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协会指导推荐中国出版协会指导推荐李春雷,1968年生,河北成安人,国家一级作家,河大疫期间,逆入武汉,也许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决定。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也有恐惧,也有反悔,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获这是一个真正的纪实作家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的最佳位置!义不容辞,虽死不辞!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12年版《山生》)、徐迟报告文学奖(蝉联三届)、中国新闻奖、冰心儿童文学武汉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报告文学奖(蝉联两届)、全国“五一文化奖”、全国报告文学“正泰杯”事大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郭沫若散文奖等。《摇着轮椅上北大》被国家新闻出WUHANJISHI版总署列为“国家‘十一五’李春雷·著重点图书”。出品人◎邱少华策划人◎詹斌邓玉琼JIANGXIUNIVERSITIESANDCOLLEGESPRESS江西高校出版社责任编辑◎詹斌邓玉琼宋美燕特约编辑◎李目宏装帧设计◎邓家珏排版制作◎邓娟娟李春雷·著责任印制◎李德花定价:42.00元WUHANJISHI中国出版协会指导推荐中国出版协会指导推荐李春雷,1968年生,河北成安人,国家一级作家,河大疫期间,逆入武汉,也许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决定。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也有恐惧,也有反悔,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获这是一个真正的纪实作家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的最佳位置!义不容辞,虽死不辞!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12年版《山生》)、徐迟报告文学奖(蝉联三届)、中国新闻奖、冰心儿童文学武汉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报告文学奖(蝉联两届)、全国“五一文化奖”、全国报告文学“正泰杯”事大奖、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郭沫若散文奖等。《摇着轮椅上北大》被国家新闻出WUHANJISHI版总署列为“国家‘十一五’李春雷·著重点图书”。出品人◎邱少华策划人◎詹斌邓玉琼JIANGXIUNIVERSITIESANDCOLLEGESPRESS江西高校出版社责任编辑◎詹斌邓玉琼宋美燕特约编辑◎李目宏装帧设计◎邓家珏排版制作◎邓娟娟李春雷·著责任印制◎李德花定价:42.00元WUHANJISHI李春雷·著江西高校出版社武汉纪事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武汉纪事/李春雷著.—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20.8ISBN----9787549399833Ⅰ.①武…李…Ⅲ.报告文学—作品集—中国域.淤淤—当代Ⅳ.淤I25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号101412出版发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总编室电话(0791)88504319销售电话(0791)88517295网址www.juacp.com印刷浙江海虹彩色印务有限公司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开本700mm×1000mm1/16印张11.75字数140千字版次2020年8月第1版印次2020年8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978-7-5493-9983-3定价42.00元赣版权登字-07-2020-503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图书若有印装问题,请随时向本社印制部(0791-88513257)退换抗疫期间,作者在武汉的工作照武汉纪事大疫期间,逆入武汉,也许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决定。