居多,这个年龄,精力充沛,经得起折腾。领导的生活都不规律,遇到紧急的事情,不管刮风下雨,是说走就走的,做司机的,要随叫随到,还要确保行车安全。所以,给大领导当司机,确实不容易。
徐庆春跟了赵民权好多年了,从赵民权在江城市做城中区区委书记开始,就给他做专职司机。赵民权到了海城市,就把他带过去,档案还放在江城市政府办公厅。赵民权是从江城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位子上提拔走的,就是江城市的市长陈明远,也得给他这个面子。不就是留一个司机在办公厅吗,国家发个基本工资,有什么呢!在官场上混,谁都有用到别人的时候,山不转水转,留个人情,大家好见面,今后有了什么事情,用到对方了,也好开口啊。
徐庆春正在和艾明达碰杯,作为领导司机,他们是严格遵守纪律,在领导用车的时候,不喝白酒的,什么茅台、五粮液,这些当领导司机的,只要想喝,有的是机会。谁家里不是一箱一箱的,那些巴结领导送礼的,为了能够及时见到领导,对他们的司机,都不敢怠慢,随手送个三五瓶茅台,那是常事。
论年龄,徐庆春比艾明达大两岁,但人家是省长的司机啊,在这个圈里混,谁伺候的主子官大,谁就最牛。所以徐庆春也不得不主动拿起面前的一个高脚杯,里面倒了满满一杯牛奶说:“来,明达弟,我们俩碰碰奶吧。”
他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起哄说:“你们两个,有奶吗?”
常务副省长孙家万的司机苏宏宇插话说:“两位老哥,等过几天,我来安排,找个地方,让你们好好碰碰奶!省城里新开了一家“今夜无眠”夜总会,那里的老板,我很熟悉,我们去,他是不敢多收钱的。”
大家说:“好,好,到时候一定去。最好是碰碰洋妞的奶,听说他们那里,有俄罗斯小姐,个个丰乳肥臀。”
一帮司机,被勾引得群情激奋,大家都在脑海里,想象着碰洋妞奶的样子,说的话,也越发放肆起来。
这个时候,徐庆春突然听到,自己腰间的手机震动起来。一看,是覃秘书的电话,连忙走到外面接通,覃秘书吩咐他,赶快发动车,老板要走。
做司机的,都有这个经验,刚坐下,三下五除二,风卷残云,先把肚子填饱再说,然后才开始聊天,磨时间。回到座位上,徐庆春拿起一包软中华,放进自己口袋里,说:“各位兄弟,我先走一步,你们慢慢用!”
说完,转过身,快速的到停车场,发动自己的车子,停在酒店的大门口,等着赵民权出来。
赵民权这个时候,已经恢复了常态,他转过身,重新走进了包厢,来到范小兵身边,弯下腰,在他的耳朵边小声说:“老板,我父亲心脏病发作了,在医院抢救,我得赶过去看看。”
范小兵一听,做出很惊讶的样子问:“问题大不大?我要不要也立即赶过去?”
你看范小兵多会说话,这老板当的,有水平,不管真去假去,反正让部下觉得,心里特别热乎。
赵民权说:“不用,已经抢救过来了,民英他们都在那里了,这里我就不多陪了。”
范小兵说:“好,好,你赶快去,见了老人家,代我问好,抽个时间,我会专门看望老爷子的。”
赵民权说:“谢谢老板了。”
说完,他又向国家发改委的副主任毛志强简单说明了一下。毛志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赵老弟,你是个孝子,赶快去,赶快去。”
其他的人,他就不用一一解释了,冲大家点了点头,他就出去了。门口覃邵华已经提好了包,跟在他后面,坐着电梯,到了一楼的大堂,出了大堂,就看见徐庆春已经发动车子,等在那里了。
覃邵华为赵民权打开车门,看着他在后面坐好,才轻轻的关上奥迪车的门,坐在前排的副驾驶位子上,对徐庆春说:“徐哥,去省人民医院。”
汽车飞快的拐上主干道,穿过一个个路口,二十分钟后,才赶到省人民医院的高干住院部。
这是一个单独的大院子,里面有几栋楼,自成一体,和省人民医院的住院部,也就是一墙之隔,这里对于普通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门口有专门的武警把门,大楼内部,都经过精心装修。各种仪器设备,一应俱全。在这里值班的,都是省里著名的各个方面的专家。连护士,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技术精湛外,还要长相俊美,一看就是为身份不一般的人服务的。
在这里看病住院的,都是省里一些副省级以上的干部,一般的厅级干部,根本不接待。除非你有自己特殊的关系。
赵民权赶到急救室门口的时候,看到门口已经站了一群人。大家一看他来了,都迎上来。
为首的一个,赵民权认识,是省人民医院的院长樊凤鸣,省里著名的脑外科专家。樊凤鸣和他妹妹赵民英是省医科大学的同班同学,又曾经是省人民医院的老同事。两人几乎是同时被提拔的,做的副院长。后来赵民英调去了省卫生厅,做了几年的处长,就升了省卫生厅的副厅长。樊凤鸣呢,也升了省人民医院的院长。
这个樊凤鸣,上大学时,曾追求过赵民英,有一段,民英还领他到家里去过,见过赵民权的父亲赵胜。那个时候,赵胜已经是一个地区的地委书记了。家里人看樊凤鸣长得也是一表人才,虽然他家里穷,是农民的儿子,就没有反对,同意他们俩交往。
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两个人分手了,没有成。对这个情况,赵民权也没有细问,问民英,她只是说,没缘份。当哥的,对妹妹感情上的事,也不能细问,女孩子的心,大海里的针吗!只是樊凤鸣这个人,见了赵民权,还叫哥。逢年过节,还会到家里看看。见了赵胜,一开始叫赵叔。后来干脆对赵胜说:“赵叔,你看我一个乡下孩子,在省城里也没有什么亲人,要不你收下我做你的干儿子吧?”
