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相思引

一个被历史尘封的古国,两个站在权利顶端的帝王; 一群嬉笑怒骂的锦衣少年,一段最刻骨铭心的感情; 在爱与恨的极致中挣扎,在生与死的较量里逐鹿,云谲波诡,谁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男女主人公青梅竹马,同堂情深,却隔着身份、国家、历史的渊源。这里有嬉戏年少的学堂生活;这里有地方州志的惊险探案;这里有大漠风光的沙场战争;这里有江湖儿女的黄山论剑。南宋皇族的后世秘史,安南古国的建国风云,大明朝从永乐皇帝到宣德皇帝的治国之路。

作家 鬼月 分類 出版小说 | 32萬字 | 110章
楔子
明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朱元璋卒,其孙明惠帝朱允炆嗣位。
明惠帝密谋削藩,周王朱橚惨遭变故,第一个被明惠帝削爵为民,朱橚一族被流放到了云南。第二年,燕王朱棣起兵清君侧攻入应天(南京),夺取帝位,改年号为永乐,屠五十余族,应天血流成河,是为“靖难之役”。
周王朱橚与永乐帝朱棣一母同胞,性情却南辕北辙。朱棣文治武功,果断狠戾;朱橚谦恭谨慎,胆小懦弱。朱橚在政治和权势的颠覆之中恢复了爵位,返回原来封地开封,遣世子朱有炖留守应天,明永乐帝以此牵制朱橚。
明永乐五年,徐皇后薨,永乐帝朱棣伤心万分,诸王进京吊唁,周王朱橚恰逢生辰,便吩咐府中人皆低调行事,不可声张。
十一月初七,朱橚在应天的周王府早早地摆上了喜宴,一家子关上大门,万分欣喜,
周王府的第一个嫡长孙在爷爷的生辰之日出世了。
巳时,周王府的大门被人敲响,朱橚一家人万万想不到永乐帝竟亲自来到周王府,身旁的太监带来了几瓶花花绿绿的洋酒。大门口,朱橚带着周王府一家子跪倒了一片。永乐帝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着黄袍,盘领,窄袖,腰束玉带,便服上隐隐金绣盘龙,一双深不见底的双眸无波无澜,眼皮上下泛起的褶皱似乎一闪而过那些残忍血腥的年岁。
“朱橚,不必多礼,朕与你一母同胞,自然记的你的生辰。”朱棣弯腰亲手扶起了朱橚,嘴角泛起了苦笑,“皇后刚逝,朕不便与你大肆庆祝,便悄悄带来了几瓶三宝珍藏的稀罕物,与你品尝!”
“臣弟惶恐……”朱橚被朱棣握住的右手竟有些微微颤抖,“皇上肯赏脸到臣弟这里,臣弟已经万分感激了,如今国殇,臣弟没有准备,还望皇上见谅……”
朱棣抬眼,扫视了跪在地上密密麻麻的一群人,抬手挥了挥,“都起来吧……”
所有人大气不敢出,万籁肃静,突然传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婴儿啼哭声。
跪在地上的朱有炖浑身一震,抬起清澈的双眸死死地瞪着,再也控制不住地望着朱橚咧嘴笑了。
“这是……”
“回禀皇上……”朱有炖激动地答道,“是臣子的内人产下了嫡长孙!”
“哦……”朱棣双眼一亮,不由得好奇道:“这孩子生的好,竟选在了和爷爷同一日出生,快抱来给朕瞧瞧……”
一大群人站起身,团团围着皇上向花厅走去,在朱橚的吩咐下,功夫不大,乳母抱着襁褓中的婴孩来到花厅,乳母哪里亲眼见过皇上,抱着孩子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出,头也不敢抬。
“把孩子给朕瞧瞧……”
朱橚从乳母手中接过孩子,递给了朱棣。
朱棣子嗣并不丰盈,对老朱家的后代子孙倒是格外疼爱,他竟亲手接过襁褓,望向了这个孩子。升起的太阳温暖地将光亡四射,透过斑斓的树影,道道金光折射在花厅,落在了朱棣手中的孩子身上。
这孩子长得真好。
小东西竟无一丝褶皱,雪白粉嫩,面色红润,半睁的双眼纯净地不染一丝尘埃。她力气很大,手脚灵活,缓缓看着望向她的朱棣,小嘴忍不住咧开了花。那一瞬间,朱棣的心融化了,那么多年的冰冷竟缓缓回暖了,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初为人父的温暖,这个孩子长得像极了汉王小时候的样子。
“这小子长得真好……”朱棣目不转睛地望着孩子,缓缓道:“竟然如此有福气,这小子还没有起名吧?”朱棣笑得灿烂望向了一脸胆怯的朱橚。
朱橚连忙摇头,“还未起名。”
“朕一来,他就出生了……”朱棣的心情特别好,他抱着孩子想了片刻,抬头望了一眼天空,笑道:“六翮而奋其凌青风,飘摇乎高翔……朕就为这个小子赐名朱凌青,封他为‘凌青郡王’,赏金五千石!”
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即便这个粉妆玉琢的孩子是个女孩子,她的爷爷和父亲竟没有勇气反驳,朱橚怕了,怕了这人们始料不及的变化;朱有炖也怕了,怕王朝的更替,都城的更改。大明的建立,已经埋葬了太多人的尸骨,兄弟叔侄之间的争斗,掀起了太多的血雨腥风,朱橚和朱有炖都害怕永乐帝的极端和反复。
所以从这一刻起,朱凌青只能成为周王府的嫡长孙,一辈子以凌青郡王的身份活在这个世间。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