也有恐惧,也有反悔,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一个真正的纪实作家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的最佳位置!义不容辞,虽死不辞!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是在同磨难做斗争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而疫病就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共同敌人,在历史上多次改变过人类、国家的命运。序刚进入2020年,也就是中国己亥与庚子之交,武汉暴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柳斌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全国震动,世界瞩目。疫情之初,人们对这种新病毒知之甚少,对新病毒传播之快、危害之烈,有着谈毒色变之感,人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就在这场公共卫生危机之初,却有一批批行色匆匆的逆行者进入封城的武汉,他们有:最早进入武汉对疫情做出正确分析判断、提出紧急应对措施的院士、专家;亲临疫区指挥抗疫、慰问群众和医护人员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自四面八方的向公众介绍抗疫斗争现场的新闻记者;支援武汉抗疫的人民解放军队伍和祖国各地的医疗救护队;建设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的工程技玉武汉纪事术人员与民工;运送来自祖国各地抗疫物资的工作者;支援武汉抗疫的志愿者;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深入疫区采访创作的中国作家。河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就是这支特殊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中国作协组织的赴武汉作家小分队成员之一。逆行者们的铿锵脚步声向疫区民众传递出一种关爱与信心:党和政府、全国人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有这样强大的后盾,封城的武汉并不是孤立无援的。疫区采访创作不同于以往,尽管进入疫区的作家们有心理准备,但实际情况比他们想象的更严峻。寻常的一日三餐不存在了,代之以面包和水;宽敞的写字台没有了,连座椅也没有,只能用纸箱来凑合;外出采访不是件潇洒自如的事情,采访者要冒着被病毒感染的极大风险,除了戴口罩,还要进行从头顶到脚底的最为严格的消毒。最难度过的还是孤独:除了采访写作,平日一个人独坐陋室,正常的人际交流没有了,连电视、广播、报纸也没有,整整一个多月。但正是在这样一种非常态的、连归期也一再推迟的艰难环境中,李春雷写出了一篇篇以人物为主的报告文学作品,以他亲临现场采访的所见所闻,传递出武汉抗疫的真实信息,给世人展示出一个不屈的武汉。在他的笔下,人们听到了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感染者、总共救治2220名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的身患渐冻症的院长张定宇在大灾难来临时有条不紊指挥全院救治患者的坚定声音;人们听到了最早发现疫情苗域序头并坚持上报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颇具男子气、被人称之为“继先兄”的爽朗声音;人们听到了援助武汉的、不好意思穿纸尿裤的男护士张明轩略带腼腆的声音;人们听到了为救治患者时方便,把一头漂亮头发剪去、剃成光头的“90”后女护士肖思孟清脆的声音;还有作者在武汉采访创作期间听到的春天鸟儿鸣叫的声音,和他对这次严重疫情思考的肺腑之言的声音……通过这些各具特色的声音,人们看到了李春雷笔下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和武汉大疫期间万众齐心协力奋战疫魔的情景。