那个时候,赵胜已经升任滨海省抓文教卫的副省长了,赵民权推测,樊凤鸣这个人,可能就是看上了赵胜在省里的位子,才下定决心,巴结赵胜他们这家人的。
赵胜看樊凤鸣是个聪明的孩子,就想栽培他,于是就答应了他,做自己的干儿子。此后,在樊凤鸣的培养上,赵胜有意无意的就给当时的省卫生厅厅长陆志鹏打了招呼。
作为自己的顶头上司,赵胜的话,陆志鹏不能不听,很快就破格提拔樊凤鸣做了省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又过了好几年,赵胜从省委副书记的位子上,去了人大,当了省人大的副主任。就向当时的省委书记钱华元,再次推荐了樊凤鸣。钱华元看在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赵胜的面子上,就提拔樊凤鸣做了副厅级的省人民医院院长。
可以这样说,没有赵胜的关照,他樊凤鸣就是技术再好,充其量,在省城里,也就是一个名医生,绝对不可能混上省人民医院院长的位子。他一个农村孩子,能当上处级干部,就是一步登天了。没有强硬的后台,想做到厅级干部,根本不可能。
不知道为什么,赵民权观察到,妹妹民英对樊凤鸣一直是不阴不阳。有一次他实在是忍不住,问民英,为什么看樊凤鸣的样子有些怪怪的?偶然说上一句话,也是话中带刺。
赵民英说:“我就是看不上他那个下贱的样子。见了当官的,就不住的想溜须拍马。”
赵民权一下子才明白过来,自己的妹妹,还是非常有血性的。在这一点上,她像自己的父亲赵胜。父亲是那个时代的官员,耿直,但在官场上混,还有一些空间,而现在这几十年,时代变了,官场上的风气也变了,像父亲那样的官员,越来越少,甚至几乎绝迹了。不说假话,不溜须拍马,你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像赵民权这样官员的后代,尚且遇到这样的问题,不得不委曲求全,而像樊凤鸣这样家在农村,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有任何靠山、背景的人,人家向上发展的机会,比着他们这种父亲在省里一言九鼎的人,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不客气的说,他们要是不这样做,他们就只能永远是小人物,一辈子也不要想有出头的机会。
樊凤鸣见了赵民权,还是先叫了一声:“大哥。”
赵民权伸出手,第一个和他握了握手,然后看了自己的妹妹民英、民爽一眼,冲两个妹夫况鸿钧、谢啸天微微点了点头,说:“你们都来了。辛苦你们了,现在爸爸怎么样?”
民英说:“醒过来半个小时了,现在能说话了,已经脱离了危险期。”
樊凤鸣走在前面,众人前呼后拥的,陪着赵民权就进了急救室。
赵民权看到,父亲躺在急救床上,鼻子上插着管子,正在吸氧。手上打着点滴,旁边站着几个护士和医生,围着老人家,静静的观察着。大家一会儿看看老人脸上的表情,一会儿注视着输液瓶里几秒钟一滴的水滴,护士还不时的摆弄一下老人的手臂,让他的身体保持最舒服的姿势,那份小心谨慎劲,真是让人感到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医生、护士都是传说中的白衣天使。
本来他们这些人都忙活完一阵子了,要是换了别的退休的老干部,没有实权了,他们最多是象征性的问候一下,看看基本上都处置妥当了,他们就会很快撤退,各人干各人的事情去了,最多留下一个护士看着,就可以了,完全没必要,为了一个抢救过来的病人,这么多人,在这里毕恭毕敬的守着半个多小时。
而今天这个赵胜,身份却比一般人特殊,他虽然也是退休的副省级老干部,但他却是医院的院长樊凤鸣的干爹,这在整个省人民医院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樊凤鸣都来了,在这里鞍前马后的伺候着,忙活了半个多小时了,没有丝毫要走的意思,你一个下属,怎么好意思提前撤退呢!那样院长对你是什么看法吧!
最关键的是,大家心里都知道,要不了多久,老人的大儿子,省政府秘书长赵民权,肯定会赶到医院来的,就是再忙,他爹都要见马克思了,他会不来看看。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和这些省政府的大官接触的机会。
当医生的,靠自己的技术吃饭,平常里和这些大人物,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只有等到这些大领导自己得病,或者最关键的亲属得了病,他们才会来到医院里,和这些医生、护士们打下交道。这个时候,如果善于抓住机会,是可以和这些权势人物建立一定的关系的。
再大的官,谁都有生病的时候,谁也保证不了自己的家人不得病。所以,这些当官的,对那些有求于自己的下属,尽管平常里都是冷若冰霜,但到了医院里,他们面对医生和护士,还是相当客气的。医生和护士,也愿意以自己良好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获得大官本人和家属的信任。双方一旦建立了非常良好的互动关系,那对于双方,都是非常有益的。大官们自己的生活方便了许多,而医生和护士们,也可以利用大官们的权力,为自己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为自己的亲人调动一下工作,解决子女的工作安排、自己的职称评定、出国留学、升职提拔等问题,有了这层关系,就非常简单了。有的时候,就是大官们一个电话,一切棘手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所以,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谁也不想错过。
赵民权走到病床边,他看到,父亲睁着无神的眼睛,有气无力的看着他,那双眼睛再也不像原来那样,有些锐利,有些逼人的寒气,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老人,曾经叱咤风云过,而现在,父亲像一个无助的小孩,浑浊的眼光里,透露出一副无奈和自责的神情,似乎在说,自己的身体不中用了,开始拖累儿女们了。
赵民权知道,父亲自从从省人大副主任的位子上完全退休后,身体情况就每况愈下,他当领导当惯了,习惯了发号施令,到了哪里,都是前呼后拥的,不是开会,就是视察,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陡然间退了休,过于寂静的日子,让他很不适应。当领导久了,都养成了一种固定化的生活方式,现在突然回到家里,一天天面对着老太太和保姆两个人,也没有什么话题好聊,就是等吃等喝,一天到晚,打发不完的时间,显得非常无聊,没趣。
思想上不痛快,活着就没有精神劲,吃饭也不香,睡觉也不沉,看着什么都不顺眼,是不是的要把自己的老婆和保姆,骂一通。弄的老伴也很郁闷。大家知道他心里不适应,都迁就着他,不和他斤斤计较。
赵民权一看自己的父亲这个样子,知道他是官瘾大害的,这样的人,习惯了每天当官,发号施令,指挥别人,他们是不甘寂寞的,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余的精力没有地方打发,于是心里就憋闷,时间长了,对心脏特别不好,这样下去,是会短命的。
俗话说,喝酒别有酒瘾,打牌别有牌瘾,这当官,也不能有官瘾。什么东西,你玩得过分了,都不好。于是,赵民权就想个办法,让自己的弟弟民建,抽时间陪着自己的老爸,到省城最著名的高尔夫球场学习打球。
江城市高尔夫俱乐部,是一家台湾老板投资兴建的江城市档次最高,设施最好,风景最宜人的高尔夫球场。那里地处江城市的西郊,依山傍水,到处是连绵的丘陵,几千亩土地上,有葱绿的树林,有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场,视野开阔,在蓝天白云下,漫步在草坪上,享受着这大自然的馈赠,心情一下子就会好了许多。
当然,这样的运动,一般的老百姓,你是玩不起的。而赵民权这样的家庭,却丝毫不是问题。
玩这些东西,他根本就不需要掏自己的腰包。这些球场,他都有专门的会员卡,都是老板们送的。这家球场在投资的时候,赵民权还是江城市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征地拆迁的时候,曾经帮过这个台湾老板的忙,兴建的时候,赵民权还到工地上,视察过几次。
台湾老板姓郭,是个小个子的四十多岁的男人,见了赵民权,一口一个“赵市长”的叫着,逢年过节,都要专门请赵民权全家吃顿饭,在这些私人场合,他见了赵民权的老婆闽丽霞,都是叫“嫂子”,叫赵民权,也不叫“赵市长”了,都是叫“大哥”。这些当老板的,一个个的,都是精明的很,最善于和这些当大官的,搞好关系,因为他们知道,有了这些权势人物做自己的后台,他们才能顺风顺水的赚钱。一旦有什么人找麻烦,影响了他们的生意,这些权势人物一句话,就可以摆平。在中国混,要想赚到大钱,不这样做是不行的。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