而这种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和疫情期间武汉奋斗的生机,只有经过面对面的交谈、近距离的观察才能写出来,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写出来的。这样的创作态度,让人想起汉代的史官司马迁。司马迁为了写好历史,不畏路途遥远,亲临历史事件发生地考察采风,访问了口传历史的许多长者,写出了带有温度的史书《史记》。正因如此,《史记》成为后世文史典范。李春雷在武汉疫情严重时入汉,采写的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报告文学作品相继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一些主流媒体发表,广获好评。现在,从李春雷在武汉期间创作的作品中挑选出17篇集结成《武汉纪事》。这是他,也是中国作家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正如作者所言:“大疫期间,逆入武汉,也许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决定。也有恐惧,也有反悔,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一个真正的纪实作家见证历史、记录历史的最佳位置!义不容辞,虽死不辞!”这正是中国作家的使命与担当,是他们留下了武汉人民抗疫斗争芋武汉纪事的真实记录。我们深感欣慰,武汉抗疫,中国作家没有缺席!我们祈愿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早日取得胜利,恢复人类健康、幸福、平安的生活。(柳斌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郁人生多平庸,偶尔逞英雄。疫情凶且险,斗胆武汉行。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疫情肆虐期间,我居然在武汉市的中心区域生活和创作了武汉战“疫”35天。感言此行的相关过程和细节,书中有详细说明。李春雷在此,我只是略略汇报一下创作情况。由于情况紧急,我借住在武汉体育学院旁边一间仅仅1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里。极其怪诞的是,竟然只有我的房间没有桌椅,只有一张低矮的小小茶几,勉强摆放电脑,却不能安置鼠标。坐什么呢?我只能把当地朋友冒险送来的牛奶和面包的箱子,摞在一起,作为座墩。写作过程更是煎熬。在家时,我习惯使用台式电脑,大键盘、大屏幕,得心应手。写出初稿后,我打印出来,在纸上修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视觉疲劳。多年的写作习惯,现在全部改变。身体委屈,双手委屈,眼睛委屈,所以迟迟没有写作感觉。直到一周过后,由于编辑们频频催稿,这才不得不就范这种委屈,强行进入写作状态。吁武汉纪事后期,我常常从早上5点开始,一直写到上午10点左右。早饭耽误了,就只用午餐;有时候,一抬头,是下午三四点,那就全天只吃一顿饭。最累的时候,我感觉浑身就要崩溃了。我这才猛然醒悟:创作,不仅是智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需要用最火热、最持久的激情和精力,把一切生硬艰涩的素材全部打通融汇。就像炼钢炼铁,热度不够,火力不足,再好的原材料,也不能生产出精品钢铁。正是坐在这些香喷喷的牛奶和面包上,我写出了17篇味道各异的文字。列队如下,敬请审阅。遇白衣披甲三月正青春/003·017战“疫”铁人张定宇/金银潭/036哭笑天使/078感谢纸尿裤/088男护士/108目录书生执笔东湖三题/123·太阳的爪印123赴汉/地球是一条鱼/125小鸟上班去了/127水神三题/129一窗鸟鸣/131一橘之城/133一掌阳光/135武汉三题/138赴汉/138在汉/142别汉/148河北人与湖北人/154启示肺言/159白衣披甲·战“疫”武汉纪事白衣披甲·战﹃疫﹄003三月正青春创作背景主人公肖思孟剃光披肩发、奋勇上前线的故事,最早披露于元宵晚会。我到武汉后,中央指导组宣传组开会,决定在《光明日报》开辟一个专栏,推出几位富有担当精神的“90后”青年人,并物色典型人物。我马上就想到了那个光头小姑娘,并竭力推荐。可怎么联系上她呢?正巧,她是我们河北人。于是,我请好朋友、《燕赵都市报》记者侯艳宁帮忙联系,可几经周折,居然没有找到。后来,通过国家卫健委宣传司,我终于得到了她的电话。当时的她,正全副武装地战斗在武汉市第七医院重症病室,我们无法见面。于是,我只好通过微信、电话的方式,在她休息时间,与她多次聊天。为了进一步挖掘素材,写出她生命背后的沉重故事,我又把目光瞄准了她的老家———位于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偏远山区的一个名叫拉拉岭的小村。真是奇巧,我的另一位好朋友赵剑升,正是该县电视台的记者,而且与肖思孟的父亲比较熟悉,对她的家境十分了解。于是,剑升帮我拍摄了许多视频,又提供了一些文字资料。正是有了这些丰富的素材,才有了这篇作品。武汉纪事004“我叫肖思孟。孟子的孟,不是梦幻的梦。”电话中,她热情却又认真地对我说。是的,在近期的新闻报道中,她的名字大多被写成“肖思梦”。采访之前,我曾想,这应该是一位清纯、漂亮且浪漫的女孩子。3月上旬,由于她仍然在武汉市第七医院病房忙于护理工作,我只能通过视频和电话联系。视频中的她正蜗居轮休,戴着一顶可爱的小红帽,的确清纯且漂亮;但谈到疫情,谈到工作,她马上收起浪漫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并摘下帽子,露出白亮亮的光头。提及自己的名字,她也格外较真。“我的孟,是孟子的孟!”“我当然也有梦,但每一个梦,最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一肖思孟的生命,有着别样的沉重。她,是一个遗腹子!1994年10月,她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一个名叫拉马沟的小山村,乳名梦梦。此前一个月,她的父亲遭遇车祸,不幸去世。第二年,母亲抱着小梦梦,改嫁到邻镇的拉拉岭村。继父纪友义,是一位家境贫困的民办教师,兄弟五人,多半光棍或残疾,所以年过三十,尚未婚配。办理妻子户籍时,好友向纪友义耳语:要让女孩改姓纪。可是,这个朴实、善良的汉子啊,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还时常送她回白衣披甲·战﹃疫﹄005拉马沟村,看望肖家的爷爷奶奶。是啊,儿子去世了,孙女就是两位老人唯一的精神寄托呢。看着女孩健康,看着妻子病弱,想着家境赤贫,本来可以拥有自己亲生孩子的纪友义,便主动提出,不再生育,全心全力养育小梦梦。这个特殊的家庭,虽然异常贫寒,却从来不缺少恩爱和温暖。到了上学年龄,长辈和邻居们再一次郑重劝说纪友义,一定要给小梦梦改姓。他们说,这个孩子与你没有血缘关系,又与肖家亲密,如果再不随你姓,长大后肯定会远走高飞,谁为你养老?但这个固执的民办教师,仍然不改初衷。不仅如此,他还为她取了一个特殊寓意的名字———肖思孟。纪友义抚摸着女儿的头,深情地说:“‘肖’,是你亲生父亲的姓。他虽然去世了,但你要永远感恩父亲。‘梦’,虽然美妙,但总是飘忽。咱家穷,将来你要扎扎实实地做事。所以,我把‘梦’改为‘孟’。这是孟子的孟,孟子与孔子齐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母亲身体欠佳,因此小思孟从幼儿园到初中,由继父一手带大。虽然纪友义待小思孟如同己出,却从不溺爱,不仅学习上严加教导,为人处事上更是时时叮嘱———要学会吃亏、先人后己,要有责任心,更要有爱心。在父亲的宠爱和教诲里,小思孟出落成了一个纯朴善良、温柔体贴的大姑娘。2013年高中毕业,肖思孟考取河北中医学院,学习护理专业。2016年大学毕业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北省中医院,成为该院呼吸二科的一名护士。母亲患有高血压、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慢性疾病,需要长年服武汉纪事006药。父亲虽已转为公办教师,但年近花甲,由于多年劳累过度,已切除胆囊,还患有胃糜烂、鼻炎、便秘等病症,近日又做了喉异物切除手术。而且,父母还供养着两个光棍兄弟,其中一位残疾。生活的重担,像山一样压在这个小家庭身上。懂事的肖思孟参加工作后,总是将自己的大部分收入寄给父母,以补贴家用。同时,她还以护士的专业和细心,为父母详细制订保健计划。不仅如此,父母的通信费和家里的水、电、煤气费等,所有可以通过手机缴纳的费用,全部由她包揽。纪家的爷爷奶奶都去世了,只剩下肖家奶奶,她也时常买衣寄物,嘘寒问暖。每天,她都会给父母发去许多微信图片,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上学的时候,她喜欢三毛、琼瑶的小说和一些消遣类杂志,可参加工作之后,她的业余阅读逐渐向国学、历史方面靠近,尤其喜欢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有一次,她给父亲打去电话,首先吟诵了一段:“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而后,询问作者何人。父亲不明就里。她接着诵读:“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再问语出于谁。父亲一时想不起来。“爸爸呀,您怎么把咱俩的根本都忘记了?”“怎么回事?”父亲一头雾水,大惊失色。“这是孟子的名言。而且,您的名字,也来自他老人家啊。”白衣披甲·战﹃疫﹄007“哈哈哈……”纪友义恍然大悟。渐渐地,这个善良可人的小姑娘,已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和主心骨!二2020年春节快到了,父母早早动手,鸡鸭鱼肉、蒸烤卤煮。纪友义和妻子每天念叨啊,女儿哪天放假,哪天回家。从石家庄到秦皇岛的高铁,票价245元,太贵了,女儿从来不坐,而是乘坐81元票价的普通列车,但那需要八九个小时的行程。今年,父母反复催促女儿,一定要坐高铁回家。他们心急啊,他们已经大半年没有见到女儿了。肖思孟早就预订了高铁票,并为爸爸妈妈和家人都准备了礼物。她还专门来到美发店,打理头发。是啊,她刚刚26岁,正是爱美的年龄、恋爱的季节。她特意蓄养了几年的披肩发里,藏着内心深处甜蜜的期盼呢———等到当新娘的那一天,盘一个最漂亮的发型。发梢轻烫微卷,空气刘海———她对自己的新发型十分满意,于是随手一张自拍,第一时间发给父母。看着照片中娇美的女儿,父母的心里,甜蜜蜜的。然而,就在肖思孟启程回家的前一天,本来春节值班的同事因家中有急事,不得不离开,单位里人手骤然紧张。看到这种情况,肖思孟略微犹豫了一下,便主动要求留下来———值班。单位领导,喜出望外。她赶紧退掉车票,并给父母打电话,许诺元宵节一定回家。于是,爸爸妈妈,又开始眼巴巴地盼望元宵节。武汉纪事008鼠年春节近在眼前,新冠病毒突然偷袭!农历腊月二十九,疫情重灾区———武汉市突然宣布关闭离汉通道。举国震撼,世界注目!大年初一晚上,肖思孟值班。凌晨5点,电话骤然响起,火急火燎。她以为是“120”接诊,接听之后却是护士长:“刚才接护理部主任通知,要组建医疗队赴武汉救援,现在开始报名,自愿参加。”“护士长,我……报名!”她迟疑半秒,旋即坚定了语气。“思孟,你不再考虑一下吗?”“我刚才已经考虑过了!”…………当天中午,肖思孟接到通知“:你被批准去武汉了,下午2点30分集合出发!”啊!太突然了,就像疫情一样让人猝不及防。她匆忙回到住处,简单收拾衣物。这是河北省派出的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可是,如何告知父母呢?他们身体虚弱,正苦盼着自己回家。肖思孟心中纠纠结结,颤颤抖抖,直到踏上南下的火车,才拨通电话。纪友义沉默良久,嗫嗫嚅嚅地问:“孩子,必须要去吗?”“我在火车上,已经开车了。”“哦,既然这样,我和妈妈支持你。不过,千万千万要注意安全……”白衣披甲·战﹃疫﹄009三第二天凌晨4点,医疗队抵达武汉。从大巴车上向外望去,街头一片死寂,昏黄的路灯无精打采。影影绰绰的暗影里,似乎有无数伸头探脑的恶魔,正在居心叵测地打量着远道而来的北方来客。谁都不说话,空气黏稠凝滞,甚至连呼吸都格外小心,生怕一不留神,便会惹祸上身。新来乍到的肖思孟,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培训。培训从穿脱防护服开始。首先用消毒液清洁双手,然后佩戴防护帽、戴口罩、戴橡胶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穿高腰鞋套、戴第二层口罩、戴第二层橡胶手套……人被防护装具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像茧中的蚕蛹。而平时引以为豪的一头披肩长发,此时却变成累赘,总有几缕头发固执地露在防护帽外,只得高高地盘在头顶。可穿上连体防护服后,又感觉紧紧绷绷,如压重物,低头弯腰、举手投足,更是牵牵绊绊。最危险的是脱下防护服的时候,长发失去束缚,猛然披散下来,屡次触碰防护服外部。如果在实战中,必然沾染病毒。每一次穿脱防护服,都要耗费一个小时。投入实战的前夜,肖思孟失眠了。她,定定地看着镜中的飘飘长发。之前,爸爸曾经开玩笑说,我闺女的这头秀发,价值千元。然而,此时的“千金”长发,却突然变得怪异起来。武汉纪事010工作中的肖思孟四肖思孟进驻的武汉市第七医院,医疗条件和医护力量都比较薄弱。疫情暴发后,这里被开辟为定点救治医院,由武汉大学下属的中南医院接管。医院共有5个病区,肖思孟被安排在第一病区,与另一名护士负责护理16位患者。南北语境不同,方言各异,对他人的称呼也五花八门。起初,她见到一位年长的男性患者,便按照北方习惯,上前亲热地称呼“大爷”。对方听罢,一脸茫然。原来,武汉人称年长的男性为“爹爹”、女性为“婆婆”。与患者交流的障碍,还不仅仅是方言难懂,还有讲话时的声音。戴着两层厚厚的口罩,说话闷声闷气,语音不清。可是,如果声音过大,又戴着白衣披甲·战﹃疫﹄011护目镜,患者看不到医护人员的表情,往往会误以为带有情绪,因而拒绝配合。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更是接踵而至。以前肖思孟的双手多么灵巧啊,为患者输液、扎针穿刺,伸手一摸,就能探到对方的血管,眼疾手快,轻柔稳准。可是现在,戴着两层橡胶手套,双手木然迟钝;加之穿着臃肿的防护服,身体笨拙得像木偶。面前的婆婆已经70多岁了,连日输液,反复穿刺,血管瘪瘪。肖思孟伸手探摸,丝毫没有手感。用眼睛看呢?护目镜镜片上结了一层薄雾,像隔着一层纱帘。心急如焚!多年前第一次为患者穿刺的时候,也没有如此紧张。突然,她发现护目镜镜片的边缘没有结雾,但宽度不足毫米。她竭力地歪斜着眼睛,向婆婆手腕处看去,果然看到了一条青色印记。这不正是血管吗?!随即,她屏气凝神,小心穿刺。可是,由于镜片边缘会产生光线折射,看到的位置与实际位置有一定偏差。第一次穿刺,失败了。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抱歉且柔声地对婆婆说:“您要相信我啊,不要动,不要动。”然后,她再次俯下身,侧着脑袋,眼珠上翻,盯紧婆婆手腕处的血管,小心地将针头刺进去。刚进针的时候,她仍然没有感觉,随着婆婆的皮肤绷紧,慢慢进针,终于看见了回血!武汉纪事012成功了!肖思孟这才感觉两眼酸痛。头发都湿透了,黏糊糊地粘在头顶……患者多多,没有家属陪床。除了打针喂药、测量生命体征等治疗程序之外,他们的个人卫生以及吃喝拉撒睡,也完全由护士负责。肖思孟与同事忙得团团转,只恨非孙猴,没有分身术。然而,纵然如此,她却又不能着急,反而更要放慢节奏。病房内不允许快速行走,以免搅动浮尘,也是为了避免防护服被器物刮破;脚步呢,又不能过于沉重,否则会磨破鞋套和防护服。防护服破损,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虽然工作繁忙,心急如火,但肖思孟只能耐着性子,轻手轻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就是经历啊,这就是磨炼呢。每一步,都是成长,都在走向成熟!五飘飘披肩发,竟成烦恼丝。肖思孟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改留短发,甚至剪成“板寸”,也在所不惜!可是,美发店全部暂停营业。询问工作人员,内部也没有剪发服务,仅有一把男士理发器可以借用。肖思孟,彻底死心了。白衣披甲·战﹃疫﹄013她把眼睛一闭,对医疗队的一位同事说:“干脆,给我理光头吧!”同事瞪大了眼睛,眼眶里翻动着一个个问号。漂亮女孩剃光头?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闻。“是的,我要剃光!”肖思孟的口气,斩钉截铁。…………秀发,缕缕飘落。眼泪,簌簌而下。收治患者不断增多,已有48名。有一位胖胖的“爹爹”,下肢瘫痪,虽然用着气垫床,但两侧股骨头外围的皮肤,还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压疮。肖思孟除了帮他擦洗身体和定时换药外,每两个小时还要为他翻身一次。然而,即便“爹爹”全力配合,可毕竟重病在身,下身又不听使唤,每次翻身时,肖思孟和同事都累得浑身是汗。最让她力不从心的体力活,是更换氧气瓶。由于医院中心供氧压力不足,一些患者需要使用氧气瓶吸氧。氧气瓶粗粗壮壮,个子比她还高,分量比她还重,她根本搬不动。她只能将其倾斜到一定角度,旋转滚动前行。可是,平时老老实实的大钢瓶,一旦旋转起来,脾气顿时变得十分乖张。万一偏离“轨道”,瘦瘦弱弱的肖思孟,根本不可能“力挽狂澜”。倘若失控,惊扰患者事小,若是砸伤患者呢?若是刮破防护服呢?若是碰坏医疗器械呢?武汉纪事014不敢想!不敢想!每换一个氧气瓶,肖思孟都是战战兢兢、汗如雨下。而一个班次下来,她常常要更换七八个……2月8日,元宵节,这是肖思孟原定回家与父母团聚的日子。当天晚上,纪友义一边帮妻子按摩腰部,一边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元宵特别节目》。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戴口罩的光头小伙子。他瞥了一眼,不认识,便接着低头忙活。此时,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欧阳夏丹大声说“:剪掉了自己一头长发的河北护士肖思孟,‘90后’的你也许正引领着这个春天最时尚的发型……”听到这里,纪友义与妻子猛然抬头。这才看出,电视上的“小伙子”,正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可是,自己的女儿,怎么变成了一个光头呢?他这才明白,自从到达武汉之后,女儿没有发送过一张照片,自己一直在疑神疑鬼呢。实在没有想到,日日夜夜的牵肠挂肚、半个月来的撕心裂肺,今天终于见面,却是以这样一种眼球炸裂的方式。夫妻两人,顿时号啕大哭。六一天晚上,肖思孟刚刚接班,就发现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性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